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這國運沒救了,等死吧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董卓到洛陽,造成的影響之大是毀滅性的的。

不僅把大漢皇室的聲望給毀滅性的的打擊了,同時也把大漢的氣運之龍徹底給斬散了。

是的,散了。

要不然也不會有群雄並起了。

那就是龍氣四散造成的結果。

如果按照正常流程,這四散的龍氣最後還要被一個人給收集起來,再次建立起一個大一統的王朝。

只可惜,東漢末年這個時代太特殊了,有著太多的人在搞事情,最後生生的把龍氣給搞成了三分。

結果便是三分天下。

持續了幾十年,到最後還是由司馬家最終獲得了勝利。

晉朝龍脈在河內郡。

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沁陽一帶。

漢朝龍脈芒碭山和邙山距離此地都是很遠,都在今天的河南一帶。

實際上這些事情都算得上是絕密。

龍脈的具體位置除了皇帝之外,再沒有其他人知道。

怕被破壞啊。

陳元走入了資料庫中,先是被這資料庫給驚訝了一下,然後抬頭便看到了這資料庫入口處的四個大字。

琅嬛洞天。

好傢伙,口氣不小啊。

琅嬛洞天,傳說中仙人所居多書的洞府。

這是自比仙人了。

不過,當陳元看到這其中密密麻麻的資料架子時,頓時覺得,這稱號也許不是自誇。

因為這裡面的資料比東觀還要多。

而且相比較東觀,這裡的資料更多的都是偏向一些隱秘的,外人無從得知的東西。

比如高祖劉邦斬蛇的真正含義,赤霄劍的來歷,王莽的真實身份等等。

甚至還有徐福的記載。

這個時候,陳元才覺得,這個琅嬛洞天才是能夠瞭解這個世界真相的最佳的地方。

王越領著陳元來到琅嬛洞天之後,稍稍給陳元介紹了一番之後,王越邊走了。

因為陳元現在的身份跟他一樣,這裡面的資料陳元都有許可權觀看了。

王越也不會在這裡礙眼了。

王越走了之後,陳元找了一個蒲團盤坐了起來,隨便拿過一本書放在膝前攤開,不過並沒有真正去看。

他現在最主要的就是要看一下系統的新變化。

這個氣運:90到底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會開啟了氣運這個屬性。

要知道,先前即便是劉備入主荊州的時候,也沒有開啟氣運這個屬性的。

這個屬性有什麼用處,如何增加?

這都是陳元需要研究的。

首先這屬性有什麼用處?

很快陳元就想到了一點,如果一個勢力麾下氣運高的人越多,那是不是意味著這個實力的氣運越高,氣運越強,那不管是做什麼都越順利,都越容易成功啊。

所以,陳元可以依次挑選一些氣運高的人加入荊州啊。

氣運高並不代表實力強。

就像是吉祥物一樣的存在,對勢力也是十分有好處的。

有些人雖然實力不強,但是卻經常立功,這就是所謂的福將,這樣的人多半就是氣運高的人。

比如說馬忠。

馬忠有兩個人,一個是蜀國馬忠,一個是吳國馬忠。

蜀國馬忠就不說了,是一員大將,平定南中叛亂,穩定南中秩序,是蜀漢第四任庲降都督,是一個帥才。

吳國馬忠就要說道說道了。

這傢伙你要說他沒有實力吧,那就有點不公平了。

但是你要說他實力有多強,那純粹就是胡扯了。

但是人家戰績就是彪悍啊,五虎上將之中的兩個一個被他擒獲,一個被他給射傷而死。

被他擒獲的是關羽,被射傷的是黃忠。

你說這上哪裡說理去?

但是人家就是有這運氣,羨慕也沒用。

這對吳國來說這就是福將啊。

大將剋星啊。

說真的,陳元還真像把這馬忠給招來,這樣的人你根本不需要擔心他會在戰場上被殺死。

因為根本不可能,說不定還會有意外的收穫呢。

只可惜,這人還沒找到。

這麼一想,能夠看到氣運這個屬性,好處還真的不小。

一個勢力的強大,不僅需要能力強大的人,也需要這種氣運絕佳的人。

海內百川,有容乃大啊。

這個問題解決了,那麼自己這個90的數值到底是高還是低呢?

