第249章:外事內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待到秋山達彥退下後,顏政坐在椅子上,細細琢磨著島津氏送女兒這事。

要讓他損害國家利益去搞外交,他肯定做不到。

可送上門來的老婆,不要又有點可惜,這讓他著實有些為難。

思索一二後,他選擇了接受,反正他的臉皮肯定比天朝上國的厚。

他接受的條件就是島津氏必須給嫁妝,一是降關稅,二是設立領事。

反正送過來了,上不上的主動權在自己手中,到時候覺得太醜了,就將其送去紡織廠,也算是多了個勞力。

打定主意後,他默默的自己擬了一個議桉,這個議桉自然不能拿去朝議院開會決定。

…………

另一邊,童興教被帶到了一個叫外務部的地方。

裡頭有四名短髮短衣的東秦官員在等候,令人驚訝的是,這四名官員中,居然有兩名女子。

這讓童興教大呼乾坤顛倒,可本著入鄉隨俗的想法,他還是拱手笑道:“外民童興教,見過諸位大人!”

“不必客氣!”開口的是一個女人,只見她冷冷的揮手道:“請坐!”

“先介紹一下,我是國君秘書藍雅,這位是外務部代表趙學紅,商務部代表李雅,以及談話記錄員。”

童興教立馬起身道:“見過各位大人!”

藍雅翻開了一本冊子,望著童興教道:“姓名,籍貫!”

“童興教,福建福州人!”

“年齡。”

“三十有六!”

“性別。”

“何為性別?”童興教有些懵。

藍雅望了一眼,勾選男字後,接著問道:“你在鹽港時說,求見的目的是為了貿易,是與不是?”

“沒錯!東秦商品物美價廉……”

“停!”藍雅打斷道:“那你方商貿實力如何,有多少船,能保證供那些貨?”

童興教有些懵,他那裡見過這種談話方式,莫非這東秦人,都是這般死板硬套的嗎?

“有船十二條,能供生鐵、絲綢、瓷器,還有……還有人口!”

藍雅點了點頭:“你家家主叫什麼?”

童興教咽了咽口水,胡編道:“叫童賀年。”

“成分呢?”藍雅繼續問。

“這……這……不……知。”

“就是你家老爺,是商賈、官員、士紳、還是地主,還是單純與人家合夥做生意。”藍雅解釋了一下。

童興教忙道:“商賈!我家老爺是福州中姿之家,早年跑過日本。”

藍雅刷刷寫下,又問:“那希望東秦供應那些貨物?”

“脫粒機、鐵鍋、皮毛!”

“好!”藍雅點了點頭,望著李雅說:“接下來商務部代表,將同你說明東秦的商務狀況。”

李雅翻開冊子,低頭對著念道:“外商想取得行商資格,必須獲得東秦頒佈的海引文書,海引文書獲得方式,一為送來人口獲取,二為花費銀子一萬兩獲取。”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對明國海商,我國有關稅照顧,生鐵、石墨、糧食、棉布、汞、錫等,皆免稅!具體的免稅商品,可參照《華夏外商法》。個別時期的免稅產品,也會於鹽港公佈!”

“每次貿易結款方式,也有兩種,一種是真金白銀,一種是以物抵物。經手的部門,是鹽港的管理局,包括金錢往來。未來回成立專門的銀行和海關負責,包括每次的報稅,也需要運用我東秦的票據……”

童興教懵逼的聽著,這位女短毛頭都沒抬,一直在宣講東秦的貿易條款,可他那裡聽的明白?

“最後,任何外商需要自費購買《華夏外商法》,相關注意事項,相關法律權益,都可按照條款遵行!”

“你有何異議?”

童興教回過神來,忙道:“我沒任何異議!”

“好!”說著記錄員就將一份文書遞到童興教面前,“請在這裡簽字!”

童興教更無語了,這份條款為何不能交由他自己看,而要這個女短毛讀一遍。

望著仍抓住文書的記錄員,童興教只得硬著頭皮簽了,甚至都不知道,這裡頭到底有多少條款。

“我們東秦,向來重視外商,重視保障各方的權益!”趙學紅說話了,他是高年級班的學生,由於理論學的不錯,被顏政賜名趙學紅。

“只是相關禁忌你也得明白,首先就是不能從事違反犯罪的行為,更不能損害我國的利益,這一點我不多說,你回去好好翻翻《華夏外商法》,裡頭講的很明白!”

童興教點了點頭,記錄員又遞過來了一份文書。

這份文書叫什麼承諾書,他猶豫片刻後,選擇了簽下大名,反正也不是真的要來做生意。

就這般折騰了大概半個時辰後,童興教就被禮送了出來,還讓幾個警衛兵送他去招待所。

一進招待所,他就相當於被半軟禁了!

童興教不禁汗顏,這要是真能打探什麼訊息,怕是在東秦壓根做不到!

其實設立專門部門管理外商,一直都是華夏國正在協調的事,華夏外商法和剛剛那一套,都是為了在保證外商權益的同時,防止商人出現行商之外的行為。

方才趁亂簽下的,不僅是承諾書,更是兩份契約。相當於承認了華夏國,對他們享有的處置權。

童興教一來就享受到了這種服務,除了懵逼之外,再無其他的觀感。

片刻後,有人送來了一本《華夏外商法》,童興教不得不付了五兩銀子。

閒來無事,他開始翻閱這東秦人的法律。

發現一開頭,就是介紹了東秦的行律院制度。

“地方行律院、省行律院、國家行律院,不服從判決,可申請省行律院審查,有必要則省行律院重審。行律院只有審桉斷桉之權,卻不能抓捕犯人,不能插手犯人的行刑,也不能插手除法律外的其他事宜!”

“咦,這東秦人的行律院,倒比大明的縣官獨斷,看似要好一些!只是這刁民在地方行律院判決後,都不服的話,豈不就得讓省行律院多此一舉?”

童興教看出了一點門道,卻沒有完全看明白,他不清楚司法權和執法權的分離,包括程式上的正義,其實都是為了保證國民的基本權益。

在他看來,百姓是不需要這些權益的。

不過越看下去,童興教越是驚訝,東秦外商法,各項條例都清晰明了,不少條款還有附帶說明,幾乎將可能遇到的狀況,都考慮了進去,還給予了行律院一定的許可權,讓他們可以參照合適條例進行酌情判決。

回想到大明律,童興教覺得大明律用文雖文雅一些,可嚴謹上不如東秦的俗語律令。

他讀著讀著,不由對東秦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可惜他沒有機會去走走看看。

…………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