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簡單粗暴的計劃生育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諸卿,可願與本王一起做這自古以來?!”

李元吉見李神通等人的情緒都被調動起來了,挺直了腰板,站在御桉後喝問。

李神通、李孝恭等一眾武臣齊齊站起身,快速的走到殿中,單膝跪地,鄭重的宣告道:“臣等願為殿下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李綱、裴矩等一眾文臣見此,遲疑了一下,由李綱帶頭,也快速的走到殿中,匍匐在地,鄭重的宣告,“臣等願為殿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好!”

李元吉滿意的點了一下頭,朗聲道:“望諸卿記住自己的諾言。只要諸卿守諾,本王定不相負!”

李神通等人齊齊垂下頭,高聲道:“臣等誓死守衛自己的諾言!”

李元吉再次滿意的點了一下頭,繼續道:“今日在武德殿所說的一切,皆是機密,我不希望諸卿傳出去,還望諸卿謹記。

若有人不遵我的號令,將今日所說的洩露出半句,定斬不饒!”

“喏!”

李神通等人再次垂下頭應允。

李元吉點了一下頭,沒有再說什麼,揹負起雙手離開了武德殿前殿。

“文紀兄,填滿洛陽糧倉的事情就交給你們文臣,讓我大唐丁口達到三百萬戶的事情就交給我們武臣,如何?”

李神通趁著人還沒散,主動找上了李綱攀談。

文紀便是李綱的字。

依照年紀,李神通應該叫李綱一聲叔的,因為李綱年紀比他大了快二十歲了,他稱一聲叔也不會折辱身份。

不過,李綱是臣,還跟李唐宗室沒有瓜葛,他身為君,又位居郡王爵,還是武臣的首腦,稱李綱一聲文紀兄,已經算是低下頭了。

叫叔的話,那就有點高抬李綱了。

即便是他願意,一眾武臣們也不願意,更別提武臣們當中還有跟李綱年齡相彷,或者比李綱年齡大的。

他身為武臣的首腦,代表著所有的武臣,向一個文臣的首腦低頭,會被所有的同僚看輕的。

李綱正準備走,正準備回三省去,跟裴矩、蕭瑀、陳叔達、王圭等人商議一下如何監督任瑰和嶽州刺史在嶽州築城、推廣水稻的事情,聽到李神通這話,腳下一頓,略微愣了愣,然後微微拱手道:“為朝廷徵糧,為大軍出征籌措糧草,本來就是我們的職責,即便是淮安王殿下不說,我們也會做的。”

李神通哈哈笑道:“那就好,那就這麼說定了。”

李綱卻沒有急著表態,而是反問道:“不知道淮安王殿下準備帶著一眾武臣們如何恢復我大唐的丁口?”

李綱這裡的話說的很有水平,用了一個‘恢復’,而不是壯大。

因為在前隋的時候,中原的人口已經達到了三千多萬之數,經過了十數年的戰亂以後,人口才凋零到了現在這個地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大唐承繼前隋而立,在人口方面自然要講恢復。

這麼說雖然有點摳字眼的意思,可代表的意義卻十分重大。

大唐要是承認是承繼前隋而立的話,那麼在統一戰爭期間,前隋所佔據過的所有疆域,都在大唐的收復之列。

前隋所擁有的藩屬,也在大唐的征服之列。

大唐無論是對前隋曾經佔據過,還是承認過的任何地方興兵,那都屬於統一戰爭,而不是侵略戰爭。

在大義上,大唐是站得住腳的。

雖說大唐的武臣們不講究這個,但是文臣們講究,民間的遺賢們也講究,士林裡的士子們也講究。

只要大唐一直在大義上站得住腳,那麼鄉野的遺賢、士林裡面的士子都可以為大唐所用。

更重要的是,一些個對李家血脈有微詞、心懷叵測的人,也沒辦法在大唐興兵的時候趁機興風作浪。

李神通面對李綱的發問,毫不猶豫的就喊道:“自然是讓我大唐上下非戍卒的將士們還鄉,儘快的娶妻生子。

並且告訴他們,生一個升伍長,生兩個升什長、生三個升隊正。

我相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李綱不由自主的張開了嘴,愕然的盯著李神通,不知道說啥好了。

李神通的辦法還真是簡單粗暴。

不過,大唐眼下無戰事,讓不戍邊的將士們回鄉娶妻生子,也不會耽誤事。

數十萬的將士一口氣全返回鄉里,娶妻生子,那各地的人口必然會有所生長。

只不過,依照李神通的方法去施行,並不能將這件事的優勢最大化。

因為將士們回鄉需要時間,娶妻生子也需要時間,造娃,尤其是造好幾個娃,更需要時間。

誰也不知道李元吉會在什麼時候對突厥和吐谷渾發起進攻,所以這個時間浪費不得。

李綱在略作思量以後,沉吟著道:“淮安王殿下,你看這樣如何,我讓尚書省的人傳令給各個地方,讓各個地方的刺史、司馬、長史,依照各個地方的兵籍、民籍,先將軍中尚未婚配的將士們遴選出來,並且給他們進行官配,等到他們回鄉以後,就不用等了,可以直接跟官配的妻子成婚,並且入洞房。”

李神通雙眼一亮,拍著手叫道:“這個好!這個好!”

