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幕後有人阻擾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翌日,林辰就收到了何穎發過來的第二版PPT。

不愧是學霸,做事效率就是快。

“好巧啊。”

林辰詫異地看著自己旁邊位置,昨日兩個人預約的地方緊挨著,今日又緊挨著,奇怪了,明明怕再次相撞,今日預約換了地方,沒想到又撞到了一起。

謝文萱穿著天藍色的緊身牛仔褲,上身穿著短袖衣衫,可能是圖書館冷氣太大,她還帶著一件灰白色的薄外套。

謝文萱驚訝道:“真巧,你也是在這裡嗎?”

林辰看了看位置,確信道:“是。”

“不過也正好,咱們可以就近討論一下論文的寫作。”

謝文萱淺淺一笑:“好啊,沒問題。”

“我先把ppt弄一下,一小時後討論。”

“嗯。”謝文萱道。

林辰開啟ppt,瀏覽了一下,又補充了兩頁ppt,資料多了很多,也給了林辰的論文一些靈感。

他登陸知網,進行高階搜尋。

主題:“奧爾梅克”+

主題:“殷商”

立馬獲得了兩百三十二篇文獻。

預設是時間排序。

於是,林辰一眼就看到了第一篇論文《奧爾梅克文明源頭綜述》。

林辰看了一眼發表日期。

【10月4日】

還沒有過去幾天,看來是近期新發表的,林辰點進去。

首先看了一下頁面左上角,標註著是核心期刊,再一看作者,好傢伙,名校博士生,頁面左邊長長一欄目錄,一看就是有真才實學得。

林辰皺了一下眉頭,竟然還引用了自己的文章,他覺得有些不對勁了,心中升起了一股不詳的預感。

林辰迅速使用HTML網頁瀏覽。

隨著閱讀的深入,林辰的眉頭皺的越厲害,好嘛,自己被當靶子了。

論文引用不僅僅是引用質量高的論文,有時候有些錯誤的觀點也會得到大量的引用,林辰很不幸,就是屬於這一種。

他那篇論文被引用了。

論文中這樣寫道:“目前,我國研究中美文明的文章並不多,且大多是一些不合實際的猜想,甚至驚世駭俗,比如文明東渡論?13?.......”

而第十三篇參考論文文獻正是林辰寫的.......

說實話,這篇論文質量很高。

把整個奧爾梅克的來龍去脈都梳理了一遍,並按照文明演化過程儘可能還原歷史,可是,以林辰的觀點,也犯了一些錯誤。

畢竟,每個作者都是有主觀性的。

論文參考文獻一共56篇,中文文獻11篇,45篇英文文獻。

整個論文也是大量引用西方學者觀點,通讀一遍,只會讓人忽略殷商文明和奧爾梅克文明的相同點,反而只會誘導讀者產生兩者具有很大的不同,最後再配上大量西方學者的觀點,與林辰的觀點做對比。

一方是學術界權威專家,另一方是普普通通的大學生,地位懸殊。

任哪個讀者看見也會心中萌生一種林辰再開玩笑的錯覺。

這樣,理論就輕而易舉地得了出來,國際社會公識:“兩者沒有關係。”

因此,林辰十分感慨。

不怪西方佔據輿論,就因自己人先跪下了。

這名作者忽視了許多國內學者也對兩者關係抱有不同的意見。

墨西哥明明發現了遺址。

為何這麼多天一點訊息也沒有。

他連忙點進B乎,找到當時的話題,前面的評論連看都不用看,直接按照時間排序。

“小道消息,考古結果可能無法公佈。”

評論區。

“為什麼?”

“還能為什麼,可能結果太顛覆了,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咱們去的考古學者是否還活著嘛。”

“開玩笑,美麗國才不會做這樣的事情呢,我看是越南做的吧。”

下面還有一堆評論為美麗國辯護。

有些烏煙瘴氣的。

林辰目光閃爍,是啊,忘了考慮這些因素了,沒準真的是被壓下去了。

他的心中咯噔一下,如果不公佈,那他的論文可信度就小了很多。

唉!

還是先弄吧。

林辰又看了看眼前的這篇論文,嗯,下篇論文也引用他的,反正自己又不丟份。

學術圈表面看著一團和氣。

可是一旦論文內容發生衝突,那就熱鬧多了。

林辰又看了一遍ppt,梳理了所有情節,講解準備差不多了。

而後準備和謝文萱討論。

......

墨西哥,馬薩特蘭。

挖掘還沒有結束,可是剩下的開採也只是補充材料。

殷商後裔登陸過美洲已經是不可否認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這裡出土的一些生活器具與聖洛倫索遺址的陶片包括碗、罐、盤子、碟子、水盆等具有高度相同之處,兩者不是一體,也必然具有高度相關關係,否則不會如此相同。

會議室中座滿了中國考古隊員。

胡先化教授義憤填膺道:“實在可惡!”

討論再一次無疾而終。

這次的國際學術會議討論與以往的都不同。

以前大家和和氣氣,最多也就說一個反對。

可是,這次大家爭辯的你來我往。

一些學者說什麼也不同意會議結果。

華夏考古專家據理力爭,稱只要公佈初步的考察結果。

例如殷商後裔在美洲留下的蹤跡,還有和奧爾梅克文明的相同點。

可是,西方學者也不同意。

連墨西哥專家的立場也發生了改變。

巴德克里教授也被調離。

所以,整個會議只有華夏考古學者還堅持真相,其他人的建議是暫時封存,等待進一步的研究。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然而,華夏考古隊員深知,這一封存,恐怕很長時間不見天日了。

做考古的,應該不具有政治意識偏見,這是他們一直所信奉的,事實就是事實,任何人不得更改,可是,現實卻有些不同。

嘎吱,門開啟了。

走進來一位戴著黑色帽子的老年人,他是中國考古隊負責人劉教授。

“劉教授,怎麼樣了?”

劉教授搖搖頭,苦笑道:“還是沒有結果,又和他們吵了一架。”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詹姆斯教授給我發來私信,說這一件影響深遠的事情,隱含的意思還是要封存,你們應該也有人收到了吧。”

其他人互相看了一眼,嘆口氣。

每個人都是華夏考古骨幹,國際上也有不少友人。

自然也收到了友人類似的訊息。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