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起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有趙大海講情,許世彥也覺得目前不宜得罪人。

許家能在大房子立足,全仰仗著趙大海,咋地也不能不給趙大海面子。

“陳德勇你聽清楚了,今天是看在趙大叔的面子上,我再饒你這一回,趕緊走,別在這礙眼。”

聽見這話,那幾個小夥子趕緊抬著陳德勇上車,陳家人也灰熘熘走了。

陳德勇被送去公社醫院,連著打了三天針,傷處消腫,傷口也開始癒合。

後遺症不知道有沒有,反正敢下地行走了。

陳家人連著鬧了兩場,半點兒便宜沒撈著,反倒惹得眾人厭煩,在村子裡越發不招人待見。

而陳家和許家,也因為這兩回的事,成了死對頭。

轉眼間進了農曆八月,地裡的莊稼該往回收了。

東江沿大隊一共就七百來畝地,往回收非常容易,全村老少齊動手,沒用幾天就把糧食全都收拾回來了。

趁著秋高氣爽,該曬的曬,該晾的晾,然後打豆子、扒包米,全村老少齊上陣,忙了個不亦樂乎。

春種秋收,向來都是莊稼院裡最忙的時節。

而對於參鄉的人來說,秋天還有一項更重要的任務,就是起參做貨。

園參的生長都是有規律的,從種子到起參做貨,分成兩個階段,一共六年時間。

第一年秋季,將開口的參籽播撒在參地中。

經過三年的生長,基本上可以長成菸捲到手指粗細,這叫做參栽子。

參栽子秋天從土裡起出來,挑選出個頭好、身條好、無水鏽傷疤的,重新栽到好土中,再長三年,才能起參做貨。

經過六年的生長,一棵人參差不多可以重一兩往上,最大的能有三四兩。

主要跟栽子大小、土壤肥力、後期管理有關。

人參的藥用價值非常高,但是山參資源極少,早在明清時期,就已經有園參種植。

撫松很多地方的地名都與人參有關,多數都是清末民國時期的大參園。

如今參園都歸公家所有,幾乎所有的公社、大隊,都有自辦參場參園。

東江沿大隊的參地不算多,連參栽子加在一起,六年的也才兩千多丈,當年做貨的,也就五百來丈。

所謂的丈,是參地專用術語,一般是指一丈長,五尺寬的面積,換算下來,大概也就五點幾平方米。

別小看這五平方米的參地,如果侍弄好了,可以出產水參十六七斤。

蒸熟曬乾做成紅參,大概四斤左右,按目前的價格來算,差不多能賣三四百塊錢。

這個年月的三四百,那可不得了,要不然怎麼各處公社都卯足了勁兒種植人參?太值錢了。

當然,在後世,隨著各種肥料的使用,園參產量可以達到每丈二三十斤。

只是人參價格受國際影響,波動很大,趕上價格低的時候,參農也賠的不輕。

隨著森林資源越來越貴乏,人參的行情倒是一路上漲。

“明天開始,上山起參,下面我點名,凡是點到名的,明早六點集合,去前川參地。”

九月二十號下午,眾人剛忙活著打完黃豆收入倉庫,隊長於善海便大聲吆喝起來。

起參也是有節氣的,早了人參漿氣不足,做貨不壓秤,晚了回漿也不行。

一般來說,都是秋分之前那幾天,上山起參。

“許世彥、許世祥、楊春明、趙建國、趙建設……”隊長念了一長串的名單。

起參就是把人參從地裡刨出來,這個活不光要有力氣,還得有耐心。

手要穩,幹活毛毛躁躁容易刨傷了底下的人參根莖,破壞其價值。

許世彥是出了名的心細、穩當,起參、栽參的活每年都有他,而且是第一個被點名。

九月二十一號早晨六點,被點名的四十個小夥子齊聚隊部門前,帶著各種起參的工具,還有麻袋,趕著馬車,直奔前川參地。

前川參地距離村子大概十來裡地,就在之前許世彥帶人放山的附近。

山間小路崎區不平,馬車走的不快,半個鐘頭後,總算到了前川參地。

如今這時候還沒有參地專用的塑料布,多數都是用木頭破成板子,做成參棚,上面再覆蓋乾草或是油氈紙一類防水。

所以遠遠望去,就見到一條條黑灰色的長龍,沿著山勢蔓延成片。

眾人剛到參園外,就聽見裡頭的狗連聲叫喚。

看守參園的老李頭,扛著槍從參園裡的房子走出來。

見到是隊裡的人,這才上前,將樹枝做的大門敞開,放眾人進入。

“李大爺,這是大娘讓我給你捎上來的,棉衣棉褲,換洗衣服,還有煎餅、醬、鹹菜、小炸魚。”

許世彥見到老李頭,趕緊把後背上的背囊遞過去,那裡頭是老李太太昨晚特地收拾的東西。

“幼,這麼沉啊,我家那老婆子,不知道又給我裝了多少吃的呢。

小許啊,謝謝你,你看我在山上,也顧不著家裡頭,都是你幫忙照看。”

老李頭接過背囊,很是客氣的說道。

看參人一年到頭,只有臘月裡土地完全凍實了,才能下山。

過完年不等出了正月十五,又得上山,常年不在家。

這山上看參可不是容易的活,要防著人來偷,也得防著野獸來禍害。

老李頭年輕的時候,是遠近聞名的炮手,指著打獵過日子,槍法一絕。

後來歲數大了體力不行,沒法上山打獵。

正好隊裡弄了參地,就把他派上來看參,掙的工分倒是不少,就是不能回家,照顧不到家裡。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老李頭知道許世彥心眼兒好,處處照顧老李太太,所以見了面對許世彥都格外客氣。

“瞧大爺說的,我現在住你家的房子呢。

大娘不要我房租,菜園子裡的菜也隨便我吃,應該是我謝謝大爺大娘才對。”許世彥聞言笑笑。

“也是,那咱倆就誰也不用跟誰客氣了。”

老李頭是個挺爽朗的人,當即拍著許世彥的肩膀哈哈大笑。

“要不要進屋喝口水啊?我剛燒了壺開水,正好還有春天採的暴馬子,給你們沏一壺。”

老李頭說的暴馬子,學名應該叫暴馬丁香,是山裡的一種植物。

東北沒有茶樹,窮人也喝不起茶葉,就在春季擼一些暴馬丁香的葉子還有花,曬乾了當茶喝。

這東西養胃,而且暴馬丁香的花非常香,沏茶挺好喝的。

“不了不了,今天開始起參,地裡不少活呢,我們先去忙了。”

許世彥擺擺手,跟隨眾人一起,朝著今年起貨的那片參地走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