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0 無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左武衛大將軍、和順郡王,這是李世民給夷男的封賞,宴席當場宣佈的。

在諸多歸降的部落首領裡,這個封賞可以說是相當優厚了。

但很明顯夷男並不想要,卻又不得不捏著鼻子要了。

因為不接受就意味著拒絕歸降,後果自不用提。

盛宴一直開到半夜才結束,第二天早朝李世民就公佈了對將士們的封賞。

李承乾也接受了朝臣的祝賀。

雖然他全程旁觀沒有出一點力氣,但身為太子能參與到前線戰爭,本身就是一件很值得說道的事情。

在群臣看來,只要他不起副作用,那就是最大的作用。

晚上,長孫無垢在永安宮立政殿辦了一場家宴,為這個長子接風洗塵。

李泰、長樂、長孫衝、高陽、房遺愛、城陽、杜荷等人全部出席。

陳景恪自然也要出席,他可是很羨慕李承乾能上戰場的。

當然,他純屬葉公好龍,真讓他去,他比誰都害怕。

但這不妨礙他羨慕就是了。

這麼高興的時刻,難免想要小酌幾杯,但這事兒只有長孫無垢能做決定。

李承乾期盼的看著她:“娘,您看……”

長孫無垢深知堵不如疏,就說道:“可以稍稍喝一些,但不可貪多。”

李承乾、李泰等人都高興不已,道:“謝謝娘。”

不過陳景恪還是踐行他滴酒不沾的喜好,以茶代酒陪他們喝了一會兒。

他不飲酒不是因為疾病,而是單純覺得不好喝,所以沒有任何飲酒情結。

席間,陳景恪問道:“大郎,這次參軍有何感想?”

李承乾似乎有無數感慨,又有千言萬語要說,但斟酌了半晌只說出了一句話:“紙上得來終覺淺啊。”

這是陳景恪之前經常掛在嘴邊的話,被他借用到了這裡。

李泰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大致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

李麗質也似有所悟,但感觸明顯不是很深。

李治、高陽、城陽等人則是毫無所覺,不滿的在那抗議。

在他們看來,打仗不應該是讓人熱血澎湃嗎,怎麼來了句這樣的感觸。

明顯是大兄在敷衍他們,不行,必須要好好講一講。

李承乾無奈,只能順著他們的意思,講了一些軍中讓人振奮的故事。

滿足了好奇心的幾位,這才老實了下來。

看著眼前兄友弟恭的一幕,長孫無垢欣慰不已。

對她來說,前半生已經圓滿,現在就看後半生了。

作為一個母親,她的後半生就是孩子們和睦有出息。

這場家宴倒沒有持續多久,宮門落鎖前就結束了,方便陳景恪他們離開。

雖然皇宮裡不缺他們住的地方,可作為外臣無緣無故留宿皇宮,傳出去也不是什麼好事兒。

即便是外戚也不行。

陳景恪和李承乾約好,明天見面再詳聊。

回到紫霄觀,就看到武舒正咬牙切齒的收拾十一。

小家夥看到陳景恪,宛如看到了大救星,顛顛的跑過來抱住他的腿道:“耶耶……救救……娘……兇。”

陳景恪一把把他抄起,道:“你又幹啥事情惹你娘生氣了。”

小家夥連忙搖頭表示啥都沒幹。

武舒沒好氣的道:“還有啥,你送我的那東西,他竟然往水盆裡扔。”

一聽這話,陳景恪眉毛一挑,道:“啥?那你還等啥,揍他啊,這不成材的東西。”

小家夥意識到不對,哇哇大叫著喊:“翁翁……救救……”

他喊孫思邈為阿翁。

陳景恪自然不會真的打他,就是嚇唬一下,讓他不要把東西亂往水裡丟。

其實他也知道,這種嚇唬是沒有用處的,誰家的小孩沒有在馬桶裡洗過東西啊。

至於他送給武舒的禮物,就是那塊號稱可以用到死都不會壞的運動手錶。

前面已經說過,他會給每個女人送一樣從前世帶來的東西。

送給張娉的是多功能指北針,送給易奴的是匕首,送給玉珠的是多功能單兵鏟,送給武舒的則是那塊手錶。

不過還好,那塊手錶防摔防水,在一定程度上還耐高溫,被十一丟進水裡也不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也是武舒只是生氣,卻沒有動手的原因。

