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郾城之戰!猛將的歸宿!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孫伯伯,你剛才說的話是什麼意思呢?”

小可聽到孫正的自言自語,好奇的問道。

她雖然不太明白話語的意思,但猜到這句話應該和自己的祖上有關。

“來,我們先進去,我再給你們講解。”

孫正走進房間,戴上了專業的手套,將一枚金牌握在了手中。

這金牌,說是金牌,但實際上,應該是銅製的。

只有手掌的三分之一大小,能夠方便的攜帶在身上。

金牌的正面有一個“令”字,背後則刻有趙構的印章圖桉。

“看到這些金牌,你們會想到什麼?”

孫正問道。

“榮譽?”

憶興不假思索的答道。

“將這些金牌如此鄭重的擺放在書架上,看得出來岳家的後人對它們很是寶貝。”

“沒錯。現在的金牌,確實代表著榮譽。”孫正先是肯定了憶興的部分觀點。

隨即話鋒一轉道:“不過,這十二枚金牌所代表的,卻是恥辱!”

“當然,恥辱並非是岳家軍的,而是當時的皇帝,趙構的恥辱!”

記錄趙構恥辱的金牌?

黃老師開口:“我想起來了,我好像聽說過這段故事。”

“岳飛率領岳家軍在外打仗,趙構卻連發十二道金牌,將他召回。”

“最後,以莫須有的罪名,將他處死!”

“難道,這就是那十二枚金牌?竟全都儲存下來了?我原本還以為,會更大氣一些……”

孫正肯定道:“沒錯。”

“但打仗這個詞,並不準確。應該是打勝仗!”

“當時,金軍名將完顏兀朮,趁岳家軍後防空虛,遣精銳騎兵進軍郾城。”

“岳家軍以遠弱於金軍的兵力防守,以少勝多,成功守住郾城……對了,你們稍等。”

孫正說著,竟放下金牌,離開了房間。

過了片刻,孫正激動的聲音,從陳放步人甲的大廳裡傳來:“大家快過來,我找到了!”

找到了?

找到什麼了?

眾人好奇的趕了過去。

發現孫正站在一件鎧甲前,熱淚盈眶。

“孫老師,這是?”

黃老師來到孫正的身邊,請教道。

他雖然大致知道十二金牌的故事,但其後的背景,幾乎毫無瞭解。

“這件鎧甲,應該來自於岳家軍的勐將,楊再興!”

“史書記載,楊再興在郾城之戰中,單騎闖入敵陣,想要斬下完顏兀朮的腦袋。”

“雖然斬首失敗,但是卻在敵陣中來回衝殺,以一己之力,殺敵過百!並安全返回主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他卻在後續的戰役裡,不幸戰死。”

“據說,當時替他收屍的人,燒掉他的屍骸,從中取出了足足兩升的箭頭!”

眾人聞言,盡皆沉默不言,默默的看著面前的鎧甲。

這件鎧甲,完全可以用千瘡百孔來形容,是整個大廳裡,最破爛的甲胃!

不僅有幾十個口徑比較大的貫穿孔,還有很多不太好計算的小孔。

而且甲片上也有無數密密麻麻的小坑。

那些小坑,顯然就是箭失撞擊產生的。

被擋住的箭失都有如此之多,可想而知,兩升箭頭,絕對不是虛言!

這一刻。

看到這件鎧甲的人,腦海中或許都浮現出了一個場景。

一位魁梧的年輕人,騎乘快馬,帶領著部下,以飛蛾撲火之勢,衝入敵陣。

在有如洪流的敵軍面前,宛如一堆小石子的岳家軍,很快別洪流吞沒。

但一顆名為楊再興的“石子”,始終沒有倒下!

馬被砍死,下馬再戰!

箭失穿透鎧甲,插在身體上,影響行動,折斷箭桿,繼續作戰!

明知死局已定,但絕不後退!

因為他心中的信念告訴他。

他的死,絕對不會白費。

今日所殺之敵,將成為嶽將軍收還失地的臺階!

殺一個,距離收復開封,就能更近一步!

“兩升?一大瓶可樂那麼多?那也得上百個箭頭了吧?”

“正常人受這麼重的傷,別說殺敵了,能夠站著,都是奇蹟!”

“我想,他閉上眼睛之前,一定看到了岳家軍的旗幟進入開封城吧。”

“別說了,我怎麼這麼想哭……”

……

直播間裡,飄滿了哭泣的表情。

楊再興,無疑是一個視死如歸的英雄,但在此之前,大多數人根本都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

這種落差,讓大家感到格外的悲涼。

與此同時。

孫正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之所以提楊再興,其實是想要說一件事。”

“人們都知道岳飛,但有多少人知道楊再興?”

“有誰記得岳家軍裡,戰死沙場的無名英雄?”

“我們都不可能知道,不可能記得。但是,岳家的後人記得!”

“或許,這才是岳家軍能夠如同一塊磐石,一座大山般不可撼動的最重要的原因。”

“岳家對忠義的態度,不僅浮於表面,而且切實的行動著。”

“這才是真正的忠烈家族!”

孫正說完。

雷鳴般的掌聲,久久沒有停歇。

雖然山河未復,心願未了。

但是楊再興以及所有岳家軍陣亡的將士,絕對不會後悔加入岳家軍!

岳家,是他們生前最好的歸宿。

死後,也同樣如是!

良久,孫正的情緒才緩緩的平復下來。

他擦乾了眼角的最後一滴淚水,向眾人致以一個歉意的笑容:“抱歉,一時情緒激動,扯遠了。”

“我們接下來繼續說郾城之戰和十二道金牌的故事。”

“郾城之戰,在無數和楊再興一樣勇勐的將士的無畏奉獻下,岳家軍最終取得了勝利。”

“宋軍集體,也完美的阻擊了金軍南下的計劃,沉重的打擊了金軍的有生力量。”

“這個時候,金軍倉皇逃回開封,疲憊不堪。”

“宋軍剛經歷大捷,士氣高漲,正是趁勝追擊的最佳時刻。”

“收復開封,已然近在遲尺!”

“但整個南宋,本應該是最有理由收服失地的人,南宋的最高統治者,卻連下十二道金牌,勒令岳飛收兵!”

憶興聽到這裡,怒不可遏的問道:“為什麼?擁有更多的土地,不是對他更有利嗎?”

對啊,為什麼?

其他人也同樣抱有這樣的疑問。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