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燧發機的各種設計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莫城住了五日後,秋山達彥和上川久結束了對東蕃的訪問。

顏政讓李海狗和阿信,駕駛著長征號,以及那三條三百料的福船,一同前往日本。

運送的貨物中,就有六百套鐵甲,全是從軍中退役下來的鐵甲。

還有一千多把腰刀,加上軍中各種退役下來的武器。之所以這麼做,純粹是找到了冤大頭,自然要把庫存清零一下。

而且同樣攜帶了大量的夏布,這些夏布物美價廉,賣去琉球和日本,都是為了衝擊大明海商在那邊的市場。

可惜第一紡織廠已經陷入了半停工狀態,原因就是實在來不及生產原材料。

如果要滿足第一紡織廠的胃口,至少要種上十萬畝以上的苧麻。

這對於東蕃來說不現實,顏政捨不得把寶貴的人力和土地,都用在種麻上。

東蕃島可都是平原!這種土地用來種植甘蔗和水稻,都會比種植苧麻划算。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以原材料的來源,最好就是福建、江西、浙江的山區地帶,那些地方不好種糧食,拿來種苧麻卻很划算。

顏政在一邊傾銷的同時,也在大量收購麻紗,近期宋家供應的貨物中,麻紗就已經佔了很大一部分。

…………

第一鋼鐵廠,由於近期不少明裔鐵匠的加入,工廠工人已經再度擴張到了210人。

顏政這些天就喜歡往這跑,有時候一待就是一下午。

鐵木針和十幾個工匠,這些天也一直窩在工廠,他們都在研究燧發機。

按照圖紙,他們已經造出來幾個燧發機。

這些燧發機都是兩塊彈黃片,在扳機的作用下,副彈黃片負責牽動主彈黃片。

主彈黃片則帶動龍頭向下飛速的撞擊,只要配合上前邊的阻擋鐵片,就能成功擦著火。

啪——鐵木針一個個的試驗,透過聽聲音來看撞擊力。

在試驗一會後,他嘆了口氣道:“都差不多啊!那到底選那種用在槍支上!”

顏政就在一邊看著,他也沒想到,居然會遇到這種問題。

因為彈黃的質量都上去了,又都是透過合理的構造,來利用彈黃片的動能。

所以造出來的燧發機,都能滿足要求。

只是經過幾次試驗,這些燧發機的優劣之處不明顯,可偏偏都特麼有些優點。

像鐵木針和另外兩個人製造的01型,其雖然尺寸大一點,但是擊發率最高,能達到80%左右。

另有尺寸偏小的03型,擊發率也達到了70%左右,且個頭更小,似乎更適合用來裝備槍支。

而另有兩款,尺寸中規中矩,擊發率同樣在70%以上,優點就是構造更加的簡便一些。

最精簡的一款是,只有一個彈黃片,就能做到擊發。

鐵木針皺著眉頭想了想說:“要不都弄上槍看看?”

顏政也嘆了口氣道:“那就都弄上槍試試看吧!”

鐵木針點了點頭,從一旁拿來幾把半成品的槍,這種槍換一個部件,就能改成火繩槍。

他試著裝了一下,發現01型要完美裝上的話,必須重新設計一下。

等勉強裝好後,他將這支槍遞給了顏政。

“這槍看上去怎麼這麼彆扭!”顏政吐槽道。

鐵木針傻傻一笑道:“這都是為了擊發率更高,所有尺寸大一些,這樣就能夾住更大的火石!”

顏政看了一下,果然那塊火石比其他燧發機的要大。

他在藥池裡倒了一點火藥,扣動了扳機,發現這個型號的燧發機打出的火星確實多。

又接連拼裝幾把後,顏政又一一試驗了一下,發現真他媽差不多。

思索一陣後,他對鐵木針說:“你去木工廠,讓他們按照這些燧發機的尺寸,重新弄一批槍托和槍身,等造好後,拿去軍營,找幾個士兵,拿這槍打幾天的靶,看看效果如何!”

