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北元又要打了?(未修)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縱然是王保保發現了情況不對勁,但正如之前所說的,遼王朱啟所謀劃的是陽謀。

尤其是現在已經過去了大半年的時間,在北元的市場上處處都可以見到大明的紙鈔。

而且邊關貿易的甜頭,已經讓那些草原上的貴族和首領們欲罷不能。

他們想要貿易就必須要使用大明的鈔票,王保保即便是想要立馬廢除大明的鈔票,也是絕對不可能辦得到的。

這大明和北元的邊貿都已經開了這麼久了,那些老百姓,怎麼可能願意隨隨便便的就捨棄大明的紙鈔呢。

就算是官方要求他們放棄大明的紙鈔,但是私下裡肯定還是會帶著這些紙鈔去邊關貿易的。

即便是王保保下令關閉邊關貿易,也阻止不了這些老百姓自主的去往貿易的。

畢竟邊貿的地方,可不在北元的境內,而在大明這邊的境內。

再加上現在大明對於北元虎視眈眈,旁邊不少的謀臣們都有些擔心了起來。

如果貿然關閉邊境貿易的話,就算是國內的老百姓同意,大明那邊也不會同意的,萬一是興兵討伐,豈不是要完蛋了嗎?

可以說這段時間北元這邊的大臣們已經被打怕了。

好不容易和大明能夠做生意,不用去和大明打仗了。

這些大臣們自然是希望能夠將生意繼續做下去,而不是去和大明主動挑釁發生戰端的。

即便是王保保已經發現了不對勁,並且將自己的疑慮和這些人說了,但這些人也並沒有放在心上。

他們雖然心中懼怕著王保保,但此時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也是撞起了膽子,反對丞相破壞兩國之間的邊關貿易。

但這些反對的聲音也僅僅只是如同石子入水一般,曇花一現。

北元的皇帝本來就沒有什麼實權,現在朝中最有實權的就是丞相王保保了。

而王保保已經斷定,這大明的遼王一定在利用大明的紙鈔幹著什麼事情,而現在他們不斷收購其他草原部落的糧食,又拿著他們的鈔票,往北元的市場上送,這肯定是不同尋常的呀。

更何況他們已經研究出了更厲害的武器鎧甲了,甚至連火器,聽說都已經有了新式的火器。

與他們現在所使用的大不相同,在這種情況下將大量的鐵礦賣給北元,分明就是在賣一些垃圾給自己這邊。

明明只要印刷鈔票就可以購買大量的糧食,卻偏偏要欠著不給錢,這分明就是有預謀的。

那些反對關閉邊貿的大臣們並沒有獲得多少的支援,甚至有不少人還被王保保直接抓了起來,懷疑他們是大明那邊來的奸細。

在處理完了諸多事情之後,丞相王保保就開始了第2次的戰爭,準備了。

之前雖然被大明的遼王朱啟給打敗了,但那是攻城戰,而在野戰之中也是受到了遼王朱啟的算計被埋伏。

所以才導致戰況如此慘烈的失敗。

而這一次不同了,北元王保保已經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的教訓一下這遼王朱啟,別的不說,起碼遼東這塊地方要給奪回來。

另外就是邊關貿易肯定不能繼續做下去了,再這樣做下去,誰知道這大明,會不會和那些草原部落首領們串通一氣。

就好像阿札失裡發生過的事情一樣,這些部落首領要說對北元有多大的忠誠度,就連王保保也是不太相信的。

他們或許只是沒找到機會直接投降大明罷了,而現在在如此利益豐厚的貿易面前,沒準會扛不住誘惑,直接投降大明也說不定啊。

甚至於現在遼王朱啟,沒準都和很多的部落首領們已經聯絡上了。

王保保那是越想越是心驚膽戰,即便是曾經對上過名將徐達常遇春,也從未如此慌張過。

畢竟和常玉春徐達的對抗都只是正面的戰鬥,就算是戰敗了也能夠逃跑,並不影響根基大局,這大明還能打到草原王庭不成?

