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章】 最長的一仗(18)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從心底而言,鐵木辛哥是不願意接受這道命令的,因為這註定要讓哥薩克們全部喪失殆盡。但從整體戰役格局而言,他又不得不痛苦地承認,布瓊尼的辦法還是極其高明的。只要纏住了快速推進的中國人裝甲部隊,其他步兵便能夠有機會撤回鄂木斯克防禦,只要能頂住中國人的三板斧,黨中央肯定不會袖手旁觀,至於哥薩克們的命運。誰知道呢?只能聽天由命罷了。

在情感和理智的抉擇面前,作為一個堅定的布爾什維克,鐵木辛哥同志自然做出了選擇。於是,戰場的局勢便出現了逆轉,劉伯承率領的重裝甲支隊一開始是覺得毛子騎兵太過滑不溜手,怎麼樣也逮不住主力,等過了幾天之後,居然是成群結隊的哥薩克趁著夜色發動敢死進攻。一驚一乍之下,差點沒被唬住。多虧了裝甲車猛烈的火力以及夜晚可以肆意穿透的車燈,才讓如鬼魅一般的騎兵無從藏身,紛紛在火力面前栽倒。如果有人能遠遠地從天空中望下去,就會發現如同飛蛾撲火一般,中間明晃晃的就是火力全開的裝甲部隊,而四面八方湧來的騎兵,不正是拼死撞擊的飛蛾麼?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就這樣整整耗了3天。只要天一亮,哥薩克們便遠遁不見了,而只要天黑了,就又成群結隊地前來。劉伯承是看不懂敵人的招數,第一天這麼搞還有點出其不意的效果,等到了第二三天,國防軍早就已經適應了,為什麼布爾什維克還是不要命地往前衝?想來想去,除了遲滯自己沒有別的解釋理由。可這麼做值得麼?

劉伯承百思不得其解,要知道,國防軍上上下下對來去如風、侵略如火的哥薩克們才最感到頭疼,對於紅軍步兵反而並不是怎麼看重。這次鐵木辛哥與朱可夫在兵站上一擊就走,很讓蔡鍔等人扼腕嘆息了一番,認為將來很難再找到聚而殲之的機會了。後來的情況發展也驗證了這個道理,哥薩克們逃得飛快,根本就不是裝甲支隊可以追的上的,更別提圍剿大範圍散佈的騎兵。但現在居然有這麼一個不是機會的機會,看來1、3、4師還真是把布瓊尼給打疼了,慌不擇路也要想辦法撤退。

自殺性的進攻維繫了3天,鐵木辛哥靠著人命堆砌,硬是狙擊了重裝甲支隊3天時間,3天裡向前推進的路程少得可笑。但付出的代價卻是無論如何也承受不起的,除了一個最精銳的騎兵團,外加各部隊中的戰鬥骨幹,原本擁有4個師編制,近2萬人馬的騎兵第一集團軍的騎兵部隊消亡殆盡了,剩下了的人馬才2000出頭。這些在內戰疆場上縱橫馳騁的哥薩克們,就這樣稀裡糊塗在遠東送了命。

利用這3天寶貴的時間,布瓊尼緊趕慢趕,嚴令催促部隊加快行軍。饒是如此,一路掉隊、斃命和失散人員不計其數。等真的抵達鄂木斯克時,除了在城裡建制完整的一個師以外,布瓊尼手裡只有6個師的殘部,總共不到4萬人的部隊了。出發前足足15萬的騎一軍,不到一個月便損失了10萬人,更不必說還有將幾乎所有騎兵喪失殆盡的恥辱。

“司令員同志,您交代給騎兵集團的任務,我已經完成了……”看著鐵木辛哥背後稀稀落落的人影,見到滿臉塵土的鐵木辛哥,布瓊尼真有一種想要抱頭痛哭的衝動。但他終究是從亂世中摸爬滾打出來的梟雄,只抬起手,朝鐵木辛哥行了標準的軍禮,勉強擠出一絲慰勉的言語。沒想到鐵木辛哥理都不理,轉身就大踏步走開了。…,

放在平時,這種行為不知道能上綱上線到何種程度,但眼下的情況,不要說布瓊尼發不了火,便連伏羅希洛夫以下各部隊長官都覺得欠著騎兵們一個天大的人情。

“你是說,布爾什維克收縮進了鄂木斯克防禦?”

