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八章 謀取青州(五)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該來的不來,不該來的卻來了!還傻站著幹什麼?!快去關城門!快!!靜海!靜海!死哪兒去了!”泰山賊來襲,不論是荀攸還是賈詡,都沒有預料到的,因為泰山賊活動區域主要在泰山郡中部西部和南部。相比之下,比較窮困又有管亥的青州,泰山賊是不願意來的。

該來的客人沒來,不該來的卻來了。

“師傅......弟子在。”

“靜海召集眾人隨我上城樓!快!”

頂著烈日站在城樓上,清紹一陣慌亂。般**本沒想過要守衛,所以城牆上乾乾淨淨,一應守城物資早搬運去了於陵。他也是見過大場面的人,也知道黃巾軍打仗的習慣,不管是野戰還是攻城都是人群戰術,區區百餘人第一波都守不住,不過有責在身,他希望來的最好還是青州軍。好在軍師事前有言,內牆下也有百餘匹戰馬準備就緒,只看清楚來者就可以撤退了。

半個時辰後遠處煙塵飛舞,看情形至少萬人以上。再過一陣,超過兩萬的大軍列陣於城下,清紹口中嘀咕道:“居然是他們......”

城下數幾桿大旗,“東方”、“孫”、“吳”、“尹”、“昌”、“平”、“蔣”、“郝”.......

只見敵陣中出來一人,於城下大叫:“城上守將聽著,我們乃是泰山豪傑!爾等立刻開城投降,否則......”

不等那人說完,清紹大聲回道:“吳敦兄弟可在?平楚兄弟可在?!”

敵陣前一陣騷動,片刻,兩騎飛出,“城上何人?”

清紹認出二人,哈哈大笑道:“兩位兄弟,忘了柴某人了嗎?等著,我叫人開城門!”城下吳敦、平楚狐疑不定,柴某人是誰啊?對了,他好像說要開城門,某非是朋友?

一炷香後,城門大開,之間城中出來十餘人,個個身穿青色長衣,後背繡著半白半黑的圓形圖案,頭戴布帽,髮髻從帽頂冒出,手中拿的是長柄木棒,一頭還有若干白絲飛舞,這是什麼武器?

“吳兄弟平兄弟還真忘了我啊,一會可得自罰三碗才對!”那為首之人笑嘻嘻的過來,毫無防範之色。

及至近前,吳敦、平楚才看清楚,在腦袋中搜尋一陣,驚喜道:“是柴紹兄弟?!”

“貴人多忘事啊!”清紹喜道:“無量天尊,哥哥該叫我清紹了。多年不見二位哥哥就把我忘到九霄雲外了!怎麼,來找兄弟麻煩了?”

“柴兄弟那裡話......你怎麼這身打扮?還有什麼......清紹”平楚二人下馬將清紹好一陣打量。

“呵呵,出家了嘛,自然不再用俗名了。不過師叔說出門在外靠朋友,兄弟還是能做的。好了,走,進城再說。”清紹看了看後面的陣仗,又道:“有哪些兄弟來了,都一併進城吧。不過這軍隊可只能在城外紮營了,城中可住不下!”

“哈哈,還是以前的好兄弟,性子沒變!”吳敦拍了拍清紹轉身要走,卻被平楚攔住,問道:“柴...清...還是柴兄弟叫來舒坦。柴兄弟,我等可帶多少人馬進城?”

“隨便。”清紹明白平楚的意思,親兵帶少了怕被自己暗害,多了又顯得生疏,“不瞞兩位哥哥,城中就百個兵,努,都在城上,這些是我的徒弟。”

“徒弟?”

“好啦,進去慢慢聊吧,這麼熱的天難道平兄弟喜歡被太陽曬嗎?”

當年天公將軍起事,平原旅帥孔豹輕取平原城一軍突出,黃巾副軍師錢途無量開展“學先進活動”時吳敦平楚都曾來過平原,只是那時候他們不是親兵就是小頭目,兵對兵將對將,波才等由孔豹接待,吳敦平楚等就是龍泰柴紹照料,也就柴紹相識了。

清紹說得明白,東方明等也不好做惡客,每人就帶了十名親衛進城。清紹一邊命徒弟張羅酒宴一邊命嶽沙士卒安民。

至縣衙,待各位頭領在丫鬟服侍下洗過臉聚於堂中。山賊可沒有什麼正襟危坐的規矩,將堂中案几往中間一拼就成了一張大大的桌子。

說完閒話,清紹也將自己的經歷和在般陽的原因和盤托出,也包括嶽沙謀略青州。清紹很清楚這些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人打的什麼主意,反正般陽都守不住的,是誰奪去就無所謂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只希望這群山賊能看在他的面子上到時候能打一面嶽沙的旗幟就是。世間攘攘皆為利往,有足夠的利益(不戰而下)相信他們也不會讓自己為難,再說了真要為難自己,自己也只能承受不是?

