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戰將至風雲起(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振西興奮的說:“放心吧!別的不敢說,但是我們第四集團軍肯定不會掉鏈子,我們也會儘量採取主動攻擊,激怒日軍,把日軍儘量牽制在華中。”

宋文星微笑著說:“拜託了,雖然咱們將來在作戰上不能直接配合了,但是在作戰物資上還希望你們第四集團軍給予幫助。”

李振西一口答應:“沒問題,東西在你們手裡不白瞎!”

不管宋文星跟李振西是否有不完的話,但是第四集團軍還是走了,第五集團軍和第十四集團軍跟他們換防了。

宋文星曾經嘗試著去跟他們聯絡,試圖建立哪怕是淺顯的合作也好,但是遺憾的是,這些人都明白蟒叢山縱隊跟何之間的關係,怕跟他們粘上什麼關係,而遭到何應欽方面的報復,要知道,他們的命根子握在何應欽手裡,更何況何應欽已經是名正言順的第一戰區司令長官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知道是因為第四集團軍換防還是因為日軍的華北方面軍實力大增,八路軍方面的情報顯示日軍很可能調集了重兵,要對蟒叢山縱隊來一次較大規模的圍剿行動。

讓宋文星有些緊張的是,這次日軍不但準備以至少4個師團的兵力圍剿,而且還加強了2個獨立野炮聯隊和1個戰車聯隊。

從情報裡得知,日軍的獨立野炮聯隊有36門三八式105mm榴彈炮與12門三八式75mm野炮,尤其是這36門三八式105mm野炮,威力巨大,是摧毀防禦工事的利器。

而日軍的這個戰車聯隊擁有60輛95式坦克,18輛97式中型坦克。

95式輕戰車的自重為6.7噸,戰鬥全重7.4噸,乘員3人(車長、駕駛員、機槍手),車長4.3米,車寬2.07米,車高2.28米,最厚的裝甲僅僅為12mm,不多抵禦機槍還是沒問題的。

不過日軍的97式中型坦克就稍微難對付一點了,97式中型戰車,戰鬥全重15噸,成員4人,車長5.52米,車寬2.33米,車高2.23米,最厚的裝甲為33mm,而且使用了表面硬化鋼甲。

95式輕型坦克好對付,37mm平射炮正面很難穿透日軍97式坦克的裝甲,而且日軍一旦在正面發現平射炮的蹤跡,就會集中火力消滅平射炮。

宋文星手裡總共只有繳獲日軍的12門九四式37mm平射炮,一門炮換一輛坦克也打不過日本人,如果沒有了平射炮,步兵反坦克將會付出巨大的代價。

為了弄清楚日軍的作戰方案,宋文星不但讓陳中海全力獲取,而且還親自委託了八路軍,希望他們能動用自己的情報力量,取得日軍的行動方案。

自從上次進行了大規模的主力整編之後,蟒叢山縱隊由原先的運動游擊戰,變成了主力對決的作戰模式;由原來的主力部隊主戰,輔助部隊遊擊輔助,變成了集中主力,跟日軍打運動戰和主力決戰的的作戰狀態。

因為上次臨汾會戰前夕,從汾陽地區搞了大量的糧食,所以,主力部隊的特種旅和指揮總部駐紮在河津、1旅和2旅駐紮在臨汾、3旅駐紮在聞喜,4旅駐紮在侯馬,這樣主力部隊大部分都集中在汾河以南,就可以就近補充給養。

蟒叢山地區是宋文星起家的老根據地,也不能放棄,5旅駐紮在丘山縣,6旅分別駐紮在文昌縣和武陵縣。

4個守備團,臨汾守備團當然駐守臨汾;武陵縣守備團更名為侯馬守備團,負責駐守侯馬;摘星山守備團負責駐守摘星山和城頂山山口。

後勤守備團因為後勤部已經分散到了汾河以南,蟒叢山山區內僅僅是種植糧食和草藥,已經失去了往日繁重的守備任務,因此除了留1個營繼續防守往日的後勤基地外,其餘2個營駐守吳起鎮,幫助6旅防守陽城和翼城方向的日軍。

事實上,宋文星此刻有些後悔,當日軍將要兵臨城下的時候,他才感覺出守備兵力的不足,而主力部隊要幫助守備部隊承擔防守任務,從而造成主力部隊的浪費。

如果日軍真的要全力進攻的話,肯定要放棄一些地方,然後把兵力集中到另外一個地方,這樣才能有效打擊日軍,從而才有可能阻止日軍的進攻,但是,這意味著要放棄一些地盤,任由日軍佔領。

如果把兵力分散到兩個地方,很可能不但都擋不住日軍的進攻,而且還會元氣大傷,喪失反擊能力,更重要的是,宋文星根本沒有資本跟日本人消耗實力。

這道不是兵力的問題,而是物資的問題,從上次臨汾戰役到現在,幾個兵工廠剛剛建立起來,產量還沒有大幅度的提高上來,還是依靠著第四集團軍的慷慨和幫助下,才籌集到了一些彈藥,而這些彈藥再加上這些日子生產出來的彈藥,怕是夠這次作戰用的就不錯了。

跟日本人拼消耗,也許只有國民政府在美國人的物資援助下,才有資格拼個一二,但是最終還是消耗不過日本人的,事實上,別看中國號稱地大物博,但是以目前的國力,跟日本人拼消耗,只能透過長期消耗來拼,而不是短期內的硬碰硬。

大戰來臨之際國民政府不可能不知道這個訊息,因此,宋文星決定再次嘗試著聯絡南邊的**精銳部隊,但是得到的答覆是:沒有接到戰區的作戰命令,需要向西安方向請示。

請示?誰都知道只是託詞而已,大戰將近,就算宋文星親自趕到西安去尋求支援,時間上也來不及了。

劉貴有些沉重的跟宋文星商量說:“要不然咱們請八路軍幫助咱們一下吧!他們不是說有100多個團的兵力嗎?就算幫咱們牽制一下日軍也好啊!”

宋文星苦笑著搖了搖頭說:“你可能不知道,百團大戰的後期,八路軍可是打了幾場苦仗,也遭到了日軍瘋狂的反掃蕩報復,雖然給日偽軍造成了沉重的打擊,但是自身傷亡也很大。

日軍之所以發動如此規模的進攻,怕是想要急於解決我們和中條山的**,然後好抽調兵力圍剿八路軍。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