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回港島閒聊未來,張忠華巡視公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確定好未來大致的發展計劃之後,整個CFC東瀛分公司就東津銀座動了起來。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中,東瀛分公司的團隊就開始在東津各大商圈大量購買店鋪,新的廠房也在東津的郊區開始建設,張忠華的鈔能力在東津發揮了無與倫比的綠大衣威力。

處理彎彎省分公司事宜乘飛機來到東津的胡雪莉跟辛曉玲兩個人再次到住友銀行,兩人把新買下來的店鋪抵押然後繼續貸款。

因為有了上次的貸款的經歷,所以這次抵押貸款就是簡單重複的操作,非常的容易,住友銀行方面對於CFC餐廳的未來也是非常的看好,自此CFC餐廳在東津甚至整個東瀛走上了快速擴張道路。

張忠華又在東瀛待了一段時間之後,等到東津分公司一切都已經走上了正軌之後,他覺得沒有再盯寫的的必要之後,就帶著公司的幾個高層坐上飛機返回了港島,只把胡雪莉和辛曉玲還有幾個骨幹留在了東瀛主持東津分公司的擴張。

……

“港島,終於回來了啊。”

張忠華走出啟德機場有些感慨的說道。

“老闆,您先回家休息吧,有什麼事情我會及時電話給您的。”

站在張忠華身旁的鄭娟出聲打斷了準備發出感慨的張忠華。

“那好吧,我就先回去了,有事兒及時給我打電話!”

說完,張忠華就帶著行李箱上了路邊的的一輛計程車,然後跟鄭娟等幾人揮手告別。

看著久違的別墅,張忠華心中很是感慨,港島深水灣的別墅真好,再過幾十年這裡的別墅價格要翻一百倍不止。

“阿華,你回來了。小寶這幾天天天唸叨你!”

坐在客廳看書的婁曉娥說道。

“是嗎?小寶呢?”

張忠華左右張望了一下並沒有發現婁小寶,於是問道。

“在家無聊鬧騰的厲害,就被我嫂子帶著出去玩兒了!你這段時間在東瀛怎麼樣啊?”

聽到婁曉娥的問題,張忠華簡單的說了一下這段時間CFC在東瀛的發展情況,可謂是收穫頗豐一切順利,聽到CFC同時買下幾十家店鋪,婁曉娥震驚的有些合不攏嘴。

“這樣的話,恐怕用不了兩年你的CFC在東瀛就能達到原定的五百家了!

!”

婁曉娥有些激動的對張忠華說道。

“嗯,差不多吧,根據每個店能輻射的範圍不斷擴張開店,然後再進行抵押、買店鋪、裝修、開業,然後再抵押、買店鋪、裝修、開業,剩下的就是看著地圖重複操作的事情了。

唯一比較麻煩點的就是公司目前的供應體系會有一點跟不上,不過東瀛城鎮化比例很高,交通也比較發達,倒也勉強能夠支撐。”

CFC餐廳在東津開啟局面之後,一切也都順利了很多,從東津向其他城市發展也都是一個複製過程,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就是跑馬圈地的野蠻擴張。

“你這樣操作屬於連環貸款了,其中的風險豈很高的,一旦發生資金鏈斷裂,整個CFC餐飲公司全部都會受到影響。”

婁曉娥有些擔心的說道。

“風險肯定有的,而且還不低,前些年的港島地產業也是這樣玩的,一但遇到大的風險了銀行也會跟著倒黴。

但是我們CFC餐廳的盈利能力還是沒問題的,更何況還有婁叔做擔保,我拿地產還有小說版權做的抵押,只要撐過這一兩年的時間一切就全都迎刃而解,所以我跟銀行商定的前幾年還款率很低。”

張忠華向婁曉娥解釋道。

張忠華的操作一點也不誇張,未來國內的企業尤其是地產業就是這麼玩兒,甚至玩兒更加爐火純青更花樣百出,把一個物業抵押給多家銀行貸款的事兒都不少見,一旦企業破產,銀行的爛賬直接一大堆。

“要是這樣貸下來,等CFC覆蓋全東瀛的時候,豈不是要欠住友最少五千萬美元啊。”

