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我代表華夏給大家道歉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林辰不驚不喜。

作為論證人,他哪裡能不知道論證的什麼。

大新聞無非就是一個。

來自華夏的文明經過太平洋島國到達印加,因此,印加的文明是深受華夏影響的,這一點也可以從印加奇譜中證明而知。

印加太陽神就是伏羲嘛。

可是,真正公佈的時候。

說實話,林辰有些詫異。

專家們公佈的資料更是充實,甚至完善了許多地方。

“最新研究成果公佈,良渚文明滅亡的真正原因。”

良渚文明在上古如此鼎盛。

按照主流觀點,中華大地上,當時是繁星璀璨,而良渚文明是其中十分璀璨的一顆星。

可惜後來,它突然衰亡了。

而且也沒有任何文獻記載過他存留的痕跡。

像其他挖掘出來的古代遺址,大多能夠從文獻中找到匹配的記錄。

這也是良渚文明比較奇特的一個點。

“良渚文化(5300-4300年前)的衰亡原因一直有各種各樣的猜測,可是一直沒有得到學者普遍的認可。”

“近幾個月內,紐西蘭玉琮,印加奇譜的重大發現為我們瞭解良渚文化的覆滅有一個比較大的作用。”

“4500年前上下的那場涿鹿之戰,蚩尤戰敗,蚩尤戰敗後,一部分東夷群體潰散南下,有一部分群體逃到了良渚。”

“尤其是新的歷史人物侯崗衛的出現,他繼承了伏羲先天八卦,在此基礎上創新發展出新的結繩記事之法,很有可能他帶領一部分群體逃到了良渚,並且,在良渚休養一段時間後,經太平洋島嶼到達印加。”

“可能也是印加神廟神秘畫面中出現的三眼男子,這只是一個簡單的猜測,不管是不是,也不能否認一部分帶有良渚文化的人跑到了太平洋島嶼。”

“而這一部分群體,可能也是波利尼西亞人的祖先。”

“.......”

“良渚的消失是北方(4500-4000,以炎黃)龍山文化強勢南下的結果。”

“相比較廣富林古文化遺址在太湖和長江間,良渚要遠的多了。廣富林古文化遺址文化層疊加從下而上為:良渚文化、廣富林文化、東周文化。”

“其中疊加在良渚文化上的廣富林文化(4300-4000年)典型器物為側裝魚鰭形足或三角形足鼎等,受到魯、豫、皖交界地區龍山文化的強烈影響。”

“再來回看時間點,4500年上下的那場涿鹿之戰,蚩尤戰敗,龍山時代也開啟了,無論是河南,AH,山東,江蘇,繼續擴張大發展不斷南下,到4300年左右,正式終結了良渚,於是廣富林古文化遺址裡疊加在良渚文化上的帶有龍山氣息的廣富林文化就誕生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古代華夏大地上遺址太多了。

又因為時間久遠,一些實情很難知曉。

這篇合理的猜測,也很難去推翻它。

因此,剛剛釋出出來。

就瞬間成為了熱搜。

網路中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討論。

【什麼鬼,鬧著玩呢。】

【額,良渚那些鳥站高臺的符號像不像古埃及的荷魯斯塞拉赫王名?有沒有一種可能,華夏文明來源埃及,然後又傳到了美洲】

【我來總結一下吧,大致有兩點:1,蚩尤族群戰敗後,一部人跑到了良渚,然後又跑到了太平洋島嶼上,最終到達印加建立古老璀璨的印加文化;2炎黃聯盟趕盡殺絕,最終終結良渚,這些剩餘的良渚人開始遷徙,最終和第一股匯合成為了波利尼西亞人的祖先。】

相比較這些略微中性正面的評論。

也存在許多爭議。

尤其是一位文史學教授親自站出來。

“首先,我宣告一點,我並不是研究這方面的專家,可是我多年的經驗,這個研究結論實在太過荒謬了。”

“首先,事情要從上半年開始。”

“歷史學界不斷出現一些重大性的突破,而且也是爭議性極大的話題。”

“我們的歷史學界彷彿收到了某種指示一般,開始掀起轟轟烈烈的躍近活動,殷商後裔登陸過美洲,甚至一些人大膽鼓吹,美洲文明之母奧爾梅克文明也是由殷商後裔建立,再到如今的印加文明,也受到了華夏文明的影響。”

“這裡面有一個起到很大作用的人,他就是林辰,而我仔細調查過他的生平,從小學到高中,幾乎沒有表現出天才的一面,他一個學生是如何能寫出這麼多的論文,並且次次預言正確呢?”

“所以我有一個大膽的猜測。”

“這是全國歷史學界整體性造假,而林辰只不過是他們推出來的一個代表人物而已,一個學生,哪怕以後被證偽,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而其他教授則不敢承擔這個責任,怕遺臭萬年。”

“我問過國外的一些朋友,他們說墨西哥城遺址目前已經停止考古,裡面找到的一些文物明顯是21世紀的,說明是造假而來的。”

“而負責此項的幾個教授專家,已經不接受採訪,患上了深度的抑鬱症。”

“還有,為什麼林辰發現了石碑,並且找到了新的歷史人物。”

“總之對於這一切,我深深的懷疑。”

“為了論證華夏文明的高貴,宣傳民.族.主義,厚顏無恥地進行造假,為什麼不願意承認華夏自古就不如人呢,比如輝煌璀璨的羅馬希臘文明.......”

“我為自己是華夏人感到恥辱。”

“在這裡,我代表華夏人向世界人民表示深深的歉意。”

這段小作文式的言論。

立馬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

很快,他的評論區就出現了如下字眼。

【終於有人說出實話了....感覺一個個都魔怔了,整個歷史圈子都成了偽史派,爺吐了。】

【頂,你是一位有風骨的學者,冒天下之大不韙發出這樣的言論,深深地佩服您。】

【是啊,這麼一撮人的言論,會大大破壞我們在世界人民的印象,可能為了這幾次造假,還花費了不小的代價。】

這位名叫【當代海閻王】的學者一一為眾人點贊。

【感謝還有這麼多好朋友支援,甚至一些人私信我刪除微薄,可是我相信邪不勝正,讓我們繼續加油,掃清黑暗!】

ps:求推薦票,求月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