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半年發展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楚河有一個優點,就是對自己人坦誠。

既然他信得過楚鐵匠,把鍊鋼場交給楚鐵匠,讓楚鐵匠把定妖軍的方士等招來常定鄉,也不需要顧左言右的走什麼迂迴路線,直接找楚鐵匠說去便是了。

耐火磚等秘密楚河還隱藏起來,不是信不過楚鐵匠,而是怕不經意洩露出去而已,這和信任沒有什麼關係。

楚鐵匠會保守這個秘密,不等於別人就不用利用其他辦法,諸如收買匠人,威脅甚至是擄劫匠人的辦法,設法獲取鍊鋼的秘密。

反正現在煉出來的鋼足夠楚河所用,再建造兩個小高爐,鋼鐵的產量更是可以極大的增強,大規模出售都沒有問題。

收攏掌控常定鄉也提上了日程。

楚河回來大同縣沒有一個月,常定鄉的山民百姓,便從他人口中得知了一個訊息,潛淵衛再次招收預備役,而且人數還不少,足足兩千之多。

不過,這兩千隊員,可不是只在常定鄉招收,一些身價清白的流民,符合要求,都有可能進入潛淵衛!

這個訊息傳出去,整個常定鄉瞬間沸騰起來。

黃巾軍作亂,秦州西南方圓千里之地,盡數淪陷在黃巾軍手中,唯一沒有被攻佔的只是大同縣。

其他人不知道大同縣為何不受黃巾軍餘孽的禍害,但方圓千里之地,百姓沒有多少地方躲藏逃遁。

除了一部分藏在山林之中,天水郡一地,能逃出去的難民,基本都是朝著大同縣這邊湧了過來。

大同縣雖然不受黃巾餘孽的禍害,但流民和那些潰敗的兵將,對大同縣造成的禍害,可不會比黃巾餘孽少,事實上大同縣已經混亂得徹底脫離了大同縣衙的控制。

大同縣的兵馬,甚至不敢離開大同縣城半步,各處城門也是緊閉,對潰兵流民的防備不下於對黃巾餘孽的忌憚。

常定鄉絕對是世外桃源,沒有多少流民作亂,也沒有山匪亂兵肆虐,鄉民都知道,原因只有三個字,潛淵衛!

不少鄉民其實知道,山匪紀律嚴明,沒有胡亂搶掠,背後是有潛淵衛的影子。

不然不事生產的山匪,又不搶掠鄉民,哪裡來的糧食活命?哪裡還有心情去阻攔流民潰兵闖入常定鄉?

潛淵衛毫無疑問是常定鄉的保護神,而且,潛淵衛的待遇,也讓無數常定鄉的青壯眼熱。

只要家裡有一個人能進入潛淵衛,基本上意味著一家人十口人不愁吃喝!

在這個訊息宣佈之後,清河村的人,尤其是與楚家親近之人,真的可以用一句踏破門檻來形容,不知道被多少人找上門來。

來的都是常定鄉十八村的人,一方面懇請村中的子弟可以加入潛淵衛,一方面也隱晦的表示,只有自己鄉里的子弟才是信得過的,那些外來的流民靠不住,潛淵衛最好還是在常定鄉招收子弟兵。

