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中俄激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800米,600米,300米……眼看國防軍陣地還是毫無反應,敵人的膽子越發大了,很多俄軍乾脆直起了身子,端著槍就往前衝過來。

“打!”一連長扣動手裡的駁殼槍,下達了開火命令。

“突突突”四挺馬克沁隨即吐出了長長的火舌,朝人群中最密集的地方掃去,一下子就割倒了一大片,緊接著,戰士們手裡的輕機槍、步槍也紛紛開火,不時有敵人中彈倒下……由於敵人直著身子,目標特別顯著,又沒有怎麼提防,在遭到國防軍冷不防的火力掃射時,一下報銷掉了近80人馬,嚇得剩餘的俄軍趕緊趴在地上呈匍匐狀。

國防軍很多士兵都還是第一次上戰場,第一次打仗就讓他們對付俄國人,很多戰士心裡不免有些打鼓,在沒開槍之前,心都提到嗓子眼,這第一輪打擊過後,很多人就把心放了回去--俄國人也不怎的,不過也就是一個腦袋,吃了槍子照樣要去西天……哦,不對,俄國人信上帝,應該是去見了上帝。

眼看俄軍已經匍匐在地上了,很多戰士興奮地交流:“你打中沒?”

“打中了!腦殼上一槍,這龜兒子當下就完蛋了,老哥你呢?”

“唉,我運氣差,只打中了胳膊,沒打中要害,你看這混蛋趴在那裡呢。”

“沒事,等會瞄準點就行,這冰天雪地的,要是打中胳膊他不治療,回去也得廢掉他一隻手……”

“弟兄們。瞄準了打。狠狠地打。”傳令兵過來傳信,“連長說了,打死一個夠本,打死兩個賺一個……”

最初的慌亂過去後,俄軍在指揮官的命令下。慢慢地開始了匍匐前進,剛才的攻擊讓他們地頭腦清醒了不少,敵軍陣地上看來也有不少實力。

匍匐前進雖然緩慢。但降低了目標顯著度,很多士兵開槍都沒能擊中,只看見打在雪地上“啪啪”作響,讓這邊地國防軍將士有些懊喪,很多人放完了五個彈夾整整25發子彈,也沒有打中一人。有幾個士兵焦急起來,很想立起身體居高臨下的開槍,剛剛站立起來,就被眼疾手快的排長摁下:“你小子不要命啦。乖乖躲在戰壕裡。”

那士兵還沒落穩。“嗖”的一聲,一發子彈從他頭頂越過,要不是躲得快,還真是要光榮了。$君$子$堂$首$發$

這戰士驚魂未定,好容易安定下情緒後朝排長投去感激的一眼,隨即怒罵道:“好小子,居然敢打我,你放馬過來,讓你嚐嚐俺國防軍地厲害。”

子彈在空中飛舞。命中率卻很低。雙方你來我往地互相對攻了5、6分鐘,還是沒有什麼大變化。唯一的區別是國防軍出現了傷亡,俄軍又被報銷掉30來個。

眼看敵人像蛇一樣蠕動,慢慢地朝本來陣地爬來,一連長有些著急,炮兵怎麼還不開火呢?敵人推進的速度雖然慢慢騰騰地,但是真要摸到陣地前沿可怎麼辦?只好再次操起電話要求炮火支援,沒想到潘天寒答覆很乾脆:“敵人這次投入的兵力並不多,而且不少被你們幹掉了,你們要再接再厲,用步槍、機槍和手榴彈消滅敵人,炮火支援我打算用在更需要的時候。”

既然上級這麼命令,一連長就準備努力貫徹到底,想想也是,敵人的大部隊還在後面,連這麼一點壓力都頂不住,要求炮火支援,這後面的仗還怎麼辦?一連長咬咬牙,大聲命令手下:“弟兄們,瞄準了打,一定要堅守住陣地。”

其實,俄軍的推進也遇到了很大的麻煩,冰天雪地裡匍匐前進難受不說,動作也特別遲緩,更為可怕的是,國防軍的機槍火力很猛,稍微動作幅度大一下,就招來成串地子彈,不是打在雪地上“啪啪啪啪”地激起冰花,就是打在人身上穿成個個洞眼。很多俄軍士兵親眼看見,自己地同伴被打中後,血汩汩地留了出來,把雪地染得通紅,沒過多久,血又被冰凍住了,成了一片紅彤彤的冰片,看上去讓人觸目驚心。

