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2章 京杭大運河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元吉不得不承認,薛萬述、馬周,以及後來加入的武士逸,在這方面下功夫了。

後世鼎鼎有名的京杭大運河,隋煬帝楊廣已經花費了巨大的代價修好了,可是由於大唐一直忙著統戰,所以並沒有充分的利用上。

以至於京杭大運河這條能溝通南北的命脈,如今處在閒置狀態,部分河道甚至因為長久不用,且沒人疏通的緣故,出現了堵塞。

薛萬述、馬周、武士逸能在操持好洛陽到棣州的漕運的基礎上,還能注意到京杭大運河的價值,以及想著將京杭大運河充分的利用起來,可見他們在這上面做了不少工作。

或許,他們已經派人在京杭大運河的各段走訪過了,並且已經瞭解清楚了京杭大運河各段的具體情況。

只是,如今洛陽的一起,明面上是由洛陽令說了算,可暗地裡是由李世民說了算。

尤其是洛陽通往長安,以及洛陽通往餘杭的漕運碼頭,幾乎就是李世民的一言堂。

碼頭上停放的所有大艦,全是李世民在征討王世充和竇建德的時候繳獲的前隋戰船。

李元吉此前決定做漕運的時候,從李世民手裡交換的戰船,就在此列。

此外,李世民不僅將繳獲的戰船放在此處,還將招降的水軍也屯駐在此。

李元吉此前變著法的從李淵手裡討要了一部分漕運衙門的權柄,就是為了避免李世民突然以軍演為名,封鎖了洛陽,卡自己脖子。

想要發展洛陽到餘杭,餘杭到揚州入海口的漕運的話,根本繞不開李世民。

甚至一些地方還得求著李世民。

因為李世民掌控著洛陽。

洛陽又是京杭大運河的一個終點,也是京杭大運河漕運的一個中轉站。

只要能在洛陽站穩腳跟,修建一個大型的碼頭,以及數座藏貨量奇大的貨倉,就能做到將南北各地的貨物,運送到南北各地的所有大城。

這其中的利害關係,以及這其中的利益,李世民根本無法忽視。

李世民作為一個造了前隋反的人,在明面上必然是堅定的認為楊廣是個昏君,但是在私底下,以他的智慧,一定很清楚楊廣修建京杭大運河的目的,以及京杭大運河真正的價值。

李世民現在沒有充分的利用起京杭大運河,並不代表他不重視京杭大運河。

只是相比起跟李建成爭位,京杭大運河的事情顯然只能暫時放在一邊。

但李元吉跑出去跟李世民爭奪京杭大運河的控制權,並且謀劃著將大唐大部分漕運掌控在手的話,李世民肯定會阻止。

所以……

“將洛陽到餘杭,餘杭到揚州的漕運納入到府上,有點難辦啊。”

李元吉瞥著薛萬述感慨。

薛萬述也清楚的知道其中的阻力在哪裡。

但是京杭大運河的價值就在那裡放著呢,他要是沒看見,他可以當作什麼也不知道,他既然看見了,那就必須得彙報給李元吉。

至於李元吉如何取捨,又會不會跑去跟李世民做交易,那就不是他能做主的了。

他只是做了他一個臣子應該做的本分。

薛萬述端坐在矮幾前沒有說話。

李元吉看向凌敬道:“此事你怎麼看?”

凌敬先瞥了薛萬述一眼,然後十分中肯的道:“洛陽到餘杭,餘杭到揚州的漕運的價值,母庸置疑。對殿下以後的影響力,以及權柄,能帶來的好處,也母庸置疑。

只是我們要將洛陽到餘杭的漕運拿到手的話,就繞不開秦王殿下。

我們能看到洛陽到餘杭的漕運價值,秦王殿下也能看到。

秦王殿下會不會讓步,臣就不知道了。”

李元吉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凌敬的想法跟他的想法不謀而合,所以這件事一旦決定了要做,就勢必要去找李世民做交易。

也只有透過做交易的方式,才能讓李世民心甘情願的將京杭大運河的利益讓出來。

只是,李世民肯定會獅子大開口。

他在洛陽到棣州的漕運上投入了那麼多,又表現出了對漕運的重視,他再得到京杭大運河的話,他對大唐漕運的掌控就達到了大唐的漕運的頂端。

他每一歲能藉助漕運獲得的利益,必然豐厚。

所以京杭大運河對於他的價值,遠超李世民。

李世民必然能看到這一點,也必然會藉此坐地起價。

但是他有點不想付出太大的代價。

因為李世民現在幾乎可以說什麼也不缺,唯獨缺一個太子之位。

他跑去找李世民做交易的話,李世民鐵定讓他下場幫忙爭奪太子之位。

可是他並不想幫李世民爭奪太子之位。

李元吉思量著,看向薛萬述問,“馬周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

薛萬述回憶了一下,道:“馬周的意思是,殿下可以先嘗試跟秦王殿下溝通,若是溝通不成,可以嘗試跟秦王殿下一起共享洛陽到餘杭的漕運的利益。”

