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7章 誰在喧譁?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殿下似乎不願意?”

孫思邈見李元吉閉口不言,猜到了李元吉的心思。

李元吉沒有拐彎抹角,直白的道:“沒什麼不願意的,先生願意將一身所學傳授出去,造福大唐的百姓,我身為大唐宗室,理應相助。

但是先生要讓弟子們以關內草廬的形式在大唐各地落地生根,卻很難辦。

這其中要耗費多少錢財,不需要我多說,先生也應該清楚。

這其中會遇到多少阻力,先生也應該心知肚明。”

李元吉也沒有把話說死,只是說很難辦,但沒有說辦不了。

李元吉話裡的意思,孫思邈也聽明白了。

李元吉是在要好處。

畢竟,錢得李元吉出,麻煩也得李元吉解決,李元吉要是沒有好處的話,李元吉憑什麼去辦。

“此等造福於民的事情,殿下就因為難辦,所以要退縮?”

孫思邈神情複雜的盯著李元吉問。

孫思邈不知道李元吉要什麼好處,也沒什麼能許給李元吉的,所以只能拿大義說事。

李元吉抬頭往天上看了一眼,笑著道:“我又沒在那個位置上,造福於民跟我有什麼關係。再說了,先生前幾日不是說了嘛,以我的身份,要賢名無用。

此等造福於民的事情,要是辦好了,賢名一定會滾滾而來。”

孫思邈被李元吉懟的無話可說。

李元吉拿他說過的話對付他,他還能厚著臉皮將之前說過的話吞回去不成?

“齊王殿下到底怎樣才能辦?”

孫思邈猜不透李元吉要什麼,只能開門見山的問。

若是李元吉提出的條件,他能滿足的話,那這個問題還有得談。

若是他不能滿足的話,那就沒有談下去的必要了。

李元吉會心一笑,“先生以後就待在我府上如何?”

孫思邈一愣,微微有些動容。

李元吉說了這麼多,居然只是為了他?

要知道,李元吉一旦答應了此事,要付出的錢糧,以及要解決的麻煩,多如牛毛。

李元吉完全可以提出更多更多的要求。

甚至可以像是其他的權貴一樣,蠻橫的問他討要什麼長生不老之術。

但是李元吉沒有,李元吉只要他。

“我已近古稀,能為殿下所作的事情並不會太多,殿下為何會如此看重我?”

孫思邈滿臉疑惑。

李元吉笑著道:“因為你值啊。”

孫思邈不太明白李元吉這話的意思。

李元吉也沒多做解釋,只是盯著孫思邈笑道:“先生只要答應入府,我立馬會幫先生操持此事。

我會想辦法將此事的麻煩降到最低,也會將所有的瑣碎攬入府中,不會讓它們打擾到先生。”

孫思邈之所以多次拒官不受,就是不願意摻和官場上的瑣碎,也不願意被官場上的瑣碎打擾。

李元吉既然要納孫思邈入府,自然會幫他解決後顧之憂。

孫思邈聽到了李元吉的話以後,神情複雜的陷入到了沉默當中。

許久以後,孫思邈看向李元吉,感嘆著道:“我躲了一輩子紅塵,沒想到還是得到紅塵中走一遭。”

李元吉樂了,“這麼說,先生是答應了?”

孫思邈點著頭,道:“答應是可以答應,但我有幾個條件。”

李元吉毫不猶豫的道:“你到了我府上以後,無需聽調,也無需聽宣,我也不會強留你在府上,我會在長安城外找一處山清水秀的地方,為你搭建一處草廬,供你傳授醫術,治病救人。

我需要你出面的時候,我會派人跟你商量,你若是願意,那自然再好不過了。

你要是不願意,我也不會強求。”

孫思邈一愣,苦笑著道:“我想說的,都讓殿下說完了,我無話可說了。”

李元吉哈哈笑了。

孫思邈要什麼,他心裡跟明鏡似的,他又不需要孫思邈去給他衝鋒陷陣,也不需要孫思邈給他出謀劃策,所以他能滿足孫思邈所有的需求,自然不需要孫思邈主動開口。

“往後你就是齊王府的人了,出門在外,有人欺負你的話,你可別墜了我齊王府的名頭。”

李元吉打趣的說著。

孫思邈哭笑不得。

他一個年僅古稀的老人,還是一個有名望的老人,誰敢欺負他啊,他不去欺負別人就不錯了。

“那草廬的事情,就有勞殿下了。”

