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宦海風--第三卷 辛亥狂飆 第099章 民族關係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二撥學生軍又來到了瀋陽,按照第一次的經驗,首先是細細查驗每人的姓名、籍貫、家庭出身、學歷和特長。一方面是為了不放過任何有名的歷史人物,另一方面也是避免混進奸細。甄別工作一向都是葛洪義所操心的,今天他眉頭舒展地格外開,因為又有赫赫有名的人物來到--白崇禧和李宗仁。眼看歷史上的桂系雙雄就要被收入麾下,自然心情格外的好。彙報給秦時竹,後者也覺得興奮不已,當下立即召見……

白崇禧畢恭畢敬地行過禮,開始了自我介紹:“學生姓白,名崇禧,字健生,廣西臨桂人。”

“聽說你是回族?”秦時竹知道白崇禧的來歷。

“是!”

“你對革命中的民族關係怎麼看?特別是漢回關係怎麼看?”

“這……”白崇禧一時語塞,沒想到秦時竹問出這麼難的問題。“這個,學生以為漢回一家,應該不分彼此。”

“哦?說說看,什麼理由?”

“第一,無論漢族還是回族,都是咱們中國人,是一家人;第二,漢族和回族人種相同,外形相似,語言相通;第三,漢族和回族之間僅僅在於一些風俗和宗教信仰不同,但學生以為,用宗教信仰的不同來劃分民族是不對的,比如歐洲各國大都信奉基督教,但萬萬不能說他們是同一民族。同樣地道理,如果漢人有信奉伊斯蘭教的,能說他們是回民嗎?顯然不能;第四。自古以來,漢回之間衝突不斷,彼此恩恩怨怨不少,但學生以為,這些都是不必要的。因此革命中更要努力團結如同一家人。”

“說得好!”很多人鼓掌。葛洪義心裡暗暗稱讚他果然有見識。

“你說地既對也不對!”秦時竹的話剛一出口,白崇禧當即愣在那裡,其他人也愣住了,他們都覺得白崇禧說得挺好的,怎麼大帥說不對?

“在我看來,漢就是漢,回就是回。兩者不能混淆,不能以漢代回也不能以回代漢。更不是一種同化關係,說什麼不分彼此肯定是錯誤的。當然你說的兩者間要和睦相處、團結友愛那是對地,自古以來,統治者出於種種卑劣的居心,不斷挑撥漢回關係,造成兩族間恩怨矛盾不斷。測試文字水印8。這是歷史性的錯誤,我們要把他糾正過來,要培養成一種兄弟間的關係!”

“那麼請問大帥,怎樣才能糾正呢?”白崇禧鼓足勇氣問。

“問得好!”秦時竹笑著說,“首先是雙方要平等對待,彼此都把對方看做兄弟,不是我吃掉你你吃掉我的關係;其次。要共同發展。不是你爭我奪的厲害衝突;再次,漢族人多。回族人少,漢族要克服大漢族主義心態,當然回族也要糾正排斥漢族的錯誤做法;又次,在具體地政權中,漢族和回族都應該有代表參與國家事務,比例可以按照各自人口的多少分配,不僅是回族,其他各個民族如蒙古族、滿族、藏族都應該按照這個要求辦理;當然,由於漢族人最多,他可以略微讓出一部分比例,以示博大胸襟;複次,雙方要尊重彼此地生活習慣和宗教信仰,如回族忌食豬肉,漢族就不能強迫他們吃豬肉,但回族也不能因為自己不吃,便強迫回族聚居區的漢人也不能吃!”

“哈哈哈!”大家都笑了,白崇禧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皮,這是漢回間很典型的不同。

“敢問大帥,您剛才說的都挺好,但具體做起來很難吧?”有一個青年站了起來,略帶拘謹地問道。

“你是?”

還沒等那人回答,白崇禧趕緊說:“這是我的同鄉兼好友,我們也是同學,他名叫李宗仁,字鄰,比我大三歲。”

“哦。”秦時竹饒有興致地聽李宗仁自我介紹完,其實,剛才他站起來的時候,他已依稀看出了歷史偉人地影子。

“你問到了點子上,這些良好的願望,還要有具體措施來保證。”秦時竹繼續往下說,“我覺得成立一個自治區比較好,在回族聚集的地方,專門劃出一塊地方由回族自己管轄,所有的內部事務由回族自己決定,官吏由回人充當,我管這叫回人治回,高度自治,當然,在行政上還是服從中央政府,而不是獨立小王國,在疆域上,是中國的一部分。另外,在軍事上就不能專門成立回族的軍隊來守衛這塊區域,因為軍隊是保衛國家,守護人民的,不是專屬於哪個民族地,全國所有地軍隊都應由中央統一指揮,統一排程,各族人民都應該派子弟參軍,而且也應該混合組成部隊共同衛國。”

