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有錢的夏朝研究小組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事情仍在發酵中。

各大新聞媒體和自媒體紛紛下場。

他們討論的此事的意義。

一些民間的組織機構也紛紛提出申請,想要觀看一下破譯甲骨文的事情。

外國的專家學者比想象的來的還要快。

尤其是島國的專家。

他們幾乎是新聞播放之後的第三天就到達了,加上申請提交,反應速度可謂很快。

華夏文字協會。

在一個展廳中,一大面的牆壁全是甲骨文,而且幾乎全是新破解的。

在甲骨文展廳中。

有一長排的照片兒,上面懸掛的都是為甲骨文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人物。

甲骨文發現者,金石學家王懿榮。

甲骨文研究領域中要突出貢獻者羅振玉、王國維、董作賓和郭末若等。

而現在,又多加了一個人物——林辰。

本來按照林辰自己的意見。

他是不想要掛在上面。

可是,眾多專家一致支援,認為必須加上去,以來表彰他的突出貢獻。

要知道,在這上面。

許多專家都沒有掛上去呢。

或許,等待他們百年之後,會在上面留下圖片和姓名。

不過,上次甲骨文大賽。

也就是檢驗林辰實力的那一回。

眾人派了一張合照,現在也掛在了上面。

白老師作為展廳的主管。

他正在帶著人們參觀瀏覽。

參觀人群中有許多外國而來的專家,還包括印加專家。

這些專家本來是來華學習易經的。

印加奇譜的事情因為華夏的先天八卦而破解,這一點雖然有許多人並不願意承認,但是,秘魯的一些專家還是來了,為此,華夏專門辦了一個先天八卦班,專門教授他們學習。

來華的專家中不禁有這些。

還有一些熟悉的面孔。

那就是曾經來華的幾個墨西哥印第安酋長的子孫。

因為一些因素。

關於印第安人和華夏的關係表面上是冷處理,實際進展很快。

在上一批來華印第安人的作用下,又來了一些人,這裡面還有一個驚喜,有一些後人是當年求助歐陽使者的後代。

就是殷福布族的後人。

他們與華夏展開密切的交流與合作,雙方關係融洽,當然,他們也去黃帝陵祭拜了一下。

對外的報道是感受華夏悠久的歷史,實則有股認祖歸宗的意思。

這些人本就來華學習。

正好在墨西哥也曾經發現過甲骨文文字,得知甲骨文全部破譯之後,他們瞬間來了興趣,於是一群人向上面申請,也跟著過來參觀一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白老師向眾人一一介紹經過。

尤其是林辰的事蹟。

參觀的一些殷第安後人,紛紛發出讚歎,他們親身體會了華夏深厚的歷史文化,而如今,在林辰的身上,他們感覺到一股“大國氣象”。

沒錯,就是這個詞語。

如此的天才,也只有誕生在華夏。

這個裡面還有個小插曲。

舉行座談的時候,銘牌上面的文字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以前,人們會稱為印第安人。

現在,變成了“殷第安人”。

一字之差,意思天壤之別。

在國內的一些新聞報道過程中,也逐漸有了微小的變化,甚至,有位國內代表提意見的時候,要求進行立法,以後所有的有關名稱都要進行約束。

考慮到重重因素,暫時沒有實行。

......

一間會議室中。

左邊是華夏文字協會的專家教授,另一邊是二里頭研究的相關單位及領導。

前方的投影儀上,還有兩個人物。

一個是剛剛回到學校的林辰。

另一個是二里頭原工作隊隊長許洪教授。

許洪教授,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兼二里頭工作隊隊長。

社科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華夏考古學會理事,夏商考古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其代表作《二里頭:華夏王朝文明的開端》廣為人知。

甲骨文重大突破,立馬引起了二里頭有關領導的關注。

一直以來,國內比較公認的夏都就是二里頭。

如果有去參加過二里頭遺址的人員,他們會驚訝地發現,上面的牌子已經變成了二里頭夏都遺址。

雖然,已經得到了主流公認。

可是還缺乏一些重要的證據。

因此,聽說甲骨文的突破後,它們就立馬前來,想來交流取經,看一看能否在剩餘的甲骨文資料中,找尋到關於夏朝的有關記載。

結果,他們驚訝地發現,林辰已經寫了一篇論文,論證了夏朝的存在。

而且還有華清大學黃教授背書。

更為重要的是,林辰是誰?

這可是上過的新聞,國家認可的天才,更是在整個網路中掀起了有關夏朝的討論。

瞬間,把二里頭遺址放到了焦點位置。

這場交流會,大致目的就是雙方繼續展開合作。

爭取早一日挖掘到更多的夏朝資料,並且,雙方已經準備共同申請國家課題,並且二里頭願意拿出五百萬經費作為研究經費。

當然,林辰作為關鍵人物。

他也沒能逃得了。

二里頭相關領導多次打電話,若不是林辰攔住,他們都要親自上門拜訪。

他們的意思很明確。

就是希望林辰也加入工作組中。

許洪教授作為二里頭第一任組長,也自然而然的受到了邀請。

他對這個專案興趣很大。

一個考古工作者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能看到自己挖掘出來的遺址能夠徹底查清,尤其是重要遺址。

作為發現和挖掘者,多年來他一直關注著二里頭挖掘,可是進展並不塊,而現在事情有了轉機。

因此,他興奮至極。

雙方討論得十分融洽。

幾乎私下中已經討論過,這次就是一次很簡單的簽約儀式。

雙方討論完畢後。

就快速簽約。

在明亮的閃光燈中,雙方達成了合作。

得到上級的批准和修改後。

雙方計劃有些微調。

大家共同成立夏朝研究小組。

許洪資歷深,服眾,為夏朝研究小組組長。

林辰,甲骨文天才,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特聘為夏朝研究小組顧問。

方教授,河豫大學教授,華夏文字協會副主席,任夏朝研究小組委員。

........

於是,一場專門圍繞夏朝建立的小組成立了。

經費上升到一千萬。

二里頭相關機構出五百萬。

國家經費三百萬。

河豫省專項經費一百萬。

華夏文字協會一百萬。

ps:求月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