但是現在王保保卻感受到了徹頭徹尾的威脅。

這遼王朱啟根本就不和你正面打仗,反而耍起了這些陰謀詭計。

關鍵是你即便是看出了這些陰謀詭計的用意,以及未來可能的危害,確實絲毫沒有辦法。

畢竟這世界上最難揣摩的就是人心,而操縱人心的毫無疑問就是利益了。

這朱啟可實在是太懂了,而且還如此的聰慧,想出這樣的方法來削弱北元的力量。

王保保也並非是普通的人,他立馬就想通了這些關節,而如果繼續這樣下去,讓大明的邊關貿易繼續的話,那也不過是北元的慢性死亡罷了。

當那些部落首領們的手中的糧食被買賣的差不多了,恐怕還沒開打就要投降大明了。

你看現在就有不少的大臣,都在幫著大明說話了。

說什麼先前是那些部落首領們,自己貪心去襲擊的大明邊疆,這才被反殺的。

又說大明開邊貿就已經是最大的誠意了,丞相萬萬不可輕舉妄動啊。

這還沒有打起來呢,萬一要是打起來了,怕不是這些人要直接原地叛變。

王保保越想越是心驚,知道不能再這麼拖下去了。

起碼邊關貿易不能再繼續,要立馬破壞兩國之間的邊關貿易。

最好的方法,當然就是打一仗了。

反正眼看著已經入秋,馬上又要到冬天,這時候遼東的那邊大明的百姓們,自然是在忙著收糧食和作物。

這時候打過去,一方面能夠打打,秋風搶一些東西。

另外一方面也是破壞邊關貿易,大明如果這都不關閉邊貿的話,那也實在是說不過去了。

至於說為什麼王保保自己不關閉邊貿,其實王保保也是非常無奈的。

草原並沒有什麼城池或者險隘的地方,可以當做關口,管控那些到處亂跑的牧民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邊關貿易的地方又在大明境內,誰讓大明現在佔據了遼東還有不少草原上的地盤呢。

已經沒有什麼非常合適的手段,能夠限制那些草原牧民們的行動。

也只能讓大明那邊主動關閉邊關貿易。

不然大明那邊的邊關貿易一直開著,草原這邊肯定是源源不斷的,有人和他們接觸的。

雖然不是很想打,但王保保也知道這一仗非打不可了。

他是一個非常果斷的人,既然心裡已經下定決心,就立馬開始行動起來,調兵遣將,安排糧草資重等等這些東西了。

沒過多久大明這邊的遼王朱啟就收到了錦衣衛密探的訊息。

他們一直都在草原上活動,而王保保既然打算和大明開戰的話,糧草兵馬這些東西自然是頻繁排程。

而且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來他們是準備打仗用的,這訊息傳到了朱啟這邊之後,也是正中了朱啟的下懷。

大明本來就打算跟北元打一仗,如果能夠一勞永逸自然是最好。

就算不能夠一勞永逸,把北元打怕了,收復雲南,還有搞定高麗半島,自然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早打晚打反正都是要打,而且大明已經收了不少的糧食了,這時候北元那邊的糧食定然會嚴重不足,他們的戰鬥力能有多少,這自然是不用多說的。

而且大明這邊還有很多的新式武器,正好利用這一戰來檢驗一下武器的效果如何。

大明這邊早就已經做好了戰鬥的準備,自然不會有絲毫的慌張。

而北元那邊在經過了一番準備之後,也很快就集結了數萬人的軍隊,朝著大明的邊境這邊衝了過來。

王保保的目的並非是要和大明真的打一場,只是要激化北元和大明之間原本緩和下來的關係。

然後讓大明那邊惱怒不已,自己關閉邊貿,只要做到這一點,那麼王保保的計劃就已經成功了。

只要惹怒大明,剩下的事情就是儘量保存實力,不要和他們正面衝突。

王保保本以為自己的計劃萬無一失,但卻沒想到,他的對手遼王朱啟就等著他這樣進攻的。

至於說激化矛盾關閉邊貿這種事情不用想了,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看上去好像北元從邊境貿易獲得了更大的好處,但就像王保保擔憂的那一樣,這一切都是遼王朱啟,事先就安排好的事情。

怎麼可能會主動的關閉邊境貿易呢?

