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我遼王怎麼會騙你呢?(未修)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朱能現在可以說是一肚子的疑惑,沒地方詢問。

原本和北元的戰事打的挺順利的,但最近不知道怎麼的,朝廷和北元做起生意來了。

做生意倒也是沒什麼,但邊關聽說還有一些小部落經常來騷擾。

朱能總覺得這些草原上的人,如果不把他們打怕了,總想著和他們和平相處的話,實在是有點天方夜談。

朱能心中雖然有這樣的疑惑,但他也不敢隨便的去找遼王殿下說起此事。

畢竟遼王殿下日理萬機,平日裡本來就已經夠忙了,如果自己再去給他添麻煩的話,心裡面實在是過意不去。

要說這世界上他最佩服誰的話,那絕對就是遼王殿下了,運籌於千里之外,如如同神仙一般,預測到對手的每一步路。

而朱能心中雖然有這樣的疑惑不說,遼王朱啟自然也是察覺不到他這樣的疑惑。

畢竟最近在忙著關於和和北元做生意的事情,已經忙得飛起來了。

每日都要安排商隊接見商會的那些表們,然後對著錦衣衛門下達命令,最主要的就是肅清在邊關的走私活動,阻止民間私下裡和草原的交易活動,以及禁止假鈔的行為。

這世界上,但凡是有高額利潤的事情,肯定有自以為聰明的人第一時間想到。

就好比走私還有造假鈔,這兩種事情自古以來就有的。

不用說的這些人抓住之後,自然都是要砍頭的。

走私和做假鈔,都是對於大明的經濟計劃有非常嚴重威脅的事情,朱啟自然是從一開始就重點照顧他們的。

朱能最近就在負責這項事情,主要和錦衣衛們一起在邊關上巡邏,帶著他的手下抓捕那些走私犯。

最近住的又抓了一夥來自中原地區的走私犯,他們的行囊裡面有各種各樣的茶葉,絲綢,鐵器等等這些。

而他們之所以選擇走私,還是因為北元上面給的金銀珠寶太多了。

畢竟有資格去開貿易的,還是少數,大部分人也不相信大明開設的邊貿所使用的鈔票。

他們更多的還是相信自己手頭上的牛羊馬等等,拿著這些東西去和別人直接換東西。

朱能把這些人,帶去最近的一處軍事基地負責審判和審問的時候,張玉正好也帶著人巡邏回來。

朱能知道張玉也是個聰明人,看著張玉對於和北元做生意的事情,一點也沒有疑惑,反而非常積極的樣子,朱能實在是忍不住問道:

“張將軍,你說這大明,為何好端端的不趁著這勢頭去把北元給平了?反倒是和北元開始做起了生意來了。”

張玉是何等聰明的人,一聽朱能這麼問就知道他心中疑惑,笑了笑對著他說的:

“朱將軍是不是覺得我大明兵強馬壯,對於北元戰事也已經順風順水,根本就沒有必要捨近求遠再和他們做生意,和平相處,直接出大軍掃蕩便是?”

朱能很是認同的點了點頭,他就是如此想的,身為一介武夫能用拳頭解決的事情,那就不要用嘴皮子了,不過現在大明的操作實在是讓他有點看不懂。

張玉也不著急,很快就坐下來和這朱能細細說道了起來,這大明的操作他自然是看得明白的。

“這自古以來以武力征服北方的不再少數,如漢朝,漢武帝,唐時的唐太宗,都是文治武功的英雄人物。

他們都率領大軍平定草原,甚至達到封狼居胥如此地步,但結果又是如何呢?

這草原上的遊牧依然如同野草一般,一波波地出現在我們中原王朝的眼前。

而遼王殿下現在所做的事情。就是前人從未做過的、

徹底解決,北方遊牧的威脅,若是能夠成功,對於後世子孫來說,那是一勞永逸,再也不需要和遊牧打仗了。”

張玉這麼一說,朱能也是眼前一亮,若真是如此的話,那該有多好呀、

只是這真的能辦得到嗎?