婁曉娥心中盤算了一下之後直接驚呼道。

五千萬美元這可是有2億多的港幣啊,而且匯豐銀行如今還欠著5千萬港幣呢,再加上彎彎省那邊欠的花旗銀行的臺幣,亂七八糟的加在一起直接超過了三億港幣。

三億港幣可以在買下十分之一個元朗了。

“三億港幣而已,欠著就欠著吧,出了用於最低還款金額用於還給銀行,餐廳的利潤正好可以發展其他產業,欠的越多我們就越厲害。

而且CFC一但覆蓋整個東瀛,光是東瀛每天就能產生最少十萬美元的利潤,再加上港奧彎彎省三地的利潤,每天最少十五萬美元的利潤,一個月下來就是四百五十萬美元,一年就是五千萬美元,三億港幣灑灑水啦。”

張忠華笑著說道。

“你說的對,欠債的是大爺。”婁曉娥也笑著說道,不過她也清楚,以CFC的盈利能力確實十分驚人,別三億港幣就是十三億港幣張忠華也能還得起。

“等等,還要發展其他產業啊?”

婁曉娥突然抓住了張忠華剛才話裡透露出來的資訊,於是問道。

她覺得張忠華的這生意已經做的很大了,未來還要向歐洲和美國發展呢,竟然還有空發展其他產業。

“我準備進軍小電器產業,向電風扇電燈收音機之類的,成本低利潤高,CFC餐廳賺錢速度雖然不慢,但是上限就那麼高,得早點考慮其他產業。”

張忠華感慨說道。

婁曉娥被張忠華的話被震驚的無FK說,一年多內就能達到每月近五百萬美元的利潤的賺錢能力你都嫌慢,那你讓其他行業情何以堪。

“電器行業也沒有人懂,怎麼製造啊?”

婁曉娥想了一下向張忠華問道。

“我不懂有人懂啊,多招聘一些人才讓他們研究,我只負責出謀劃策,而且小電器生產十分簡單,沒有太大的技術含量的,只要投錢就能製造出來。”

張忠華無所謂的說道

小電器這東西又不是飛機、導彈、宇宙飛船,製造起來非常簡單,很多小電器最早都是出現在小作坊裡。

“晚上想吃什麼,我就在這吃了,自己懶的動手了。”

張忠華看了一下時間然後說道,他是真的餓了。

“好像是川菜吧,對了阿華,我爸媽他們什麼時候回來啊?”

婁曉娥問道。

“應該快了吧,婁叔那邊的生意也已經走上了正軌不需要人一直盯著了。”

“那就好,還是港島待的舒服,雖然夏天稍微有點熱,但是其他三個季節都很舒服。”

笑著沒事兒的張忠華進入廚房開始做飯,是不是給婁家的廚師提點意見,而廚師也沒有不耐煩的,他可是知道這個華少爺廚藝有多變態,自從華少爺經常來蹭飯後,他的廚藝大幅度提高,已經超自己師傅了。

“對了阿華,你說我要不要出國留下學啊?”

婁曉娥對指點完廚師從廚房出來的張忠華問道。

“出國留學?你準備去哪兒啊?”

張忠華有些驚奇的看著婁曉娥,不知道她怎麼突然想到要出國留學了。

“還能去哪兒啊?當然是英國啦!我聽他們說醜國那邊混亂的很!”

“確實,醜國那邊持槍率太高了,號稱自由美利堅,槍戰每一天。而且那邊的種族歧視比較嚴重,相對來說還是英國好一點。不過你怎麼想著出國留學了?”

張忠華好奇的問道。

“感覺在港大學的都太淺了,想去深造一下,不讓底氣有些不足。”

“也好,等你畢業再看吧,真要是去英國留學了就好好學習,拿到碩士學歷回來,然後再給弟弟招幾十個高材生回來。”

張忠華打趣的說道。

“沒問題,我最少給你忽悠一百個回來,說吧,想要什麼型別的人才。”

婁曉娥打趣道。

“只要是人才就行,哪怕研究導彈的也可以,對了曉娥姐,你沒有在港大再那啥一個???”

張忠華問道。

“啥?”

婁曉娥不明所以得看著張忠華。

“哎,就是那個啥,就是再談一個物件!”

“沒,沒有!回來再說吧!”