孫思邈起身施禮。

李元吉也起身還了一禮,待到孫思邈走了以後,李元吉心情大好,順勢思量起了大唐版醫院的事情。

他為了納孫思邈入府,答應了幫孫思邈傳播醫書,推廣大唐版的醫院,那他肯定得做。

但做歸做,卻沒必要頂著杏林公敵的名頭去做。

也沒必要自己打頭陣,去跟那些杏林中人為敵。

這是一件造福大唐的事情,他有一定的責任,李淵、李建成、李世民的責任更大。

他完全沒必要自己一個人出錢出力。

李淵、李建成、李世民也得跟著出錢出力。

……

李元吉思量了幾日,有了那麼一些頭緒,二話不說就給李淵去了一封信。

直言朝廷連年苦戰,軍中受傷的將士良多,卻苦無良醫及時診治。

所以朝廷應該讓太醫院牽頭,組織一個‘醫術交流大會’,請杏林各派各家的高手出面,一起最佳化一下‘戰地醫術’,並且聯手編撰一本‘戰地醫術集’,組織軍中的大夫們集中學習。

地方朝廷出、錢朝廷出,他可以出一些糧食。

反正朝廷現在不缺地方,也不缺錢,唯獨就缺糧食。

讓朝廷出錢、出地方,幹這種能博得好名聲的事情,朝廷肯定不會拒絕。

……

就在李元吉的信送出去的同時,李元吉的捷報也抵達了長安。

“葦澤關大捷!齊王府左三統軍府統軍蘇定方陣斬劉黑闥!”

“葦澤關大捷!齊王府左一統軍府統軍謝叔方陣斬突厥可汗狼頭纛!”

“葦澤關大捷!齊王殿下擊退了二十萬突厥大軍!”

身背赤色令旗,腰懸太平牌的信使,在一眾鐵騎的護送下,闖入了長安城的明德門,一路上高呼著,奔往了太極宮。

守在明德門口的守衛們,以及明德門背後朱雀大街上的百姓們,一下子就傻了。

啥玩意兒?

齊王手底下的人砍了劉黑闥?

齊王手底下的人還砍了狼頭纛?

齊王還擊退了突厥二十萬大軍?

說錯了吧?

會不會是報捷的人將秦王說成了齊王?

“狼頭纛是啥?”

有些沒見識的人,下意識的問了一句。

有文人一臉激動的科普,“狼頭纛就是突厥人的王旗!”

“嚯!王旗都給砍了!這麼勐?!”

“我大唐將士,當然勐!”

“大唐萬勝!”

“大唐萬勝!”

“……”

一瞬間,明德門門口的守衛,以及朱雀大街上的百姓,激動的高呼了起來。

其他各街各坊的百姓們在得到了訊息以後,也跟著歡呼起來了。

一下子,長安城被一片片歡呼聲所淹沒。

住在長安城各坊的一眾文武,在得到了訊息以後,一臉的難以置信,他們二話不說,齊齊趕往了太極宮,想證實捷報的真實性。

……

太極宮。

兩儀殿。

李淵坐在寶座上,愁的直按額頭。

李建成坐在李淵的下首,臉色也不好看。

李世民在洺州擊潰了劉黑闥的捷報傳回了長安城以後,他們兩個就沒笑過。

此前李淵為了讓李世民領兵出征,暗中向李世民許諾,只要李世民擊潰了劉黑闥,就一定將太子之位傳給李世民。

李世民現在做到了,那就該他兌現承諾了。

可是他不想兌現承諾。

但他又清楚,不想兌現承諾不行。

因為在此之前,他已經兩次將太子之位許給李世民了,事後又反悔了。

俗話說再一再二不再三。

他已經反悔了兩次了,再反悔,李世民即便是他親兒子,也有可能跟他翻臉。

他不想跟李世民翻臉,也不想將太子之位傳給李世民,但他又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理由完美的解決此事,所以愁的不行。

就在他為此事愁的頭髮都白了的時候,李元吉在葦澤關告急的訊息,又傳回了長安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更愁了。

不僅愁,還難受。

二兒子眼看著要跟他翻臉了,四兒子眼看著也要沒了,他這個做老父親的,心裡要多難受有多難受。

“父親,兒臣已經派人去了晉州和汾州,調遣了晉州、汾州的兵馬趕往了葦澤關,也吩咐馮立和魏徵趕往了葦澤關。

兒臣相信,元吉一定不會有事的。

父親不用太過擔心。”

李建成緩緩開口,說了一些寬心的話。

李淵煩躁的道:“你派人去調晉州和汾州的兵馬有什麼用?等你的命令傳到晉州和汾州,再等晉州和汾州的兵馬趕到葦澤關,一個多月就過去了。

你覺得元吉憑藉著不到兩萬的兵馬,能在突厥人手裡支撐一個多月?”

李建成沉聲道:“兒臣相信,三妹和二弟一定會在突厥人攻破葦澤關之前,趕到葦澤關。”

李淵瞪起眼質問,“他們要是趕不到呢?”

李建成低下頭沒有再開口。

“哼!”

李淵冷哼了一聲。

就在此事,殿外隱隱約約傳來了嘈雜的歡呼聲。

李淵一下子就惱了,起身大喝,“誰在喧譁?!”

------題外話------

感謝‘花開富貴貴’一千五百書幣打賞!感謝‘雨中說愛你’一百書幣打賞!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