前人那麼多的英雄人物都只能夠將北方征服,但想要徹底的佔領,或者解決遊牧的威脅,卻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朱能雖然知道如此詢問有點不太合適,但還是對著張玉問道。

“將軍所說的俺都明白,只是這北方草原人,也不是做生意就能解決的問題啊。

前人和遊牧做生意的也不在少數吧,這遼王殿下和遊牧做生意就能把他們給打服了?”

他會有這樣的疑惑倒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張玉則是繼續說到:

“這自然是不可能靠著做生意,就能把草原給打服的。

但你也知道這草原上的資源匱乏,若是能夠開邊貿讓草原上的那些遊牧民們,都有一條活路的話,願意打仗的也並非是少數,而之所以弄這個鈔票也是大有原因的。”

張玉也曾經有過疑惑,為何一定要如此注重關稅和鈔票以及互相貿易之間的事情。

為此還特意去請教過遼王殿下,這遼王朱啟自然不會吝嗇於將自己的那一套理論告訴張玉的。

畢竟他也是自己非常信任的下屬,而張玉聽完之後也是覺得奇妙無比。

沒想到這樣做生意還能做出花來,他很快就明白了,這是一個能夠永遠控制草原的大計劃。

此時面對著朱能奇怪的問題,便將自己心中所理解,還有遼王朱啟所說的經濟戰略,都與朱能一一說道,這朱能也是一時之間想不通,又不是笨蛋。

聽到張玉如此一解釋也就恍然大悟了,沒想到居然還能有這樣的計謀,真是如此奇妙。

也只有遼王殿下才能夠想到了,朱能一拍大腿對於遼王殿下的佩服那是五體投地呀。

自此開始每日裡去巡邏邊疆,也是積極勤奮了許多、

抓住那些走私和造假鈔票的人也是格外的氣憤,咱們遼王殿下每日裡。都在為了民族大計為了國家大計而日夜辛勞、

你們這些人卻為了眼前一點蠅頭小利,就來破壞遼王殿下的驚天偉業,實在是該死啊。

不過這種事情知道的將軍和人也並不是特別的多,畢竟是遼王殿下安排的計劃,也並非萬無一失,萬一一開始就被發現,肯定會補救。

等到後面,對方注意到之後才會一點辦法都沒有,如果提前就把這事透露出去,那邊使出雷霆手段來斷絕明朝的鈔票,效果也就不是很大了。

而陸陸續續的兩三個月之後,邊關貿易已經頗為繁華。

那些草原部落的人很快就帶了不少的鈔票回去,既然數量起來了,那些草原的遊牧自然是很樂意接受用大明的鈔票來進行貿易的。

而朱啟看到這情況之後,很快就做出了應對的方案。

要來試試自己的經濟理論是否好用了,主要就是拿著鈔票去北元那邊買點好東西,而朱啟這邊和商人商定之後,又印了價值10000的鈔票。

就讓商隊帶著鈔票出發了。

沿途自然也是有護衛的,而朱能聽說此事之後,也是自告奮勇充當這次行動的護衛,。

想要看看遼王殿下的驚天偉業的計謀,是如何具體實施的,心裡面那種興奮自是不用多提。

這商隊領頭的商人是一個姓何的商人,之前也是跟著遼王殿下身後,學了不少做生意的本事的。

數學自然是不用多提,關鍵是腦袋靈光,知道什麼該幹什麼不該幹。

而且也非常的有經商的頭腦,對於遼王殿下的用紙鈔,換取資源的理論,也是非常的熟練和認同的。

這個時候帶著遼王殿下新印發的,價值10,000黃金的紙鈔,就到了前面和北元開啟邊關貿易的地方了。

因為是提前就已經聯絡好了商隊,所以並沒有等待多久就見到有北元那邊的人過來接頭了。

主要就是買賣一些馬和牛羊,其中戰馬最主要的。

而原先大明想要從北元購買戰馬可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結果現在卻能夠輕而易舉地用這些紙鈔來購買戰馬。

要知道這些紙鈔可不像白銀黃金啊,是如果刨去社會公信力的話,其實一點也不值錢的。

最關鍵的是想要多少就能夠印多少,而朱能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也是萬萬沒想到,居然還可以用這種方法,直接從北邊那邊用紙鈔購買這些牛羊戰馬的。

