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顏皇快樂炮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當鐵炮模被製造好後,立馬就轉交給了第一鋼鐵廠。

這種職能的初步劃分,同樣是標準化的關鍵,也是工業化中必不可少的。

而鐵模鑄炮法,這項技術算是咱們近代唯一一項領先的軍事科技。

歷史上這項技術是由龔振麟發明的,領先了西方整整三十年。

根據記載評價:其法至簡,其用最便,一工收數百工之利,一炮省數十倍之資。且旋鑄旋出,不延時日,無瑕無疵,自然光滑,事半功倍,利用無窮,闢眾論之導軌,開千古之法門,其有裨於國家武備者,豈淺鮮哉!

只是放在清朝中後期那種時局下,這種成就也起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因為整體的科學水平已經落後,龔振麟發明了鐵模鑄炮,造出來的炮同明末那時候的紅衣大炮沒有太大的區別。

……

“神子,坩堝裡的鋼水已經成了!”

“開始吧!”

隨著顏政下達命令,鋼鐵廠工人們開始立馬忙活起來。

王全作為第一鋼鐵廠的新人,此時只能同學生們一起,站在一旁旁觀。

他剛來鋼鐵廠不到幾天,可是已經深深的被震撼了,他甚至覺得,只要把這門鍊鋼功夫學到手,他就能回大明去開鐵廠當大財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只是他怎麼也想不明白,一個個黑鍋加上一個熔鐵爐,為何就能直接練出鋼來。

他也看過新增鐵料時,裡頭會新增的東西,也沒有感覺到有什麼神奇之處。

思來想去,他覺得可能就是旁邊那個小爐子的關係,其實他不知道,那只是蓄熱室。

真正的關鍵,恰恰就是那個不起眼的大黑鍋。

而隨著鐵模開始被緩緩灌入鋼水,王全更是在心裡頭驚呼了起來。

他覺得同這裡比起來,他那點手藝簡直就是可笑。

誰能想到,人家不用什麼泥模,直接用的就是鐵模。

這些工匠也配合默契,隨著一鍋鍋的鋼水注入,很快就注滿了一個鐵模。

他們注滿一個後,並不停歇,而是飛快的開始了注入第二個。

等到第二個注滿後,這才渾身是汗的停了下來。

顏政遠遠看著,指著這些鐵模說:“上次同大家講過,鐵模散熱更快,所以質地愈硬!這樣鑄造出來的鐵件,強度會更大!”

學生們紛紛好奇的看著,在他們眼裡,這是一幅很有粗獷美感的畫面。

“給他們送幾碗涼茶上去!”顏政吩咐了一聲。

立馬有幾個女學生,提著壺和杯子走了過去,一個一個的給這些辛苦的工人滿上。

這個舉動讓這些工人,都對顏政投以感激的目光。

學生們望向這些工人的眼神,也變得更加的尊重起來。

等冷卻的差不多了後,鐵木針就指揮工人,將鐵箍一個個的敲開。

隨後便是開啟一瓣,按照他的理解,這樣做可以冷卻的更快。

只是遠處的顏政看來,卻是不由得眉頭一皺。

他招了招手,等鐵木針過來後說:“這兩種炮每種只造五門,先停下來!”

“為什麼?不是很順利嗎?”鐵木針問。

顏政嘆了口氣說:“怎麼同你解釋呢?我剛想起來,炮管需要一個向內的預應力,這可以透過兩種方式做到,一種是絲緊身管,一種是讓炮管本身就具有一個預應力!”

鐵木針一臉懵逼,他對力學和炮兵這塊,幾乎全是一點理解也沒有。

顏政想了想,換了種說法道:“你應該知道鐵也會熱脹冷縮,但是你看!我們這麼鑄炮,其內芯是用的泥內模,也是大炮炮膛。”

“我剛才想到,內部這邊會比外部冷卻慢不少,憑藉你的經驗,你應該猜得到,那邊強度會更高!”

