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請求支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句話傳到陳霄耳中的時候,也是頗為驚訝,隨後又是欣慰,未曾想,自己竟然影響了那麼多的讀書人。

轉眼到了年後,天氣也漸漸變暖,島上的逐漸有了春天的氣息,陳霄大手一揮,開通了兩岸來往的船隻,每日兩班,由官府承辦,價錢公道。

那些從未接觸過兩地的百姓紛紛動了心思,如今都是屬於一個皇帝管的,那些島上富庶的人家也紛紛想去內陸瞧瞧,做做生意,即便是普通的百姓也想去長長見識。

同時,內陸那邊也不少人往島上蜂擁而來,帶頭的便是海家和白家這些有名的海商。

定州島那麼一大塊地方,此時在那些商戶眼裡可是如同一塊肥肉一般,如今正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好時間,眾人都想著去掙一筆。

如今島上最最重要的便是房屋建造了。

州城會館裡,陳霄明碼標價,讓眾人競爭拿下建築權。

底下的眾位富商看著豐厚的報酬,還有那些條件,雖然看著有些苛刻,但是賺頭依舊不少,更何況,人得想的長遠些,日後賺錢的機會更多。

在各家激烈的競拍下,白家,趙家,王家取得了島上各地的建築權,陳霄也派了負責這方面的官員一直跟著協商。

建造房屋所用的民工一般都是島上的百姓,其他的都是從內陸過來的人。

陳霄這次建房子也不打算像內陸那般隨意建造了,而是帶著底下的官員商量了許久,最後才定下的圖紙,用陳霄的眼光來說就是結合中西兩方的二層小樓。

白家等人見了圖紙也是極為驚歎,但是一想到富庶的府城,以及那金山便也明白了。

這幾家在此地建造房屋,陳霄用的大都是土地經營權來抵扣的,商賈可以用土地來經營生意,還可以用來種植。

島上的氣候不錯,水土若是好好利用,堪比江南。

在陳霄列舉了一系列的植物後,眾人紛紛折降於陳霄的手段,這些土地日後用來種小麥,棉花,茶葉都是最好的。

白子俊帶頭,表了態,做了第一個狗腿子。

高山島常年遊離在外,人口比之內陸那邊少之又少,陳霄建造這般好的房子,同時給了這麼豐厚的報酬,也是有鼓動這些民工移民過來的打算,但是此事只能暗自進行,得讓這些人發現島上的好,讓他們自願過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過了年後,皇上終於又上崗了,如今南北皆是平靜,此時的大周也算是國泰民安了,皇上自從登基,今年這個年算是過的最圓滿的,託了陳霄那三十箱黃金的福,今年的宮廷年夜飯都比往年隆重了幾分。

第一封摺子,首先便是戶部尚書一心想要開採金礦的話,皇上不禁覺得這個年過的安逸了,萬萬忘記了這些難纏的官員。

如今這幾座金礦在戶部尚書那就跟肥肉似的,過個年了都不消停。

其次再看,又是陳霄的摺子,皇上開啟定睛一看,又是一臉黑線,這聲情並茂的用詞,看來是陳大人親自寫的了。

缺讀書人?皇上想了想曾經禮州剛建立那會,蕭承澤也用了法子從雍州那裡拐走了許多讀書人,氣的雍州知州連夜上京告了一狀。

青州那地界有劉潭那個大老粗管著,估計也沒什麼知書達理的讀書人。

皇上想了想嘆了口氣,讀書人向來難以培養,更別提願意離開家鄉去定州那個幾乎從未聞名的地方。

他看了看摺子中的內容,文化薰陶,書本教化,著實是個最好的法子。

之前為了穩定禮州,京中不少官宦人家都娶了外族女子為妻,如今是萬萬不能再行此法子的。

想到此,皇上對著一旁的付公公道:“傳,內閣陳閣老,杜閣老,戶部尚書,禮部尚書覲見。”

付公公剛領命準備出去時,皇上又道:“把太子也叫過來吧!”

付公公得了命令,笑呵呵的出了御書房。

半個時辰後,新年的第一次御書房議事開始了。

“定州知州來了摺子,求朕派些讀書人去那裡。”

底下四人互相看了看,陳閣老上前道:“定州地處偏僻,四面環海,又曾經脫離大周兩百年,文化差異方面確實是大。”

皇上幽幽的掃了他一眼,眼神中盡是你說的這些朕都知道,朕要的是結果。

陳閣老見狀,面色不改,依舊那般規矩的站在那裡。

皇上嘆了口氣道:“陳閣老的說的有理,只是這事該怎麼辦?”

“諸位想個法子。”

戶部尚書眼珠子一轉,看著皇上,皇上瞬間來了精神道:“今日只議此事,其他的改日再說。”

戶部尚書聞言,面色一僵,隨即便沮喪起來。

一旁的禮部尚書看了一眼裝聾作啞的杜閣老,嘆了口氣,認命的上前說道:“皇上,臣有一主意。”

皇上點了頭,“說來聽聽。”

禮部尚書道:“皇上,會試之下,有許多落榜的之人,皇上不妨開個恩典,准許那些舉人入定州為官。”

一旁的三人詫異的看了一眼禮部尚書,未曾想,能說出這般的話來。

未中進士便分派官員,著實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啊。

他見眾人這般看他,趕忙道:“當然也只是那些小官,目的都是為了教化百姓,官職也只是個虛名。”

聽到此,眾人的面色這才好些。

一旁的杜閣老也來了精神,說道:“臣附議。”

皇上看向他,眼神中透露出你快說說這件事的意義。

杜閣老一僵,腦中飛快的流轉,隨後侃侃而談起來。

“皇上,我朝每年落榜之人數不甚數,讀書人寒窗苦讀多年,未能中榜做官,報效朝廷,不知傷了多少讀書人的心,如今若是行禮部尚書的法子,足以讓天下讀書人看出皇上的愛才之心。”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些讀書人定會願為皇上赴湯蹈火。”

皇上挑眉看了看他,不愧是在內閣混了多年的人精,這個高帽子戴的朕甚是舒服。

皇上看向一旁的太子道:“太子,你怎麼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