又是一發子彈擊中了一個士兵,只見他頭一歪,立即就躺倒在地上一動也不能動了。前一分鐘還是好端端的活人,這一分鐘已變成了上帝的鬼魂,讓這些俄軍也心驚膽戰,生怕不幸的厄運降落在自己頭上。朝對方的陣地開槍其實只是為自己壯膽,並不指望能擊中敵人,士兵們只是機械地裝彈,拉動槍栓,扣動扳機,射擊……

俄軍終於推進到了距離陣地100米的地方了,進攻發起時的400餘人,現在只剩下一半稍微多一些了,指揮官看看國防軍的陣地近在咫尺,怪叫一聲,抽出指揮刀拼命吆喝士兵們衝鋒。應該說,這個俄軍軍官還是比較英勇地,他指揮士兵衝鋒後,立即自己站起身來,希望依靠自己地作為來帶動手下。^^.-

-^^

一連長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傢伙,剛才已開了好幾槍,但一直沒有打中,眼看他站起身來,暗暗喜道:“你小子找死,我送你上黃泉路。”

不偏不倚正好一槍,俄軍軍官額頭上出現了一個洞眼,當即直挺挺地倒了下去,指揮刀“哐當”一聲落在地上,發出清脆的聲音,旁邊士兵連忙再度趴下,但大多數士兵並沒有被這個所左右,他們心裡只是唸叨著:“快,要快,只要衝過去,這些中國人就完蛋了。”

俄軍士兵此時已經高叫著“烏拉”衝鋒過來了,粗笨地外套制約了他們的奔跑速度,馬克沁毫不客氣地發揮著威力,當下又是撂倒一片。

“手榴彈,手榴彈。”一連長在高呼,然後把手中“嗤嗤”作響,冒著青煙的手榴彈投擲了下去。

“轟隆”一聲。手榴彈在俄軍中炸響。爆炸點附近3米內所有的俄軍都倒在地上,他們不是被彈片擊中就是被彈片擊傷而動彈不得。

戰士們學著連長的樣子,也把手裡的手榴彈投擲了出去,“轟轟”聲不斷地作響,煙塵不斷地升起。俄軍不斷地倒下……終於,失去了指揮官又面臨手榴彈彈雨地俄軍抵擋不住,士兵們動搖了。害怕了,推進到距離陣地20來米地地方,他們成了強弩之末,一個個調轉身子,連滾帶爬地朝後面退去。,

“敵人跑嘍。”

“打呀!”總有幾個不幸的倒黴鬼被國防軍擊中了背部,面朝著己方打下……

擊退了敵人的第一次進攻,陣地上一陣歡呼,所有人都洋溢著喜悅。士兵們驚奇地發現,雖然自己和夥伴們都是第一次上戰場。但打得也相當不賴。俄國人已經被打跑了。

“弟兄們,注意隱蔽,俄國佬的炮火可能馬上就要過來了。”連長簡短地向潘天寒彙報後,傳令陣地的士兵們當心。果然如潘天寒所料,敵人馬上發動了報復,陣地上到處響起了炮彈爆炸地聲音,炮火比第一次猛烈多了,儼然有鋪天蓋地之勢。在俄軍的出發陣地前,俄軍指揮官盯著逃回來的殘兵敗將。惱羞成怒:“混蛋。笨蛋!連一個小小地陣地都攻不下來,簡直就是一群廢物!”

既然第一撥進攻付出了重大代價還沒有能夠拿下陣地。俄軍指揮官也不得不收起傲慢的態度,著手準備第二次進攻。第一次進攻可謂是完敗,但也有一個好消息,退回來的士兵告訴他,敵方只有機槍和手榴彈,沒有發現火炮,也沒有一發炮彈落下來。指揮官眉頭一皺,立馬就有了主意,他決定吸取了第一次進攻失敗的教訓,在第二撥進攻時,不僅要注重正面強攻,在兩側也要予以迂迴包抄,讓敵人難以招架。

根據觀察和偵察,他判斷在正面防守的士兵頂多只有200人,為了給進攻方施加壓力,他決定出動兩個大隊約800人,並分成兩個支隊。第一支隊300人,正面佯攻吸引敵人火力,第二支隊500人,左右兩翼各安排250人,進行迂迴包抄,力爭一舉拿下陣地。為了儘可能地達成突擊的隱蔽和突然性,他命令炮兵加大轟擊力度。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兩個支隊領命後,在火炮聲中上路了,他們誰也沒有想到,等待他們的,是比第一次還慘烈的結局……

