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代天巡狩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程處默自然不會閒得蛋疼,大半夜出長安城跑去程家村跟和尚道士鬼混。

長安城外諸縣大疫,死了四百有餘的農戶百姓,雖然疫災很快被控制在最小,但依舊是一場不容忽視,勢必被載入史冊的災難。

所以,天花大疫結束之後,李二皇帝第一時間宣佈了旨意。

巡授!

"天子適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李二的意思很簡單,不管長安城內外的百姓,都是他的子民,眼下遭此大災,他自然要去檢視一番,作一作天子表率,宣一宣天家皇權,讓慘遭天花荼毒的子民感受一下自己的溫暖。

那麼問題就來了。

誰去巡授?

鄭國公魏徵倒是想提議天子親駕,但想了想,又忍住了出頭的打算。畢竟李世民作為大唐共主九五之身,所牽所掛皆是大唐社稷,如今雖說天下靖平,但東有高句麗,西有東/突厥,還有不知隱藏的什麼地方的隋朝餘孽虎視眈眈,說不好什麼時候就有暗箭刺過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最主要的是,誰知道哪裡還殘留著天花病毒,要是一不小心感染,那大唐的天可就塌了。

短暫的沉默之後,中書舍人蕭鈞站了出來。

“陛下大德,萬民敬服,然陛下乃九五之尊,自不可立於危牆之下,何不遣一皇子代天巡狩,以查民情,彰顯天子之德。”

善。

不少人暗自點頭,但同時問題也來了,哪位皇子可領此旨意,代天巡狩?

代天巡狩可不僅僅是代替李世民巡查諸縣百姓,更是一種權利的隱性象徵,皇家的事永遠不是表面那般簡單,如果此次哪位皇子代天巡狩,便意味著在李世民心目中有著極高的分量,當然也就與皇權更近。

同樣的,此次巡授名禮上是體察民情,宣恩親民,自然可以走入百姓視線,受到百姓的推崇,這在以後的皇位之爭中,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大殿中落針可聞,李世民微微蹙著眉頭掃了一圈,半晌才說道,“依愛卿所言,哪位皇子可代朕巡授關中?”

這話一出,不少人倒吸一口涼氣。

這算什麼問法?

按理說,代天巡狩的大事,只有身為國之儲君,社稷之本的太子才有資格,但李世民此言絲毫沒有提及太子,而是問誰有資格代替自己?誰有?顯然是因為近來太子失德,在李二陛下心中漸漸失去了分量。

蕭鈞身為太子/黨重要成員,心裡有些急了。

“陛下,太子乃千乘之君,國本社稷,如此代天巡狩之事,自然是太子殿下最為合適。”

此言一出,不僅僅親近太子的黨派,包括幾位老臣都暗自點頭,說認真的,他們也怕皇帝起了易儲的心思,一旦儲君更替,國本自然動盪,貿然如此,恐被有心之人鼓譟,免不了鬧出大事。

這些老臣倒不是非要支援李承乾,而只是單純的支援國儲,誰是太子,那我就支援誰。

李世民沉著臉,沒有說話。

“陛下,太子乃社稷國本,怎可輕易動搖。”又有人站出來了。

“臣附議!”

但很快,就有不一樣的聲音出來了。

“臣覺魏王殿下仁厚,德才兼備,且與太子殿下兄弟情深,由魏王殿下代陛下巡幸關中,不僅能代表天子仁德,也能代表太子親厚,臣覺得,魏王殿下是最佳人選。”

說話的人名叫劉洎,任給事中。

劉洎早年效力於蕭銑,擔任黃門侍郎,深受蕭銑看中,蕭銑敗亡之後,劉洎看中時機獻表歸唐,被授為南康州都督府長史。貞觀七年劉洎入長安,拜為給事中,還封了清苑縣男。

此人頗有才能,能言善變,且務於實事,頗受李二陛下看中,甚至在幾年後將被封為檢校民部尚書,輔佐太子監國,位比宰相。

呃,只不過下場有些慘就是了。

劉洎的一番話,讓不少人眼皮直跳。魏王李泰出自長孫皇后,為大唐四殿下,為人雅好文學,工書畫,才華橫溢,備受李二皇帝的寵愛,史載“寵冠諸王”便是最好的憑證,這也從側面說明,李泰很會做人。

所以在太子李承乾入主東宮之後,猶有不少效命之人,是唯一一個可以和李承乾正面掰手腕的皇子。

劉洎,便是魏黨中最主要的人物。

聽聞劉洎的話,李世明眉頭舒展了一絲,頗有異動。

這下子,房玄齡坐不住了,“太子乃大唐儲君,國本社稷,代天巡狩之事本該由太子所行,你之所言以魏王代替太子,是想亂了綱常,引天下非議?劉洎,你到底安的什麼心,豈敢說出如此亂國之策?”

李二瞥了一眼房玄齡,面色有些不善。

他倒是心裡知道房玄齡此話沒什麼別的意思,完全是針對劉洎,但妙的是,他自己就是奪了李建成皇位,亂了綱常的人物,你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提這一茬,豈不是有給老子上眼藥的嫌疑。

其實這裡還有一件很奇怪的是,房玄齡身為尚書左僕射,可不僅僅因為自己的才能,更是因為無二的忠心,他之所念唯有大唐社稷,所以才會站出來懟劉洎,維持大唐國本正統。

但房家的老二房遺愛,也就是高陽公主的綠毛丈夫,其實支援的是魏王李泰,甚至很快就會表明立場。

也不知道這爺倆到時候,會如何相處。

劉洎瞥了一眼房玄齡,對這個沒幾年好活的老東西也並不畏懼,“房相,本官所言也是體恤帝辛,況且太子為儲君國本,牽連甚大,怎可擅自離開長安城前往關中,若是被城外流民滋擾,誰擔得起這個責任?”

說著拱手,“魏王殿下德性仁厚,以代帝辛巡授關內,本就在合適不過,房相可是想多了……”

房玄齡抬頭,看著面色猶豫的李二,普通一聲跪倒在地。

“此舉太過草率,恐朝堂動盪,陛下三思啊……”

李二齜了齜牙,他確實不滿李承乾,且寵愛李泰,但同樣也知道,一旦自己擅做選擇,必然會引起太多人的猜測,到時候國本動盪,恐又是麻煩。

太子李承乾?還是老四青雀?

李二糾結了,側目掃了一眼眯眯眼,彷彿靈魂出竅的長孫無忌,不由有些惱怒。

你丫竟然在旁邊睡覺,沒看到朕腸子都快糾斷了嗎?

心中暗怒,禁不住挺了挺腰,“輔機,你怎麼看?”

長孫無忌耷拉著眼皮,以袖遮面打了個哈欠,才站出來一步。

“臣覺得,他們說的都對。”

李二“……”

李世民勃然大怒,老子頭皮都快裂開了,你丫還在給我和稀泥,平時也就算了,這種頭疼的時候,你竟還想著置身事外?

“咳咳……”顯然是看到李世民臉色很不好看,長孫無忌輕咳了兩聲,繼續說道,“太子乃千乘之軀,自不可擅立於危牆之下,魏王雖醇厚仁德,但代天巡狩恐有流言四起,造成慌亂。”

嗯,你這算什麼意思?難不成朕要親自走一遭?

長孫拱手,“代天巡幸不錯,只不過臣覺得這代替陛下的人選,得換一下……嗯,晉王殿下就很不錯。”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