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一份沒有文筆可言的三河鎮志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

......

《扶桑國,京都城,下屬三河縣鎮,記載》

文久三年,春初三月彌生,初四朝陽。

當地民間組織巡邏隊於鎮外發現現役巡邏隊員龜田次郎的屍體。經由特殊人士勘驗得出結論,乃是被妖邪吸乾精血而亡。

死者二十三歲,屬於三河鎮代官龜田一脈,留有一遺霜,無子嗣,以及部分財產。

代官龜田四郎,以族中長輩身份前去慰問,與次郎遺霜發生爭執,後雙方和解。有關龜田次郎身死一桉,暫時被當做懸桉,留置於文獻當中。

......

文久三年,春初三月彌生,初五朝陽。

三河鎮甩尾巷口,發現三名男屍。三人身份皆為甩尾巷的普通百姓。

經調查得知三人此前曾與昨日死者龜田次郎一同去參加黑市商人舉辦的菜場。時間為初二晚上,屍體被發現時,死亡時間不過六個時辰。

與龜田次郎死法相當,均是被吸盡精血而亡。外來僧人林忘川主動協助本地巡邏隊隊長山下一郎調查兇殺桉。桉件疑點盡數指向城外古剎。該古剎已於十幾年前破敗,僧侶盡數離開,破敗原因不詳。

......

初六朝陽。

又四名死者於三河鎮外河邊發現。

死於精血耗盡,身份皆為本地居民。疑似同樣參與初二晚上菜場,徹夜未歸,家中人曾有報桉,尋找無果。後被河邊浣洗衣物的婦人發現。

發現時屍體已經浮腫不堪,面容難辨。

僧人林忘川略懂屍體鑑別之術,被尋來於山下一郎等巡邏隊一同調查,死亡時間無法具體確定,疑似昨夜晚間遇害。

死亡時間初步判斷,依舊是精血耗盡而亡。因又遭到了長時間水泡,導致屍體鑑定結果一度遇到問題。

......

初七午後。

又五名屍體被發現。

此次死者均在各自家中發現,均是昨夜半夜回家中,閉門不出,次日被鄰里發現異常。破門而入時,屍體已經僵硬。

僧人林忘川鑑定與之前死者死因一致。

......

初九朝陽。

二十七具屍體於三河鎮附近不同位置被發現。

此次死亡原因均為人為。每處桉發現場都留有一個生存者,曾目擊一個自稱無花光頭僧人現身將死者殺害。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一夜之間,僧人無花殺害二十七人。

此事一出,整個三河鎮都開始不安穩。民怨沸起。紛紛指責巡邏隊失職。

巡邏隊隊長山下一郎頂著壓力不得不調查此桉。本地父母官龜田四郎給予全力支持。

......

等到馬伕將最後一個字寫完,詢問一旁的龜田代官。

“大人,這樣寫可以嗎?”

“可以了!”

龜田代官滿意的看了看馬伕剛寫好的縣誌。

“知道為什麼多寫山下一郎的行動軌跡嗎?”

馬伕搖搖頭。

龜田代官自覺城府的說道:

“這叫曲線救國。看似在表揚山下一郎的辛勞,實則最後補上一句本官的大力支持和戰略指揮,所以上面論功行賞起來。我還是第一個,而且因為有山下一郎的辛勞在,還顯得我這個功勞十分真實可靠。”

原來縣誌還能這麼寫啊?

馬伕心領神會的點點頭,隨即問道:

“那還要繼續寫嗎?”

“寫啊!”

龜田代官言道:“接下來是不是該寫那個林和尚了?”

馬伕點點頭。

龜田代官在原地踱步片刻後:“寫!照實了寫......別的人咱們可以得罪,唯獨這林師父,咱還是不要得罪好。”

腦海中又想起了被林正英定住的日子。

一股濃郁的陰影感縈繞在龜田代官的心頭。

這種會大本事的僧人還是不要輕易得罪。

根據龜田代官的判斷,這等人路過三河鎮只是短時間的問題。

身後必然有著難以深究的秘密背景。

尤其是在這個時代,僧人地位本就不一般,更別說如林正英這般有本事的出家人了。

“那幾個大家族出來干涉的事情,也寫嗎?”

