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嬸嬸來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喬陽盛了飯,又夾了些菜,雙手捧到奶奶手裡。

給老人家裝飯,不能用單手,那是不尊重。

沒多久,喬月抱著兩隻小鴨子,從外面回來,小心翼翼的放進籠子裡。

兩隻小鴨子一到地上,立馬歡快的朝同伴們跑去,親親熱熱的擠在一起。

“小妹,過來吃飯了,”喬陽端著碗,扒拉著飯,站在廊簷下喊她。

“哦,來了!”

方家發生的事兒,喬安平直到第二天早上,才曉得,還是楊茂才告訴他的。

只是從他嘴裡說出來,又是過了一夜的事,已經淡了不少。

楊茂才的意思,當然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方家的人真不來道歉,也別追究了。

喬安平低著頭,很不高興,“兩隻鴨子那都是小事,只是我不明白,周娥咋會有這個想法,有她這樣的媽,家裡的孩子怎麼能教的好!”

“教得好,教不好,那也是他們老方家的事,咱就別跟著操心了,不過你們家喬月,可真是個厲害的丫頭,那個嘴皮子溜的,三個周娥也吵不過她,小丫頭不得了哦!不說了,我先走了,鎮上還有事呢!”楊茂才今兒穿的整整齊齊,是打算到鎮上開會的。

喬安平又在門口蹲了一會,遠遠的瞄見方玉海扛著鐵鍬,朝這邊來了,想了想,還是打算避開。

不是怕,而是不曉得怎麼說。

“大哥!”

喬安平起身,正要進門,一個年青的女人,拉著剛滿六歲的男孩,笑眯眯的朝著喬家走來。

喬安平愣了下,才道:“這一大清早的,你們咋來了?快,快進屋!”

年青婦人,正是喬奶奶的小兒媳,喬安平是老大,底下還有兩個弟弟,他們都成了家,但是家都沒安在桃園村,在臨近的村子。

喬安平把他們娘倆請進院子裡,喬奶奶剛好從廚房出來,見著他們,高興的手足無措,“王春來啦!毛毛,快到奶奶這兒來,奶奶給你拿好吃的。”

奶奶疼孫子,都是一如既往的疼愛,可是毛毛跟她不親,躲在媽媽後面。

王春長的瘦小,巴掌大的臉,眼睛也小,有那麼點尖酸刻薄的模樣。

當初喬家窮,喬老三找不到媳婦,好不容易遇到一個不嫌棄他家窮的,長相什麼的,誰還在意,能娶回家過日子就行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可是娶過了門,過上日子才曉得,什麼叫寧缺毋濫。

喬奶奶起初也跟著小兒子過了兩年,伺候完王春做月子,還得幫她做家務,可是等到孩子會走路,王春就開始挑理了。

直說三個兒子,養活老人也得三家輪換著來,憑什麼老人只在她一家住。

喬安平得知這個事,連夜用板車把老母親接回家。

這事已經過去好幾年,王春家的大兒子也已經上了小學四年級。

喬安平性子憨厚,後來喬老三主動來示好,他便沒再給他臉子看。

喬奶奶見著孫子眼中的疏離,心裡別甭有多酸,雙手搓著圍裙,躊躇著問:“你們吃了早飯沒?我剛好煮了稀飯,要不然一塊吃吧?”

喬安平和藹的拍了拍毛毛的小腦袋,“毛毛,奶奶叫你呢,怎麼不過去。”

王春把孩子摟到身前,勉強笑了下,說道:“毛毛有點認生,過一會就好了,媽,不用忙了,我們吃過早飯來的,我還做了點花面饃饃,今年閏月,咱們也圖個吉利!”

每個地方的閏月習俗都不一樣,有的興買東西,臉盆毛巾啥的,說到底都是別人傳的,到底有沒有依據,誰也不知道。

王春帶來的花面饃饃,其實就是白面饅頭,樣子做了改動,比如做成一條龍,小兔子。

喬奶奶聽到她說認生兩個字,心裡更難過了,小的時候都認生,長大了還能知道他奶奶是誰?

難過歸難過,可還是把東西接了過來,“來就來吧,幹嘛還帶著東西。”

喬安平進屋搬了椅子,給他們娘倆坐。

王春坐下,又把孩子抱在懷裡,但是瞧見喬奶奶進屋了,又偷偷拍了下毛毛的屁股,小聲對他說:“快去跟著你奶奶,看看裡頭有什麼好吃的。”

估計毛毛平時到別人家也這樣,一進到堂屋,就開始翻箱倒櫃。

喬月已經起來了,正在屋裡梳頭,毛毛一頭闖進來,看到她還愣了下。

也僅僅是愣了一下,就開始翻她的東西,翻她的櫃子抽屜,就連桌上的書也沒放過,拿起筆就要在上面亂畫。

“噯,你在幹什麼?把筆給我放下!”喬月放下梳子,飛快的走過去,揪著他的衣領,把他拎起來,“誰叫你亂動我的東西?”

------題外話------

求票票,求票票,求票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