“是的,總共有4萬左右的部隊,連同原先城裡駐紮的部隊,滿打滿算不會超過6萬。”

“很好,非常好。”原以為這樣的情報會讓蔡鍔很不爽,但現在看來,對方不但沒有生氣,反而有驚喜的神色,當真是有些出人意表了,“哥薩克基本上被消滅了,紅軍就沒有機動力量了。”

孫傳芳想了想道:“松坡兄,雖然紅軍縮進去有利於聚而殲之,但強攻的話,困難也無形中加大了,對我們並不有利。”

“現在還是夏季,離天寒地凍還有4個月呢……”蔡鍔這句話一出口,戰場之人便恍然大悟,原來司令官壓根就沒想著攻堅,而是打算用圍困戰術將毛子耗死。但是,這其中又存在著變數。大軍駐外,每日耗費不菲的物資補給,雖然國防軍這幾年日子比較好過,應有盡有,但大家都是精打細算慣了的,有錢也不能這麼揮霍。

直到第二份電報開啟,大家才明白大本營的思路。

中亞方向已經動了,現在就要看紅軍會不會派援兵來。倘若鄂木斯克一直圍而不打,則對於紅軍救兵也是一種牽制,是顧鄂木斯克還是顧中亞方向,都是一個難以抉擇的疑問。反正西伯利亞鐵路運力不濟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只要國防軍步步推進,建立穩妥的基地之後,整條鐵路線都面臨國防軍的威脅,更不必說單純空中優勢就能夠讓紅軍喝一壺了。

消耗戰看上去累一點,但卻穩妥許多,更何況大本營源源不斷地推出新式兵器,步兵炮、裝甲車、坦克、飛機各種型號層出不窮,能不能適應實戰需求非得現場實踐才能明白,鄂木斯克還算是個不錯的試金石。一下子把人打死固然有點過癮,但也缺了不少樂趣。

“我命令,除原有兵站迅速恢復以外,其餘兵站務必加緊建設,2個月之內必需全線完成。”兵站的位置是參謀部已經反覆考量過的,最近一個兵站到鄂木斯克郊外的部隊集結地,最起碼還要8-9個兵站需要建設。2個月的時間看上去比較長,實際也是有點緊張。

更何況按照要求,在鄂木斯克郊外還要新建一個飛機場,從這個機場出發,能與新界的機場互為犄角,半徑500公里的覆蓋圈可不是鬧著玩的,那意味著鄂木斯克以西至少500公里的鐵路線納入了飛機轟炸區,無論敵人怎麼躲避,這500公里都不是一個夜裡能開完的,天一亮,西伯利亞曠野上所有的火車都是靶子,部隊還好,可以就地疏散,物資是絕對躲不開去的。從夏季到秋季,除了個別時候,幾乎都是飛行條件良好的季節,只有西伯利亞的寒流南下,那時候才不適宜用兵,可鄂木斯克要是能撐到那個時候,恐怕早已是餓殍遍地了。

算來算去,以慢打快都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2個中央師會同1、3、4各師包圍鄂木斯克,同時抽調兵力新建兵站,各部工程兵協助建設機場。”蔡鍔斟酌了一番,“重灌支隊暫不歸隊,依舊保留獨立建制,追殺一切敢於突圍而出的紅軍……”

開頭幾天,布瓊尼等人還在為及時撤退、擺脫了中國人的合圍圈而感到慶幸,但勁頭一過去後,卻發現有更多的問題。…,

鄂木斯克雖然是個不小的城市,也曾經是高爾察克政權的所在地,但他和別的城市一樣,所有物資來源都需要依靠補給。原本城裡還有一點兒庫存作為家底,但全部都在紅軍進攻的時候炸的炸、燒的燒,帶的帶而折騰光了。光是高爾察克帶領人馬撤退的時候就將整個城市席捲一空,雖然他本人在撤退後不久就為亂軍所殺,連屍首也不知去向,但被席捲的物資是不會再回去了。布瓊尼率領部隊佔領城市後,本來剩下的物資便不多,還得再分一部分給城裡留下的老弱病殘,更是捉襟見肘。所有物資,都要仰仗那條不是很靠譜的鐵路線。

為了準備前一番的大戰,布瓊尼狠狠心帶走了近乎全部物資,原以為在這期間會有後援送到,但布爾什維克在歐洲都自顧不暇,哪有心思照顧西伯利亞,發過來的物資除了面前能維繫城市運轉外,幾乎就沒有任何庫存。更讓布瓊尼痛心疾首的是,為了撤退時輕裝前進,很多士兵拋掉了補給、彈藥、槍支,除了個人為數不多的口糧之外,幾乎是赤手空拳跑了回去。

現在的鄂木斯克,除了新增4、5萬嗷嗷待哺的人口之外,別無他物。更不必說,一路過來染病的,受傷的都需要治療,除了僅有的一點西藥能留給中高級軍官外,其他病號都只能瞪著眼睛等死,甚至於受傷不重的也只能採取截肢手術,以免以藥物不足而引發大感染。

食品、藥品、彈藥……徹徹底底地將布瓊尼等人逼瘋了,求救的電報雪片般地發往莫斯科,祈求黨中央迅速加以支援,否則鄂木斯克就是一座死城。

而在這個時候,國防軍方面的機場和兵站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圍困鄂木斯克的大軍除了每天定點的炮擊以外,壓根就沒有攻城的意圖……

[./sywz/shenyinwangzuo/20106/]|[.]|[./guandaowujiang/25646/]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