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瀟湘館的姑娘們被書院包圓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洪武八年的第一天,當別的老百姓們還在歡度春節的時候,朱啟便參加了第一次以祭祀為主題的大朝會。

年初一的大朝會只有明朝在京官員,五品以上方能參與,除了明朝官員之外,還有來自周邊各國的使臣們,雖然沒有後世萬國來朝那般的盛況,但作為東亞的絕對核心區域,無論是任何政權佔據了中原地區,便可以自居天朝上國,其餘小國家得到訊息,也會第一時間過來紛紛朝拜。

而明朝又承襲漢唐的朝貢體系,對於周邊小國的朝拜自然是不會拒絕的。

朱元璋對自己很勤儉,但對外國事方面,該隆重的還是得隆重起來,畢竟這代表著國家的臉面,天朝上國的尊嚴。

在朝會上,朱啟也是身穿著王爺的袞服,站在朝臣之前,聽著朱元璋在前面唸完了祭文,然後跟著一起山呼萬歲,在進行朝拜。

而後是各國使節奉上朝貢禮品,大明再回贈禮物,多半是要比朝貢禮品好一些的東西。

可能有人要說了,啊,你這朝貢系統多虧本啊,人家送的東西不值錢,你送的東西那麼值錢,我們不是虧大發了嗎!

確實,表面上來看這可能確實有點虧,但實際拆開來分析,可就一點也不虧了。

朱啟也是今天才知道,原來各國使節除了來朝貢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做生意”!

大明的對外貿易,百分之九十的份額都是國家壟斷,而作為商品原產地的中原王朝,和任何國家的交易,基本都是可以肯定保持自己的貿易順差的地位,而朝貢體系,便是維持這種國家貿易的形式,同時也是大明和該國結盟的標誌。

可不是每一個國家都能朝貢的,比如如今還盤踞在大理的段氏,就曾經有過朝貢大明的念頭,但朱元璋壓根就不接受的,先不說你段氏現在是北元朝臣,朱元璋的眼睛裡可容不下一個異姓王。

大理段氏無非就是想繼續主宰大理,才想著朝貢,朱元璋志在統一天下,怎麼可能接受呢?

有資料統計,在朝貢體系最繁盛的明宣宗時期,全世界有將近百分之七十的白銀和銅都流入大明,而到了萬曆年間,算上美洲大發現開採出來的白銀,全世界百分之八十五的白銀,同樣流入了大明。

可惜的是,這種對外貿易的巨大好處,不再由皇帝直接掌握,而是在一群貪婪的文官們的蠱惑之下,逐漸流入了到了士大夫階層的手中,而後的發展就不用多說,國家和皇帝窮瘋了,那些士大夫們吃的滿嘴流油,最後被流寇和滿清抄家,直接把滿清給抄發了,光是抄家所得,就抵得上大明接近十年的府庫收入!

若有這些錢,哪還有什麼李自成?哪還有什麼清軍入關啊?

後來入主中原的清朝也繼承了對外貿易的優勢,在鴉片戰爭之前,每年有三億兩白銀流入,就經濟方面而言,唯一可戰的恐怕就只有當時的日不落帝國不列顛了。

總而言之,朝貢體系是有利有弊的,至於說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朱啟覺得多半是後者,要是他當皇帝,朝貢個屁啊,趁著世界矇昧,大家都沒開全圖,趕緊多佔地盤才是真理啊!

不過也就胡思亂想,真要愣著頭這麼幹,隋煬帝便是前車之鑑,唐朝時候文化入侵,恩威並施,兼濟天下的佔領方式,才是真正的王道。

朱啟在這邊胡思亂想著,大朝會進行到中午就結束開席了,大家都留下來,直接吃了一頓露天飯,這頓飯倒是吃的很精緻,各種山珍海味,還有樂聲歌舞,看的朱啟那是大飽眼福。

可惜,沒有瀟湘館的半透明屁股好看,哎,我的瀟湘館啊……

朱啟不禁莫名惆悵。

好不容易等到大朝會結束,朱啟這才有功夫喘一口氣,但馬不停蹄的又是吃家宴,大年初一,當然要一起吃飯啊。

這兩天下來,那不是在吃家宴,就是在吃家宴的路上。

好在大年初二開始,自己就可以好好放鬆放鬆了,那些勳貴子弟們也是如此。

一到大年初二,一幫子人全都約在一起了,啥也不說了,先去瀟湘館逛一逛去,至於說為啥不去皇家娛樂中心,那當然是因為皇家娛樂中心現在客流爆滿啊!

而且朱啟覺得活到老學到老,自己在瀟湘館,還有很多經營方面的東西需要學習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群勳貴子弟們簇擁著遼王殿下和燕王殿下,就直奔瀟湘館而去,瀟湘館老鴇看到遼王殿下那是一個激動的啊,當場就暈厥在了遼王殿下的懷中,臉色透紅的問道:

“殿下,你怎的這麼長時間都不來看我們,姑娘可都是想你想的緊啊,沒有遼王殿下的一日,姑娘們都是徹夜難眠啊。”

瞧瞧,這就叫專業,賞,立馬賞!

朱啟賞完了,立馬明說自己等人是來調研的,趕緊喊一批姑娘來,本王要親自考察一下業務水平怎麼樣。

這回老鴇眉目如絲,甩了甩手絹說了,殿下來的不巧,今天沒姑娘了啊。

朱啟一聽,心裡驚訝不已,這教坊司也過年放假嗎?

而後才聽老鴇解釋,說是幾個書院一起,在瀟湘館宴請了一些朝中高官,這瀟湘館的姑娘便是被他們給包圓了。

就和現代一樣,各種學術機構經常性的會開一些研討會,明初的私塾書院是很發達的,很多考上功名的舉人都是書院出身。

書院以講學為重,參評政事,褒貶人物,經常會邀請文臣名人,一起講述經史評論政事。

比如明朝後期盛極一時的東林黨,便是以東林書院為起點,規模越來越大。

不過朱啟萬萬沒想到這些書院找官員評論政事,積攢政治資歷也就算了,居然把瀟湘館的姑娘都找的七七八八了,看來這次規模挺大的樣子。

至於開講座為什麼要找風塵女子,當然是自古以來的附庸風雅的習慣。

朱棣看到這情景,便提議道:“要不然咱們去別家?”

朱棣才剛剛說完,就聽到從瀟湘館中有人走出,驚喜萬分的問道:

“兩位尊駕可是遼王殿下,燕王殿下?”

朱啟一愣,隨後瞧見面前站著一個花白鬍子的中年男人,確定是不認識的,邊上朱棣點了點頭,說道:

“你是何人啊?”

那人趕忙走近了一些,被高錦攔下之後,才文縐縐的自我介紹了起來。

他是崇正書院的講師,是聽到朱啟等人說話後走出來的,對於他來說,能一口氣見到兩位皇子自然是頗為難得的,不過還是問了起來了,兩位殿下是來幹什麼來的啊?

朱啟一愣,總不能說自己是來逛勾欄的吧,雖然這時候朱元璋還並未禁制官員進出風月場所,但歷史上洪武十年開始就禁制官員去風月場所活動了,而且朱啟的觀念之中,男人來這種地方多多少少有點理虧,別人能堂而皇之的過來,朱啟反倒是不好意思大大方方的走進去。

不過朱啟也不慌,背著手說道:

“呵,聽聞一些書院在這裡講學,本王自然是過來看看的。”

聽得那講師一陣欣喜若狂,沒想到書院講學,竟然吸引了遼王殿下和燕王殿下過來啊!

不用說了,趕緊裡面請啊!

(求追讀求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藍白的天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