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怎樣鑑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未在門口登記完畢,又等了一會兒,裡面出來個人把他領了進去,上樓,敲門,進了辦公室,取出邢書望的信遞了過去。

魏建國和邢書望差不多年紀,身材卻要胖了幾分,看樣子特區的日子要比河陽縣滋潤多了。

“你就是李未啊,書望電話裡給我說過,你先坐會兒喝口水,我看看書望信裡都給我寫了啥。”魏建國讓秘書給李未倒水,然後拆開信封認真看了起來。

等了一會兒,魏建國把信放下,“哎,特區現在一天一個變化,你們河陽還抱著老想法不變,這可不得行!國家費了那麼大力氣培養出來的大學生,怎麼能因為一點小問題......你這甚至都算不上問題......就被停薪留職了呢?”

“不過你也莫擔心,改革開放的大趨勢是不會變的,過段時間你就能回去了;要不是書望在信裡特意叮囑,我都想把你留下了,我們單位到現在還沒幾個大學生呢!”魏建國有些惋惜,這都是人才啊。

“這段時間你就在我這兒待著,我給你弄個臨時工,你一邊幹一邊學習,等書望那邊情況好了,你再回去幫他!莫嫌棄臨時工不好聽,工資、獎金都和正式工一樣,宿舍也給你安排,這點能力我還是有的。”

“魏局長,多謝您的好意,不過我現在已經找到地方安頓了!”李未客客氣氣地把他在正大集團參觀時發現了黃麴黴毒素的事情說了一遍,只是隱瞞了期貨的事兒。

“我是學農業的,現在能去正大集團這種先進企業學習,機會屬實難得,要是學到東西,將來回去也能更好地協助邢局長開展工作。”回去後李未也不想回農業局,當然這種事就不必和魏建國說了。

魏建國瞪大了眼睛,他沒想到李未剛來特區幾天,就能搞出這麼大的動靜,於是愈發惋惜了,這要是能拉到自家單位來該多好啊。

可李未說的也在情在理,正大集團的技術先進,河陽縣又是農業大縣,他學會了回去,肯定能幫助邢書望更好地開展工作。

“年輕人是要多學習,多開闊眼界,我到了特區之後,去外企參觀,也是大開眼界啊,參觀之後才發現,不改革確實不行!那你就在正大好好學,我不耽誤你的前程,要是遇到事情,不要不好意思,儘管來找我!”

又和魏建國說了一會兒邢書望的近況,秘書就進來提醒魏建國要去開會了,李未便起身告辭,離開的時候,把從老家帶來的特產留了下來,這是基本的禮節,魏建國也沒推辭。

“晚上來家裡吃飯,再給我說說書望的事情;自從大學畢業後,我倆也差不多有十年功夫沒見嘍!”

李未爽快地答應下來,多和魏建國這樣的領導接觸接觸,就能更清晰地瞭解各種政策的細節,對自己會去創業也大有好處。

昨天和謝立人約的是下午接受記者採訪,出來後看看時間還早,李未便隨意閒逛起來。

1983年的特區,到處都是工地,行人腳步匆匆,整座城市都呈現出一股蓬勃向上的活力。

工人們不像在其它地方那樣,工作時候還會聊天偷懶,都一門心思的幹活,深圳速度便因此而來。

1981年10月8日,中國一冶承建的國商大廈破土動工,1982年4月,國際商業大廈提前94天竣工,創造平均不到5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獲得當時特區領導肯定,如數領到94萬元港元的獎金,一時間轟動全國。

乘坐公交來到國商大廈,請人幫忙給自己拍了張照片,再進去給家人買了些禮物,然後便在周圍逛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知不覺便走到了一家書店門口,李未好奇地走了進去,想看看八十年代的書店到底是什麼樣的。

如今可沒有開架售書一說,書店裡沿牆轉圈都是櫃檯,櫃檯後面是高高的書架,按照馬哲、社科、經濟等類別分類,讀者想要買書只能伸長脖子張望,選好書後營業員開銷售小票,顧客再拿到收款臺交錢,然後憑小票回到櫃檯取書。

得虧現在近視的人比較少,要不然想買本書都不好買,隔得那麼遠看不清楚書名,還怎麼選書?

這年頭娛樂活動不多,絕大多數人買不起電視機、收音機,相對廉價的閱讀便成了最好的選擇,所以書店裡人還挺多的。

李未留意了一番,發現文學類的書籍最受歡迎,還不到半小時,就遇到三位讀者來購買錢鍾書的《圍城》。

怪不得說八十年代是傳統作家的黃金時代,有這麼多熱心讀者,他們的書肯定不缺銷路。

另外商務印書館翻譯出版的威廉-曼徹斯特的《光榮與夢想:1932-1972年美國實錄》也有不少人問,剛剛開啟國門的中國人,對外國的一切都充滿好奇。

走到社科類圖書櫃檯前面,一本名字特別的書引起了李未的興趣——紫色的封面上寫著《怎樣鑑別*****》八個白字。

“同志,我想買這本書!”李未伸手一指。

“是這本《怎樣鑑別*****》麼?”特區的營業員比其它地方的服務態度好很多,確定後就幫李未開票,“兩毛二,去那邊交錢。”

聽到這個名字,書店裡不少人都瞅了過來,這感覺很是羞恥,好在李未臉皮厚不在乎這些,麻熘地交錢換票回來取書。

拿到手後翻了翻,這本書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去年出版的,一共六十來頁,五萬多字,裡面著重收集了之前兩年社會上對剛傳入內地的被眾多年輕人膜拜的港臺流行歌曲“靡靡之音”的批評聲音。

譬如鄧麗君的《何日君再來》,譬如國外流行的搖滾樂,都被這本書歸為****。

“同志,你買這本書幹什麼?這書裡都是胡說八道。”剛出書店,就有人跟過來義憤填膺地說道。

“嘿嘿,我就是衝著胡說八道買的,要是正經書我還不要呢!”這都是時代的記憶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