他們的小心思很明顯,潛淵衛就招兩千人,從流民中招了,那常定鄉招的衛士自然就少了。

清河村一下子就變得熱鬧起來,每天都有大量的外村青壯進入清楚,不少還帶著長輩書信什麼的過來拉關系。

當然這些東西,都是沒有什麼卵用。

清河村的人,被外村的親朋好友找上門來,態度是相當客氣,吃食管夠,但一提到走關係進入潛淵衛,就顧左言右,只說直接到報名處報名就可以了。

一旦透過要求測試,便可以成為潛淵衛預備役的一員。

還好,潛淵衛這次招收預備役戰士,要求卻是比以前低了不少。

常定鄉本來就只有兩三萬人,青壯不過五六千,上次還被丁役拉去了一千多人,加上先前招收了幾百青壯,兩千潛淵衛預備役的名額,幾乎把常定鄉剩下的青壯一網打盡。

流民,能加入潛淵衛的,最後也就是三五十人而已。

這些流民都是有清河村村民的擔保,而且身體素質相當不錯,大部分還修習過武藝。

青壯都加入了潛淵衛,常定鄉剩下的老人小孩和婦女,耕作之事自是變得困難起來。

而且,兵荒馬亂的,就算真的播下種子,也未必能收穫起來,很可能連種子都賠進去了。

楚河趁機放出訊息,像租賃常定鄉鄉民的田地,按照清河村的模式操作,順理成章的得到了大量鄉民的擁護。

清河村這個樣板,早已經讓其他鄉民羨慕之極。

對普通山民來說,這是旱澇保收,田地不用交納任何賦稅,省點吃用的話,清河村給他們的租金就夠了。

而且楚河素有仁義之名,就算鄉民沒有青壯子弟在潛淵衛,楚河也會設法給他們尋找謀生的道路,鄉民還是信得過楚河的。

整合常定鄉的事情進展得相當順利,一些持有反對意見的富戶,楚河也不勉強,只是發出訊息,只要一村中有一戶不同意,整村的租賃之事便作罷。

這樣一來,那些彪悍的的山民哪裡還能忍耐得住對富戶的怨氣。

本來大家都能好好的學清河村,日子過得越來越滋潤,那些富戶為了一己之私,不顧整條村的死活,自是引起了眾怒。

常定鄉十八村,村村都有潛淵衛的戰士,他們接受的是忠誠教育,哪怕那些不同意的富戶,有著士族豪門背景,又或者是村中說一不二的耆老和族長,在潛淵衛眼中,都是沒有任何震懾力可言。

藉著眾怒,潛淵衛的班底拉起一些血氣方剛的青壯專門到富戶門庭鬧事,那些富戶自是無從抵擋。

在這個世界,到底是武力為王,豪門富戶,能掌握權柄,依靠的還不是他們手中的武力!

如今常定鄉的武力都集中在楚河手中,大同縣衙又靠不住,士族豪門更是早早的逃出了大同縣,常定鄉的富戶最終只得服軟,一一立下契約,將田地租給楚河。

那些真的冥頑不靈的,如胡家莊的胡家,心腹管家居然率領了上百家丁,誓死保衛家主的田地,楚河也滿足了他們的誓死要求。

一百潛淵衛輕易就攻下了胡家堡,為首的管家當眾處死,那些家丁也是送到了礦場服勞役,出來的希望估計是十分渺茫。

當然,楚河也不至於貪胡家堡裡面的財物糧食,而是大方的分發給胡家莊的村民佃戶。

胡家本來就不得人心,楚河的仁義手段,更是讓楚河名聲大漲。

少數還想頑抗的富戶,一下子就嚇得渾身發寒,不少村民甚至還高呼著要請來潛淵衛殺了他們這些為富不仁的富戶,分了他們的錢糧。

這些傢伙哪還敢頑抗下去,紛紛派人到清河村求情,願意接受清河村的改造。

楚河雙管齊下,軟硬手段兼施,常定鄉很快就徹底的納入了潛淵衛的掌控。

清河村現在的養殖專業戶,可算是大大的漲了一回臉,在楚全的派遣下,紛紛到了其他村子,指導其他人養殖牲畜之類的。

對楚河來說,給常定鄉三兩萬人找到一條出路太簡單的,反正工作的崗位太多,礦場、鍊鐵廠、建造城牆,改造房屋等等,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在這個亂世,錢糧便是一切,楚河現在糧草充足,潛淵衛不但瞬間擴張了兩倍人手,楚木楚石和楚黑子、楚淵這兩股山匪,也是急速擴張。

