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教育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然搞變革,改變人類生活習慣,改變社會形態,這些儒家都可以接受,但將別的科目與文學相提並論,那就不能忍受。

這是赤裸裸的挑釁!

觸及到底線,儒家的反應很快,仲尼書院出動一位聖子,前往炎黃國找李然解決問題。

這位聖子姓董,名仲舒,在仲尼書院有很高的地位。

這是儒家第一次有聖子找來,李然也不好失禮數,擺出最高迎賓規格,親自出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然的身份地位不低,哪怕董仲舒是來找麻煩的,也不敢第一時間發作,雙方正常會面後,方才來到會議室商談。

兩人方才坐下,董仲舒就怒斥著:“李院長,儒學是至高無上學說,你怎麼能將別的學科與儒學相提並論?”

“儒學是道德標杆,這點無可厚非,可我們人類總不能只修持自身,不去探索世界吧!人類社會就好比一棵樹,儒家是樹幹,別的科目是枝葉,沒有枝葉,樹怎麼成長呢?”李然反駁道。

“李院長把儒學比作樹幹,看來是認同儒家的地位,那麼那些旁枝末葉,如何能與儒學相提並論呢?”董仲舒緊追不捨。

“嗯!好吧!看來是我太想當然,要不這樣!以後學生考試,儒學佔比百分之六十,別的科目佔比百分之四十!董聖子覺得如何?”李然提出新方案。

“考試?比例?”董仲舒不解。

“我在推行全民義務教育,以後學生升學需要考試。”李然將小升初,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學的過程作瞭解說。

“這如何能行?儒學是一輩子的事!”董仲舒反對道。

“人形形色色的,有的人確實讀不來書,再說升大學後,還能再考各個書院,再套上儒士大儒的名號,更加高人一等。”李然解說。

董仲舒思量一陣,覺得這種辦法不錯,這樣一來不會錯過人才,儒學又高人一等,能把李然的技術學院給分流了,很有搞頭。

看到董仲舒動心,李然心裡暗笑,看來自己的計劃成功了。

他本來也沒想著能把別的學科提升到跟儒學一樣的高度,所要做的就是參沙子。

只要別的學科能在考試中佔上比例,那以後就收不住了。

搞改革這一塊,在這個世界李然稱第二,絕沒有人敢稱第一。

董仲舒覺得有搞頭,就跟李然商量起細節,打算一起搞。

搞教育這一塊,就算是孔聖也沒李然經驗豐富,他很快給出了具體方案,說服了董仲舒。

送別了董仲舒後,浩然書院也來人了,來的人叫文天祥。

在這場改革中,浩然書院受到的衝擊最大,他們講究平天下,專除天下妖邪,權勢是不大的。

被李然那麼一搞,他們所擁有的國家沒幾個,行走天下還會受到另外兩個書院的人管制,沒以前那麼方便,簡直不要太惱火。

文天祥是很想找李然麻煩的,可李然這招以進為退的計策,實在是讓人難以去挑釁他。

你反對他搞一視同仁,他就誠懇的承認錯誤,給出新方案,實在是不太好動手的。

以李然今時今日的地位,要是沒有說得過去的理由就對他動手,恐怕是怎麼也交代不過去的。

文天祥只能走了!

最後來的是天理學院的聖子朱洪,這天理學院本來是與皇帝共天下的,世俗勢力最大,然後李然搞出不要皇帝件事,他們得益最大。

天理學院可比另兩個學院好忽悠多了,他們勢力最大,更需要一套好的方法來挑選弟子。

使用考試的方法,學生聰不聰明,好不好學一目瞭然。

而且李然還給出鞏固勢力的方法,簡言之大學及之前的就歸類成蒙學,然後考入儒家學院後才算是真正弟子,以後想主政一方,就要有這個身份才行。

這是簡單粗暴的壟斷,操作起來靈活,還不用怎麼費心去從小培養學生,確實是不錯的。

“李院長,你數十年如一日培養學生,是一個偉大的老師,我們天理學院就需要你這樣的人加入。”朱洪盯著李然道。

“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你們喜歡治學,我卻喜歡讓百姓能過上好日子,搞技術才是最適合我的。”李然婉拒了。

朱洪不再勸說,這李然確實是這樣的人,儒家也早就拉攏過他,一直都是沒能成功的。

既然他只願意這樣做,而且還做得很好,那就由著他,畢竟儒家也希望百姓生活過得好的。

三大書院都同意了李然的改革方案,這件事也就順利推行,

這個世界的氣運應該是與治學有關,先前李然搞技術學院,搞得聲勢浩大,氣運值卻賺的不多,這教育改變搞下去,氣運值很快就賺滿了。

此時面板如下:

宿主:李然

功法:九轉玄功(聖人)

修為:天仙

穿越:1000(+)

自選世界:(+)

氣運值:138978810

氣運值上億,離提升到金仙,也就少一半多些。

氣運值賺滿,本來也該走了,可就這麼走了,他怕他的學生會被儒家針對,還得再觀察些時間。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行,社會形態變化越來越大。

讀儒學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修行跟當官,現在修行方面有技術學院傳出的功法,已經是不缺的,所以學儒等於當官。

可是當官的人才有多少,每年考入儒家學院的學生,也不一定就能排得上,更多是當個小吏。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這句話已經不適用於現在的社會了,許許多多的學生讀書出來後是得參加工作的,得賺錢養家,得看商人的臉色行事。

所以讀書讀得好,也許就是能找個好工作而已。

在這種情況下,讀儒學是很吃虧的,讀數學、物理、化學等科目,再鑽研各種專業知識,才是最適合這個社會所需要的。

在這種情況下,讀儒學無大用的思想,漸漸在民眾腦海中生根發芽,達成普通共識。

隨著民智大開,在官員選舉中獲得民眾支援的商人、工人佔比也在漸漸增多,儒家壟斷官員的情況,也在發生變化。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