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小丫頭來明的目的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劉長生口中的嘉禾公主,其實並非是大明朝的公主,而是大明的從屬國,朝鮮國國王李芳遠的親妹妹,在朝鮮國內受封嘉禾公主。

自上次李貞熙隨朝鮮國朝貢的使者團回到朝鮮之後,就一直沒了音信。

朱松曾一度以為這小姑娘是不是被李芳遠給著急忙慌地嫁了出去。

後來透過錦衣衛一打聽才知道,感情是這小丫頭回到朝鮮之後沒多長時間,就哭著喊著要回大明,李芳遠沒辦法,直接把小丫頭給禁了足,連王宮都不讓她踏出一步。

這一次也不知道是怎麼忽悠她哥讓她來大明的,別又是偷偷跑出來的。

進了中院,還沒進一樓大廳呢,朱松就聽到了屋子傳來了銀鈴般的笑聲。

大廳裡,一個十五六歲,長得膚白勝雪,明眸皓齒,打扮得很是素樸的漂亮小姑娘,正掩嘴輕笑。

此刻,徐妙錦亦是巧笑嫣然。

產後這都已經有數月時間了,徐妙錦的身材已經重新恢復了苗條,只是比產前更顯豐腴。

“哈哈哈,我說今日怎麼有喜鵲落枝頭,原來是有貴客臨府啊!”朱松哈哈笑了起來,“貞熙,離開大明這麼長時間,怎麼到現在才想起回應天來?”

“啊,是,是王爺!”看到朱松,李貞熙先是愣了一下,旋即橋臉上立馬露出了歡喜之色,盈盈行禮道:“大明屬國朝鮮王國嘉禾,見過大明韓王殿下!”

“請起,快快請起。”朱松上前幾步,輕輕扶起了李貞熙,道:“幾個月的時間不見,貞熙你長大了不少嘛,差點連本王都認不出你了。”

李貞熙俏臉通紅,羞澀地說道:“我看王爺才是更加英武了呢。”

“行了,行了,你我之間就別客氣了。”朱松輕笑了起來,“來來來,快坐吧。你呀,還把咱們韓王府當成家就行了,別那麼生分。”

“是。”李貞熙羞恁地應了一聲,坐回了方才的座位,只是動作上表現得多少有些局促不安。

“夫君,你不知道,這丫頭自從來了王府之後就一直在問:王爺去哪了?王爺什麼時候回來啊?王爺會不會已經忘記我了……”

瞧見李貞熙的表情,徐妙錦美眸流轉,紅潤的嘴唇勾起了一抹動人的弧度。

“姐姐,你,你說什麼呢!”聽到徐妙錦的話,李貞熙頓時向其露出了一個嬌羞的表情,那聲音喊得朱松渾身都酥了。

“這要命的小丫頭,倒是長得越發靚麗了,她不會上演千里尋夫的戲碼吧?”

被自己這個突然蹦出來的想法嚇了一跳的朱松,有些好笑地搖了搖頭,道:“貞熙,不知道此次來大明,是自己來的還是跟隨使團來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貞熙平復了一下心情,道:“王爺,這次我是隨朝鮮使節團一起來的。”

“哦。”朱松眉頭一挑,道:“距離年供還有兩個多月,時間尚早,你們朝鮮王國派使節團來大明做什麼?難不成是有什麼事,想要我們大明朝廷相助?”

李貞熙黛眉蹙起,道:“是我們朝鮮王國的奕劍大師韓東道,是他想要來大明尋找武道高手挑戰。”

韓東道?還特麼的奕劍大師?這都是什麼鬼?難不成金島主帶著《大唐雙龍傳》還有傅採林也穿越來大明了?

“這韓東道是什麼人?”朱松臉色一肅,問道。

“王爺,韓東道是我們朝鮮王國的兵馬大將軍,統管王國三分之一的兵力。”李貞熙的臉上也多少帶著點無奈之色,“貞熙這次前來大明朝,名義上是使團的特使,實際上是為了監督韓東道,以免他做出損害我朝鮮王國的事來。”

“這李芳遠還真是有意思,讓你一個小丫頭來監督韓東道。”朱松搖搖頭,道:“難道你們朝鮮王國的文武大臣們,就同意讓你一個小丫頭來當特使?”

“王爺,貞熙,貞熙哪裡小了?”

李貞熙倒是沒聽朱松前頭說了什麼,倒是對“小丫頭”這三個字很是在意,她低頭看了看自己的前胸,又扭頭撇了徐妙錦一眼,神色頓時有些低靡起來:“是,還真是小呢,不過應該……應該會長大吧。”

朱松臉色頓時有些訕訕地,連忙說道:“對了,韓東道將軍有沒有說要挑戰哪一位大明武道大師呢?他不會連個目標都沒有吧?”

要說現在的大明朝,內局已定,萬歲賢明,朝廷吏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一片歌舞昇平之景。

眼下的大明朝,風流士子倒是挺多的,一個個消尖了腦袋想要入朝為官,畢竟以文入朝,遠比靠軍功拜相登閣要容易得多。

再加上窮文富武,大部分入伍當兵,都是為了混口飯吃和固定的俸祿。

所以,本身擁有強絕武力的人入伍當兵,比例遠比普通入伍當兵的人要多得多。

換句話說,除了大明朝已知的武道高手之外,整個大明朝武力值最高的一群人,就是曾經跟隨在朱棣身邊打天下的各京衛的高層軍官。

至於各京衛之中隱藏的武道高手,朱松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應該有吧。”李貞熙仔細想了想,道:“不過我倒是聽說,他把最初的目標定在了那些大明朝有名有姓的武道大師身上,好像是叫五大流派吧!”

“五大流派嗎?”朱松摸了摸下巴,道:“他倒是打得好算盤,五大流派乃是我大明的主要武道流派,各武道名宿都是出自五大流派,只要打敗了她們,我大明朝就顏面全無了。”

所謂五大流派,便是崆峒、少林、武當、峨眉以及崑崙。

五大流派之下有各自分門別類,自成一家。

所以,可以說大明朝的武術名家、武道宗師們,全都是出自這五大流派。

“啊?不是吧?”李貞熙原本並沒有想那麼多,現在經過朱松這麼一提醒,她才陡然驚醒過來。

“看來,得想個法子讓這傢伙打消這個想法了。”朱松心裡暗道,“區區一個附屬國的人,竟然妄圖挑戰我泱泱華夏的武道,真是痴人說夢!”

“王爺,要不要我阻止他。”李貞熙有些擔憂地說道。

“阻止?”朱松眼珠子轉了轉,突然詭異地笑了起來:“不必,區區一個韓東道,還不致於讓我泱泱大明膽怯,他既然想要挑戰,那便讓他來好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