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大興土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業並沒有等來那個姑娘,許久之後,李業微微嘆了口氣,轉身爬下了矮牆,出了程府。

程處默的動作很快,天色還沒有完全黑下來,就有好幾位工匠被程處默請到了大總持寺,十幾位黑熊一般的護院部曲抬頭挺胸,時不時錘一錘胸口,發出砰砰的悶響,幾位被圍在中間的老工匠嚇得不輕,就連跟過來的一位員外郎,也禁不住直打哆嗦。

“瞧見沒,此次的僱主是這位小師傅,喏,就創出牛痘種植之法,救了關中數萬百姓的辯機大師。”程處默砂鍋大的拳頭晃了晃,“好好聽話,他怎麼安排你們就怎麼辦,辦好了少不了你們的賞錢,辦不好,哼哼,哼哼哼……”

幾位老工匠腦門上冷汗直冒。

唐朝的工部乃六部之一,但其實下屬還有四個小衙部,分為工部、屯田、虞部和水部,工部掌經營興造之眾務,凡城池之修浚,土木之繕葺,工匠之程式,鹹經度之,屯田掌天下屯田之政令,虞部掌天下虞衡、山澤之事,而辨其時禁,至於水部,則掌天下川瀆、陂池之政令,以導達溝洫,堰決河渠。

每部各設從五品上的郎中一人,從六品上的員外郎一人,除了工部設有主事三人外,其餘三步各設主事兩人,其下還有數量不明的幹事,整個天下的各式工匠,皆需聽其調遣。

上次在程家村與李業有過一面之緣的司農蔡安,便是屯田的郎中,而眼前這個戰戰兢兢的瘦小老先生,則是工部的員外郎。當然,雖說有著從六品上的官職,但對面可是盧國公家的小公爺,長安城赫赫有名的四害之一,他可絕對沒有膽子忤逆。

“好說好說,單憑小師傅吩咐,這些匠人必將畢恭畢敬,聽從辯機師傅調遣。”工部員外郎弓著腰,腦袋幾乎要杵進褲襠裡。

程處默大為滿意,昂著頭像只得勝歸來的黑熊,張狂大笑。

這裡的動靜,自然很快引起了寺廟中其他僧侶的注意,不過沒人敢觸這位小公爺的黴頭,遠遠打眼瞧了瞧,便唸經的唸經,抄文的抄文。

李業客氣的掏出一貫錢,遞給領頭的員外郎,呵呵笑道,“大人見諒,小公爺脾氣暴躁了些,但決然不會為難諸位,此番請大人前來,不過是小僧的僧舍需要翻建,若是能按照小僧的要求建出來,小僧感激不盡,日後必社壇做法,替諸位好生超度超度。”

“好說好說。”工部的員外郎擦了擦冷汗,從懷中摸出之前程處默帶走的圖紙,“大師,您給的圖紙有一些地方不甚明晰,還望大師詳細說明一下,我等好正式開工。”

李業自然樂意配合,不僅將自己的構想詳細解說了一遍,還捎帶著提出了不少的超前的建議,譬如該如何測繪,如何定基,什麼是裙樓,什麼是陽臺,如何散水,泛水,怎麼弄伸縮縫,防震縫……

一番晦澀難懂的專業名詞甩出去之後,直接震驚了這些自詡大師的工匠,和自認見多識廣的工部員外郎。

“大師果真大才,這許多想法下官竟聞所未聞,實乃……實乃慚愧至極啊。”若非大庭廣眾之下不好失儀,小老頭恐怕都要跪了。

“還請大師詳細說一說,日後用於我大唐建設,將是萬民之福啊!”

其實李業也滿心的漿糊,強自循著記憶解釋了幾句之後,只能閉嘴施禮打起了禪機,特麼再瞎逼逼幾句,指不定自己這半桶水要露餡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好在這小老頭不是刨根問底的死性子,不像某位老無賴,死皮賴臉非是把自己逼下了翠華山才好。

之後的幾日,興善寺中頓時熱絡了起來,時不時有馬車拉著修建的材料進寺,木頭,石塊,地磚,桐油,一車車不要錢似的買進來,轉頭鑽進了南邊的角落,開始大興土木,如火如荼。

寺裡的不少人看明白了,這新來的辯機是瞧不上分配給他的僧舍,想要在寺內自己搞一座行宮了。雖然這種做法有些逾規,但既然是工部的官員親自出馬,他們也不好說什麼。

倒是道嶽老和尚來過幾次,每次渾身顫抖,面色慘白,“這,這得花多少銀兩……敗家玩意兒,這是要敗了老子的家底兒啊!”

玄德忍不住嘀咕,慫娃兒的銀兩不少,建一座僧舍綽綽有餘。結果換來了老和尚連踢帶踹。

“什麼他的我的?連他自己都是老子一手拉扯大的,他的錢能是他的錢?那是老子的錢,全都是老子的錢!”

好傢伙,直接自稱老子,誰能想象這急赤白臉跳腳大罵的老和尚,會是大總持寺修行了幾十載的住持大師?

“奢靡,奢靡,我輩修行中人,何故如此鋪張浪費,有失德行,有失德行!”老和尚叫罵了兩句,臉色糾結,“不行,得把貧僧的僧舍也修繕修繕,不能只便宜這瓜慫娃兒一人。”

玄德“……”

經過李業稍稍講解之後,一眾工匠很快就看懂了圖紙,之後李業自不必去看管,而是躲在不遠處,用一柄小巧的小刀在一堆碎木頭上胡亂的劃拉起來。

“那玩意兒怎麼弄來著,記得原理好像就是這般……”

李業歪著腦袋想了許久,隨手找來一塊新木頭,開始重新劃拉,腳邊堆滿了廢掉的碎木,還有不少嶄新的地磚石塊。

他想做的東西,名叫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術起源於宋朝,大概的意思是製造出一塊固定的格柵,再製作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的單字排列挑選出來,排列在格柵之中,塗墨印刷,說起來簡單,但在這個還在使用雕版印刷術的唐朝,無疑是超前的意識流產物。

眼下使用的雕版印刷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是先賢的智慧結晶,但不可否認,這種古老的印刷術存在明顯的缺陷,刻板費時費工費料,每印出一張稿件,便需要製作一枚雕版,簡單來說,一本一百頁的書籍,便需要製作一百枚雕版,大批書版存放不便,且有錯別字很難更改。

這也直接導致了唐朝書籍數量稀少,流存困難。淦姐的小書坊之所以面臨倒閉,這便是最大的原因。

而眼下,李業既然成了淦姐書坊最大的股東,那這便是他首要解決的難題。

只不過,理論紮實的李業實際操作起來,頓時有些懷疑人生了。

“淦,真是廢物。”

許久後,李業頂著滿腦門的汗站起來,氣急敗壞的扔下刻刀和木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