“大帥說的真好,只是做起來不太容易吧?”白崇禧忍不住問。

“這是前無古人地事情,做起來自然會有些麻煩,但只要我們堅持這些方針,我相信,一定會建立新型的民族關係。”秦時竹拍拍白崇禧的肩膀,“你要好好學習,多積累經驗,多掌握本領,說不定將來能有機會做自治區的首領,為實現這個目標而身體力行!”

“是!”白崇禧“啪”地立正,“我一定遵從大帥的教誨,奮發向上,早日成材!”

“很好!”秦時竹轉過頭問李宗仁,“你又是怎麼想著來東北參軍呢?”

“報告大帥,我素來有參軍報國的思想,更憤於各列強屢屢在我邊疆挑起事端,很想在邊疆有一番作為,聽說馬占山將軍解決了呼倫貝爾的民族問題,挫敗了俄國人的野心,心裡十分敬佩,故而慕名前來!”

“建功立業,大丈夫所為也!有志氣!”秦時竹勉勵他,“等將來革命成功,我就派你去邊疆鍛鍊,中國如此之大,治疆之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啊!”

“我願恪盡職守,以馬革裹屍還葬耳!”

12月28日夜,在南京的各省代表會舉行預備會議,決定正式候選人資格。會前,秦時竹的丈人,遼陽公司董事長沈麒昌會見了張謇,向他通報了秦時竹堅決不做任何一種候選人的意思。,

聽完他的話語,張謇頓時傻在那裡,他萬萬沒有想到秦時竹居然會放棄這個機會。

“沈兄,你我是多年的老友,令婿我也很熟悉,但這個決定,令人費解啊!”

“季兄何出此言?”

“你想,臨時大總統,雖然是臨時,但總是一國之元首,人民之統領,豈能隨便說不擔任就不擔任的?”

“現在不是還沒有當選嘛!”

“還沒選你怎麼知道選不上?”張謇埋怨他,“復生的決定是不是過於莽撞了?你是他的泰山,要多勸說勸說啊!”

“不用勸他了,我勸過他,不但沒把他說服,他反而說服了我。”沈麒昌笑著說,“他說你肯定不理解,還讓我來說服你。”“你們翁婿倆倒想得挺好。”張謇苦笑不已。

“其實也沒什麼,復生他年輕,在全國威望不高,當選的可能性也不大,況且他現在是東三省的大都督兼大元帥,當地的事務都處理不過來,哪有心思管這全國的事情?”

“話不能這麼說,威望?威望是靠培養的,復生兵不血刃光復三省,平定蒙疆叛亂,現在又剛剛消滅了毅軍,這幾件事情,都是極大地振奮了人心,怎麼能說威望不大?”張謇不以為然,“難道他孫中山、黃興、黎元洪威望就大了?”

“孫文久倡革命,確實是革命元勳。”

“對啊,革命元勳,可革命爆發時他在哪裡?等到革命接近成功,他又來摘取果實了,至於黃興,提都不要提,屢戰屢敗,武漢三鎮丟了兩,這樣的人能做最高統帥?黎元洪就更不值得一提了,屢屢和黃興爭權奪利,又膽小如鼠,怎能擔當重任。”

“你可真夠刻薄。”聽到張謇將這些人物評價一番,沈麒昌笑了,“孫文畢竟是同盟會的頭腦,長久以來一直奔走革命,小婿也是極為欽佩,至於革命後才回國,確實是有不得已的苦衷,況且此人胸襟博大,做總統挺合適。”

“不是我刻薄,孫文的好處我知道,其他三個人裡面就他最象總統樣,但此人有點天真,經常不切實際,滿口大話,不如復生來得踏實,將來咱們還要對付袁世凱,我怕孫文力有不逮啊。”

“不瞞你說,小婿告訴我,如果袁世凱真的能推翻清廷,贊同共和,他覺得這個臨時總統還是讓給袁世凱做比較好。”

“你們以為這總統的位置是小孩子的遊戲,一點也不慎重。”張謇生氣了,“袁世凱能不能推翻清廷,贊同共和眼下還是未知,怎麼能把希望都寄託在他身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