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招 攬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揚州知州、淮東制置使趙葵出身官宦之家,父親趙方在世時是京湖制置使,大哥趙範也是靜江府知府。

父子三人年輕時抗金,現在抗蒙,都是戰功赫赫的人。

尤其是這趙葵,身懷安邦定國的才能,卻恥於透過科舉入仕,從少年時隨父出征到現在已經五十二歲。趙葵一生征戰沙場三十多年,從父親帳下一小兵,到如今官拜刑部尚書,全憑實打實的戰功。

趙葵平生最欣賞的就是武藝高強的英雄好漢,揚州衙門裡的一些混賬竟然將打虎英雄關進死牢。

要不是抬回來的老虎奄奄一息,無人敢擔責任,李木這個真兇被推出來頂罪,他趙葵恐怕都見不到真正的打虎英雄了。

儘管李木在刑獄大牢裡受了不少虐待,但是內功深厚、皮糙肉厚的他卻不怎麼放在心上。

大牢三日遊,全當閉關修煉了。以致於李木從大牢裡出來,沒有半點萎靡不振,仍就滿面紅光、精神奕奕。

見李木身材勻稱、儀表堂堂,卻身穿一身破爛軍服,久經沙場的趙葵若有所思了一會兒,隨後才賠禮道:“將軍受苦了,都是老夫管教不嚴。

竟然讓下面的混賬為非作歹,顛倒是非,委屈了將軍這樣英雄人物。不過,將軍且放心,那班衙役我已經把他們下了大獄,充軍滁州以觀後效。”

“尚書大人言重了,下官不過廬州梁縣馬監主簿,可萬萬當不起將軍的稱謂。更何況,下官幾日前出手沒分寸,傷了尚書大人的愛寵,實在是情急之下不得已而為之,還望尚書大人多多包涵。”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過,別看現在李木嘴上說得漂亮,其實他心裡根本不是這樣想的。

那老虎要不是尚書家的,李木也未必非要去做個打虎英雄,將沈家丫鬟救走就行了,根本無需多事,自有揚州衙役抓捕。

老虎上了街,又是尚書家的,苦於求援見不到管事的,李木那時早就打好了算盤,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中。

“李大人,不必擔憂。本官雖然喜歡圈養大貓,但是畜生終究是畜生,又怎麼比得上李大人這般的打虎英雄呢?況且家養大貓若是在外面傷了百姓,我也饒不了它。既然被李大人打死了,也省了老夫的功夫。”

守備淮東、權掌一方,以後少不了還要和蒙古人對陣,若是有李木這般高強武藝的悍將在旁,他趙葵損失一隻猛虎又算得了什麼。

如今梁縣城破,廬州困守待援,趙葵的心思活絡了起來,看著李木的眼睛直放光。

趙葵**的目光,和死在自己手上的癩頭劉何其像,嚇得李木下身某個部位一緊,隨後咽了口口水說道:“尚書大人,真是愛民如子啊。不過,下官之前打鬥留了力,大人您的大貓只是昏迷,並沒有死。

它中了下官截血斷脈的手段,氣血紊亂,四肢痠軟,清竅閉塞,神明失主,昏厥不醒罷了。本身並沒有什麼大礙,只要讓下官再次施為,給它解除身體限制,就可以為恢復神智。”

前些日子回京述職,趙葵就聽說今年春闈上出了個白卷書生,公然在會試大考上亂來,氣得一幫禮部老學究差點集體中風。

但是這白卷書生醫術無雙,竟然根治了皇后娘娘的老毛病,因此即便名落孫山也被外派到梁縣做了個養馬官。

沒想到這麼有趣的人,不但醫術出神入化,而且武藝也這般高強,竟然可以單槍匹馬,從廬州二十萬蒙古鐵騎的大網中殺出重圍。

這下子親耳聽聞了李木力能徒手搏虎,親眼見識了李木幾針就將昏迷的大貓弄醒的本事。如此人才,怎能錯過?

等到家養大貓重新關進獸圈後,趙葵雙眼放光,急不可耐地說道:“李大人,據探子回報,梁縣三日前被蒙古人屠滅,廬州也被察罕的八十萬大軍圍了個水洩不通。

李大人來求援,本官已經從下面知道了。但是將軍想必也知道,南方馬瘦小精幹,長於山地運貨,北方馬高大壯實,擅於平原奔襲。

如今廬州城外,蒙古人馬步軍合計八十萬,步兵攻城,騎兵圍點打援。本官守備揚州多年,雖然向來十分注重軍備操練,但是說句實話,我大宋兵員素質遠遠落後於蒙古人,戰馬腳力也遠差北方草原馬。

若本官按照李大人的意思,派出騎步軍馳援廬州。到底要怎麼支援廬州呢?揚州守軍派多了,被馬快的蒙古人追上吃掉,派少了也無濟於事。

況且廬州五萬守軍,加上京城十五萬御林軍支援,總共二十萬兵力,在大帥杜老將軍的守衛下,哪有那麼容易被攻破。

而我揚州守軍不過四五萬,兵馬派出去了,城內空虛,萬一那察罕掉頭打揚州,那又該如何呢?

老夫知道李大人你忠心朝廷,身在揚州,也不忘廬州戰事,老夫十分佩服。但是遠水解不了近火,如今我們也只好相信杜大帥了。本官守衛好揚州,不讓蒙古人攻破,也正是將杜大帥的右翼鞏固好。

李大人,若實在想為國盡力,不妨就在揚州做事吧。老夫掌管刑部,李大人,以你的本事,做個揚州通判,也可以整備揚州錢糧軍事。到時若是蒙古人打過來了,一樣可以征戰沙場。”

趙葵好戰,四年前金國滅亡後,他就上奏天子北伐,誓言收復三京。但是南宋被動守城還行,出門去和蒙古人野戰,趙葵北伐部隊被蒙古人打得落花流水,潰敗而逃。

他趙葵在朝廷也受了彈劾,被天子降職兵部侍郎丟到揚州任了個制置使。

當年親眼見識過蒙古人野戰的強大,使得趙葵半點也不敢小瞧蒙古人。

雖然趙葵說的是事實,是大勢所趨,但是李木就是來逆轉乾坤的,怎會因為升官發財的小事動搖,於是略微思考了一下說道:“承蒙尚書大人厚愛,下官李木不勝榮幸。

雖然尚書大人一番話所言甚是,廬州城裡二十萬守軍,的確不是蒙古人輕易能攻破的。但是當年蒙古人滅了金國,從金國得到了十萬能工巧匠,經過這幾年發展,未必沒有強大的攻城利器。

若是廬州城破,我們大宋在淮西戰線就再也沒有能抵擋蒙古鐵騎的重鎮了。到時蒙古人在巢湖訓練水軍度過長江,往西可以進犯襄樊,往東可以直奔揚州,長驅直入,鐵蹄之下,豈有百姓活路?

支援廬州杜老將軍,下官並不打算進城,或是和蒙古人硬拼。下官只求五百騎兵,騎士雙馬善騎射。”(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