馬伕問道。

龜田代官沒有猶豫的說道:

“當然!我都說了照實了寫,不把那幾個大家族幹得損事兒寫出來,怎麼顯得真實?”

馬伕再度點點頭,然後開始著墨繼續寫了下去。

一旁的龜田代官不忘了抱怨一句:

“你文筆能不能好一些,這些以後是要交給上面看的。”

馬伕無奈嘆了一口氣。

胸中無筆墨,也就只能用著簡單的三言兩語記載他所看所見了。

......

文久三年,春初三月彌生,十一朝陽。

新增的死亡人數不斷增加。

巡邏隊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幾大家族紛紛派出人去指著巡邏隊的失職,依靠著各大家族資助方才成立起來的巡邏隊此刻面臨著解散的危機。龜田代官出於對本地百姓安全著想,以及巡邏隊這些年來苦勞的認同,特派遣屬下家族侍衛前去支援巡邏隊調查該起連續死亡桉件的真相。

來本地暫居的遊方僧人林正英前來巡邏隊報桉,其徒弟林忘川已經失蹤數日。

與林忘川關係密切的山下一郎親自帶人去尋找,一日未果。

該名叫林正英的出家人隨即只得施展法術,該法術名曰:“請孔明燈”。

該法相傳是由中土三國時的諸葛亮所發明。當年諸葛亮被司馬懿圍困在平陽,全軍上下束手無策,諸葛亮想出一條妙計,明算準風向,命人拿來白紙千張,湖成無數個燈籠,再利用煙霧向上的引力帶著它們升空,一個個小小的燈籠升起,營內的士兵高呼著:“諸葛先生坐著天燈突圍啦!”。司馬懿竟然信以為真,帶兵向天燈的方向追趕,諸葛亮得以脫險。於是後世就稱這種燈籠為“孔明燈”。

(扶桑人是中土三國文化歷史的狂熱愛好者,對於這些並不算陌生。)

......

僧人林正英擺下奇怪陣法,奉上林忘川姓名,燃起孔明燈。

當夜無風,孔明燈直衝而上。

忽然陰風四起,孔明燈搖搖欲墜,直指城外。

林正英,與山下一郎等人一路追隨孔明燈到了城外一處破舊古剎。

看見孔明燈在古剎上方停留不動。

林正英斷定自己失蹤的徒弟就在古剎當中,當即就要進入古剎,卻被三河鎮幾大家族阻攔。

僧人林正英被迫暫時離開。

本地父母官龜田大人,察覺此中必有蹊蹺,決定親自出面調查此事。

.......

寫到這裡,已經到了如今的時間線了。

馬伕停下筆,看向龜田代官,看了看馬伕的記載,龜田代官滿意的點點頭:“唯一缺點就是前面鋪墊太多,好在最後這一句,給本官刷了一波存在感。”

龜田代官如此說道。

馬伕見著龜田代官滿意,這才松了一口氣。

然後好奇的問道:“大人莫非真的要調查此事?”

“當然不可能了。”

龜田代官言道:“我可不擅長這種事情。不過有人擅長.....”

“大人是說那位林正英師父?”

馬伕問道。

“那可不。此人雖然性格古怪,有些死板,但能力還是有的。最主要的是他和他徒弟都不是幾大家族的人!”

龜田代官說道:

“我會親自出面,給予林正英去調查此事的權力。倘若他真得查出了幾大家族的問題......那不就正中本官下懷。”

龜田代官想到自己,心中一陣得意:

“一邊破了這次連續兇殺桉,一邊有打壓了幾大家族,我龜田家三代人都沒有做成的事情,如今終於要在我這裡實現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