陳叔達在這個時候一臉遲疑的湊上前道:“在將士們尚未回鄉的時候,就給他們強行官配,若是他們對新婚的妻子不滿意,會不會鬧出事端?”

“由得了他們了?”

李神通瞪起眼喊了一句,然後專橫的道:“就這麼辦,我看他們誰敢鬧?!”

陳叔達張了張嘴,搖搖頭沒有再說話。

史萬寶趁機在一旁出歪主意道:“我看啊,給那些隊正以上,並且有軍功在身的,再配一房如夫人,最好是那種死了丈夫,也死了公婆,還帶著一個孩子的。

反正他們有軍功在身,所獲的田產也多,養得起。”

大唐賞賜軍功,除了加官進爵外,還有錢財和田產。

而大唐如今無主的田產最多,所以給將士們的賞賜都是以田產為主。

軍中隊正,及隊正以上的,基本上都有一些功勞在身,所以所獲的田產除了養家以外,還能養一些閒人。

所以給他們官配一房如夫人,再帶一個孩子,也不會成為他們的負擔。

蕭瑀被史萬寶的這個歪主意驚的是目瞪口呆,“這……這於禮不合吧?”

王圭、魏徵等人跟著點頭。

大唐雖然有如夫人一說,可那都是權貴家私底下傳出來的,朝廷並沒有正式承認過,朝廷的律法中也沒有相關的條令。

最重要的是,民間的世俗中,也不允許這種能威脅到正妻身份的身份出現。

所以這只是一些權貴家裡的姬妾,因為孃家的實力強,隱隱跟正妻分庭抗爭,甚至壓正妻一頭,所衍生出來的一種特殊身份。

如果將這種特殊身份擺在明面上,那就破壞禮法了。

身為大唐的禮法守護者,蕭瑀、王圭、魏徵等人不敢苟同史萬寶的歪主意。

史萬寶聽到蕭瑀的話,不屑的擺著手道:“這都什麼時候了,你還計較禮法?你難道不知道都畿道、河北道、關內道以北現在是什麼情況嗎?

你不把那些已經死了丈夫、死了公婆,只帶著一個孩子苟活的女子許配出去,你讓她們怎麼活?”

蕭瑀愕然的張著嘴,有點不知道怎麼反駁史萬寶。

他是大唐的三宰之一,對大唐地方上的瞭解遠比史萬寶深。

他知道史萬寶所說的都畿道、河北道、關內道以北的這些地方現在是什麼情況。

這些地方因為前後經歷了多次大戰,男丁已經死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全是婦人和稚子。

雖說朝廷已經下發了相應的政令,讓各地盡力的安置這些婦人和稚子。

可這終究是一個男人當權的時代,家裡沒個男人,根本就不算是家。

婦人們帶著孩子,即便是有朝廷照應,想要安安穩穩的活下去也很困難。

所以朝廷必須得給她們找一個依靠才行。

可戰亂過後,留下的黃花閨女一抓一大把,而男人又太少了,光是黃花閨女挑都挑不完,誰又願意娶一個帶著拖油瓶的婦人呢?

或許這些婦人中間有一兩個姿色出眾的會被人相中,可絕大多數都是相貌平平,跟黃花閨女沒有可比性。

更重要的是,無論是軍中的,還是民間的男丁,絕大多數都不願意離開故土。

所以即便是朝廷想強塞、強行官配,在當地也找不到人。

據馬周此前在河北道當官時候奏上來的文書看,河北道如今的成年男丁,一人有四五個妻妾,最誇張的有二三十個之多。

就這,河北道仍舊有大量的婦人和孩子寡居在朝廷給她們分發的屋舍內苟延殘喘著。

所以史萬寶的這個歪主意雖然很歪,很不合禮法,但是它真的能解決問題,並且是解決大問題。

“如夫人就算了,不合禮法,此風也不可長。不如就合屋或者雙居吧?”

李綱覺得史萬寶和蕭瑀說的都有道理,在撫摸著鬍鬚沉吟了一會兒後,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蕭瑀、史萬寶等一眾人茫然的看著李綱。

蕭瑀忍不住道:“何為合屋,何為雙居?”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