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5章 唐突之戰(三十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從百家堡到懷安的道路充滿了千溝萬壑,大軍不就要爬坡,還要下坡,還要沿著一道又一道曲折蜿蜒的山道,頂著足以吹進人骨頭縫的冷風前行。

大軍在冷風中走了不到一日就出現了凍傷,並且愈演愈烈,愈演愈烈。

當凍壞鼻子、凍壞手指腳趾的人達到了千人以後,李元吉不得不下令大軍放慢行程,集體防寒。

大軍行軍在外,沒有足夠的物資可以防寒,也沒有暖洋洋的火炕幫助將士們抵禦嚴寒,所以李元吉只能採用最原始、最便捷的方式禦寒。

當成千上萬的將士湧進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枝的樹林以後,樹林中的樹木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幹活糙的將士,會將樹木攔腰斬斷,留下一個一尺多高的樹樁子在哪兒。

幹活細發的將士,會連樹根也一起挖出來,然後在抖乾土,澆上油以後,就成了足以能燃燒一晚上的禦寒之物。

李元吉不記得自己有多久沒見過人挖樹樁子了,記憶最深處的時候,還是在九幾年的時候,那時候在鄉下,很多人在砍樹的時候,都會將樹樁子一起挖出來。

一來是起到斬草除根的作用,二來是為了幫家裡多添一點柴火。

貧苦的時候,人們是不會浪費一絲一毫大自然的饋贈的,即便是深埋在地下一丈身的樹樁子,也會被人們費心費力的挖出來,並且晾乾,噼成柴火,供家裡使用。

富足了以後,就沒人去挖樹樁子了。

倒不是說人們開始浪費起了大自然的饋贈了,也不是說人們變得懶惰了。

而是人們變聰明了,獲取物資的方式也更容易了,種類也更繁多了。

所以在耗費的時間和收入不成正比的時候,人們自然而然的就放棄了這種更費力,產出和收穫也更小的獲取物資的方式。

所以,對細發的將士們將樹樁子也挖出來取暖的事情,李元吉能理解,但覺得挺心酸的。

他們現在是在為大唐作戰,雖然最終的目的是為了保衛他們的家園,可身為他們的統治者,以及享受著他們供養,佔據著他們產出的絕大多數財富的人,理應給他們提供一些正經的禦寒的東西才對。

可他沒有。

這裡面有一部分是李淵的責任,也有一部分是李建成和李世民的責任,更有一部分是他的責任。

身為大唐的掌權者,在執掌了大唐大半年以後,也沒有發現這個問題,並且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他的責任,怎麼推都推不掉的。

大唐版羽絨服,他已經藉著謝叔方的名義,獻給李淵兩年了,李建成和李世民當時還沒有失去權柄,他們也知道這個東西。

可不論是李淵也好,李建成和李世民也罷,都沒有將其配備給全軍。

即便是身為發明者的謝叔方軍中,也只有十幾個人才有,剩下的絕大多數人穿的仍舊是三四年前大唐發給他們的衣物。

這些衣物不僅簡陋,而且很輕薄,根本起不到太大的禦寒的作用。

將士們唯有在運動,或者把雙手放在褲襠裡的時候,才能保證雙手能靈活自如的活動。

以前,李元吉覺得把雙手放在褲襠裡的這種行為,很猥瑣,也很噁心。

可是看到了許多將士為了保證能靈活的使用雙手,並且隨時能拿起武器跟突厥人作戰,將雙手放在褲襠裡取暖的時候,李元吉更多的感受是悲哀,而不是猥瑣和噁心。

“你在憐憫他們?”

李世民站在李元吉邊上,長身而立,迎著冷風,在裝大人物。

如果不是他身上裹著厚厚的裘皮,手裡捧著暖手爐的話,李元吉不認為他能裝下去。

什麼跟將士們同甘共苦的話,從來都只是一個笑話。

上位者,尤其是尊貴的上位者,到了軍中,即便是想要跟將士們一起同甘共苦,身邊的人也會想方設法的為你爭取更多的優待。

同樣是喝粥,上位者在跟將士們待在一起的時候,就更在很公平的條件下,分到又厚又有味道的厚粥,而將士們只能喝寡澹的薄粥。

李元吉相信,就算是他現在將李世民扒光了丟到將士們中間,要不了多久,李世民仍然會以同樣的一身裝扮出現在自己面前。

因為不光李世民身邊的人會幫他想方設法的爭取各種優待,就連將士們也會想方設法的讓李世民獲得各種優待。

在他們心裡,已經形成了上位者就該被優待的固有的思維。

所以面對上位者的時候,上位者即便是不壓榨他們,他們也會下意識的獻出身上最好的東西,讓上位者去享受各種優待。

“你們是不是從沒有拿他們當人看……”

李元吉聲音有些沙啞的問了一句。

倒不是生氣了,又或者情緒出現了劇烈的波動,而是上火了。

兩天前就上火了,軍中的大夫開了一劑降火的湯藥,只是沒有太大的作用。

李世民明顯的愣了一下,皺起眉頭道:“你為什麼這麼說?”

