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鑿穿分割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中日在山東地區的交戰,既是雙方國力和戰鬥意志的較量,也是各自部隊參謀系統的較量。日本陸軍師法德軍,也強調對參謀制度和軍官的建設,但日軍有一個很大的弊端就是部隊主官良莠不齊,有很多主官並不知兵。他們往往是優秀的組織者和鼓動者,對於保持軍隊團結和向心力有無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指揮訓練和作戰上卻相當差勁,特別是一批貴胄子弟和透過陸軍大學出來的高階指揮官,只有誇誇其談和紙上談兵的本事,對於實地操作並無心得義。

很多時候我們都能發現,日軍主官不會帶領部隊進攻、不會指揮部隊佈置防禦陣地、不會領導部隊進行有意識地獨立自主作戰,他們最擅長的就是在戰前吼上一嗓子,胡扯什麼殺身成仁、皇軍天下無敵的鬼話,除了讓人熱血沸騰外基本弄不出合適的戰術指揮,他們是不錯的部隊偶像卻不是一個合適的部隊領袖。在這個體系中,日軍參謀軍官往往具有更大、更為權威的決定性意見,甚至是擔負了主要的作戰指揮任務。但無論哪個層面的日軍陸軍軍官都沒有擺脫片面強調武士道精神的窠臼。留學日本的蔣方震對此有很好的概括:“……日本陸軍的整套制度,雖然號稱學習德國軍隊的精華,但在我看來卻是不折不扣的皮毛學法……日軍在作戰中,過於強調精神因素,過於強調價值觀念對於戰鬥結果的影響力,絲毫沒有意識到在現代軍事發展浪潮中,在日新月異的技術兵器進步過程中科學所扮演的關鍵意義,這種忽視與漠然最終造成了戰略或戰術層面上的被動,並帶來了不可預料的後果。”中日山東之戰,可以視為蔣方震這席話的最好註腳。

由於神尾本人並不在包圍圈,神尾師團參謀長淨法寺五郎少將當仁不讓地擔負起主要指揮職能,以他為首的神尾師團參謀群制定了“西南虛攻,東北實攻”的作戰方案。希望能在不藉助援兵之力的情況下跳出包圍圈。這個計劃雖然倉促制定,但也不失周詳,實中帶虛,虛中有實,單從表面看來,是一個不錯地方案。可惜的是。國防軍擁有的技術優勢打消了這個方案的全部優勢----首先,國防軍無線電偵緝水平的高超使得日軍的一切電文都變成了明碼,甚至於在軍艦上地神尾還沒有看到譯電之時,山東前敵指揮官夏海強已看到了完整的電文和部署命令;其次,國防軍擁有的空中優勢使得鬼子的任何調動全部一覽無遺,鬼子固然也相應佈置了高炮和對空機槍陣地,但那玩意只能對付笨拙且緩慢的轟炸機,對於高高在上、輕盈靈活的偵察機卻一點辦法也沒有,在山東平原上任何大部隊的一舉一動都在國防軍的掌控之中;最後。國防軍擁有的裝甲力量徹底粉碎了日軍地戰術佈置。

故事程序的順利幾乎超出想象,當神尾師團執行虛實結合的攻擊任務時,中間聯絡兵力薄弱得只剩下一個不完整地聯隊。淨法寺五郎少將等人不是沒有看到這個缺陷,只是考慮到以劣勢兵力還要發動主動進攻,不得不將中央擔負聯絡的兵力削減到最低限度,他們總是一廂情願地認為,即便是這樣的部隊,也足夠抵擋住國防軍24小時的進攻力量了,只要保持著這樣一個聯絡通道,一旦實攻開啟局面後,擔任佯攻任務的部隊就能迅速透過聯絡通道撤走。更何況。在主攻和佯攻發動後,國防軍的力量必定會被牢牢牽制住,哪裡還騰得出手來攻擊本方虛弱點?在這種自以為是的自大情緒中,一個帶有鮮明弱點的作戰計劃出臺了。

戰機稍縱即逝,倘若沒有料敵先機的技術優勢,國防軍根本不具有發現敵軍缺陷地機會,倘若沒有過硬的戰術能力,即便發現了這一缺陷,也很難給予對方致命性的打擊。但日軍沒有想到。國防軍不但有這份高明,更有這份能力----山東前敵指揮部和大本營的意見驚人一致,不必理會日軍所謂的虛實進攻,他們打他們的,咱們打咱們的---出動衛戍師,用最精銳的裝甲兵在敵人最虛弱的腰上捅出一個窟窿來!

