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8 新詩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一進門陳景恪就看到了表情各異的四人,上前一一行禮。除了馬周起身還禮外,其他三個人都只是頷首示意。

本來這個時候李世民應該叫他坐下,這見面的環節才算完成。可這會兒他心中正有氣,只是黑著臉冷哼了一聲,什麼話都沒說。

陳景恪就抓瞎了,都是長輩他要是未經允許就坐下, 那就太失禮了。

還是長孫無忌給了他一個梯子,道:“景恪過來坐,剛才郎主還和我們唸叨你呢。”

陳景恪感激的朝他拱拱手,在下首位置坐好,道:“這……您幾位過來怎麼也不通知我一聲,我也好出來迎接。”

李世民道:“我要是提前告訴你,豈不是聽不到這麼精彩的詩了嗎。”

“額……”陳景恪自然知道他為什麼生氣,訕笑道:“那不是被氣煳塗了嗎,一時失言。”

“不過您放心, 紫霄觀準備辦一份名為望月談的雜書,逢望月出一期,主要記錄一些文壇趣事和知名的詩詞文章之類的。”

“望月談會面向天下大多數州縣發售,今天這首詩我會寫在上面。如此一來大家就都知道它的來龍去脈了,保證不會產生誤會。”

李世民的臉色這才好看了起來,但還是說道:“以後說話要三思,若非看在你年幼,我非重重處罰你不可。”

陳景恪連忙道:“謝郎主寬宏大量,下次再也不敢了。”

此時就此揭過,李世民幾人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陳景恪所謂的雜書《望月談》意味著什麼。

畢竟他說的輕描澹寫,讓幾人下意識的以為,就是記錄文人趣事和詩詞文章的文集而已, 這種東西在古代並不少見。

他們幾個更關心的反而是這首詩。

宇文士及先開口道:“景恪這首詩的風格, 似乎與當下詩詞多有不同啊。”

李世民和馬周都頷首表示贊同;長孫無忌於詩詞一道並不精通,所以只是覺得這首詩好, 卻不知道和當下的主流詩詞有何區別。

陳景恪被問懵了,風格非主流?李商隱的詩非主流?這……他光顧抄了, 根本就沒想到這個啊。

不過還好,他馬上就想到了一件事情。

前世貌似在史書上看到過,說初唐四傑王楊盧駱和陳子昂都是革新派詩人,為後來詩詞大興奠定了基礎。

這會兒他們幾個要麼還是小朋友,要麼他們爹媽還是小朋友,應該還沒有革新詩詞的事情。

也就是說,現在的詩詞還是延續的舊時期風格。

那麼從這方面來說,他抄襲的《賈生》還趕在了這幾位的前面啊,搞不好這輩子自己還能混個革新派詩人的頭銜呢。

這麼一想他頓時就高興起來。

不過此時還不是高興的時候,趕緊回想前世記載的詩詞革新,革的到底是什麼。

一番思索之後終於有了頭緒,才說道:“郢國公慧眼如炬,家中長輩對齊梁詩歌中綺靡纖弱的習氣多有不滿,認為應當追求充實、剛健之詩風。”

“我可能也是受到他們的影響,所寫的詩詞不知不覺就帶上了些許特點。”

宇文士及道:“哦,冒昧問一句你的家人在哪裡?我對詩詞一道很是喜歡,不知能否拜訪討教?”

陳景恪悲傷的道:“他們都不在這個世界。”

他這句話聽起來很彆扭, 但宇文士及也沒有多想只以為是去世了, 心中有些失望, 面上卻作出惋惜的樣子道:

“抱歉, 我不知道是這樣。”

陳景恪搖搖頭道:“無礙,我已經習慣了。再說我現在有了師父、姨母……和聖人關愛,足矣。”

李世民非常的滿意,沒白照顧他,至少不是個白眼狼。

之後眾人又談起詩詞上的事情,主要是陳景恪說他們聽。

其實他對齊梁詩風和唐風也並不是太瞭解,但沒關係,他只要把這個概念拋出來就可以了。

其他不懂的地方統統以年幼沒有記住搪塞過去,其他人也沒有懷疑。只是惋惜他的家人離開的找,否則必是一代文豪。

只有李世民和長孫無忌明白是怎麼回事兒,也再次為陳景恪背後的家族實力感到驚訝。

一個家族在文學、醫學、百工技巧等等方面,全部走在了中原王朝的前面。如果不是有陳景恪這個大活人在這裡,他們肯定不會相信。

現在他們對陳景恪背後的家族,以及陳家創造的一切成果都充滿了覬覦之心。

這一切都必須屬於大唐。

幾人聊到飯點結束就離開了,陳景恪把他們送出老遠才返回觀裡。

先去見了張娉向她賠禮道歉,畢竟說好的帶人家吃好吃的,半途把人送走確實是失禮了。

張娉倒是很好說話,表示能夠理解,然後就問起了那首詩的事情。

“早就聽聞陳真人才華橫溢,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

陳景恪心中再次對李商隱說了聲對不起,然後說道:“張娘子過獎了,偶得靈感而已,再讓我寫一首我還真寫不來。”

“對了,還要感謝你的提醒呢,要是不知道那人的身份我還真不好辦。”

張娉搖搖頭道:“你太謙虛了,以你的才華就算沒有我的提醒也能化解這次麻煩。”

說到這裡她頓了一下,才繼續說道:“我非常喜歡詩詞,只是一直未能拜得名師,不知可否向真人請教?”

陳景恪哪敢答應,道:“這……其實我對詩詞瞭解也不多……”

眼見這姑娘的小臉又鼓了起來,陳景恪就知道她誤會自己不願意教她了。其實何止是她誤會,換成誰都會誤會。

只能無奈的道:“我真不懂得怎麼寫詩,只是靈感來了就寫出來了。真要讓我說,很難說出個所以然來。”

“如果你真的想學,我們可以一起探討,只要你不怕被教壞就好。”

張娉的小臉馬上就恢復了正常,道:“謝真人,我一定好好學,不讓你失望。”

陳景恪知道她指定又認為自己在謙虛,可天地良心,他說的都是實話。

不管了,船到橋頭自然直,到時候有啥就說啥,能教成啥樣就教成啥樣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天然居發生的事情很快就傳揚開來,甘元峰聲名狼藉成為所有人的嘲笑物件,而《賈生》這首詩也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

一開始大家還很好奇,哪個不怕死的敢這樣諷刺皇帝?當得知是孫思邈的徒弟陳景恪所寫之後,頓時就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道士諷刺皇帝信鬼神,這……太陽莫不是打西邊出來了?

不過比起外人,反而是紫霄觀的人最先知道訊息的。

畢竟天然居的工作人員都是紫霄觀的人,很快大家就都知道陳真人寫了一首詩,那叫一個佩服。

孫思邈把他叫過去詢問了一番,知道事情的經過和後續倒也沒有再說什麼,只是叮囑他趕緊把望月談印好發行。

陳景恪剛從孫思邈那裡出來,又被另一個人堵住了。

武舒上下打量著他,道:“不成想真人竟寫得一手好詩,你瞞得我好苦。”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