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圍城打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 一個時辰後,元軍來到了距離安慶僅三十裡的富榮集,前面出現了黑旗軍,領軍將領赫然是一直沒有出現過的呂口,

看著呂口帶領的一萬黑旗軍陣容整齊,殺氣騰騰,蕭遠聲心中不免有些發毛,根據之前對黑旗軍的瞭解,他相信呂回和呂品的隊伍肯定也在附近。

三萬人對八千人,自己處境很不利呀!

怎麼不見安慶的元軍出來接應呢?蕭遠聲心中不滿地嘀咕道。

其實,蕭遠聲這次是錯怪駐守安慶的元軍了。

時間退回去兩個時辰,堅守安慶城的元軍發現城外的黑旗軍人數明顯減少,估計是自己的援軍到了,於是主將耶洱其立刻派出部將合都,領一萬元軍殺出東門,準備接應援軍進城。

這一萬元軍往東行進了不到二十裡地,就遇到了呂回和呂品兩路黑旗軍的夾攻,元軍勉力應戰,終因寡不敵眾,不得不向安慶方向退去。

元軍敗退到了距安慶僅十里的東關莊,突然遇到了呂口帶領的一萬黑旗軍。

前有阻攔後由追兵,領軍元將合都把心一橫,一馬當先衝向了呂口的軍隊,但很遺憾,他的勇敢行為,很快就被證明為是愚蠢行為。

呂口一箭shè中了合都的面門。

見主將已失,元軍軍心大亂,身後的呂回和呂品趁勢催動兵馬衝殺過來,黑旗軍三面夾擊,元軍四散逃竄,最後僅餘三千人逃回安慶。

呂氏三兄弟收攏軍隊,回身再來對付蕭遠聲的八千殘部。呂口領軍正面攔截,呂回和呂品迂迴至元軍側後方。

蕭遠聲不知道合都率領的一萬元軍剛剛被擊潰,但他至少對自己所面臨的困境,還是看得很清楚的。

但他此刻也已經沒有了退路,此前的激戰中糧草輜重盡失,他覺得現在唯一的出路,就是衝破黑旗軍的阻攔進入安慶城。

蕭遠聲鼓起餘勇,八千元軍孤注一擲,衝向呂口率領的一萬黑旗軍。

雖然元軍在人數上稍微少一些,但因為將士們都明白自己處境不妙,個個拼命向前,一時倒將一萬黑旗軍打得節節敗退。

但是呂口並不慌張,只見他箭無虛發,一個個千夫長、百夫長倒在了他的神奇箭矢下。

局勢開始向有利於黑旗軍的方向傾斜,但元軍也咬牙堅持著。

戰鬥持續到了午後,一直勉強堅持著的元軍,開始出現了力竭的跡象。呂口見機會難得,催動屬下將士加快進攻節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黑旗軍一陣陣狂熱的吶喊聲中,元軍陣形被撕開了一個個缺口,蕭遠聲看大勢不妙,只得命令部隊趕緊撤退。

但是為時已晚,呂回和呂品的部隊已經包抄到位。

在午後強烈的陽光下,黑旗軍蜂擁而至,亮閃閃的長槍無情地刺向殘餘的元軍,蕭遠聲也被呂回屬下的一股黑旗軍緊緊纏住,漸漸失去了對屬下的控制。

元軍被不斷分割,最後完全潰散了。

呂回、呂品領著黑旗軍一路追殺潰散的元軍,最後僅一千多元軍逃脫。有些好笑的是,一直特別注意躲避箭矢的元軍將領蕭遠聲,竟然被元軍自己的箭矢誤傷大腿,逃回楚州後不治身亡。

元軍的三萬援兵就這樣輕易地被擊敗,阿塔海心中十分惶恐,他不知道這麼一支人數眾多,實力強勁的軍隊,是從哪裡突然冒出來的?

只是他再也無力組織新的援軍了,安慶的守軍們,你們只能自求多福了!

名將張弘範終因傷勢過重去世了,城外黑旗軍的進攻越來越猛烈,安慶守軍人心惶惶。

黑旗軍又招募了不少新兵,人數已經超過五萬人,將安慶四面圍了個水洩不通。

遼東黑土嶺,元軍忽然一改此前不溫不火的風格,加強了對黑土嶺正面的攻勢。細心的蔣遷發現,元軍陣中出現了伯顏的旗號。

哼哼,看來你們還挺看得起我!連常勝將軍伯顏也趕來了。

即使地形稍稍有利,但遼陽民軍在元軍的夜襲中還是損失很大,於是蔣遷計劃將駐守野狐嶺的步兵調到黑土嶺來。但參議薛永平提出了反對意見。

參議薛永平原是宜州老兵,曾任河北民軍機動軍騎兵副都統,後來因為腿部受傷改任了參議。

薛永平是這麼的:“我看現在元軍的架勢,是要與我軍決戰了。我遼陽民軍人數上相對較少,如果一開始就消耗太大,後面怕是撐不住!”

“相比野狐嶺而言,黑土嶺的地形並不是十分有利,如果消耗戰不可避免,那麼消耗戰的主戰場應該放在野狐嶺。”

蔣遷想了想,覺得雖然放棄黑土嶺的前沿陣地有些可惜,而且民軍的戰術空間變了,但確實野狐嶺的地形更為有利,可以更多地殺傷元軍。

蔣遷於是下達命令,民軍從黑土嶺後撤,沿野狐嶺一線重新佈防。

民軍主動後撤至野狐嶺一線,本來是一個很普通很正常的戰術動作,但卻在一定程度上誤導了伯顏。

伯顏由此覺得,眼前這支民軍似乎承受不了大量的人員損失,因此他做出了更為激進的後續安排,希望能一舉粉粹遼陽民軍的戰鬥意志。

蔣遷很快發現,民軍被元軍三面圍在了野狐嶺和浩源山。

戰線的正面是土土哈的部隊,新近又來了伯顏的親衛軍,根據蔣遷的情報,伯顏的親衛軍雖然人數只有五六千的樣子,但戰鬥力極強,是伯顏斬將奪旗破陣的利器。

野狐嶺西面出現了撫遠將軍策丁爾的部隊,人數約兩萬。因為地形的原因,這支部隊沿山谷進攻野狐嶺側面的可能xìng不大,但也堵死了民軍一條可能的撤退路線。

東面則出現了高麗國的軍隊,他們沿塔爾山和逖音山一線佈防,堵住了民軍東面的逃生路線。

遼陽民軍在遼東一帶活動了很長一段時間了,和高麗國的軍隊一直是井水不犯河水,所以高麗**隊的出現,蔣遷稍稍感到有些意外,不過他用腳趾頭也能想到,這肯定是元朝脅迫的結果。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