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風.騷的鴨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坐在車轅上充當車伕的黃三聞言笑了起來,道:“王爺,您不知道!自從咱們王府還有商業街建起來之後,在南京城周圍的那些城鎮,有很多的百姓們搬來了這裡,並且自願入這邊的戶籍。就這樣,這邊便變得熱鬧了起來。”

“呦,都是看在本王的面子上啊?哈哈哈……”朱松哈哈笑了起來,臉上帶著自得之色,看起來有點欠揍啊!

“夫君,妾身瞧著你似乎很自得啊?”徐妙錦瞧見朱松臉上的表情,嫣然一笑。

“哈哈哈,瞧瞧,這就是你夫君的魅力!”朱松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實在是沒想到啊,為夫人都不在這裡,竟然還有如此影響力,太不可思議了!”

聽到朱松跟那自話自誇,馬車裡頭,不僅僅比是徐妙錦笑了起來,就連看顧孩子們的徐婉君和宋茗琳都忍俊不禁。

馬車在喧囂的街市上緩慢而行,走了一刻鍾的時間之後,馬車前竟然出現了一條蜿蜒的小河,小河似乎是從秦淮河畔人共分流出來的,河倒是挺長的。

到了小河之側,馬車開始分流,除了前頭朱松他們乘坐的馬車之外,剩下的十二駕馬車全都順著小河向東而去。

由此往東二里是韓王府的所在地,由此往西則是不知道通往哪裡。

朱松打算往西邊去瞧瞧,倒是不急著先回王府,是以黃三以及一隊身著便衣的王府禁衛,護衛著朱松一路向西,剩下的馬車則是先去王府佈置。

馬車順著曲曲折折的池畔時,往前走了有一里多地,馬車突然停了下來。

因為在這池畔旁有一條商業小街,小街裡全都是販賣小吃的商鋪,瞧樣子倒是和朱松前世的步行街的性質差不多,只是人數遠不如步行街要多。

“黃三啊,本王在修建王府的時候曾經來過這裡,在從秦淮河引流的時候,這裡似乎沒有這樣一條街啊?”朱松踏在小吃街前頭,瞅著這條似乎還算熱鬧的人群,有些奇怪地詢問起黃三來。

這裡與方才的那條商業街不同,商業街雖說琳琅滿目賣什麼的都有,但是論建築的話,就像是複製的一樣,不論是規模還是風格都如出一轍,帶著明顯的官方、統一規劃的感覺。

相比之下,這條小吃街的建築倒是多為民間,雖說建築規模參差不齊,但是卻帶著一股子莫名的和諧感,更加的親民化。

聽到朱松的話,黃三坡回道:“王爺,您這一年多以來的時間,不是在外征戰,便是在府中休息,已很久不曾在城中轉轉了。這條民俗小吃街,其實是按照萬歲爺的意思建造而成的,咱們南京城還有一個這樣的街市呢。”

“啊?”朱松愣了下,“你說這是四皇兄的意思?四皇兄的意識這麼超前?”

“王爺,萬歲爺曾經與解大人他們提過,這是從您這裡得到的啟發。”

黃三有些奇怪地瞧著朱松,道:“幾年前,靖難大軍入駐南京的第一年除夕的時候,您與萬歲爺逛南京城,說南京城中熱鬧是夠熱鬧了,可是南京畢竟作為我大明的政.治和貿易中心,我大明各承宣布政使司都有百姓們在南京居住。”

說到這裡的時候,黃三頓了頓,繼續道:“您當時與萬歲爺說,各府城的百姓們最重要的吃穿住行各不相同,最好是將我大明各地的美食以及當地衣帛都攏到南京來,讓我大明的百姓們都能夠吃到家鄉的味道,熟悉的味道!”

“啊?”這回朱松有點傻了,忙道:“當初本王不過是隨口一說罷了,沒想到四皇兄還真就這麼做了,真是,真是……”

朱松自己也不知道說些什麼好了,還熟悉的味道,這特麼地有點坑啊!