要是真給搞壞了,看她不把十一的屁股打爛。

這東西是她身份地位的象徵,可不能出任何問題。

在這裡呆了一會兒,陳景恪就回了自己的小院,今晚他要在這裡留宿。

當了母親的易奴似乎毫無變化,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是孩子的姐姐。

反而是旁邊的玉珠,更像是母親。

一夜無話,第二天陳景恪就去了東宮,其實他和李承乾也沒聊什麼重要的事情。

主要是李承乾向他傾訴了此行的感想。

全程目睹了一場戰爭從籌備到中間過程,再到最後的結果,對他來說收穫實在太多。

多到了他絮絮叨叨的說了大半天,連拜訪他的官吏,甚至東宮官吏都被拋在了一邊不管不問。

最後還是陳景恪不耐煩了,起身就走他才意味未盡的停下。

天知道這些話他憋了多久,可身為太子他必然不能隨意對人說這些話,好不容易逮到一個能說的,那自然要一次說個過癮。

……

這邊陳景恪剛回到紫霄觀,就聽手下告知,王方翼和李孝逸兩人已經等待許久了。

問了一下,他前腳剛走後腳兩人就來了,一直等到現在。

這誠意實在是沒的說,陳景恪很是欣慰,連忙去見了二人。

一見面兩人就大禮參拜,陳景恪坦然接受。

見過禮之後,他欣慰的道:“不錯,你們兩個沒有辜負聖人和我的期望。”

李孝逸道:“皆真人培養之功。”

王方翼的感觸更深,感激的道:“若無真人,就無我之今日,您就是我的再生……再生……”

本來他想說再生父母的,可話到嘴邊才意識到陳景恪比他還年輕,這話怎麼都說不出口了。

場面那叫一個尷尬。

陳景恪假裝沒有聽到他的失誤,說道:“那也要你們兩人有這個能力才行……”

之後三人就閒聊起來,主要聊的是他們在邊疆的經歷,只能用倆字來形容,精彩。

末了,陳景恪說道:“離家兩年,這次回來就多待一段時間,好好陪陪家人。”

王方翼和李孝逸交流了一下眼神,才小心的道:“真人,不知道千騎該何去何從?”

陳景恪頓了一下,道:“聖人自有安排,你們無需操心,總之是一個讓所有人都滿意的結果。”

這話等於沒說,兩人心癢的不行。

可也知道陳景恪不願意多說,只能怏怏的起身告辭。

陳景恪也起身相送,走到門口的時候他想起一件事情,連忙問道:“方翼,我記得你還未婚配吧?”

王方翼不知道他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不過還是老實回道:“當年沒有好姑娘肯嫁給我,這兩年又忙於軍務沒有時間,一直拖延到現在。”

陳景恪笑道:“想來長公主和伯母都在操心此事吧。”

王方翼不好意思的道:“確實有催促此事,只是當時我不在京中,也沒有辦法。”

李孝逸插話道:“何止是催促啊,簡直就是三天一封信,到後來方翼看到家書就渾身發抖。”

“哈哈。”陳景恪好笑不已,然後正色道:“我倒是想當一次月老,就是我家夫人的親妹妹,今年年芳十五……”

“我家那位你也見過,姐妹倆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王方翼很是意外,沒想到他竟然會突然提這樣的建議。

但和陳景恪結親家,他自然是一萬個願意。

身份地位且不去說,武舒他可是見過的,甚至武舒的妹妹武暢他也見過,確實花容月貌。

不過這麼大的事情他自然不能自己做主,說道:“此事還需祖母和母親做主才行。”

陳景恪頷首道:“應該的,你要是有意,就和長公主、伯母說一下。她們要是同意,就可以著人過來提親了。”

王方翼道:“喏。”

之後兩人才告辭離開。

到了門口,李孝逸笑道:“方翼,等著喝你的喜酒啊。”

王方翼心中高興,道:“還早還早,若能成接親大使非你莫屬。”

李孝逸打了個哆嗦,道:“你小子恩將仇報啊,我要和你劃地絕交。”

說完用腳在地上畫了一條線,轉身就走。

這自然是玩笑話,每一支軍隊都有一些小習慣,千騎也有。

那就是不喜道別,也從不相互道別,執行任務說走就走。

當然,也不是完全不道別,而是以別的方式進行。

比如眼下劃地絕交。

……

送走兩人,陳景恪就連忙找到武舒,將此事告知於她。

“你覺得這門親事如何?”