而那些人也是非常爽快,只要錢到位,多少都可以給。

畢竟現在北元那邊,也已經非常流行使用大明的紙鈔了。

因為他們和大明的貿易已經非常的頻繁,也知道用這些東西,在明朝可以購買鍋碗瓢盆和茶葉鹽鐵這些玩意兒了。

很快交易就完成了,朱能看著大明的商人,牽著數千頭的戰馬,回到了明朝境內,而這些戰馬自然是全都不入到軍隊之中的。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

不,這僅僅只是開始而已。

那價值10,000黃金的鈔票,現在已經到了北元那邊。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10,000黃金的鈔票,可以很快就等值在大明這邊換取到同價值的商品。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讓北元使用大明的鈔票,就沒有任何的實際意義了。

所以接下來的這一步操作才是重點中的重點,那就是讓貨幣貶值。

意思也非常的簡單,原先你用100元的鈔票,在我這裡買到的東西,我貶值貨幣以後,那麼現在你得用200元的鈔票才可以購買了。

也就是說大明用價值10,000黃金的鈔票去購買了北元的戰馬,隨後就讓貨幣貶值.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北元這邊想要將這些鈔票花出去,卻發現他們的鈔票已經不值錢了,只能夠買到5000兩黃金左右的商品。

這一來一回,大明豈不是白賺了5000兩黃金嗎?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操作,而具體自然不能弄得這麼誇張。

但貶值個七八成還是沒什麼大問題的,主要就是保證自己的鈔票在北元這邊的公信力就行了。

至於說哪一天,北元這邊醒悟過來,不用大明的鈔票怎麼辦?

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就算他不用了,大明這邊也可以用貿易爭端作為理由,來開啟戰事,反正打仗這種事情,大明是絕對不怕的。

而經濟如果控制在大明自己的手裡,即便是打仗起來對於大明來說也有非常大的好處。

而其中一個看不見的好處,就是讓草原民間的人士認可。

也方便在草原上面展開一系列的操作。

所謂一系列的操作,自然就是用鈔票賄賂那些草原上的貴族等等。

當然把鈔票貶值的事情也不能直接一下子就來幹,而是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首先是放出風聲說大明這邊商品匱乏,因為最近貿易太多,供不應求了。

所以原先便宜的商品現在也貴起來了,貴的商品自然是更貴了。

讓草原那邊的人有點心理準備什麼的,而在這些訊息打底的情況下,在逐步的提升商品的價格。

讓他們購買商品更加的昂貴,達到貶值貨幣的效果。

當然了,在大明需要去大批量購買,北元那邊商品的時候,就直接把貨幣升值就可以了。

如此一升一降之下自然就可以賺取其中的差價,這個都是妥妥的純利潤呀。

這自然是學習現代的漂亮國,利用美元綁架全世界進行吸血的操作。

而這只是常規的操作罷了,還有更加無賴的,那就是收取鈔票稅。

你使用我的鈔票,每次在這裡做交易的時候,我都收取高額的稅收。

變相的又獲得了一筆不菲的收入。

再加上關稅完全是大明掌控的,在北元那邊也沒有關稅這種說法。

商品無論是進出對於大明這邊來說都能夠獲利一比。

這一前一後總共薅羊毛薅了三次,只要這貿易不行大明手底下的物資還有黃金,白銀就會變得越來越多了起來。這可都是錢哪。

手底下的錢量越來越多,說話自然也是越有底氣。

此消彼長之下,大明邊關的人越來越富有,而北元那邊則是越來越窮困。

不過北元的官員和貴族們可是吃的滿嘴流油,朱啟對於賄賂他們一點也不心慈手軟。

大筆大筆的黃金白銀和鈔票往他們手裡送,要的就是讓他們配合大明這邊,該讓鈔票升值的時候就升,該貶值的時候就貶值。

反正有他們這些官府的人幫忙,忽悠老百姓。

可以這樣說,北元的這些官員們,那心,都是黑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藍白的天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