瞧見朱松的表情還是有些不對勁,抱著朱玄焜跟在朱松身後的徐妙錦笑了起來,道:“夫君,當時在萬歲下了這個命令之後,就開始安排人前往各州道府縣,尋找各地百姓們熟悉的的美食。這不,這條‘小吃巷’很快就建起來了。”

?“出發點倒是好的,但是這得耗費多少人力物力和財力啊?”朱松有些不可思議地搖了搖頭,道:“也罷,反正這都建成了,銀子也花出去了……”

“這個,夫君!”朱松話音剛落,徐婉君便搶著道:“其實朝廷沒怎麼花銀子,要建小吃街的訊息菜剛剛傳出去,那些出錢給您建商業街的商賈們,就像是聞到花粉的蜜蜂一樣湊了上來,不光出銀子,還出人建這些屋舍,短短的一年多的時間,就把這條街給建了起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幫傢伙倒是挺上道的!”朱松聞言笑了起來,“這條街有多少商鋪?”

“回王爺的話,大概有兩百六七十家。”黃三低頭想了半晌,回道。

“多少?”朱松腦袋一懵,道:“那這條街得有多長啊?”

兩百六七十戶,倒是當真讓朱松想起了前世的那些步行街,與步行街不同的是,那些步行街都是建在旅遊勝地,目的是為了坑外地遊客們手裡的錢,而這條小吃街,則是應韓王府而建。

“額,反正應該是挺長的。”黃三倒是曾經來過這裡,但是也就一兩次,哪裡能特意去走一趟,或者找人調查一下這裡究竟有多長啊?

“好吧。”沒等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但是朱松的興致很高啊,“既然你說這裡匯聚了咱們整個大明各地的小吃,不知道有沒有北平的?”

這貨想起了前世的時候,在北.京吃到的全聚德烤鴨,別看南京城也有享譽大明的'南京片皮鴨',但是相比起全聚德果木明火炙烤的吊爐烤鴨,更加吸引朱松的味蕾,雖說回到大明之後,他曾數次試驗,偏偏做不出那種味道來。

“父王,父王,我們真得在這裡用膳嗎?”朱玄焜扭頭瞧著朱松,大眼睛不聽得地眨啊眨的,很天真地問道:“這地方真有什麼好吃的嗎?”

“有,當然有啊!”朱松摸了摸小家夥的小腦袋瓜,道:“轉轉看吧,反正就算吃遍了這條小街,也用不了多少銀子。”

“啊?”徐妙錦美眸流轉,輕呼道:“夫君,你好不容易逮玄焜他們出來玩玩,就在這地方用膳?也不怕給幾個小家夥們留下不好的印象?”

“嘿,這有什麼?”朱松不在意地聳了聳肩膀,“你不知道啊,這北平府那邊有一道名菜,雖說咱們南京城也有,但是永遠不如北平府那邊做得好吃。”

“父王,我不信。”朱祺月嘟著小嘴,道:“再好的廚子,也沒有咱們府上的廚子們做得菜好吃。父王,咱們還是去新王府去瞧瞧吧……”

“你個小丫頭,就跟著為父走吧。”說完這話,朱松直接邁步往前走去。

“父王,您等等孩兒啊!”小家夥們不敢怠慢,趕忙追了上去。

正向朱松所想得那般,小吃街還是挺長的,琳琅滿目,各種小吃都有:什麼臊子面、肉夾饃、擔擔麵、擀麵皮、烤乳豬……看得眾人眼睛都花了。

原本還不想跟著一起來的朱玄焜三兄妹,見到這麼多小吃,鼻尖聞著那濃郁噴香的味道,饞得那是直流口水,要不是被徐妙錦她們三個牽著手,怕是早就邁動小短腿,跑到那小吃攤位前頭了。

最後,還是一直護衛著眾人的韓青山瞧不下去了,自掏腰包,給三個小家夥一人買了一串糖葫蘆,雖說和朱松前世的糖葫蘆不同,卻別有一番風味。

沒瞧見三個小家夥舔得像個小花貓一樣嗎?

往前走了又有兩刻鐘的時間,朱松突然停下了腳步,抬頭瞧著出現在他身前的,一個較大一些的小吃鋪子。

這鋪子和商業街的商鋪相比並不算大,但是卻比其他的小吃鋪子大上一些的,分為上下三層,門面外面看著相當地整潔,一樓的門楣上掛著一面牌匾,上面寫著‘風味烤鴨’四個大字,門口還搞笑地擺了兩隻大鴨子石雕。

說起來也好笑,人家的鋪子前頭擺的或是獅子或是招財象,這家'風味烤鴨'倒是品味獨特,擺著兩隻大鴨子,而且造型還不一樣,一隻展翅欲飛,一隻拔了毛的,而且還是正在搔.首弄.姿的禿毛鴨。

這啥意思?鴨子上門嗎?