眾賊首領沉默不語,他們沒有想到嶽沙得動作這麼快,快到自己似乎佔不了多少便宜——他們很清楚,連青州官兵都不是嶽沙得對手,自己這邊看似肌肉壯實則根本沒有一戰之力。何況大頭領已經告誡他們該散夥了,要各自找後路了。

從對方的裝扮東方明就知道清紹是什麼身份,後世的出家人是不允許參與政務軍務的,白沙扶持道教的目的應該只是利用他們和佛教打擂臺而已。隨意問道:“清道長,不知清道長在嶽沙重陽觀中擔任什麼職務?”

清紹呵呵一笑,道:“不瞞東方兄弟,貧道並未在重陽觀擔當什麼職務。貧道的道場在清河,兼任清河時曹。”

“清河?”

“按照軍師的安排,嶽沙重陽觀將是道教的發源地和總教廷所在,觀主就是全天下道教的領袖。嶽沙重陽觀經過三次擴建如今擁有五殿(山門殿、玉皇殿、三清殿、道藏殿、傳道殿)三堂(祖師堂(供奉歷代祖師,現在只有王重陽)、八律堂(供奉全真八子)、弟子堂(弟子居所))五百教兵;各郡治所各有一座二級道觀,四殿三堂(缺傳道殿,傳承典禮之所)五十教兵,觀主兼郡時曹;各縣可建一座三級道觀,三殿三堂(缺道藏殿,道教典籍存放之所)十教兵。”

“這白沙倒是玩得瀟灑,居然把道教給鼓搗出來了。”東方明在心中嘀咕著,回頭一看泰山眾人都看向自己,東方明心中苦笑,試探的問道:“清兄弟,不知貴主公對泰山郡有沒有什麼想法?”

清紹想了想,道:“我家軍師(白沙)對泰山有沒有想法我不清楚,畢竟我現在已經是出家之人了。不過我曾聽觀主(孔豹)提起過,似乎管亥亂兗州之後軍師就和但使君有了約定,等青州平定,兩州就會相約平定泰山。你們知道軍師和兗州牧是盟友,如今嶽沙振威中郎將關羽父子、忠義中郎將蔡陽、校尉周倉、還有客將太史慈都在兗州相助但使君對抗曹操。據聞但使君還派了一支人馬至嶽沙防備袁紹以令軍師攻略青州無後顧之憂。好像軍師和但州牧約定泰山郡歸兗州,軍師可取一半人口填青州。當然這只是聽說而已,諸位可不用當真。”停頓片刻,掃視了堂中諸人有些變色的面容,繼續下藥道:“諸位兄弟,軍師正征討青州,泰山山窮人弊,還不怎麼入得了軍師的眼。泰山郡為兗州青州徐州三州圍困,徐州牧又是軍師的兄長,只消將各路口封堵,說句不中聽的話,這泰山不下也就下了。只是當年但使君如何取得兗州諸位兄弟應該清楚,目前他正和曹操爭奪豫州,豫州昔日兄弟的結局大家也想必應該清楚。”

但小波爭奪豫州,對黃巾餘孽一般都是個“殺”字,主動投降者可保一命,只有主動投效者才有被重用的機會。只因為當初利用黃巾謀取兗州後又反手鎮壓,因此但小波在黃巾餘黨中的名聲實在不好,願意投靠者很少。泰山賊眾中黃巾餘黨甚多,與豫州也多有聯絡,是以豫州黃巾的訊息還是知道一些。聽清紹如此一說,臉色更是變得有些猙獰——在座的除了東方明都是跟但小波有仇怨的。

東方明乾笑兩聲,繼續打探道:“聽說前滅漢大將軍麾下廖化本投奔了嶽沙,前不久復又叛出,這是怎麼回事?”

“哈哈,東方兄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清紹笑道:“要說咱們那些黃巾老兄弟在嶽沙的可不少。”他掰著手指算道:“眭固、孫輕、李大目、張白騎、廖化、於毒、眭元進兩兄弟,還有孔旅帥,可都是得到軍師的重用了的。廖化叛出嶽沙不過是軍師謀取青州的一個小手段,不然廖校尉兩手空空怎麼可能數月就拉起兩三萬人馬?軍師曾言英雄不問出處,只要有能力有忠誠,在嶽沙不說吃香喝辣,做個校尉縣令是沒有問題的,若是能力足夠,就是獨掌一軍和太守也完全可能!”清紹暗自觀察,發現一些人臉上露出希冀,再加了一把火道:“眼下軍師正征伐青州,正是用人之際。若是眾位信得過兄弟,只需觀主在軍師美言幾句,獨掌一軍和太守不敢說,謀個出身或者縣令兄弟我還是敢保證的。當然,軍師最重軍功和規矩,各位兄弟可得先好好思量一番才是。”

“都是些副將,何來的重用。哼,要說昔日渠帥波才可是死在了嶽沙的一把火上,滅漢大將軍管亥可也死於白沙之手!當初但小波和錢途無量可都是管亥將軍的軍師,現在他倆一個是州牧一個是......”一位小頭領悶哼道。

“今日兄弟難得聚會,且不說這些恩恩怨怨,來,喝酒。清道長,請!”東方明忙止住那人的話頭。其實他也是誤會了,那小頭領說這些話是想多博取一點好處,只可惜一則清紹的決定不能代表白沙,二則東方明怕萬一弄出什麼妖蛾子大家下不了臺,畢竟有人引薦比自薦有用得多。(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