武舒喜道:“好,實在太好了,為了小妹的婚事我頭髮都快愁白了。”

王方翼這個人她是見過的,人品能力家世都是一等一的好,且備受聖人和太子信重,是內定了的未來左世良臣。

這種打著燈籠沒處找的好事,她怎麼會不同意。

說起來武暢的婚事也是一波三折。

之前武夫人為了訂了京城郭家,也是新興的權貴之家,和武士彠關係很好,兩家算是世交。

結果和武暢訂婚的那個人就是妥妥的人渣,吃喝嫖賭樣樣精通。

竟然還想趁著私下相會的時候非禮武暢,關鍵是武暢不同意他想用強。

陳景恪二話不說直接讓把婚事給退了,這種東西留著幹啥。

武夫人還拉不下那個臉,倆家是世交要是退婚關係就斷了,還認為哪個男人不風流什麼的。

陳景恪那叫一個氣,直接問她要過婚書,自己去把婚事給退了。

然後找了人套麻袋,七天打了那個人渣六頓。

因為這件事情,武暢的婚事算是耽擱了下來。她好像也受了刺激,在不想著找,天天跟著武舒忙事業。

別說,不愧是姐妹倆,她的能力竟然也很出眾,很快就成了武舒的得力助手。

只是她的婚事一直是大家操心的事情。

馬上就要過及笄之年了,再嫁不出去就成老姑娘了。

現在陳景恪給介紹了王方翼,那真是各方面都合適的不得了,武舒哪會不同意。

當即就找來武暢說了此事。

武暢自然也是知道王方翼的,並沒有如之前那般直接反對,但也沒有同意,而是道:

“我要親自見一見他,和他聊一聊才行。”

武舒氣的不行,但誰讓這是她相依為命的妹妹,只得無可奈何的道:

“好好好,讓你見行了吧,我這就讓真人幫你們約時間。”

……

另一邊,王方翼回到家中,把此事告訴同安大長公主和他的母親。

同安大長公主說道:“武家姐妹有弘農楊氏血統,倒也配得上我家。”

“姐姐武舒代兩位真人掌管道教,將道教事務打理的井井有條,各派掌教多麼高傲的人物,對她也是俯首帖耳,其能力天下皆知。”

“妹妹雖然沒有姐姐這般有名氣,但這些年也一直跟著學,想來不會差。”

“更何況現在她背後站著的是醫聖他老人家,說起來還是我們高攀了。”

王母說有些猶豫的道:“我聽說她曾經和人訂過婚,後來又悔婚了?”

同安長公主說道:“只要沒有成婚,悔婚又能如何?況且此事我也聽說過,和她定親的是郭家三郎。”

“那個郭三郎表面看人五人六的,背地裡做盡了惡事,換成我們家也會悔婚的。”

“我聽說悔婚之事是陳真人做的決定,婚事退了之後,那位郭三郎接連好幾天被人用布套腦袋上揍。”

“郭家報了桉,衙門天天說去查,這麼久了連個信兒都沒有……”

說到這裡她就忍不住笑了起來,王母也笑了。

不用懷疑,這事兒十有八九是陳真人做下的,他的惡趣味滿京城消息靈通的都知道。

這位郭三郎只是捱揍就已經是萬幸了,竟然還敢報官,屬實是想不開。

話說到這個份上,婚事就算是成了。

同安大長公主為了表達自家的誠意,特意去紫霄觀見了孫思邈,然後又去拜訪了武夫人。

孫思邈也很滿意這樁婚事,當即表示了對此事的看好。

武夫人這會兒巴不得趕緊把女兒嫁出去,且王方翼各方面都很優秀,也是一百個願意。

剩下的就看武暢自己的意思了。

陳景恪特意把王方翼交到紫霄觀,給兩人私下見面的機會。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