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知識壟斷成本更高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太重?

陳元搖搖頭。

其實這也是陳元給豪強世家下的一個套。

真以為三字經和千字文那麼好收的?

這是一個震懾。

因為陳元準備用印刷術來印三字經和千字文了。

要是那些豪強世家們看到統一字型統一格式的三字經和千字文出現在他們面前時,不知道他們該有什麼想法?

欣喜還是忌憚,抑或是反對?

豪強世家們可不缺聰明人,確切的說是他們之中聰明人可太多了。

要不是聰明人太多,也就不會有三國混戰幾十年,最後讓司馬懿這老陰比給撿漏了。

但凡聰明人少一點,神州早就一統了。

比如說沒有了周瑜、諸葛亮和龐統等,曹老闆會不會赤壁一戰直接拿下江東和荊州呢?

雖然是假設,但有識之士不妨自己發揮想象推演一下。

所以,他們肯定能夠看得出改良的造紙術和印刷術帶來的巨大變革。

學習知識的門檻變低了。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豪強世家再想壟斷知識是不可能的了。

一旦無法形成知識壟斷,無數的泥腿子開啟了智慧,他們還怎麼佔據智慧上的優勢來壓迫這些泥腿子啊。

欣喜之餘,忌憚和打壓是必然的。

這種技術必須掌握在我們手中,要不然寧可沒有。

豪強地主們跟資本家其實沒什麼兩樣。

都是一樣骯髒的。

不過,陳元不怕啊。

想要打壓,儘管來啊。

現在劉備集團大勢已成,誰來打壓都是白費。

並非是陳元非要跟豪強世家們對上,主要是陳元要走的路,早晚都要對上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如果這些人足夠聰明,能夠跟上自己的步伐,陳元也不是非要將他們都給掃蕩了。

他是非常期待這豪強世家轉為學閥的。

這個時代就有不少學閥。

雖然,學閥也有種種缺點,但總比這些個一門心思都放在土地之上的豪強強得多。

而且也有利於自己向外擴張的政策。

陳元就準備以襄陽書院為根基,以公羊學派大一統和大復仇理論為基,充分發揚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率土之民,莫非王臣的思想,建立一個全球大一統理論。

陳元道:“大哥,不僅不重,要不是因為時間來不及,我甚至想把五經都印刷出來,贈送給他們呢?”

三字經和千字文字數不多,能夠印刷出來。

但是五經加起來字數就太多了,來不及了,以後再說吧。

陳元這一說,蔡邕和劉備頓時面露驚疑之色。

“子初,你哪來的這麼多人給你抄書?”

“抄書?不,我是印書!”

“印書?”

“是的,印書,一日可得千字之書千本。”

“什麼!!!”

蔡邕和劉備頓時大驚。

劉備倒還好,就是差點打翻了身前桌案。

蔡邕直接就失態了,鬍鬚都捻斷了。

作為一代大儒,他太明白陳元說的話的分量了。

顧不得自己的鬍鬚,蔡邕直盯盯的看著陳元:“子初直言當真?”

陳元肅然道:“絕無虛言!”

蔡邕聞言頓時起身:“快,讓我去看看此等神術。”

陳元看著激動的蔡邕,知道今天要是不讓這老頭看到,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

也罷,只給劉備和蔡邕一看,倒也沒什麼。

於是,三人便直接轉場到了陳元家中的那個小院之中。

典韋和趙雲正嚴密的看守著呢。

看到陳元三人到來,趕忙上前行禮。

劉備揮揮手打斷了二人:“子龍,子守,不必多禮。”

說著,就跟著陳元來到了那一套活字面前。

蔡邕和劉備看著這套活字,看向陳元。

臉上盡是問號?

這就是你說的神術?

不過是一堆泥巴罷了,當然經過趙雲和典韋的真力灼燒,已經猶如陶瓷一般,晶瑩剔透。

但還是泥巴啊。

陳元看著二人疑惑的神情,也不多說。

直接讓人把油墨和自己造的紙拿了過來。

然後把這一千個活字依照千字文的順序排列完畢之後。

將一張張紙覆蓋其上,而後開始刷墨。

當陳元把紙張揭下來的那一刻,看到紙張上面一個個鮮活的字型的時候,蔡邕和劉備頓時痴迷了。

尤其是蔡邕,撫摸著紙張上一個個印刷出來的字型,就好像撫摸美女的肌膚一般。

讓陳元看了不由的直冒冷汗。

說實話,這些字型是陳元仿造熹平石經上的字型印刻的,也就是蔡邕的飛白體。

其實飛白體並不適合印刷,適合印刷的是宋體。

但是這個時代就不要去說什麼宋體了。

用楷體吧。

這一套活字只不過是試驗品而已。

下面陳元決定邀請蔡邕和鍾繇給書寫一套千字文,用作範本。

蔡邕的飛白體印刷的可以用來送給那些豪強什麼的。

鍾繇的楷體就用作普及的書籍。

因為楷體比起飛白體更容易學習和流通啊。

不是陳元不想用宋體,沒人會啊。

陳元自己發明?

他還沒這麼牛逼,直接發明一套字型出來。

雖然宋體在後世經常使用,但那都是在電腦上啊,你讓他寫一個漂亮的宋體字試試,絕壁跟狗爬的一樣。

陳元還是不獻醜了。

好一會功夫,蔡邕才恢復正常,但是手中握著的紙卻沒有還給陳元的意思。

“子初,此乃神器神術,有如此神器,日印書千本,長此以往,我大漢子民皆可認字讀書,此等教化之功不下於先聖孔子啊。”

陳元聞言,不由一笑。

自己這個老師還是天真了一點。

有了書也不代表就可以讀書學習了。

讀書學習在任何一個年代都是一件高成本的事情。

即便是到了現代,想要獲得更好的教育對普通人來說都是一件艱難的事情。

知識壟斷依然存在,只不過比起古代來說,門檻要低了很多罷了。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都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可以大大提升我華夏子民的智慧。

只有讀書認字的人多了,產生的人才才會更多,知識壟斷的成本也就更高,倒逼那些本來就掌握著知識的人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提升自己。

當然,他們也可以毀掉這個技術。

可是陳元斷然是不允許的。

所以,他們也就只有一途,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形成新的知識壟斷。

這對華夏是有好處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