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陳元謀南陽,錫龍穩如鍾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解決這個問題,要麼是減少對方兵力,要麼就是增加自己的兵力。

減少對方兵力一時間沒有什麼藉口,急切之間是不可行的。

如此,那就只有增強自己這邊的兵力了。

陳元想了一下:“初起公,南陽這邊可短時間內負擔一萬五千兵力的糧草否?”

秦頡被陳元問的一愣。

什麼意思?

哪來的一萬五千兵力啊?

不過秦頡終歸是一個聰明人,馬上就反應過來:“子初,你是要召回那散落的一萬兵馬?”

當初南陽郡兵有三萬左右,秦頡解散了兩萬五,只剩下五千。

其中有一萬被南陽豪強給招募成了部曲,剩下的一萬多則散落在了民間。

如果想要召回的話,差不多也能召回來近萬人。

秦頡點點頭:“以南陽府庫,短時間內養一萬五千人的糧草還是有的,只不過,最多三個月,時間再長的話,府庫可就難以支撐了。”

陳元微笑:“三個月足矣。”

魏延在一邊聽得心急,作為領兵者,誰不想自己兵力越多越好啊。

不過聽陳元的意思,這一萬兵馬召回來,以後還會解散的。

魏延忍不住道:“先生,這一萬兵馬日後能不能不要解散啊?”

陳元看向魏延:“文長,不解散你來提供糧草嗎?”

魏延頓時默然。

他一個郡尉哪來的糧草,所有的糧草都是太守府在提供呢。

不過,魏延還是不甘心:“先生,能不能讓州府提供糧草,我聽說今年我荊州屯田效果顯著,糧食可是收了不少呢。”

陳元擺擺手:“文長,州府今年雖然收了不少糧食,可是這糧食還有他用,不可能全都用在軍隊之上,所以,州府是拿不出多餘的糧食來的。”

看到陳元拒絕了自己,魏延不由有些闇然。

“不過,要留下這一萬兵馬也不是沒有辦法。”

魏延頓時振奮:“先生所言當真。”

“當然,我們沒有糧草,可是有人有糧食啊。”

魏延是個聰明人,頓時明白了陳元的意思。

“先生是說南陽豪強?”

“是的,南陽豪強盤踞南陽兩百餘年,糧食對他們來說可不是什麼難事,你想要養兵,這糧草的解決之道便在這些豪強身上了。”

陳元當然不會再解散這些士兵了,南陽必定要成為下一步的戰略要地,區區五千兵馬怎麼可能夠用。

一萬五也就是堪堪夠用,按照陳元的計劃,南陽最好能夠屯兵三萬左右,到時候一旦洛陽有變,便可以魏延為先鋒,率領兩萬大軍為先鋒長驅直入佔據有利地形和位置,以待劉備大軍到來。

聽到陳元這麼說,魏延眼中露出寒光。

“軍師,屬下請命,蕩平這南陽豪強。”

陳元頓時臉色一黑。

“文長,休得魯莽,無辜屠殺治下豪強,傳出去,主公名聲還要不要了?”

對付這些豪強,有兩個最大的難處。

一個是他們實力強大,比之官府的實力也不弱。

另一個就是他們掌握著輿論和話語權。

如果沒有充足的藉口和理由,別說屠戮他們了,就算是稍有打壓,這些豪強也會把你給形容成一個十惡不赦之人。

如果真像魏延這麼幹,恐怕就算荊州內部也會有不同聲音的。

魏延頓時臉色一紅,這個時候魏延畢竟還是年輕一點,擼起袖子就是幹的思想還是非常眼中的。

還是比較莽。

魏延也是激動了,這個時候也反應了過來,知道自己說了傻話。

不過倒也沒怎麼在意,反正陳元做過自己的老師,在老師面前出點醜不算什麼。

秦頡也不會因為這個就小看了魏延。

魏延立馬道:“軍師,是延魯莽了,如何做,還請軍師示下。”

陳元卻是賣起了關子:“不可說,不可說,時間到了你就知道了。”

