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升 遷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只不過,令李木沒想到的是,杜杲實在是高看了蒙古人的智商。

隨著鬼府陰兵白天也出現了,蒙軍的大部分將士苦於沒什麼文化,反倒認為鬼府陰兵吃人吃多了,化成厲鬼不懼陽光。

軍心大亂,譁變頻生,斬首立威也控制不住的察罕,只好無奈地退軍了。

廬州之圍一下子就解開了,城中百姓彈冠而慶,到處張燈結綵,慶賀劫後餘生。

這日午後,不用打仗管後勤,無所事事的杜庶出了家門,來到廬州城裡一家人氣最旺的酒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上到二樓,就看到街邊臨窗,有一頭綁逍遙巾的熟面孔,仰躺在護欄邊,翹著二郎腿喝酒。

眼見這人無視樓上客人鄙視的目光,肆無顧忌地隨意而為,真是放浪形骸、不拘小節。自以為明白對方心中苦楚,杜庶趕忙走過去坐在桌邊,安慰道:“李兄,何必呢?也許朝廷封賞的文書還沒下來,李兄你不必這麼洩氣啊。

況且,李兄你好歹也是朝廷命官,頭綁逍遙巾,算怎麼回事啊?要是讓父親看見,還不又得教訓你。”

杜庶的擔憂,又豈是李木所擔心的,人間富貴對他來說一文不值。

如今距離廬州之戰結束已經過了一個多月了,廬州知州杜杲總結戰事,奏請朝廷,一眾在廬州拼命的將士也得了封賞。

杜杲的淮西制置副使板正,去掉了個“副”字,繼續留任廬州防禦蒙古。

統制聶斌率御林軍返回京師,作戰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呂文德平調湖北,去了襄陽協助名將孟珙恢復生產。

李木的義弟王堅作戰勇敢、殺敵有功。杜杲也夠意思,論功行賞,將王堅這個槍兵直接提到可以統御百人的都頭,並向朝廷奏請了個進義校尉。雖然這校尉無品級,但好歹也可以領俸祿了,算是讓王堅一步登天入了仕途。

江海原本就是梁縣縣尉,但是梁縣城破沒了去處,加上丟了城池也是一罪過。雖有杜杲進言保護,朝廷算他功過相抵,扔到廬江縣繼續當縣尉。

義弟王堅雖然升官了,但與江海一樣,被朝廷調走了,居然調到巴蜀前線奮戰去了。沒了兩個兄弟在身側,孤家寡人的李木,身上梁縣馬監主簿的官位名存實亡,每天就是無所事事地在廬州城轉悠。

杜庶的擔憂雖然是杞人憂天,但畢竟也是一番好意。

瞧見杜庶正襟危坐,有了外人也不好繼續沒正形,李木坐直身子,放下酒杯,聽著酒樓內外的喧譁聲,感慨地說道:“多謝杜兄掛懷了,我擔心的並不是那些虛榮。如今廬州之戰才過去了一個多月,城裡無論將士還是百姓,就似乎已經忘了之前的傷痛了。

這一場大戰下來,除了廬州城保住了,治下五縣全部毀於戰火。再加上周邊村鎮也被韃狗屠了個乾淨,這一戰我們百姓傷亡就有三、四十萬。與這城裡喜慶熱鬧相比,彷彿之前的戰事沒發生過一樣。

偏安一隅、苟延殘喘,以我們宋人這樣的心態,怎麼去對抗韃狗。只有千日做賊的,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韃狗退兵,不過是一時軍心不穩,待到他們重整旗鼓,再殺過來也要不了多少時間。”

李木去梁縣做官前,就得罪了太后勢力和士人集團,作戰功勞被無視,本就在李木的預料中。功名利祿對李木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待在前線殺敵獻策就足夠了。

只不過,眼見南地宋人,從廟堂到百姓全是消極防守的心態,李木憋了一肚子的火氣,無處可發的他就只好一醉解千愁了。

被父親壓著,廬州之戰結束,什麼賞賜都沒有的杜庶,其實也是一肚子不滿。

本來他是來勸李木的,結果聽了李木的抱怨,杜庶也給自己倒上了酒,邊喝邊說道:“也是啊,每次打仗我都管後勤,打完仗也沒獎賞。

我知道爹爹他愛護我,不想我離開他的視線。但是我都這麼大了,大丈夫生當亂世,自該像李兄一樣馳騁沙場,建功立業,天天窩在家裡算什麼事啊。李兄,你說,我是不是比你還慘啊?”

“哈哈哈,杜兄,你可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杜帥可不是打壓你,而是在磨礪你。年輕氣盛,一有了功勞,做了大官,可是很容易得意忘形失去自我的。有大帥壓著你,你在仕途路上,平步青雲絕對比一步登天來得穩健。”

聽了杜庶的自怨自艾,頗感好笑的李木,隨即體內運轉易筋經,掃除一身酒氣後,接著說道:“杜兄放心,韃狗狼子野心,遠不是當年遼金的小打小鬧。韃狗橫掃歐亞,西征路上,更是滅了無數國家。

南征我們大宋,也不是一回兩回了。咱們宋人與他們韃狗可是不死不休,杜兄不用怕無仗可打,建功立業的機會多的是。

只不過像現在這樣停戰的日子裡,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事少碰,多做些恢復生產、整備軍事的大事。我等武人勤練武功,操練將士,只待將來戰事來時有用武之地,上報江山社稷,下保黎民百姓,但求個問心無愧吧。”

“說得好,好一個問心無愧!”

就在李木和杜庶二人把酒言歡,暢談天下時,一個身穿青衣直綴,頭戴同色方巾的中年文士叫了一聲“好”,突然站到李木桌旁,接著說道:“店家客滿,二位可願意拼個位子?”

不像趴在桌上沒聲息的杜庶一樣不勝酒力,內功運轉已經酒醒的李木,見這中年文士,年紀約莫四、五十歲,身材高瘦,風姿雋爽,蕭疏軒舉,湛然若神,出現得突然又自然,絕非等閒人物。

自己雖然功力大失,但是眼力還在。面前的青衣人明明坐在店中,卻感覺不到任何氣息,分明光華內斂,功力深不可測,已到返璞歸真的境界了。

比對記憶中的樣貌,頓時有些明白的李木,倒是不以為意,微笑著說道:“先生儘管落座,只不過我這朋友酒醉說胡話,先生不要介意就是了。”

“不礙事!剛才聽小兄弟高論,似乎懷有為國效命的雄心壯志。只不過蒙古人勢大,天下已得十之八ba九,金國、西夏以及花剌子模都已經亡於蒙古,我們宋人偏安一隅也是無可奈何。

天下大勢已定,螳臂擋車,費力掙扎也是浪費時間,與其征戰沙場拼掉性命,不如找個山間林地隱居生活,不問世事豈不逍遙痛快?”

還以為青衣人有什麼見解,沒想到是這些混賬話,身懷逆轉乾坤任務的李木,當即臉色一變,站起來大罵道:

“話可不是這麼說的,生當宋人學了一身武藝,不保家衛國,不除暴安良,說什麼喪氣話。別以為你是東邪,老子就怕你。”(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