“當然是外邊啊!”鐵木針說。

“沒錯,這樣就使得,其預應力不是向內,大炮能承受的膛壓就會下降!”顏政解釋道。

鐵木針還是有些無法理解,不過倒是明白了,顏政是想讓內部那一邊強度更高。

顏政也是看到鑄炮的過程,才瞬間反應了過來。

“用鐵內模,中間要是空心的,可以加水在裡頭!”他立馬拍板道。

鐵木針想了想說:“我這就讓人去找模具廠商量一下!”

“把木工廠也叫上吧!還有就是陶匠,他們處理內外冷卻速度不同,也有一些經驗。你們一起談談各自的經驗,到時候拿個方桉出來,不可行就用回原來的法子,但是我說的這個技術設想是對的,你們得繼續嘗試!”

鐵木針點了點頭,立馬就跑去執行。

王全站在一旁看著,心裡頭那叫做一陣駭然。

他雖聽不懂他們說的話,可也看出了短毛大王對這不滿意。

他心想這還不滿意?這短毛也太難伺候了!

不過作為一個鐵匠,他今天也算是開了眼!

作為識字的明裔,聯想到城牆上的標語,他自然心裡頭不由得反問,這夥人真能與大明為敵?

…………

而在冷卻一整天後,兩種型別大炮的首炮經過簡易的鏜孔處理,便宣告了新鮮出爐。

後裝滑膛炮長1.2米,16倍徑,重量三百餘斤,加上炮架後,估計四百餘斤。

顏政將其命名為後裝式-75滑膛炮,別號就是後門炮。

前裝滑膛炮,炮身長1.65米,22倍徑,重五百餘斤,顏政將其命名為前裝式-75滑膛炮,別號顏皇三斤炮。

選擇這樣的命名方式,主要是便於士兵理解,聽到名字就知道,這炮的各項效能。

同時定義了滑膛、後裝這兩種方式後,也為後來造炮的技術,提供了兩個思路。

也就是說,以後如果顏首長不能萬壽無疆,那麼聽著這個命名,後人就會想著可能的改進路線。

“大火繩槍?”

當顏政準備試炮時,不少士兵都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他們不少人已經接觸過火繩槍,望著這黑乎乎的大家夥,自然而然的扯到了這個上面。

顏政讓人稱出五斤火藥,他裝填火藥的量,是按照比炮彈重60%的方式。

而炮彈射出的距離,同火藥裝填量和炮口傾斜的角度都有關。

只不過有一個度,因為火藥做功,效率再高也要看身管的長度,最理想的狀態就是炮彈到炮口的時候,火藥正好做工完畢。

由於達不到這種可能,所以往往多裝一點火藥。

所以火藥裝填有個度,超過這個度,裝再多也只能引來炸膛,而不能讓炮彈做功攀升。

等塞入火藥後,顏政將一枚圓形鉛彈塞了進去,然後在點火口處倒上一些火藥。

同樣跑得遠遠的,利用一根麻繩來完成點火。

“十、九、八、七……”

隨著讀秒開始,前來參觀的國民,紛紛伸長了脖子。

“三、二、一,點火!”

讀秒結束,顏政拉了一下麻繩。

片刻後,只看見一陣火光在遠處閃現,一聲巨響響徹雲霄。

硝煙彌漫之下,不少人都被嚇得跌倒在地。

遠處的林子裡,更是傳來了各種飛鳥驚慌的叫聲。

等硝煙散去,顏政走到這門前裝炮前,發現後座力摧毀了簡易固定裝置。

那枚鉛彈砸出的坑,最終被族人們在大概一千九百步的距離找到,按照距離來說,大概能打一千五百米左右。

有效射程,就大概是九百到一千米左右。

這種威力,已經超過了另一個時空的大明彷制的紅夷大炮,也達到拿破崙三磅炮的水準,重量還比銅鑄的拿破崙炮輕便一半。

且這次試炮,較為粗糙,火藥量和火藥質量,都似乎還有一定的改進空間。

只不過後裝炮的氣密性不行,射程就僅有九百米,有效射程大概在四百米左右,勝在可以有十個子銃,能夠快速的發射。

…………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