接下來陳元便讓秦頡和魏延去將那些散落的郡兵全都召回來,並讓魏延對他們進行恢復性訓練,儘快融入南陽郡兵之中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現在的南陽郡兵與之前秦頡率領的時候已經不一樣了。

因為是魏延在統領了。

魏延的訓練之法可都是荊州最新的練兵之法,與之前截然不同。

所以那些士兵召回來之後,必然還要重新接受訓練,才能融入如今的郡兵之中。

當然,他們也不是沒有優點,優點就是他們都見過血了,是老兵了。

只要能夠經受住新的訓練,很快便可以成為精兵的。

好在秦頡先前遣散這些士兵的時候,花名冊還在,只要根據花名冊來找人自然不難。

這個事情有秦頡和魏延去做,陳元完全沒有操心。

這點事情要是還幹不好,魏延可以滾回襄陽繼續學習去了。

陳元要幹什麼事情,他要幹的就是回見南陽諸豪強。

對於南陽豪強,想要徹底根除那是不現實的。

陳元現在做的就是壓服他們,然後慢慢的將他們遷移出去,將他們留下的土地和人口全都接收過來,慢慢的消除他們的影響。

所以,陳元要試探一下,看看這其中有沒有能夠合作的。

說白了,就是找一些比較聽話的,識時務的。

陳元真就不相信,南陽豪強就是鐵板一塊,他們就沒有矛盾。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內鬥可是我們華夏的傳統之一。

不對,不是華夏的傳統,可是所有人類的傳統。

內鬥這個東西,從人類誕生起就一直存在,過去存在,現在存在,未來也必定存在。

它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會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

既然這樣那就必然會產生矛盾,就會有鬥爭。

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即便是到了最危急的時刻,這種鬥爭也不會停止。

但是,內鬥不可消除,卻可以轉化。

內部矛盾可以轉化為外部矛盾啊。

但凡是擅長這麼做的,必然都會成為一個領導者,還是一個比較傑出的領導者。

領導者必備的技能之一就是要回轉化自己團體內部的矛盾,不能讓內鬥成為團體發展的阻礙。

以解決內鬥來分級的話,領導者可以分為三個等級。

第一個等級就是昏庸的領導者,對於內部矛盾不僅不能化解,還會激化,這樣的團體的下場不用多說,肯定就是崩塌了。

第二個等級就是中庸的領導者,能夠化解內部矛盾,但是無法將其轉化為團體壯大實力的動力,這樣的領導者領導下的團體,最多就是能夠維持這個團體,並不能讓團體繼續壯大。

第三個就是傑出的領導者,不僅能夠化解內鬥,還能把內鬥轉化為團體強大的動力之一,從而使得自己領導的團體越來越強。

當然,還有一個層次,這種層次可以稱之為偉人。

在他們眼中,內鬥外鬥都一樣,不管是什麼鬥爭,在他們手中化解起來都是輕描澹寫,化為難於無形之中。

古今中外,能夠夠得上這一個級別的人,寥寥無幾。

太祖,成祖都可以算是。

第一個級別就是那些亡國之君了,第二個級別就是守成之君,第三個級別一般都是開國之君和中興之君。

偉人級別,已經超脫一般的開國之君和中興之君了,獨一檔的存在。

陳元這邊正想會一會南陽諸豪強,而南陽諸多豪強也想會一會陳元。

說實話,南陽豪強對於劉備是充滿了戒心的。

劉備固然是宗室不錯,但是他可是涿郡人,應該說是河北人。

南陽人對河北人可沒什麼好感。

南陽和河北的鬥爭持續了兩百年了,到現在依然沒有停止,只不過後來因為山東豪強和關西豪強的壯大崛起,兩者之間多了一些緩和而已。

關於東漢諸多豪強的鬥爭,前面已經說的很清楚了,這裡就不再贅述了。(當然,我敢肯定,沒幾個人把那幾章看完的)