這個就簡單了,拉開迎英雄錄看一下就完了。

只需要對比一下就知道了。

好傢伙,這一對比,陳元才發現。

劉備的氣運竟然比自己還高,95。

???

陳元表示看不懂。

我堂堂一個穿越者,氣運竟然還比不過你?

不過,轉念一想,自己堂堂穿越者都給人家打工了,人家氣運比自己高這不是正常的嗎?

這麼一想,陳元的心理頓時平衡了。

接下來就是關羽和張飛了。

這兩人的氣運都是88,比陳元低,但是相比較其他人來說,已經是高了.

而太史慈、趙雲、呂布、黃忠、典韋等等,這些人的氣運都不低,都在80-85之間。

這麼一看下來,陳元就發現了一個問題。

絕大多數情況下,氣運是跟實力成正比的。

實力越高,氣運也越高。

當然,劉備跟自己是個例外,兩人不能一概而論。

陳元是穿越者,劉備是主君。

而讓陳元意外的是,他居然看到了天子的氣運。

劉宏(漢靈帝)

氣運:75

???

為什麼這傢伙的氣運這麼低了?

不應該啊,他是天子啊,再怎麼說這氣運也不能這麼低啊。

這裡面肯定有事。

不過,陳元並沒有深究。

對於漢靈帝這個天子,陳元總體上是不太認可的。

雖然他做了很多努力去打壓豪強世家,但是他的根本目的並不是為了什麼百姓,而是為了鞏固他自己的統治罷了。

而且行事手段上也有些暴烈,甚至有不管不顧的情況。

雖然算不上昏庸之輩,但也絕對不是什麼仁君和明君。

總之,就是一個有些聰明,但是心裡沒有百姓的自私的普通皇帝罷了。

況且陳元現在還有一個意外發現。

他發現他竟然可以檢視大漢國運。

所謂國運就是那個氣運神龍的氣運了。

這一看不要緊,頓時讓陳元知道這大漢可能快要玩完了。

大漢國運:1000583267(銳減中)

10億多。

這個數字真不算多了。

此時的大漢擁有人口差不多就是四五千萬的樣子。

每個人都是有氣運的,人生來就有運。

不過普通人都是白色的氣運而已,頂了天就是10點。

10點氣運的人,已經有希望成為一個小吏了。

大多數人也就是個位數。

所以算起來,這10億還真不多。

當然如果國家強大,出於上升趨勢,每個人的氣運肯定會增加,這是必然的。

而且國運也會不停的上漲。

但是現在大漢國運在不停的銳減啊,在陳元的視野當中,這個數字在不停的下降,止都止不住了。

換一句話說,就是這大漢算是沒救了,等死吧。

國運銳減的外在表現有兩個,一個就是氣運神龍在不停的猥瑣,還有一個就是百姓的個人氣運也會普遍的降低。

氣運降低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

如果降低到1點或者2點,甚至更低的時候,那麼悲慘的事情就要發生了。

淪為豬狗牛羊。

在歷史上的表現就是五胡亂華,北方的漢人成為兩腳羊。

當然被隨意拿來當做糧食的時候,跟豬狗真就沒有什麼區別了。

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真就是非個人所能挽回了。

所以,從這一點上講,司馬家十惡不赦,罪大惡極,族滅都不足矣贖其罪。

後來的群雄並起,諸侯混戰,也多有拿人當糧食的行為發生。

曹操就不說了,實際上劉備軍也有一次不得不吃人肉了。

備軍在廣陵,飢餓困踧,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窮餓侵逼,欲還小沛,遂使吏請降布。

劉備南下攻擊袁術,呂布乘虛而入,襲取徐州時。

劉備留張飛守下邳,率軍在淮陰、石亭等地,和袁術軍互有勝負。

張飛卻壓制不住徐州當地的地頭蛇曹豹,曹豹固守軍營,引呂布入城。

張飛雖殺曹豹,城中大亂,難以抵擋呂布,劉備軍的後方就此落於敵手。

劉備欲攻打廣陵取一立足之地,此地守將為當時在袁術麾下任職的孫策舅父吳景,守禦森嚴,久攻難克。

於是,劉備軍上萬人馬便這樣為袁術、呂布兩軍夾擊,困於廣陵,軍需斷絕,“飢餓困踧,窮餓侵逼”,因此麾下將士屬吏竟然“大小自相啖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也就是說,當大批人餓死或者戰死而倒斃時,活著的將士食用死去袍澤的屍體,窘迫到已經顧不上尊卑上下了,小兵沒準也能吃上剛死掉軍官的肉。

說實話,對於大漢完不完的陳元倒還真不是很在意,他在意的是普通百姓。

他絕對不允許大規模吃人事件的再次發生。

誰要是敢率先以人做軍糧,陳元必定滅了他,沒有商量。

因為百姓才是國家的根本,陳元本來就嫌棄大漢人口不足,好傢伙你們還要給我吃,找死呢嗎?

