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9章 李世民開始吹‘衝鋒號’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元吉也看不透李淵的用意,當即道:“派個人去問問。”

凌敬鄭重的點了一下頭,離開了殿內。

李元吉在凌敬走了以後,考慮起了以後要不要去上朝。

丘和的事情,算是給他敲響了一個警鐘。

他雖然將一切‘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但架不住別人在朝堂上搞他。

一直不去上朝的話,就一直沒辦法在第一時間得到朝堂上的訊息。

別人往他府上塞一些他不願意要的人的話,他也沒辦法第一時間阻止。

在考慮了約莫一刻鍾以後,李元吉有了決定,對門外招呼了一聲。

“來人吶!”

守在門外的門婢和侍衛一起出現在了殿內。

“臣在!”

“婢子在!”

門婢和侍衛一起出現在殿內,也是一種習慣。

因為在宮裡的貴人沒有明確的表明要找誰的情況下,誰也不知道宮裡的貴人是要找婢女還是侍衛。

李元吉對門婢擺了一下手,待到門婢退到了一邊以後,對侍衛吩咐道:“你帶人去給羅士信、謝叔方、薛萬淑、薛萬均、宇文寶傳話。

讓他們以後隨我一起參加朝會。”

李元吉並不打算像是李世民一樣,在朝會上跟自己的屬下保持一定的距離。

他手底下就這麼點人,他也沒想過用這些人去做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情,所以不用避諱什麼。

“臣遵命!”

侍衛答應了一聲,匆匆離開了殿內。

李元吉在侍衛離開以後,吩咐門婢為自己添了一點兒甜酒,一邊品著酒,一邊批閱文書。

品了兩盞甜酒,凌敬回來了。

簡單的施了一禮後,哭笑不得的道:“殿下,臣已經查問清楚了,此次丘和的事情,純粹是個誤會,並沒有太多的算計在其中。”

李元吉略微愣了一下,盯著凌敬一臉詢問。

凌敬立馬道:“是秦王殿下有意將丘和納入陝東道充任一部尚書,聖人、太子殿下,以及聖人和太子殿下的心腹,皆不願意看到丘和被納入陝東道。

所以在朝堂上跟秦王殿下的人吵的不可開交。

最終有人提議,讓丘和充任河北道的一部尚書。

聖人和太子殿下都覺得此舉可行。

最終聖人決議,讓丘和到河北道大行臺充任兵部尚書一職。”

李元吉恍然,鬧了半頭是鷸蚌相爭,互不相讓,最後乾脆將人塞到了他手裡。

“提議讓丘和充任河北道一部尚書的人是誰?”

李元吉在得知其中並沒有太多算計以後,心裡放鬆了不少,下意識的問了一句。

凌敬略微遲疑了一下,道:“似乎是太子率更丞王眰……”

凌敬有些不太確定。

因為對方的官爵實在是太低太小了,發聲之初,也沒有引起太多人的回應,最終還是裴矩將他的話重複了一遍,才引起了所有人的重視。

李元吉一愣,愕然道:“誰?”

凌敬也愣了一下,狐疑的道:“太子率更丞王眰……此人有什麼問題嗎?”

呵!

李元吉心裡冷笑一聲,此人有什麼問題嗎?

當然有問題。

而且問題大了。

他要是沒記錯的話,此人應該是李世民放在李建成身邊最深的暗子。

歷史上,此人幾乎可以說毫無名氣,也毫無作為,但此人卻在關鍵的時候,發揮出了極大的作用。

那就是在李世民和李建成鬥爭的最激烈的時候,李建成決定要以刺殺的方式解決了李世民,此人提前將訊息透露給了李世民,讓李世民提前動手,完成了反殺。

可以說,此人的身份雖然不高,但卻影響了李世民和李建成鬥爭的最終結局。

若是沒有此人提前向李世民透露風聲的話……

李世民還是會反殺,只不過過程會艱難一些。

因為在李建成決定刺殺李世民的時候,向李世民傳遞訊息的,不止此人一人。

還有齊王妃。

雖然歷史上沒有明確的記載過齊王妃向李世民傳遞過什麼訊息,但歷史上卻記載了,長孫亡故以後,李世民要立齊王妃為皇后,曾經直言齊王妃對他有大功。

而齊王妃能立下大功的事情,似乎只有這件事。

歷史上的齊王妃過於單純,不知道宮闈內鬥的險惡,跟秦王妃交情慎密,史書上描述二人的關係‘頗稱莫逆,往來款洽’。

再加上齊王妃還有姐妹在秦王府做夫人,齊王妃自然更親近秦王府。

也因此,齊王妃曾多次勸解齊王不要跟秦王府交惡。

所以齊王妃很有可能會給秦王府傳遞訊息。

所以沒有王眰,李世民還是會完成反殺。

只不過齊王妃作為一個旁觀者,肯定沒有參與到刺殺計劃中的王眰知道的多,能給李世民傳遞的訊息也不會太大。

所以王眰在其中還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現如今,齊王妃楊妙言,在李元吉的影響下,已經逐漸的認清了宮裡的險惡,也近乎斷絕了跟秦王府有什麼密切的往來,所以不可能再給秦王府傳遞訊息。