“門口擺招財象、擺鎮鋪獅的多了,這家擺鴨子,倒是挺有意思的。”瞅著這家鋪子前頭造型兩異的鴨子,朱松哈哈笑了起來。

歪著腦袋往裡頭瞟了一眼,呦呵,裡頭人還不少呢,反正一層幾乎是滿座。

黃三倒事好像來過這裡,聽到自家王爺的話,介面道:“王爺,徽煣小公子他們倒是曾經來過這裡,甚至還差點從這裡請一個廚子回府。!”

“嘿,這小子可是一個吃貨啊!”朱松眼睛一亮,道:“這裡的掌櫃的,是不是從北.平那邊請過來的?”

真是想什麼來什麼,想睡覺了,就有人給送來了枕頭。

剛才朱松還在琢磨著全聚德的烤鴨,竟然真得在這條小吃街發現了。

“是!”黃三道:“這裡所有商鋪掌櫃的以及廚子們,都是從他們的家鄉府城中請過來的,所以他們各自的鋪子中都是他們家鄉的風味。”

“好,那咱們就進去吧,嚐嚐來自北.平的味道!”朱松點點頭,直接邁步進了‘風味烤鴨’的小鋪子。

走進了鋪子,細細觀察了一下,這鋪子倒還真是挺乾淨的,整個鋪子的地板上都被鋪上了漢白玉地板,地板擦洗地乾乾淨淨,四周雪白的牆壁上被掛上了很多的字畫,仔細一瞧,倒都是當代那些名家所畫。

朱松甚至看到在櫃檯後頭,有一副'天下第一鴨'的字,署名竟然是朱棣!

看來,朱棣也曾經吃過這裡,或者說曾經在北.平吃過風味烤鴨。

“哎,我說怎麼沒人招呼啊?”

往鋪子裡走了走,瞧見鋪子的一層大廳裡面,擺放著十五張整齊的小桌子,每一張小桌子周圍都坐滿了人,沒有空地方。

“哎呦,這位爺,不好意思,今兒太忙了,小的沒瞧見您幾位!”聽到朱松的吆喝聲,一個肩膀上搭著白色長巾,一身小二打扮的人,急匆匆地走了上來,滿臉笑容地說問道:“這位爺,您是用膳吧?請問您有預定嗎?”

朱松一愣,道:“怎麼著,在你們這用膳還得預定嗎?”

“爺,聽您這麼問,小的就知道您是頭一次來咱小店兒吧?”

聽到朱松的話,小二哥臉上的表情不變,繼續道:

“咱們小店兒啊,每日的烤鴨都是定量的,爺,您今日來得有點晚了,所有的烤鴨都已經被訂出去了。今兒,您若是想要用膳的話,烤鴨是吃不到了,只能點一些咱們北.平的特色菜了。”

“這樣啊!”朱松臉上的表情多少有點失望。

“父……爹爹,要不咱們就換一家吧?”別看朱玄焜是個男孩子,有的時候也挺坑爹的,但是他心思很細膩,自然聽出了朱松話語中的失望。

“算了,算了,就在這裡用膳吧。”朱松擺擺手,道:“現在有位置嗎?”

“有有有!”還以為這一單生意要泡湯了呢,沒想到峰迴路轉,小二哥肩膀上的長巾一甩,往樓上吼了一嗓子:“三樓地字號,八位貴賓伺候著!”

朱松、三位妻子還有三個孩子,外加上韓青山、黃三,正好八人,下頭的那些韓王府的親衛們,有倆'風味烤鴨'的大門口,剩下的在其他的小吃鋪子用膳。

“得嘞!”

樓上有人應了一聲,隨後一瞧起來挺精神的小二從樓上跑了下來,向朱松他們行禮道:“爺,您樓上請啊?”

“嗯!”朱松點點頭,跟著小二往上走。

小鋪統共就三層,二層和三層是一水的包廂,每一間裝點得都特別雅緻。

到了三層地字號包廂,朱松他們推門走了進去,眾人分賓主落座,但是韓青山和黃三,並沒有落座,反倒是一個守在包廂門口,一個守在窗戶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