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大 勢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擺宴席,左等右等,群雄卻沒有等來最大功臣。

一問主事人郭靖,眾人才知李木已經趁夜離開了大勝關,不知所蹤。

若是能有李木這樣的高手幫忙,大勝關就更加固若金湯了。

估計丈夫郭靖又犯傻了,一向精明的郭夫人,私下裡不免埋怨道:“靖哥哥,為什麼不讓那李木留下來,看他武功應該不在爹爹之下。若是能留下,我們就多一分力量啊!”

“蓉兒,我何嘗不知呢?不過,我已經和李將軍定下大計了。從長遠看,若是我們這次能聯手吃掉忽必烈,再與李將軍的地盤接壤。我想將來驅除韃虜,光復燕雲也是大有可能的。所以眼下一城一池的勝敗,反而不重要了。至於詳細情況,晚上我們回屋再說。”

之前的短暫會晤,李木不但以真面目示人,而且還透露了些秘密給郭靖知道。以至於郭靖終於一掃多年來被蒙古吊打的陰霾,頭一次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半個月後,賢王口溫不花因年老體衰,毒針傷勢壓制不住病發身亡。作為口溫不花次子的甕吉剌臺勃然大怒,點起手下人馬猛攻大勝關,誓為父親報仇雪恨。

為了不讓甕吉剌臺吃虧,也為了不寒手下將士的心,即便是心機深沉的忽必烈不認為現在是好的攻城時機,但他也只能大軍盡出全力強攻。

大勝關上,郭靖一手降龍十八掌所向無敵,無論是攻上城樓的蒙古勇士,還是身手不凡的江湖高手,都遠遠不是郭靖的對手。

眼看著無數蒙古勇士慘死在郭靖手上,咬牙切齒的忽必烈,正想讓國師金輪法王親自出手時,後軍一個小校就跌跌撞撞地跑到面前,大喊道:“大王,不好了,有兵馬從後面殺進來了。”

“什麼,到底是哪裡的人馬?有多少人?”

全力強攻大勝關,蒙古的十萬人馬已經全部展開了,沒料到弱宋竟然會有援兵,穩坐中軍的忽必烈緊皺眉頭,不敢相信地問道。

“秉大王,看軍旗甲冑,應該是開封府的兵馬。後軍方向塵土飛揚、旌旗招展,估計兵馬至少有五萬人。”

“拓跋寒,你竟敢謀反!”

聽了報信小校的話,忽必烈仰天大吼一聲,氣得他舊傷復發,隨後就暈了過去。中軍大帥昏迷不醒,蒙軍將士哪裡還有士氣,頓時各級將校紛紛下令撤軍。

也不知道今天這麼了,一向只會守城的宋軍,竟然趁此機會開啟了城門。郭靖一馬當先,全真道士等江湖高手緊跟其後,率領著大勝關裡的守軍衝殺出來。

彷彿與那不知名的援軍互通了訊息,大勝關守軍和河南開封兵,前後夾擊,立刻殺得忽必烈手下亂軍潰不成兵。

還好忽必烈帳下有金輪法王這等頂尖高手拼死保護,他才能從敗軍中突圍出去。等到路上清醒了,一算賬損失了七萬兵馬的忽必烈,頓時兩眼一黑,口吐鮮血又暈了過去。

後來,拓跋寒惡人先告狀,將忽必烈擅自發兵的事兒表奏成謀反作亂,極為護短的乃馬真後自然是站在拓跋寒這邊的。

不但徹底無視了河南守軍偷襲忽必烈的事兒,而且還降罪忽必烈。要不是大將軍察罕等人花錢贖人,忽必烈的王子頭銜都差點不保。

元氣大傷的忽必烈,再也沒有資格同拓跋寒一較高低,只能帶著殘兵敗將退回塞北大漠休養生息。

五年後,乃馬真後過世,長子貴由承繼合罕。權臣法瑪提、奧都剌合蠻當街斬首,當年的忠臣義士也沉冤得雪。

正當新任大汗貴由想一展拳腳時,此時已經控制了陝西、河南、山西的李木終於撕掉了拓跋寒的假面具,突然發兵打了燕京劉敏個措手不及,將整個山東也吃掉了。至此,李木的中州斷事官這才名副其實。

佔有四省的地盤,積蓄五年的李木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當初被大宋朝廷通緝的落魄小子,如今憑著多年的謀劃,終於佔有了偌大的地盤。

雖然自家地盤夾在蒙古與大宋之間,但識時務的李木早就向大宋稱臣,一邊答應每年上貢,一邊操練將士抵禦蒙古入侵。

對大宋朝廷而言,李木就等於他們的天然屏障,自然也不會在背後捅刀子。沒了蒙古人的入侵,大宋朝廷則更加墮落了,縱情於聲樂,流連於鼓瑟,朝堂荒廢、貪官橫行,迫使無數老百姓拖家帶口遷到李木治下。

如今天下大勢,黃河以南是李木與大宋的聯盟軍,黃河以北則是貴由的蒙古帝國,新疆吐魯番則是察合臺汗國,再往西北方向走則是拔都的欽察汗國,以及其餘蒙古王子建立的西域諸國。

五分天下,一時間風起雲湧,雖有大戰,卻不傷根本,基本誰也奈何不了對方。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今李木已經年過三十了,一身武功早就超出了五絕的範疇,自身坐鎮河南開封府。手下扎蘭丁坐鎮山東,不得不歸降的張柔外調山西,當年的結義弟兄江海、王堅二人則去了陝西恢復生產。

尤其是終南山的全真教,畢竟也在陝西境內,全教上下十萬教眾也只能依附在李木治下討生活。雖然李木沒有自大到建國,但全真教憑著與李木關係,自然也是國教的待遇。

全真教自從祖師王重陽過世後,那是一代不如一代。現如今,全真教三代弟子李木掌四省地盤,做得又是抵抗蒙古入侵的大事,教中可是一致要讓李木來承繼掌教的位子。

但是事務繁忙的李木哪裡還有閒工夫,直接無視了尹志平和趙志敬,提拔和他關係最好的李志常接任掌教位子。李志常自然對李木感恩戴德,必然就更加不遺餘力地大力支持李木的國家大事。

當年叛出全真教的楊過,如今作為楊家將的後人,一身武藝在李木軍中效力。他一手楊家槍法在蒙宋邊境,聲名遠播,威震蒙古。

沒了郭靖黃蓉的阻攔,楊過早與小龍女喜結連理,就連女兒都有四歲了。

反倒是李木這個做師叔的,師侄楊過的女兒都可以打醬油了,他還是形單影隻。急得已經投效李木的東邪黃藥師,都恨不得將孫女郭芙塞給他。

只不過,心裡早就有人的李木,無視手下文臣武將的勸說,在他的婚姻大事上仍然我行我素,一意孤行。

畢竟無論在這方世界待多久,他李木終究只是個過客。(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