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畢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京城時間,11月5日。

太平洋彼岸,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已經出來了。

考慮到1980年國內媒體的閉塞,並沒有太多人民注意到這個新聞。甚至可以說,三線以下城市的庶民,都不知道美國人要選總統了。

不過,在京城,尤其是在外事部門,這個新聞還是引起了不少討論。

“卡特完了,慘敗。他在最後一個月裡,對中東問題的應對太失敗了。人質沒救回來,油價暴漲一倍,垂死掙扎來不及了,才流露出向邪惡政權妥協的傾向完全是好處沒撈到,名聲卻白白丟了,簡直合眾國恥辱!”

“難怪把十幾個本來民豬檔鐵票倉的州都丟了,唉,沒戲了。”

“布熱津斯基誤國啊!卡特這個總統,履歷可以說很清白了,不幹壞事也不幹好事,懦弱無能,如果不是外交領域的慘敗,本來不至於的……”

外交學院也是對外國風向最敏感的單位,同學們自然是人人都在茶餘飯後討論這事兒,各抒己見指點江山。

不過有了顧學長的課題珠玉在前,這些學弟學妹也就只有放放馬後炮,拾顧牙慧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很多大一新生本來是不看《外交評論》這種期刊的,他們還沒到這個水平,結果愣是每天在食堂裡被灌輸了一水兒的顧氏分析。

顧驁婉拒布熱津斯基讀博邀請的決定,也逐漸被更多人理解。

包括劉校長,都不再逼他。

本來麼,站在劉校長的立場上,半個多月前布熱津斯基那封學術邀請函,劉校長是非常熱心想慫恿顧驁接受的

這種接受,倒也不是說劉校長覺得接受的決定對顧驁本人能有多少好處。因為劉校長也已經預料到,布熱津斯基有可能藥丸。

他只是為了學校的利益,希望給外交學院的畢業生去喬治敦大學繼續深造開啟一個缺口。

因為很多美國頂級大學,在決定是否與中國的大學建立長期人才交流機制時,都是有很大偶然性的。

如果第一批機緣巧合被請去的學生表現好,那麼將來很有可能形成制度,為後續多年的學弟學妹都造福。

舉個例子,就像顧驁前世那個時空,浙大和斯坦福、uc伯克利有交流名額。

但這套機制其實是90年代末邱成彤院士牽線搭橋、斡旋來的首批原始名額。如果當時那批學生後來表現差了,說不定就成了一錘子買賣。幸好他們表現好,後來斯坦福和伯克利才每年都給浙大名額,成了慣例。

顧驁如今的角色,也是一樣的。布熱津斯基邀請他讀博,是“特事特辦”,他這塊試金石表現好了,就說明中國的外交學院學生質量都是過關的,才會演變成慣例。

只是,這次卡特和布熱津斯基輸得太慘,票數太低,陡然間罵他的人太多,才讓劉校長徹底放棄第一批交流生的前因後果,是會載入史冊的,開門紅總要儘量光彩才好。

……

“小顧同志,恭喜你透過答辯,正式畢業。”

總統選舉結果傳到中國後的次日,顧驁又一次參加了答辯,並且順利透過。

這次的課題,正是“如何利用現有國際形勢、突破巴桶灰區技術封鎖”,聽取答辯的人數更少了,只有極少數秘級非常高的領導。而其他的教授、研究員都不能與聞。

課題的成果,當然不能發表在《外交評論》上,只能有限印發幾十份,然後給經辦人員傳閱一下。

不過,這才是真正讓顧驁得以提前研究生畢業的乾貨。

送走領導後,校長辦的秘書送來六份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因為這是3+2本碩連讀的學制)

劉校長親自當面簽發本科和研究生畢業證、學士和碩士學位證,然後遞給了顧驁等77級畢業生。

然後又只簽發了本科階段的畢業證和學士學位證,交到楊信和伊絲米娜雅等兩位78級學生手中。至於碩士階段的證書,他們還要再熬一年,將來再弄個別的成果作為畢業籌碼。

4名課題組成員的“論功行賞”,就算是初步完成了當然,這裡只是學校層面的論功行賞,具體到將來的單位,自然另有表示,這就不是劉校長管得著的了。

“謝謝校長。”顧驁接過之後,禮貌地道謝。

“小顧啊,你們要理解學校的良苦用心。下周一你就要去外資委正式報道了,到了單位後好好表現,但也不要放棄繼續深造的可能性。”劉校長語重心長地勸勉。

“校長您放心,我們不會的。”葉紈連忙表忠心。

“別急著表態,我不是跟你們說套話。”劉校長虛按了一下,示意葉紈稍安勿躁,然後用前輩朋友的姿態,設身處地地攤牌,

“小顧,雖然你拒絕了布熱津斯基的招攬,但你在公開的學術成果方面表現出來的能力,已經被人注意到了。將來別人也是有可能邀請你去喬治敦大學讀博士的。

而國內這邊,因為你太年輕,18歲就畢業踏上工作,就算你博士畢業,一開始也很難分配到縣處級以上崗位。所以,不如就像現在這樣,直接碩士畢業就先工作一陣子,把縣處級待遇弄穩。以後慢慢有機會申請停薪留職深造,還能作為晉升的籌碼。

