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標準化生產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磨合幾日後,第一機械廠的生產步入正軌。

標準化的強大之處很快就顯露了出來,整個組裝工序被分成十三步,所有工人只需要管好自己手下的工序的就行。

做好一道立馬進入下一道,讓人的勞動生產率更高,產生的剩餘價值也更高。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只不過對於工人來說,這種進步是讓他們的社會屬性再次被降低,他們也成為了生產機器的一部分。

所以工人更勞累是一定的,但對於顏政來說,可供剝削的價值增加了不少。

而且標準化一旦開啟,就是一定無法停下的過程。

因為標準化生產的原理很簡單,需要的就是解決規範和步驟化生產,如何建立上下游配套的供應鏈。

這些只要解決了,那麼標準化就可以進行。無論是低水平標準化,還是高水平標準化,其帶來的生產力提高,都是顯而易見的。

這就相當於開啟了潘多拉魔盒,標準化的概念一旦普及,各行各業都開始追求的話,在生產力不斷提高的同時,工人的社會屬性也會越來被忽視。

在標準化的生產中,最理想的工人,就是機器一般的工人,沒有思想和情緒,只會機械的完成著手上的工作。

顏政在參觀指導幾次後,就將第一機械廠的產能,從每天三十八臺腳踏式脫粒機,提高到了每天五十八臺腳踏式脫粒機。

同時木工廠和鋼鐵廠,以及模具廠的產能,也在圍繞著第一機械廠的生產而運作。

玩不了及時生產,只能儘量讓其他廠儘可能的爆產能。

相信用不了多久,等零部件生產上去了,第一機械廠的產能還能上去一波。

而鋼鐵廠還在生產大炮和鐵鍋,這兩樣產品,同樣可以重新建廠,但考慮到生產工藝,離不開熔鐵爐,所以暫時就放在第一鋼鐵廠。

…………

“這次生鐵還是漲價了嗎?”

當宋家再次來船後,顏政拿著賬單不由得眉頭緊皺起來。

從他購置這些物資開始,生鐵已經漲價了三成,石墨已經漲價了四成,鉛也漲價了兩成。

田五句僂著身子站著,偷偷掃了一眼說:“大王,那宋大掌櫃是說,咱們最近要的生鐵太多了,漳州的鐵匠鋪子壓根煉不過來!最近一批生鐵,還是從周邊府縣收上來的!”

“這不成!”顏政放下賬單道:“得儘快拓寬生鐵的來源!否則一旦原料漲價或者被阻斷,咱們的生產就要受影響!”

田五回道:“那宋大掌櫃倒是說,最近不少漳州的鐵匠鋪子,都在招募工匠,擴大生產!只要咱們繼續收購生鐵,漳州的生鐵產量也會上去的!”

顏政拍著椅子想了想說:“還是得有自己的鐵礦啊!”

他是知道東蕃島北部有鐵礦和煤礦的,但是那地方過於蠻荒,要開發的就得做好死掉幾萬人的準備,就像當初日本軍隊,開發八斗子煤礦一樣。

“這樣,這次讓宋家的人,帶一些鐵鍋和脫粒機回去,順帶告訴他們,鐵料也可以送來,無論礦石好與壞,咱們同樣願意購買!”

田五點了點頭,又說:“宋家這次還讓我問一下大王,是不是可以繼續送災民過來了!”

顏政怔了一下,聽到宋家會主動提起此事,他心裡頭非常的高興。

看來他給出的條件,對於宋家跑船的夥計來說是有利可圖的。

目前收攏災民的運力,幾乎全部來自於宋家,顏政給出了每個人頭,無論男女老少一律三錢銀子的酬金。

也就是說,宋家的船每次來東蕃島,只要順帶著塞個兩三百人,就是百餘兩銀子的進帳。

對於宋家來說,這只是小錢,但是對於跑海的夥計來說,這就算是他們的外快。

所以宋家上上下下,對這種夾帶災民的行為,已經算是預設了。

“可以!這次糧食已經收割,養活三四千災民已經不成問題。讓他們運過來吧,還有就是替我去買孩子,只要是孩子,我都要!”

田五又點頭應諾了一句,猶豫了一二後,還是說道:“大王,李海狗讓我來替他說個事,他說他想帶著這些學員,順帶去打打魚!”

“打魚?”顏政好笑道:“怎麼,當這個教官他不自在了?”

“不是!他絕沒有這個意思,只是海上操舟,近海是不成的,需得多跑幾趟,才能更加的熟練!一邊打魚一邊訓練這些學員,一舉兩得!”

顏政想了想,嘆了口氣道:“李海狗這個人,就是眼界太窄,你讓他好生教這些學員,想打魚就去打魚吧!訓練一事,我不會多加干涉!”

田五松了口氣說:“大王,還有就是你說的那個三角帆技術,李海狗他帶著學員,好像領悟透了!”

“此話當真?”顏政驚奇道:“他試航了沒?”

“試航了,他也同我說過這個三角帆,其實也就是逆風到時候,可以更加輕鬆的受力,不過在順風的時候,不如硬帆來的吃力大!”田五笑著說:“他認為,三角帆技術有和沒有,用處都不是很大!”

“屁話!怎會沒有用!”顏政不爽道:“你告訴他,好生操練,估計他只是摸到了皮毛,而且以後船隻,肯定是橫帆和三角帆結合,這樣逆風的時候才能跑的更快。

也不想想,有些航線都得等某幾個月才能跑,原因不就是風向每年都會變嗎?要是他把三角帆吃透了,那以後無論順風逆風,咱們的船隻都能跑!”

田五憨憨一笑道:“大王說的對,可訓練用的那條船,只有一根桅,一次只能掛一面帆!”

顏政愣了愣,仔細思索一會後說:“這倒是個問題,那你這回再去漳州問問,看看什麼地方能再弄一艘船來,咱們用皮毛換!這個訊息先告訴宋家!”

田五點了點頭,又詢問一下要求後,就躬身告退了。

等他離開後,顏政嘴角露出了滿意的微笑,這波敲打,果然讓李海狗飄不起來了。

對於李海狗的小農思維,他心裡頭雖反感,但卻也知道這是個人的局限性。

所以他還是希望,李海狗能夠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畢竟能憑藉經年累月的經驗,就掌握海情和風信的老漁民,在這個年代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