婁曉娥有些不知所措的說道。

“曉娥姐,不是我說你,你還年輕,還是再找一個比較合適。”

張忠華擠眉弄眼的對婁曉娥說道。

“這,這事兒再說吧,有合適的就找一個,沒有那就算啦!”

婁曉娥說道。

很快廚師就把飯菜做好,張忠華在婁家吃了一頓揍之後,就返回了自己的別墅休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翌日。

張忠華神清氣爽的起床,洗漱過後就出門在深水灣晨跑了起來,也是多年養成的習慣,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很是開心。

簡單的吃了一點早飯之後,張忠華開車離開深水灣,向著中央廚房工廠趕去。

張忠華看著這個佔地近百畝的廠房很是興奮,這裡可是港島,未來的地價高到嚇人,這更是堅定了未來在港島大面積圈地的打算,過兩年先元朗地區比較好的土地拿下然後再說。

“社長,歡迎您前來視察。”

張忠華從東瀛招聘來的,玉皇食品總經理中井卓大恭敬的說道。

“中井君,現在中央廚房怎麼樣了。”張忠華看著整個工廠管理的井井有條,食品衛生也可以放心,心中十分滿意。

“工廠一切很好,我們的工程師團隊對流水線加工的工藝研究的差不多,這樣的技術並不難,一些專利很多公司都有。

一年內就可以造出社長您想要的流水線。”中井卓大回答道。

“很好,我已經在東瀛那邊大力招聘各種人才了,希望早日看到流水線動起來。”

張忠華誇讚道。

張忠華隨後和中井卓大穿著防塵服開始在車間視察起來,工作人員雖然都比較輕鬆,但是從神情看起來還是比較認真的。

不過生產線馬上就要有些不夠用了,等到東瀛達到500家店鋪恐怕又要採購新的生產線了。

張忠華鼓勵了員工幾句之後便離開了工廠,駕車在中環、太古城和銅鑼灣等地的店面遠遠的看了下就離開了。

經過多次換乘最終來到了玉皇牧業。

經過這段時間的建設,天水圍可以說是大變樣,已經不是半年前那副破破爛爛的樣子了。

港府修的路還是不錯的,本地的村民土地被徵用了不少,也都分到了不少的錢,已經有不少人家蓋了新房子。

不少村民成功進入了兩家養殖工廠工作,也算是有了正式的工作,收入大增。

太國的正大集團財大氣粗,一次性就把買下的3000畝,全部建起了養殖場,在附近招收了大量的1村民。

而張忠華的玉皇牧業僅僅開發了不到兩千畝土地,不過也足以滿足未來一兩年的食材供應了。

與此同時,玉皇牧業也從東瀛招聘了數十名相關的專家和技術人員,擁有了自己的專業技術團隊,不用再依靠正大集團的技術支持。

玉皇牧業跟正大集團的養殖場相處的還算不錯,畢竟玉皇牧業的主要產出都用來供應自家的餐廳了,所以兩家沒有利益衝突,玉皇牧業雞苗還是正大集團提供的呢。

“社長,歡迎來東方牧業考察。”玉皇牧業的經理恭敬的對張忠華說道。

他非常喜歡這個地方,雖然偏僻了一些但是山清水秀、風景秀麗,讓人很是喜歡。

“現在養殖場發展的怎麼樣了?”張忠華笑著問道。

“現在養雞場有100萬只白羽雞,可以出欄的雞有60萬只,一個半月左右有20萬只……現在養殖場的員工人數已經達到了3500人,都是附近的村民。”

“不過,足夠我們CFC餐廳的早餐使用就行。

未來一兩年內,CFC餐廳在東瀛的餐廳會達到四五百家規模,養殖場這邊任務很重。”

張忠華語重心長的說道。

向外賣雞蛋和雞肉還是算了吧,農牧業的初級產品哪有經過加工的餐廳出售利潤高。

“社長,現在養殖場還有不少空地,您看是不是想辦法利用起來?”

“嗯,可以先種蔬菜吧,尤其是番茄,餐廳對蔬菜的需求量,尤其是番茄的需求量很大,而港島的蔬菜很貴,能自己提供一部分自然是好事。”

張忠華笑著說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