在俄軍發動進攻前,炮兵支隊和28旅已經上路了,乘坐的是國防軍專用地軍列,賓士在中東鐵路線上。俄軍地做法很有意思,明明知道國防軍在大肆調動,卻不加以阻止,更沒有封鎖中東鐵路、隔絕交通的做法。

葛洪義告訴秦時竹說:“我軍已經上路了,奇怪的是,敵人絲毫沒有動靜,反而一律放行。”

“這邊的敵人大概還沒有收到薩勒圖動手的訊息吧。”秦時竹嘿嘿一笑,“不過,就算是知道要動手,敵人也是會放我們過去的。”

“此話怎講?”

“第一,薩勒圖方面劍拔弩張,但畢竟還沒有公開撕破臉皮,敵人此時封鎖鐵路,是公然破壞,要引起國際糾紛;第二,就算是開戰,那邊的封鎖命令下到這裡,也要隔一段時間,以俄軍的效率,沒有幾個小時是不可能的;第三,敵人不是處心積慮要消滅我們增援部隊嗎?那就更不可能隔絕交通了,不然我們怎麼進他地包圍圈呢?”秦時竹依舊是笑眯眯地神情,“我猜敵人不僅不怕我們動用鐵路增援,說不定還盼著我們增援呢!”

“瞧你這話說得。”葛洪義隨即追問,“那這個仗到底怎麼打,難道眼睜睜看著部隊進伏擊圈?”“我沒有那麼傻,下面也沒有那麼傻,你看著好了,咱們不僅不會進伏擊圈,相反還能打敵軍一個措手不及。”秦時竹越說越懸乎,“咱們給他來個計上加計。”

“好,就看你的指揮啦。”葛洪義嬉皮笑臉地說,“這回打仗可沒有了歷史做參照,完全是真刀真槍,咱們地秦大帥可是要好好露一手。”

“如果這樣都要我指揮的話,要總參謀部幹什麼?要前敵指揮幹什麼?”秦時竹自我解嘲般地說,“我畢竟不是老毛,大體戰略把握住,具體讓下面人經手就可以了,打贏了,皆大歡喜,打輸了,我承擔責任。”

“就衝你這句,給你賣命的人就不少,再說了,這次戰事涉及民族大義,下面心裡肯定也有數的。”葛洪義補充了一句,“德國觀察團化裝成我軍模樣,也在上面了。”

“要保密,儘量不要暴露他們的行蹤。”秦時竹悄悄地對葛洪義說,“我已經給前面下過密令,萬不得已他們可能落到俄軍手裡時,咱們搶先下手……”

“你說滅口?”葛洪義有些發呆,“那德國方面怎麼交待?”

“這容易,德國方面肯定也不希望他們的人落到俄國人當中,你放心,連這點都搞不定,咱們哥倆也別混了。”秦時竹悠悠地說,“我找你來,主要是問問江西的事情進展如何了?”

“5天前,海軍奉袁世凱的命令,出動六艘軍艦駛抵九江,其中一艦停泊湖口,準備對江西方面用兵。與此同時,李烈鈞一面覆電參謀本部、陸軍部解釋,另一面授權輿論發出強硬宣告,聲稱戈克安居然敢擅自扣押軍火,武力對付上級,企圖不軌,當以武力彈壓……雙方劍拔弩張,氣氛十分緊張,衝突一觸即發。”葛洪義告訴秦時竹,“但前天黎元洪跳出來做好人,對雙方發出通電,企圖調解矛盾。楚謙號艦長王光熊登岸檢視所扣押軍火後,電告海軍部:查得此地各有軍隊保護軍火,內地毗連租界,若果強取,必動武力,實與大局有關,因此末敢妄動,聽候中央和平瞭解。”

實際上,這個電報是袁世凱授意他發的,因為考慮到李烈鈞兵多,北洋軍又鞭長莫及,真衝突起來,戈克安肯定不是對手。海軍雖然在江西,但海軍畢竟只能提供支援,而不能代替陸軍去攻城掠地。李烈鈞的強硬立場得自於秦時竹的暗地支援,且終於迫使袁世凱作了讓步,同意讓黎元洪主持調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