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兵臨城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朝鮮王都漢陽城內。

朝鮮王國歸於韓東道的高層文武官員們全都聚集在大將府內,兵馬大將軍韓東道正一臉凝重地坐在主位上。

“怎麼會搞成這樣?先前那些發誓效忠於您的各地官員們,一個個全他娘地是牆頭草,一點原則性都沒有!”

王宮兵馬都統李東旭坐在最末尾的位置,一臉的憔悴之色。

這七八日以來,李東旭每日收到朝鮮各地傳來的訊息,都要被接連不斷的慘敗和投降給逼瘋了。

因為有了瑜山城的前車之鑑,所以朱能在朱松的有意鼓動下,每到一處朝鮮王國的勢力之後,就會先對地方的衙門或者軍方恐嚇威勢一番。

這樣所造成的後果,就是朝鮮王國大部分地方的勢力,在見識到大明軍隊的威勢之後就乖乖地投降,而被大明軍隊踐踏的朝鮮地方勢力也不是沒有。

其結果無非就是反抗勢力被整個滅掉,雞犬不留!

而那些膽敢反抗明軍以及保王派大軍的勢力,無一不是奕劍道一脈的徒子徒孫們,他們全都是韓東道的鐵桿粉絲,想讓他們投降,倒不如直接殺了他們來得痛快。

也正是因為這樣,在大明軍以及保王派聯軍的打壓下,奕劍道在朝鮮王國境內成了過節的老鼠,幾乎在看到掛著奕劍道旗號的人,都會被當地的勢力或是驅逐出境,或是被送去衙門,或是給就地解決,總之是人人喊打!

“東旭,不得不承認,這件事情與老夫有些關係!”

韓東道看了李東旭一眼,繼續說道:“之前老夫是為了出出心中的惡氣,這才安排水軍襲擊了大明的小島,可是我們的水軍也被徹底滅掉了。說起來,我朝鮮與大明也算是兩清了。不過,當初選擇圈禁王上,你們也都透過了,不是嗎?只要這個決定一下,大明作為朝鮮王國的東主國定然不會同意。所以,就算是沒有老夫之前的錯誤決定,你們以為他明皇朱棣就會放過我們嗎?”

“不錯!”

韓東道話音方落,一個看起來三四十歲的中年朝鮮人就緊跟著說道:

“況且此次前跟隨韓大將前往大明的使節團的使節們,一定知道自從咱們進了大明之後,朱棣就一直看我們朝鮮使節不順眼,就算沒有今天這件事情,大明也會對我們動手,區別只是早晚的問題罷了!”

這中年人名叫安河那,之前是在朝鮮外院任職,也曾跟隨韓東道前往大明。

在韓東道圈禁了李芳遠之後,安河那就被李芳遠擢升為內院外務大臣,按照大明官銜來看的話,那可是直接從從六品撩到了從四品。

“安河那,你從外院直接調往了內院,地位可以說是一步登天,你自然要為大將說話了。

但事實上,有些事情你並不清楚!”

原本以為是傍了條大粗腿,可實際上卻是來到了懸崖邊上,隨時都有可能掛掉。

他們知道韓東道隱藏了一些事情,於是這些傢伙們就動用了所有的力量,竭盡全力地想要去瞭解韓東道在隱藏了一些什麼。

一番調查之後,終於讓他們知道了韓東道在大明所發生的一切,同時也知道韓東道回國之後就策劃了圈禁國王李芳遠,想要取而代之的意圖。

不過他們也承認,若是韓東道成了一國之主的話,更符合他們以及各自家族的利益。

所以即便是面對著大明與保王派的聯軍,這些官員們依舊還抱有幻想,對韓東道存在著信心,相信大明和保王派聯軍一定會被打敗的。

但是後幾日每每戰敗和投降的訊息,以及這次大明與保王派聯軍瀕臨城下,卻是讓那些膽子小的官員們爆發了。

方才說話的那個傢伙,就是原朝鮮王國內院總理大臣宋承憲,可以說是朝鮮王國中地位僅次於李芳遠和韓東道的人。

如果當初宋承憲不同意韓東道圈禁李芳遠的逆反之舉的話,怕是根本就到不了眼下這個局面。

皺著眉頭仔細想了想,宋承憲陰著繼續說道:

“大將,當初老朽之所以同意你的悖逆之舉,一者是與我們的利益相符,這二者嘛,便是我們相信你能夠讓我們朝鮮脫離從屬國的命運,恢復自由!”

在座的眾人中有那麼幾個人默默點頭,他們也期待自己的祖國能夠獨立成國,而不是靠別國皇帝賜予。

“當然了,脫離大明,獨立成國,這個條件是必須要做到的!”

說到這裡的時候,宋承憲那張老臉忽然變得猙獰了幾分:

“可是並不是眼下!這件事情需要徐徐圖之,而並非是一蹴而就。眼下我們應該全力避免與大明朝堂有任何的牽扯!大將,韓大將,就是因為你,為了發洩在大明所遭受到的恥辱,竟然讓水軍去挑釁大明,你自己找死,你自己找死為何又要連累上我們?”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連累?”

韓東道之前在朝鮮國內都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主兒,被人這麼呵斥,他臉上自然是掛不住了:

“宋老哥,老夫敬你是三朝老臣,還叫你一聲老哥!當初老夫提出圈禁李芳遠的時候,你有斬釘截鐵地拒絕嗎?當我提出給你們家族利益的時候,你不是聽得雙眼放光,比誰答應地都要快嗎?”

“大將,宋老哥,眼下咱們應該考慮的,是如何度過這一次的難關,而不是爭吵!”

李東旭看了看兩人,繼續說道:

“眼下考慮誰對誰錯已經沒有任何意義,還是想想要如何才能夠度過這一次的難關吧!”

李東旭的一番話說得眾人啞口無言,在場的十來名大明官員的全都沉默了下來,誰都拿不出個辦法來。

去和大名軍隊或者保王派談談?

開什麼玩笑,就算他們同意,這位奕劍大師韓大將會同意嗎?

……

漢城四裡之外已經建起了一座碩大無比的軍營,在軍營最中間的一座大帳中。

朱能擰著眉頭與一眾大明討韓大軍的高層以及保王派高層們,商議如何以最穩妥,兵力消耗最少的情況下,攻進漢城之中。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