即便是那些在朝中的大臣們一個個義憤填膺,不理解這樣做的理由,但朱元璋早就已經被朱啟給說服了,自然會全力的支援朱啟的計劃。

大明這邊完全沒有關閉邊境貿易的打算,即便是聽到了北元這邊已經集結部隊準備進攻的訊息,邊境的貿易依然做得如火如荼。

而那些草原部落的首領們,則是怨聲道載的。

北元的丞相王保保,不僅不允許他們做生意,現在還主動的和大明打起仗來了,這不是會影響他們和大明做生意嗎?

你說萬一大明真的被惹怒了,不給他們去邊境貿易買東西了,那不是要人老命了。

這些部落首領們心裡面這樣想著,卻全然忘記了,先前是誰派著人去邊境搶劫了。

而大明這邊似乎也壓根沒有計較他們行動的打算,反而是非常友善的派出使者,一個個的給那些部落首領們遞話。

那就是大明對於這些部落首領都非常的親切,而且將他們看作是自己的朋友。

自然不會因為一些小小的摩擦,就和他們老死不相往來的。

即便王保保糾集了大軍要來和大明打仗,但我大明依然會維持邊境貿易,請你們這些部落首領放心。

放不放心不知道,但在這些部落首領的心中,王保保和大明的遼王朱啟誰更好呢?

自然是高下立判,一邊是讓自己拿著武器出去拼命,一邊則是給自己送東西,還如此親切。

那肯定是遼王主要更好一點啊,可惜他們是草原上的子民,讓他們一下子去跟著大明也是有點難以接受的。

即便他們不幫助大明,這時候也是選擇中立,不可能會去全心全意的為王保保出力了。

所以說這新集結起來的幾萬大軍,能有多少戰鬥力,那可就說不好了。

戰鬥力都無法保證的情況下,大明這邊的武器裝備又是全面的領先,至於如何打仗這種事情,朱啟自然是不可能去當指揮道營的統帥的,而是將這些細節的問題下放給了張玉。

張玉已經是非常成熟的將領,經過了在自己這邊兩年多的磨練之後,軍中已經非常的有聲望,而且練的兵也是非常的強悍,朱啟將指揮權直接交給張玉,自然也是非常放心的。

而朱能也同樣加入了戰鬥之中,像朱能這樣勇猛的將領衝鋒在前,那絕對是激勵士氣的利器啊。

朱啟雖然沒有親自參加戰鬥,但是在遼陽城看著一封封的戰報送了過來,也是心情大為舒暢。

果然就和自己所想的那樣,有張玉朱能這兩個人的搭配之下,北元想要吃的什麼甜頭,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不僅如此,還很多次被張玉和朱能這個組合打得落花流水,可以說是大敗特敗。

而歷史上自從北元丞相王保保去世之後,燕王朱棣就藩北方,多次率領軍隊攻打北原草原的事例。

就是張玉和朱能這兩個能臣猛將,在背後為朱棣出謀劃策,衝鋒陷陣。

而歷史上他們兩人也確實多次打敗北元,如今來看倒也像是歷史的重演了。

朱啟也是徹底放下心來,只要打仗沒打輸就行了,至於說功勞的話那還用問嗎,當然是張玉和朱能的呀。

朱啟心裡面這樣想著,並且立馬就為兩位將領寫好了請功的書。

不過奏章剛送到應天府去,立馬就被朱元璋給按了下來,朝中不少的大臣們雖然心中還有所不滿。

但是沒隔兩天剛看到最新的官方新聞,送過來的時候也是心中暗暗驚訝。

他們萬萬沒想到遼王朱啟在邊境竟然又獲得了大捷。

而且這一次還是正面對抗王保保呢。

所以說張玉和朱能兩位將領的表現也是非常的出色,但是他們兩人的光芒怎麼也不可能幹得過遼王朱啟啊。

畢竟這場戰鬥的指揮官是遼王殿下呀,那些大臣們一個個都傻眼了,之前還在彈劾的遼王殿下,居然如此勇猛。

不用說了,功勞又是到手了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藍白的天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