這番話,我是拿你當朋友了,才對你說的。論政治覺悟,那是大大滴不該哦。也希望你不要忘本,出去之後依然記得自己是外交學院畢業的,有機會就多為學弟學妹們開闢出更多可能性。

未來三五年之內,我們外交學院的畢業生都還可以確保進外交部,再往後就只能去外資委、外貿部。不過部委裡的空缺,遲早是要填滿的。作為校長,我要看遠一點,為5年、10年之後的畢業生,謀更多好的出路。你們這些探路的學長,就是為後來人積累口碑的。”

劉校長這番話,可謂是推心置腹了。

每一所學校,去一個新單位的第一批學生,都是很重要的。關係到接收單位、將來對這所學校學生的整體第一印象。

“校長您放心,我只是拒絕了布熱津斯基,沒說我一輩子不會去名校讀博。我有自己的事業節奏,反正我不會給外交學院丟臉的。”顧驁不想承諾更多,他只是籠統而禮貌地兜底,然後告辭。

……

美國大選是週二,所以顧驁畢業是週四。距離他下周一去外資委報道,他有3天的正式休假時間。

葉紈的窗口期比他更短,因為她下周一就要到華盛頓的中國駐美大使館報到了,考慮到路上需要兩天,她拿到畢業證後只有一天的休息時間。

“終於弄完了,以後你們就畢業了呢。”從劉校長那兒出來,米娜依然覺得有些不真實感。

她和顧學長的同學生涯,到此就算是結束了,人家畢業了。

幸好還是在京城公幹,總有機會見到的。

米娜觸景傷情之餘,起鬨道:“葉姐,明天我們擺酒給你踐行吧,你是後天一早去美國的飛機吧。”

葉紈婉拒:“不了,我明天午後就先坐飛機回金陵我家人都還在金陵,我要留出時間跟他們道別。然後後天中午從滬江起飛去美國。”

如前所述,1980年僅有的那一趟中美航班,是走京城-滬江-西雅圖-紐約航線的,所以航班從滬江起飛的時間,比京城還晚半天。

葉紈是南方人,出國前當然要去跟家人告別。

米娜想了想,頹然放棄:“明天午後就走啦?那真是沒時間了。要不今晚我跟楊哥湊77級學長們的熱鬧吧。”

“好啊,一起吧。”葉紈莞爾一笑。

今晚,77級的學生們,本來就是要聚一聚的,送走最早這兩位提前畢業生。少數78級學弟學妹來蹭飯,也挺方便的。

因為葉紈才是出國那位,所以顧驁不會跟對方搶請客買單。他只是給了對方按官價兌換一些外匯券的機會,好讓葉紈有足夠的錢到友誼賓館的外賓廳擺酒那地方不收人民幣,只收外匯券。

入夜時分,友誼賓館的西餐廳裡,一個小廳被包下,一共擺了十桌、按每桌八人的標準佈置。

酒菜全部按自助雞尾酒會的形式自取,餐廳方面總計收了2000塊的外匯券,摺合到每個來賓身上,大約是人均消費30元。

即使是對外交學院的同學們來說,每人30塊一頓飯,也是奢華的大餐了。

除了高檔海鮮之外,其餘凡是想象之中的美食,基本上都可以弄到。連酒水都是義大利或者西班牙、希臘進口的。

“葉同學,祝你到美國後大展宏圖,跟美國人打交道的時候,爭取多多為國爭光。”

“顧同學,祝你到外資委步步高昇,以後別忘了跟領導多推薦咱外交學院的學弟學妹。”

“小楊,明年就輪到你去東京了,到時候可別寒酸吶,怎麼也得跟顧哥葉姐這樣大氣,不然可不算數啊!”

那麼多羨慕的牲口圍著敬酒,顧驁想不喝也不行,而且是託斯卡納葡萄酒與茴香酒、利口酒混著喝,很快昏昏沉沉不行了。

一場夜宴,顧驁估計自己都沒吃多少東西,淨被人逮著灌洋酒,最後還是室友把他抬回寢室的。

第二天醒來已經是中午,他渾渾噩噩去食堂要了點醒酒養胃的粥,在食堂裡見到米娜,才知道葉紈已經去了機場,登上飛金陵的飛機了。

顧驁抬眼看著窗外秋日的陽光,準備好好開始新的生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