如果董胖子進了洛陽再敢像歷史上一樣亂搞,陳元不介意直接砍了他。

研究了一番氣運之後,陳元收穫不小。

不過暫時還用不上,還是先看一下自己想要看的東西吧。

陳元起身,開始在這琅嬛洞天之中逡巡,尋找自己想要的資料。

也就是關於天外的記載。

沒花費多大功夫,陳元就在誌異部找到了。

誌異就是記載奇異之事。

誌異部收羅的資料非常繁多。

淮南子都在其中。

當然山海經更是在其列了。

看到山海經,陳元頓時來了興趣。

這可是三大奇書之一啊。

《山海經》中的神奇動物和故事數不勝數,完全重新整理了人們的感官。

就是不知道這琅嬛洞天之中的山海經與自己知道的山海經有沒有什麼不同。

掀開第一頁,就讓陳元眼睛一跳。

因為這第一頁上有這一人的批註。

此書玄奇,其中奧秘或為世界之真相。

下面的批註之人為劉秀。

好傢伙,竟然是光武帝劉秀的批註。

什麼意思,劉秀認為這山海經記載的故事都是真的?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可就真的出大事了。

陳元也不耽擱,繼續翻書。

隨著陳元的翻閱,陳元心中的震撼也越來越大,甚至有種被顛覆世界觀的感覺。

因為這山海經一十八卷,記載的550座山,300餘條江河,400多種異獸,58位神靈,40個國家,劉秀都一一做了批註。

有的批註為真,有的批註疑為真,有的批註不知真假。

最讓陳元震驚的便是,劉秀批註的其中一個。

是什麼呢?

並不是對具體內容的批註,而是劉秀的一個猜測。

山海經原本有22卷,但是現在只有18卷。

劉秀猜測,這遺失的四卷或為天部記載。

只是因為這四卷記載太過洩露機密,被人銷燬,或超脫之後可見。

好傢伙。

劉秀腦洞是真的大啊。

不僅如此,在具體的批註之中也都可以看到劉秀的腦洞。

腦洞之大,甚至讓陳元懷疑,這傢伙是不是一個穿越者。

劉秀跟王莽的戰鬥是兩個穿越者爭奪霸權的故事。

不過,這個疑問,直接被旁邊一個記載給打破了。

一本名為神異錄的書上明確記載,王莽乃是當年劉邦斬的那條白蛇轉世。

劉邦在一次醉酒返程途中,趁著酒興斬殺了攔路的白蛇。

而這條白蛇的身份卻非同一般,是白帝的兒子化身,而劉邦則是赤帝之子,肩負興復天天的神聖使命。

因此,白蛇的母親才不敢找劉邦復仇。在這種傳說的加持下,劉邦逐漸聚攏到一批人馬,開始了他征戰天下的大業。

劉邦所建立的漢朝,崇尚紅色,就是認為自己屬於赤帝在人間的傳人。史書中記載稱“赤帝漢氏高皇帝之靈,承天命,傳國金策之書。”

而如果說漢朝的基業是興起於劉邦斬白蛇起義的話,那麼漢朝的衰落就顯得耐人尋味了。

西漢末年,外戚王莽逐漸掌握了朝中大權,最終逼迫西漢王朝的末代皇帝孺子嬰把皇位禪讓給自己。有意思的是,王莽名字中的“莽”一般被認為是蛇的一種,而斬白蛇起義的劉邦所創立的基業最終被王莽篡奪。

說白了就是白帝子來報復而已。

本來這種傳說,陳元也就是當傳說了。

可是劉秀批註,這事情或許是真的。

只不過,王莽不是什麼白帝子,而是輪迴者。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