其實,整個東漢乃至魏晉,主宰整個國家的一直都是這些豪強。

東漢末年之所以會有群雄並起,便是群雄各自扶持代理人的結果。

到最後,天下三分,也就是諸多豪強暫時達成了一種脆弱的平衡。

魏國的豪強以河北豪強、潁汝豪強和譙郡曹家和夏侯家為主,部分關西豪強附庸。

吳國主要就是淮南豪強以及江東豪強為主了,而且吳國豪強比之魏國豪強的地位更高,孫家的軍事實力大半都要靠這些豪強自帶部曲的。

這也是為什麼吳國有些時候打仗會顯得很菜。

原因很簡單,對於豪強來說,他們聽從孫家命令打仗,如果有利那自然是奮勇爭先,如果沒有利益,肯定個個都往後縮。

蜀漢這邊,主要就是以荊州豪強和益州豪強為主了,當然還有一部分的關西豪強和河北豪強。

其中荊州豪強之中自然包括南陽豪強這個最為強大的部分。

從劉備麾下的人才就可以看出來了,南陽人很多,河北豪強其實際上就是劉備的元從系那些人,說是豪強有些抬舉他們了,最多就是中小地主。

三國鼎立,實際上就是這些豪強暫時達成了平衡,誰也幹不掉誰,那也就只能這麼著了。

所以從豪強上來看,劉備確實是繼承了漢室正統,畢竟光武帝當年也是依靠南陽豪強和河北豪強一統天下的。

此時南陽豪強群聚在鄧家之中,正在商議事情。

商議的便是陳元的來意。

鄧錫龍坐於主位之上:“諸公,此次把諸公招來,所為何事,想必諸公都很清楚,都說說自己的看法吧。”

鄧錫龍老神在在,作為南陽鄧家的家主,鄧錫龍自然是穩如泰山。

他堅信,不管是誰,都動不了他們南陽鄧家。

憑藉的就是他們鄧家祖上鄧禹公乃是雲臺二十八將之首,憑藉的乃是他們鄧家對朝廷的赫赫功勳。

即便是當今天子,也奈何不了他們鄧家。

開玩笑,朝廷一旦敢動鄧家,必然會引起天下豪強功勳之家恐慌的。

鄧家是一面旗幟,只要朝廷還在,鄧家這個旗幟就倒不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鄧家也算是與國同休了。

不過,鄧家雖然不怕,可是南陽豪強又不僅僅是鄧家,還有其他人呢,其他人可沒有鄧家這種底氣。

尤其是一些中小豪強地主,朝廷對門的威懾力還是很強的。

所以,作為南陽豪強之首,自然有義務要替這些人寬心。

因為這些人可以替鄧家搖旗吶喊,衝鋒陷陣。

要不然,遇到事情,鄧家直接自己上,豈不是太沒有牌面。

鄧家如今早就有了豪強盟主的心態。

吳漢、朱佑、劉隆、任光、岑彭、馬成、馬武、陳俊、賈復、杜茂再加上鄧禹,這邊雲臺二十八將之中的南陽人,總共有十一人。

所以,吳家、朱家、劉家、任家等這十家人同樣也不心急,不要問,問就是祖上牛逼。

雲臺二十八將是漢明帝立下的牌子,只要朝廷在,只要他們不幹什麼謀反的事情,那他們就穩如泰山。

但是南陽不僅有他們這十一家,還有其他人啊。

這些人可就沒有太多底氣了。

因為他們幹的事情他們自己知道,不僅對太守府的命令和政策陽奉陰違,更是做出了很多違法之事。

不較真還好,一旦較真,他們可沒有實力對抗太守府。

五千郡兵可不是看著玩的,尤其是這五千郡兵可都是鎮壓過黃巾的老兵,實力是有目共睹。

南陽這個地方,除了豪強之外,還有一個勢力也讓人很頭疼。

那便是皇親國戚。

南陽之地,在東漢可是出了四個皇后的。

如今天子的皇后何皇后可也是南陽人。

也就是說,大將軍何進的老家也在南陽,何家如今在南陽也抖了起來。

這不,這一次南陽豪強聚會,何家的代表何苗可是在場的。

按理來說,何苗現在是河南尹,不應該在南陽。

只不過,何苗這一次是回鄉祭拜父親。

實際上何苗並不是何真所生,他本性朱,只不過後來他母親改嫁何真,他才改為何苗。

而何苗素來與何進不和,這一次回南陽祭拜何真,這其中可是有故事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