總體上地防禦戰,但不放棄有利條件下的進攻戰;整體上的穩步推進,但不放棄區域性優勢下的快速穿插。大本營是這個意思,前敵指揮部也是這種打法。這才叫英雄所見略同!在戰事還沒有大規模展開時。國防軍投入了戰役預備力量,準備給予敵人雷霆一擊了。

包圍戰進入了第三天。天氣好得令人有些陶醉。在前後兩端的日軍拼死進攻時,衛戍師裝甲團的隆隆轟鳴聲已碾到了敵人最虛弱的腰部防線。從下定戰役決心到部隊調整到位,衛戍師只花了一天的時間用於準備,當排成進攻縱隊的1式戰車發出怒吼時,鬼子草草構築地防禦工事還潦草地不像個模樣。幾個用沙包泥土堆砌起來地所謂機槍掩體,在37mm戰車炮的轟擊之下很快就被摧毀乾淨,彷彿就不曾發生一樣,草草掘就地戰壕、封鎖溝被戰車輕鬆地駛過,所有妄圖負隅頑抗的敵軍都被重達16噸的龐然大物碾成了一堆塵土。跟隨在戰車後面前進的,則是無數手執鋼槍匯聚成洪流的步兵隊伍,他們得益於戰車的掩護,一方面用手榴彈和槍榴彈打掃位於戰車射擊死角的敵人,另一方面則毫不猶豫地將槍彈傾瀉在妄圖對付戰車的日軍士兵身上,讓那些“嗤嗤”冒著白煙的手榴彈送這些敢死隊上路。偶爾有稀稀落落的日軍炮彈落在人群中,但很快這些火炮就遭到了無情的壓制和打擊。衛戍師如同一把烤得滾燙的小刀,輕而易舉地切開了一塊奶油。

對沖、穿插,經典的訓練場景,只不過訓練夥伴換成了日軍。在不安、緊張過後,戰鬥氣氛變成了興奮和亢進,然後再是從容不迫和有條不紊,新兵們克服了最初的窘迫,開始得心應手地享受起他們的戰鬥過程來。幾乎是一邊倒的屠殺!當進攻力量投放於整條防線的某幾個結合部時,守禦力量迅速崩潰了,猶如一條蜿蜒的堤壩被開啟了口子。洪水從缺口中洶湧撲來,然後是整個堤壩的動搖和崩潰。這種穿鑿地力量是如此之大,以至於原本就千瘡百孔的防線壓根就沒有還手之力。日軍防線上的士兵害怕了、動搖了,有人向後逃跑,有人茫然不知所措,前者被毫不留情地撂倒。後者則被緊隨其後的步兵俘虜,稀裡糊塗地做了國防軍的俘虜。,

造成日軍崩潰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歸根結底是兩條。第一,進攻地突然性。日軍沒有料到國防軍在“苦苦”應付本方進攻的時候居然能夠如此迅即和有效地投入大軍進攻;第二,進攻的壓倒性。日軍猜測國防軍可能會用戰車配合進攻,但他們沒有料到戰車這種革命性武器對於戰場態勢的壓倒性優勢。所謂戰車適應性差、防禦力薄弱、生存力低下的謠言在鐵一般的事實面前被擊得粉碎,所處的平原位置則更是將戰車的機動性與進攻性發揮地淋漓盡致----這幾乎就是最理想的作戰場所。當然,日軍在防禦上地種種錯誤也奠定了自身的失敗。他們沒有構築小正面、大縱深的防禦體系,相反卻把大部分兵力擺在龐大地防禦正面上。一旦被擊穿根本毫無還手之力;他們沒有挖掘寬而深的戰壕和封鎖溝,這固然是因為時間不夠,但對戰車越障能力的低估是造成這種後果的主要原因;他們沒有根據戰車的防禦力進行針對性的火力佈置。當步槍彈、機槍彈打在戰車身上如同撓癢癢一般無效時,當笨拙的山炮、野炮壓根就無法命中運動中的戰車時,當一貫寄予厚望的“肉彈”攻勢被戰車支援步兵無情粉碎時,戰車就成為獨步戰場、縱橫無敵地利器了。