至於王眰會不會給秦王府傳遞什麼訊息,李元吉現在也不太在意。

畢竟,李建成和李世民還沒有鬥到你死我活的地步,還沒有刀兵相見,王眰無論向李世民傳遞什麼訊息,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李元吉在意的是,王眰居然會提議讓丘和充任他手底下的屬官。

王眰在李世民將丘和往自己府上劃拉的時候,如此背刺李世民,複合他秦王府暗子的身份嗎?

而且王眰一個太子率更丞,從七品上的官,在朝會上根本沒什麼發言權。

甚至非大朝會,他都不可能出現在朝會上。

所以他能出現在朝會上,且發表出了一定的見解。

明顯是有人故意安排的。

又或者說是有人知道他會出現在朝會上,所以特地授意他在關鍵的時候這麼說。

“王眰一個從七品的官,為何會出現在朝會上?”

李元吉在凌敬一臉狐疑中,緩緩開口。

凌敬臉上的疑惑更濃了。

他問的問題,李元吉還沒有回答,又丟擲了新的問題。

不過,他可沒有追著李元吉刨根問底的資格,也沒有拒絕回答李元吉問題的資格。

凌敬沉吟著道:“此事臣倒是沒有查問,要不臣派人再去查問一番?”

李元吉毫不猶豫的點頭。

凌敬有心詢問李元吉,王眰到底有什麼問題,但李元吉明顯是不願意說,他只能將王眰此人記在心裡,默默的觀察。

“那臣就下去派人了。”

凌敬躬身一禮,退出了殿內。

李元吉在凌敬走後,微微皺眉,雖然他還不知道王眰是有人故意安排到朝會上的,還是被人帶到朝會上長見識的,但王眰提議讓丘和到他府上充任屬官的事情,他已經想明白了。

李世民開始吹‘衝鋒號’了。

李世民在爭奪右武衛大將軍的同時,也開始為自己爭奪太子之位佈局了。

雖然歷史上記載的玄武門之變的過程並不複雜,但細細去檢視的話,會發現李世民在背後做了不少工作。

不然的話,李世民在率領數百人發動政變的時候,為何只有齊王府的侍衛,以及太子宮裡的長林兵幫著太子,而其他的兵馬,不是幫著李世民,就是保持了沉默。

要知道太極宮內駐紮的兵馬可不少,其中就包括了李淵從太原帶過來的三萬元從心腹。

三萬元從,雖然在李淵稱帝以後,就一直駐紮在太極宮內,沒怎麼動過,戰鬥力遠遠不及李世民手底下那些一直在戰場上廝殺的精兵悍將,但他們出手的話,還是能阻止李世民發動政變的。

畢竟,他們駐紮的地方,就是玄武門。

所以他們又被稱之為北門屯兵。

李世民要讓他們保持沉默,亦或者是在政變中幫他,僅僅透過買通幾個將領,是不夠的。

因為他們在大唐是一群特殊的存在,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這句話,在他們身上是反過來的。

他們是父子皆元從,父死子替。

所以他們一日為元從,終身為元從,而他們的將領卻是不斷更替的。

所以李世民要讓他們保持沉默,亦或者幫他,不僅要買通他們的將領,還得買通他們中間所有領頭的人。

其中所要做的工作有多少,可想而知。

李元吉猜測,李世民應該是先安排了一撥暗子進去,然後透過暗子,摸清楚對方的喜好,再投其所好,買通要買通的人。

若是買不通,那就讓暗子收集一些對方的罪證,將對方處理了,讓被買通的人頂上去。

李元吉為何會如此猜測呢?

因為他發覺,李世民現在要用類似的辦法對付他。

李世民安排到他手底下的暗子很有可能就是丘和。

也有可能是透過丘和,悄無聲息加入到他手底下的人。

丘和是因為一場誤會,出現在他府上的。

也是因為太子的人提議,才出任他手底下屬官的。

所以正常情況下,他只會礙於丘和是丘行恭的父親,不用丘和,但不會刻意的盯著丘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丘和要做點什麼的話,就會容易很多。

“謀劃的真夠深了……”

李元吉幽幽的感嘆。

李世民的謀劃確實不錯,他要是不知道王眰身份的話,根本不會將此事跟李世民聯想到一起,更不可能察覺到李世民的謀劃。

可惜,他是個異類,他清楚的知道王眰的身份。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