李元吉緩緩點頭。

簡而言之,就是先嘗試能不能獨攬洛陽到餘杭的漕運,不能的話,就看看能不能跟李世民共同開發。

倒是一個不錯的建議。

在利益場上,從來就不存在什麼敵人,也沒有什麼鐵桿的盟友。

如果吃獨食不行,那就共享出一部分利益出去。

總比什麼也吃不到要強。

“馬周的提議倒是有幾分可行性,回頭我會嘗試著跟我二哥商量一下此事。”

李元吉看著薛萬述說。

薛萬述剛要點頭,就聽李元吉又道:“不過我不能保證會成,你們也不要抱太大的期望。”

李世民要是非咬著京杭大運河不放,又或者藉此要讓李元吉倒向他,那李元吉只能放棄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即便是再好,能獲得的再多,那也不能因此放棄基本盤。

基本盤那可是性命攸關,京杭大運河只是利益上的問題。

不能因為利益,就放棄性命。

那樣的話,只會有命賺錢,卻沒命花錢。

那圖啥呢?

“臣明白,臣和馬周,還有武士逸,也沒有抱太大的期望。”

薛萬述趕忙回了一句,然後笑著又道:“畢竟,咱們已經掌控了從洛陽到棣州的所有漕運碼頭,也掌控了一部分洛陽到長安的漕運碼頭。

從洛陽到餘杭,餘杭到揚州的漕運,對咱們而言,有則錦上添花,無則也影響不了什麼。

所以臣和馬周、武士逸,看得很開。”

李元吉滿意的笑道:“你們能有這種心態,很不錯。”

薛萬述笑著沒有再說話。

李元吉也沒有再提這個茬,而是問起了李靖的問題。

李靖到了河北道以後,一切都做的中規中矩,但也僅僅是中規中矩而已,並沒有什麼亮眼的地方。

這放著其他人身上,那也沒什麼。

放在李靖身上,就有些不合理了。

畢竟,李靖的能耐是經歷過歷史驗證的。

他做不出跨時代的壯舉,那在清理之中。

可是一點兒亮點也沒有,那就有些不合理了。

“你和馬周是怎麼看待李靖的?”

李元吉並沒有急著對李靖在河北道的所作所為做出評價,而是先詢問了一番薛萬述和馬周對李靖的看法。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薛萬述坦誠道:“臣覺得李靖在河北道所作的一切,中規中矩,並沒有什麼可取的地方,但也沒有犯錯。

至於馬周……他覺得李靖不是真心實意的在幫殿下做事,只是在消磨時間。”

李元吉笑道:“如此說來,馬周對李靖有看法?”

薛萬述乾巴巴一笑,沒說話。

馬周對李靖,豈止是有看法。

簡直就是看不慣。

用馬周的話說,李元吉如此重視李靖,如此欣賞李靖,李靖就應該打起十二分精神來幫李元吉做事,如此才能回報李元吉的厚愛,李靖出工不出力,就是愧對李元吉的重視和欣賞,也是愧對李元吉的信任。

只不過,大家如今同殿為臣。

以後抬頭不見低頭見的。

薛萬述不好將這番話說出來,免得馬周和李靖會因此結怨。

薛萬述跟馬周相處的還不錯,已經處成的朋友,甚至還有意將族中的堂妹介紹給馬周,所以不希望馬周和李靖結怨。

薛萬述能看出來,李靖是一個有大能耐的人,也是一個文武全才。

馬周只是一個純粹的文臣,雖然也有大能耐,但是以後在朝堂上的地位,肯定比不過李靖,所以薛萬述不希望馬周把李靖給得罪死了。

畢竟,在大唐,武勳的勢力、實力,以及地位,遠遠的高過文臣。馬周把李靖得罪死了,要是失去了李元吉的庇護,鐵定沒好果子吃。

李元吉見薛萬述不說話,笑著繼續道:“有看法也正常,畢竟李靖並不是真心的投靠我的,也不是心甘情願的為我所用的,所以在幫我做事的時候,肯定會有所牴觸。

馬周一心一意的為我做事,碰到他這種尸位素餐的,沒有看法才有問題呢。”

“那……”

薛萬述下意識開口。

李元吉擺擺手,打斷了薛萬述的話,“李靖想怎麼樣,就隨他去吧。只要他還在做事,只要他沒有對我不利,那你們就別搭理他。

這是一匹真正的千里馬,想要收入囊中,可沒那麼容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