崩潰、逃散、消亡,這三部曲構成了北條聯隊的真實寫照。北條聯隊長在剖腹身亡的時候怎麼也沒有想到,他的聯隊僅僅支援了不到兩個小時就完蛋了,而這個時候他的求援電報才剛剛發出。他更沒有想到,其餘的聯隊也步他的後塵而消亡殆盡,他只知道他的聯隊創下了一個記錄----成為日軍歷史上第一支被繳獲聯隊旗的部隊。

5個小時以後。當戰場逐漸沉寂下來時,日軍驚恐地發現,他們已被國防軍衛戍師分割成互不聯絡,相互孤立地兩個部分。無論是實攻也好,佯攻也罷,統統都是包圍圈中的獵物,而此時日軍則剛剛把部隊從進攻線上抽調下來,準備接應北條聯隊呢!

經過第三天地打擊。鬼子控制地地盤下降到了東西不到40裡。南北不足50裡地狹小地帶。即便是這樣一塊小地地盤還被衛戍師硬生生地在中間插了杆。真不知道4萬來人在缺衣少械、糧餉不濟地情況下還能撐多久?

包圍圈中地鬼子亂成了一鍋粥。千里之外地日本內閣也亂成了一鍋粥。山本權兵衛接到神尾師團被包圍地訊息後兩眼發直。他實在不明白為什麼在海軍遭遇重大損失後陸軍也難逃此劫。他在苦苦思索。西邊那個積貧積弱地老大帝國什麼時候擁有了如此令人吃驚地軍事力量。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海相齋藤實起先是眉頭緊皺。後來卻又悄悄地舒展開來。前幾天海軍地損失讓陸軍好是諷刺了一頓。他心裡正憋著氣。冷不防接到這樣一份“大快人心”地戰報。他地鬱悶和煩惱也減輕了許多。雖然陸軍方面支支吾吾對真相沒個徹底交代。但海相大人卻是心明眼亮----神尾所有地電報都需要透過艦隊轉發回國內。這樣地內幕他怎能不知?更何況盡職地加藤司令官總是在拍發電報時不忘囑咐電報員給海相大人也發一份。

長州派地軍人勢力暴跳如雷。一方面瘋狂叫囂要對中國展開最嚴厲地報復。另一方面對神尾中將地指揮能力和統率能力提出了最大地質疑。並進而將這種懷疑和不滿發洩到做出讓神尾統帥軍隊地派閥大佬身上。陸軍派雖然在對付海軍和民主勢力上是一致地。但並非是沒有任何內部矛盾地鐵板一塊。恰恰相反。各種各樣地小團體、小宗派是層出不窮。在起先派遣神尾前往中國地時候。在陸軍內部就有不大不小地爭論。各方面勢力均將這個機會看作建立功勳、塑造皇軍威武形象地大好契機。爭先恐後地推舉本小團體內地將領前往。神尾能得到最後地任命。一方面固然是其謹慎細微。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平日相對低調。對其餘勢力得罪不多。在僵持不下之時他相對而言是一個更容易讓人接受地選擇。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落選勢力對其地妒忌和不滿。如果神尾順利歸來還好。自然是大本營方面用人有方。現在18加強師團已陷入了困境。原本就積壓著地不滿情緒趁機宣洩出來。

有人陰陽怪氣地嘲諷力主神尾擔綱地崗市之助陸相。說他“秉承了錯誤地意志。做出了錯誤地選擇。釀成了嚴重地後果。造成了惡劣地影響。應該立即辭職以謝天下。”至於神尾本人。則徹底成為眾矢之地。陸陸續續收到了各方面地斥責。命令他必須完成攻略青島地任務。否則應“剖腹向天皇謝罪!”。幸好陸軍方面害怕流傳出去損害陸軍地顏面。社會輿論對此還毫不知情。否則神尾家地窗戶早該給“愛國群眾”砸破幾十遍都不止了。民間雖然不詳。但如雪片般飛來地指責電報卻傳遍了體系內每一個高層人物。每次加藤司令官都裝作不知地向神尾詢問陸軍系統內地攻訐電報。對方自然是期期艾艾說不上話。但眼睛裡冒出來地怒火卻讓加藤司令官地情緒好了不少。這個時候。他不由得感概還是加藤定吉走得乾脆和光彩。同樣是遭受慘重損失。定吉卻毫不猶豫地剖腹自殺。慘是慘了點。但總好過這樣活活受同僚侮辱。更何況既是存活下來也是前程黯淡。搞不好弄個預備役了卻殘生。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