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又一個帥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荀攸的這兩個辦法委實有點東西。

漢蠻一體,司法獨立,都聽符合陳元的想法。

陳元聽荀攸說完,直接拍掌道:“恭喜大哥又得一大才也。”

劉備自然不是那沒有見識的人,當然可以看出荀攸這兩個辦法之中蘊含的東西。

說一句遠見卓識也不為過。

劉備長身而起,走下臺來扶助荀攸肩膀到:“公達真曠世之才也,備今得公達,真龍虎相逢也。”

好傢伙,陳元心中只能說好傢伙,大哥這詞有進步啊。

不再是什麼如虎添翼了,變成龍虎相逢了。

這捧人的水平是越來越高啊。

荀攸也是一個靈醒的人,連忙自謙道:“攸之才能比之在座諸公猶如好似繁星比之皓月,主公過譽也。”

看看人家這個情商,不管如何,先捧一把再說。

反正不管走到哪裡,謙虛一點總沒錯的。

果不其然,荀攸謙虛的態度得到了田豐他們的讚許。

誰也不想自己的同僚是個整天拽的二五八萬似的人物,那樣太糟心了。

荀攸的才能和謙虛為他迎來了眾人的認可。

當下劉備任命荀攸為州府從事,以備諮詢。

這職位已經不低了,也算是給了荀攸足夠的尊重。

現在劉備這個州府從事,有點就像是秘書處的秘書,一旦時機合適就會出任重要職位的。

而且讓荀攸擔任從事,即便是荀攸有什麼不軌的心思,也不會造成什麼太大的危害。

作為一個新人,劉備當然不可能直接給他重要的職位。

這並非是信任不信任的問題,這裡面有一個和諧問題。

就算是你再牛逼,但是你寸功未立,怎麼能身居高位呢。

劉備能夠活用從事這個官職安置新來的大才,這也是劉備成熟的一個表現。

陳元也很欣慰,總歸不像歷史上那樣,恨不得碰到一個稍微有點名氣的人就拜為上賓。

看上去好像是劉備求賢若渴,實際上卻是一種心酸。

沒有人才的心酸。

要是真的麾下謀臣如雨,戰將如雲,好似曹操一般,劉備怎麼還會那麼可憐似的尋求謀士相助自己啊。

肯定不會的啊。

現在劉備麾下雖然不能說謀士如雨,戰將如雲,那也是滿滿當當。

文武大臣之中,歷史留名的就有好幾十個了。

這個陣容已經是非常強大了。

所以,劉備並不再會像歷史上那樣可憐,苦求謀士不可得。

荀攸順利的加入了劉備集團,以後能不能徹底融入,還要看荀攸認不認同荊州的政策了。

如果不認同,最後遲早還是要分道揚鑣。

頂尖人物的分歧,往往是因為道路的分歧。

比如劉備和曹操。

後人來看,讓曹操統一了天下又如何,天下一統不好嗎,非得整什麼孫劉聯軍,搞出赤壁之戰。

這樣說的話,那你也可以叫官渡之戰的曹操投降啊。

如果曹操投降了,袁家也統一天下了啊。

所以,這就是他們之間的分歧所在,並不僅僅是單純的利益之爭,還有道路之爭。

總之,漢末天下看似三國在廝殺,實則背後蘊含著無數的殺機與爭鬥。

寒門世族的爭鬥,南北的爭鬥,各大豪強之間的爭鬥,東西的爭鬥,不一而足。

荀攸跟在劉備身邊,熟悉荊州的事物。

陳元和顧雍則開始在整個荊州收購酒,然後又讓人去江東收購糧食。

總之儘可能的多收一點,每多一點就有可能多救一個士兵。

除此之外,陳元也在透過金鳳衛緊緊的盯著蔡家的一舉一動,絲毫的異動都不放過。

因為距離龍抬頭的日子沒有幾天了。

這些天裡,襄陽書院和校場之中,那是熱鬧非凡。

無數的俊才脫穎而出,讓劉備喜不自勝。

在老劉的折節下交之下,很是收攏了一批人才加入荊州。

比如周倉、裴元紹以及文聘。

是的,那個鎮守荊北數十年的文聘也來了。

文聘這個人雖然武力不是最為頂尖的,但是軍事和治政之能毋庸置疑。

如果沒有超高的軍事和治理之能,他也不可能鎮守荊州幾十年。

文聘的加入讓荊州又有了一個可以統帥一方的帥才。

是的,文聘是一個帥才,不下於太史慈的帥才。

現如今荊州能夠算得上帥才的沒有幾個,劉備肯定是一個了。

太史慈算一個,關羽也能算一個,黃忠也可以,張飛還嫩了點,呂布和趙雲他們也嫩了一些。

張頜和張遼也都算。

滿打滿算,除去劉備,也就五個人。

現在有六個人了。

六個人看著多,實際上不多。

日後一旦掀起統一天下的戰爭,以荊州的地理位置來看,必然是四戰之地,方面統帥需要很多。

東西南北都需要一個。

東壓揚州,西闢巴蜀,南下交州,背上中原。

那一個不是大戰略,哪一個不需要帥才。

武將之中很是得了不少人才,書院這邊相對來說就差了一點。

原因很簡單,現如今大部分的讀書人都在世家豪強之中,而世家豪強即便是來參加辯經大會,那也是為了揚名。

想要他們加入襄陽書院,恐怕不是那麼容易。

因為,荊州現在表現出來的架勢,明顯跟豪強世家不對付啊。

所以,除了一些少數的旁支,在家族之中實在看不到希望的人加入了書院之外,並沒有幾個豪強之中真正的人才加入書院。

這一點反而是陳元希望看到的,他辦辯經大會,並不是為了這一屆,也不是為了這些豪強之中的人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是為了以後做鋪墊。

而且有蔡邕、司馬徽和向朗這等名師在,有不少的寒門子弟都加入了襄陽書院。

這一部分人才是陳元想要爭取的。

至於說豪強之中的人才,你想要來咱也不拒絕,但是你必須遵守咱的規矩,不然的話趁早滾蛋,荊州不伺候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大爺。

襄陽書院絕對不能教出會說出何不食肉糜一般的不知民間疾苦的人,如果真出了那樣的人,陳元寧肯把書院給燒了。

時間很快過去,這一日,劉備著急文武議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