鐵木針點了點頭,立馬帶著燧發機去木工廠。

等重新切削好槍托和槍身後,終於讓每支槍變得格外的協調。

由於燧發機的尺寸不一,所以槍的大小也不一。

鐵木針拿著這批五把燧發槍,直接跑到軍營,讓魃萬找幾個士兵,不斷試驗。

熱心的魃萬,選擇了自己上場。

於是軍營的靶場裡,愉快的槍聲滿天飛。

槍管過熱他們就停下,冷卻好了就繼續擊發。

等試驗了兩天後,鐵木針帶著士兵們的評價,找到了顏政。

“他們都認為01型最好?”在聽了評價後,顏政奇怪道。

鐵木針點了點頭說:“這幾把槍,再擊發五十到六十次後,啞火率都會上升,只有01型,擊發上百次後,才出現這種情況!”

“而且01型也是打的最準的,不少士兵都表示,01型射擊起來更舒服!”

顏政望了望這五把槍,又問道:“第二好的槍是那把?”

“是05型!最容易清理,還容易更換彈黃片!”鐵木針答道。

顏政沉默了一會說:“那那一種燧發機,更容易生產!”

“05型和01型!05型一個彈黃片,自然簡單。01型也更容易,畢竟尺寸更大一些,造起來不太費功夫!”

顏政拍板道:“那就主要裝備01型!05型也生產一批,不過05型要格外設定一種槍型,槍身可以更短一些!最小的03型,最用來製造一種短槍,大概只有二十釐米長!”

“另外兩個型號的燧發機,也將實物和圖紙保留下來,留著以後再來研究。”

鐵木針點頭道:“行,我回去就同其他廠商議!”

“嗯,還有就是成立第一槍炮廠,從今以後,軍械生產同其他廠房分離,你們生產配件,到槍炮廠組裝!炮彈的生產,也轉移過去。”顏政說道。

鐵木針應諾了一聲,軍械生產單獨化,早就已經在進行了,現在單獨建廠,也是應有之事。

“這次大家都研究燧發機,大家都辛苦了幾個月,有功必賞!所有參與人員,工資都加一成,賞銀糧食五千斤。你的名頭,以後就是中級工程師了!”

鐵木針忙告謝道:“謝……謝過神子。”

自打顏政弄出來了職稱這一套,所有工匠都以獲得職稱為榮耀,偏偏職稱全靠顏政一張嘴。

“哦,還有就是十斤炮的炮模做出來了吧?”顏政又問。

鐵木針笑道:“造出來了,明後兩天就能生產出來,倍徑採用的十五倍,長度1.65米,口徑110毫米。”

顏政點了點頭說:“時間緊,任務重!這件事你們好生去辦就行,順便把20斤炮也立項,等10斤炮造好後,就把20斤炮的炮模也造出來!”

能夠生產燧發槍和更牛逼的火炮,就是顏政最大的底氣。

16世紀不要說中國的大炮水平,就算此時的歐洲人,他們的鑄炮工藝也高不到哪裡去,且現在他們的鑄炮匠,大多都是鑄鐘匠兼職的。

要不是歐洲普遍使用銅鑄炮的話,恐怕歐洲火炮,也繞不過鑄炮材料這個門檻。

利瑪竇在他的書中,曾經提到過當時中國大炮的問題。

例如裝藥少,射程短,沒有準星,無法進行瞄準。更大的問題是,炮膛呈現外口寬,內部小情況,這種情況下,不能有效的聚集火藥燃氣的氣體。

且當時即便是歐洲,他們鐵炮的炮膛內部,都無法做到合格的圓形,鏜光工序粗糙。

要知道利瑪竇記載時,已經是萬曆年間的事,那個時候的火炮技術都不算先進。

被吹的神乎其神的紅夷大炮,都鐵定沒有顏皇三斤炮先進!

…………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