他們招收山匪更是簡單,來者不拒,牽家帶口也可,反正能逃到這裡的流民,大多都是青壯或者身體較好的老幼婦孺。

有了以前的上千經過嚴格訓練的山匪為班底,招收個三幾千新的山匪,絕不是問題。

新加入的山匪,不可能抱成團,楚木等以雷霆手段懲治了一些不服管教的兵痞、青皮刺頭,新加入的山匪很快就服服帖帖,反正有飯吃就行了,訓練辛苦一點就辛苦一點吧。

要不是真的被逼得無路可走,這些流民也不是天生就想當一個六親不認滿手血腥的山匪。

在這之前,他們大部分都是老實的農夫而已。

楚河手底下的兵將,就在短時間內,以驚人的速度在膨脹提升。

不過,新加入的兵馬和山匪,要形成戰鬥力,還是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

大同縣那邊,也不知是不是不知道清河村的動作,還是那五萬石米糧的作用,反正對清河村是不聞不問,甚至還把楚文派了出來,擔任了常定鄉的鄉正。

楚河琢磨著如今手下的兵馬已經夠多了,在轉化為戰鬥力之前,再招收也沒有意義,便一心一意的開始訓練兵馬,至於其他的諸如生產種植等事宜,自是有楚家眾人負責。

轉眼,幾個月時間過去了。

楚河一直在常定鄉,但自是派出人手,打探外面的情況。

不出楚河所料,黃巾軍已經與孟獲聯手,連下蜀國南部的多個郡縣,兵鋒已經逼近秦州城,據說超過五十萬聯軍。

要不是秦州得到其他州郡的相助,恐怕早已經被孟獲攻佔下來。

不過,從探子傳回來的訊息,秦州城已經徹底落入下風,兵馬無法出秦州城一步,被孟獲攻陷是遲早之事。

更遠處的訊息,楚河派出的少數探子,則是完全打探不到。

但要是不出意外的話,估計再過半年,諸葛文相的大軍,就會平定益州那邊的雍闓軍隊,然後與南蠻軍隊大戰一場。

不過,不管外面的請如何,反正黃巾軍和南蠻的兵馬,都沒有出現在常定鄉內,給了楚河一個寶貴的發展時間。

三千潛淵衛,戰力自是越來越強,兵甲也是越來越多,部分潛淵衛的精銳,甚至已經煉成了二重金鐘罩。

這些精銳潛淵衛,力量都是兩千起步,身上帶著兩三百斤的裝備就跟沒有東西一樣。

五百強弓手,五百刀盾手,五百鋼槍衛,這一千五百的精銳潛淵衛,皆是披堅執銳,十石鋼弓、兩米廠的陌刀、半人高的鋼盾,四米長的鋼槍,鑲嵌鋼鐵的皮甲,可算是武裝到了牙齒,足以對抗尋常的一萬大軍。

另外一千五百的預備役,也是人手鋼鐵兵器,戰力遠超大同縣那邊的兵馬。

山匪那邊,雖然不能與潛淵衛相比,但這六七千的兵馬,和蜀國軍隊相比,怕也是要勝上一籌的。

這幾個月,湧入常定鄉的流民也越來越多。

根據楚全的判斷,怕沒有五六萬人,如今在各處的施粥點,基本都集聚了五六千的流民。

不過,不管流民和逃到這裡的潰兵,在鬧事的幾百人被潛淵衛以雷霆手段斬殺之後,皆是知道了清河村紀律森嚴的規矩。

後來的流民也不敢鬧事,那施粥點旁邊的木杆上,還吊著上百鬧事之人風乾的屍體。

楚河沒有讓這些人閒著,派遣人手組織流民建造木棚廁所之類的,甚至以軍事手段管制他們,反正就是一句話,聽話幹活的有粥吃,不聽話的、鬧事的,自有兵槍對待他們。

常定鄉安穩還算安穩,但糧食開始有些不足了。

別看十幾萬石糧草很多,但現在常定鄉差不多有八萬人,就算每人一天一斤糧食來算了,一天就要八百石,一年就是二十多萬石糧草。

要不是先前收穫了不少糧食,加上流民是逐漸才聚攏過來的,單靠清河村買來的十五萬石米糧,也支撐不了這麼長的時間。

楚河這邊,舉行了一次重要級別的會議,很快達成了共識,必須設法把兵甲銷售出去,突破黃巾軍的封鎖,購買糧食回來清河村。

不然單靠清河村的出產,哪怕再過兩個月就有新得糧食收成,常定鄉的米糧也是支援不了半年時間。

這次會議結束之後,楚鐵匠單獨找上楚河,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他派出去的幾個兄弟,已經聯絡上了不少定妖軍的人,其中最少有十個方士,估計一個月時間,這些定妖軍的兄弟,就能進入常定鄉。

楚河自是大喜,有了定妖軍的方士相助,建造城牆的計劃,便可以正式實施了。

現在清河村的幾萬流民,再不給他們找點事做,早晚要發生動亂的。

大同縣這邊,包括黃巾軍佔領的地方,已經不可能買到糧食。

對黃巾軍來說,糧食恐怕比楚河更缺,哪怕楚河暗中派出人手,喬裝打扮的聯絡黃巾餘孽,也不可能用銀子換取糧食。

用兵甲交換的話,肯定沒有問題,但楚河還沒有愚蠢到這個地步。

黃巾軍沒有攻擊大同縣,不是說他們沒有這個兵力,黃巾軍不會知道楚河在短短時間內就訓練了上萬的兵馬,原因無非是黃巾軍覺得收益和代價不符而已。

攻佔一個沒有多少利益的大同縣,很可能引來黃忠和甘寧的出手,這筆賬黃巾軍算得很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若是加上一個日出產超過一萬斤鋼鐵的鍊鋼場,對黃巾軍甚至是南蠻來說,利益足以壓下他們心中對七品戰神的畏懼。

要想獲得更多的糧食和其他補給,必須要穿過黃巾軍的佔領區,到秦州之外。

正當楚河組建人手,準備帶著銀兩兵甲,冒險穿越黃巾軍佔領區的時候,突然,聽得潛淵衛來報,雙峰山甘天來訪。(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