李元吉看向了那些蜷縮成一團,凍的直打哆嗦的將士,沒說話。

李世民眉頭一下子皺的更緊了,有些惱怒的道:“我們怎麼沒拿他們當人看了?我們掌權的時候,已經盡最大的可能幫他們完善軍備了!”

李元吉側過頭瞥了李世民一眼,語氣不含任何情緒的道:“是嗎?”

李世民從中聽到了濃濃的不屑和嘲諷,更加惱怒的道:“那你說,我們怎麼不拿他們當人看了?”

李元吉語氣依舊不含任何情緒的道:“元衣我已經敬獻給父親兩年了,父親當時還誇讚元衣是禦寒的好東西。

可是兩年過去了,軍中的將士還沒有配備上。

你不要告訴我大唐沒有足夠的布匹給他們做衣裳,你也不要告訴我,那些鳥獸羽毛還要大唐耗費巨大的財力去收集。”

大唐如今其實不缺財貨,缺的只有兩樣,那就是人口和糧食。

糧食其實也不缺,只是絕大多數糧食都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並且不歸大唐統一調配而已。

所以說,給軍中的將士們發糧食的話,大唐或許做不到,但給軍中的將士們配備元衣的話,大唐一定能做到。

從隋末亂世到現在,中原的人口從幾千萬下降到了一千萬。

但是積累的財貨卻只是倒了幾遍手而已,尤其是布匹這種能存放很久的財貨,積累的就更多。

大唐並沒有無緣無故給百姓們釋出匹的可能,所以以往繳獲的布匹,絕大多數不是歸入了各庫,就是賞賜給了文武百官,甚至還拿布匹當俸祿發過。

所以大唐不缺布,也不缺鳥獸的羽毛。

所以這兩年間,李淵、李建成、李世民,沒有將元衣配備給將士們,使得將士們在這裡受凍,絕對是有責任的。

李世民無從辯駁,也沒想著辯駁,只是憤憤的握了握拳頭。

他不是李淵,也不是李建成,有了錯他會自省,也會認,不會想方設法的給自己找理由。

李元吉把話已經說的明白的不能再明白了,他要還是死不承認,為自己辯解的話,那就是自欺欺人了。

李元吉繼續道:“你們做這件事明明很容易,你們明明輕而易舉就能讓將士們避開嚴寒之苦,可你們什麼也沒有做。

你們只是忙著爭權,忙著奪利,忙著想方設法的殺死對方。

你們難道沒想過嗎?

他們越強大,你們才會越強大,你們即便是不爭權,也是大唐最高貴的人。

他們如果越來越弱小了,你們即便是爭到了權,也不一定能坐穩最尊貴的位置。”

李世民沉著臉道:“我承認你說的話都有道理,可有些事總需要先分出勝負,然後才能顧及其他的。”

李元吉側頭看著李世民,問道:“現在分出勝負了,你還能顧及其他的嗎?”

李世民的臉一下子更沉了。

李元吉繼續道:“以前啊,我對那個位置沒有興趣,一點兒興趣也沒有。如果不是害怕你和大哥上位以後會對我殺之而後快,我甚至都不想參與你們之間的爭鬥。

我以前最想要的生活,就是酒池肉林,閒雲野鶴。

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我想坐一坐的那個位置。

不過,我不會自己去取,我只會等父親主動交給我。

如果父親不給我的話,我就扶持大哥的兒子上位,等大哥的兒子在上面待膩了,再扶持你的兒子上位。

如果可能的話,我希望我們的兒子可以輪番坐,每人坐他個十年二十年的。

只要大家都有機會,就沒人再爭再搶了。

況且,如果退下來的皇帝能跟我們一起斧正在位的皇帝的得失,並且盯緊了族中的內鬥,那麼我想,你和我大哥,以及我之間發生的事情,將再也不會出現。

雖說這麼做會委屈在位的皇帝,甚至在位的皇帝有可能會淪為退下來的皇帝的傀儡。

但做皇帝嘛,總得受點委屈,總得有點付出。

如果什麼委屈都不想受,什麼都不想付出,那麼憑什麼做皇帝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