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萬國來朝!(未修)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朱啟明明什麼都沒有做,但是太子府的那幫屬官,還有和太子沾親攀故的那些將領們。

已經一個個在腦內開始構想著遼王朱啟,謀反篡奪皇位的場景了。

藍玉更是緊張萬分,甚至連夜開始研究起了朱啟,雖說他已經研究過很多次了,但永遠都不妨礙他對朱啟再多研究一次。

畢竟這樣的英雄人物,本身就是非常厲害的,研究再多次都不會嫌多。

而仔細研究之後,藍玉竟然驚訝的發覺,如果自己和這朱啟正面對抗的話,以自己目前的實力,竟然還真不一定能夠搞定得了這遼王朱啟呢。

就目前而言,這些經歷過的戰役,遼王朱啟的實力少說也和徐達不相上下而來。

藍玉雖說對於自己的實力非常的自信,但若是和徐達這等名將交手的話,誰勝誰負猶未可知。

更何況這遼王朱啟還頂著一個遼王的名頭,藍玉也是心裡非常的擔憂。

已經不止一次將此事與朱標說過,但朱標對於朱啟那是非常信任的。

不僅沒有聽從自己的勸告,反而還與自己說起了朱啟在朱元璋面前說自己好話的事情。

那就是先前朱元璋想著讓朱啟去剿滅北元的時候,朱啟就自謙自己不是那個料,也沒有那個能力。

應該讓藍玉率兵前往剿滅北元,要是一般人的話,肯定不會將如此大功勞讓給別人的,也是遼王朱啟,確實認同了藍玉的能力才會這樣說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朱標自然是希望能夠緩和藍玉和朱啟之間緊張的關係。

不過藍玉的倔強,顯然超出了朱標的想象。

藍玉依然認為這遼王朱啟是一個不小的威脅,對此太子也只能嘆了一口氣,沒有再多說什麼了。

至於遼王朱啟那邊朱標自然不會多說什麼,讓兩人之間的隔閡再增大一些。

反正等到朱起回到遼東封地之後,他和藍玉之間也沒有什麼太多的機會能夠經常見面了。

如此一想,朱標也就並沒有將藍玉對朱啟的敵意放在心上了。

事實上他也確實沒什麼時間管這些七零八碎的事情,因為他自己還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忙呢。

就比如說除夕加宴上,那些前來朝拜祝賀的外國使臣們,可都需要他這個太子殿下一一接待的。

畢竟這些外國使臣,大多都是一國之君,又或是一國的丞相,雖然在實力上可能這些國家的實力有弱有強,但在規格上還是要統一對待的。

畢竟大明是中央天朝上國,禮儀之邦,自然不能怠慢了遠方的來客,當然這裡來客指的就是這些朝貢國了。

在外交禮節方面,可是萬萬不能有任何差錯的。

朱標身為太子,更應該注意這些東西,而這一次的大朝會也有一點不同。

那就是有二十幾個是來自於美洲的部落首領,雖然這些部落的規模並不是很大,但來的人數還是相當多的,有20來個人的。

這對於大明朝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這一次也能夠讓朝貢國的數量達到五十來個了。

這大有一種天下來朝的勢頭,可不是讓朝內的大臣們感到興奮無比嗎。

所以這一次的大朝會,朱元璋也說了,一定要辦的妥妥當當才是。

禮節上的東西自然是非常多的,而朱啟也不懂,這些只是回到應天府之後,每日裡跟著自己的四弟朱棣到處遊玩,然後互相商量。

說著在領地上的事情,朱棣一聽到治理領地,那就頭疼不已。

不過這也和朱啟所想的一樣,歷史上的朱棣,對於治理就並非是很擅長的。

反倒是他的兒子朱高熾,一直以來都在治理著國家,甚至於有一種說法在朱棣當皇帝的永樂年間,幕後真正的掌權者,其實是朱高熾,而朱棣則被戲稱為前線大將軍。

當然這只是一種開玩笑的說法而已,朱棣的本領和功勞,在歷史上的功績,是永遠也不可能被抹殺掉的。

不過朱啟啥事也不管,但他卻依然還是大明的王爺,既然是大明的王爺,那自然就有他自己需要幹的事情。

朱標就很快給他找了一個差事,既然朱啟是錦衣衛的頭領,那麼就負責場地的安保工作好了。

再過幾天就要舉行大朝會了,到時候過來的外國使臣,可是非常多的安保問題,自然不能有絲毫的鬆懈。

朱啟沒想到自己居然還能有任務分配,也是一臉無語的表情。

只能夠硬著頭皮接受任務,然後跟著其他的錦衣衛們,安排起了安保的工作,其實也沒自己什麼太多的事情,大部分的工作都有高錦那邊負責了。

錦衣衛本來就是非常成熟的體系,他們自己完成任務也不需要自己去多做什麼。

不過在那些朝臣們看來,這護衛大朝會如此重要的任務交給了遼王殿下,顯然就是朱元璋皇帝對於流亡殿下的無比信任呀,再加上遼王殿下,最近大出風頭還幫著大明開疆拓土,聽說還有20多個番邦首領過來,豪橫的那這遼王殿下最近,定然是大受朱元璋的喜愛,再加上以前的那些功勞沒準遼王殿下的地位會有所改變,成為儲君的有力競爭物件。

要說之前沒有人覺得朱標的地位能被撼動的話,如今這種想法已經沒有了,畢竟這遼王崛起的表現也太過亮眼了,真要是起了換儲君的心也不是沒可能的。

畢竟遼王殿下實在是太優秀了。

而很快就到了大朝會那一天,整個應天府可以說是熱鬧非凡。

在皇宮之中更是萬人空巷,一大堆的外國使臣們,聚集在皇宮的外門等候著皇帝的召見。

而那些文武百官們,早已經穿著朝服來到門外等候。

只等到守衛城牆的衛兵,將城門開啟,而後有朱元璋身邊的太監過來喊唱了一聲早朝開始。

他們便排著整齊的佇列,一貫而入,而身為護衛總管的遼王朱啟,則是站在遠處,跟隨著這些朝臣的隊伍一起朝著裡面走去。

既然已經被安排了負責保護的任務,那朱啟自然是盡心盡責的完成任務。

不然到時候大哥責怪自己出了問題可就不好了,而朱啟在這邊帶著錦衣衛們安排著保護任務的時候,那些朝臣們卻是偷偷摸摸的瞧著遼王殿下的英姿。

一直跟隨著太子朱標的大臣們,自然是眼中含恨,將遼王朱啟當作是最大的眼中釘,肉中刺。

甚至於以後太子殿下的位置,能不能穩固都要看遼王殿下的臉色了。

而其餘並沒有明顯站隊的大臣們,這個時候心裡也在活絡起來,以後要不要和遼王殿下多多親近。

畢竟有一句老話說的好,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呀。

這萬一要是壓對了寶,以後遼王殿下當了皇帝,那他們就都是從龍之功啊。

當然也就心裡面這樣想一想,現在也並沒有什麼奪嫡的苗頭,但皇位自古以來就是讓兄弟之間反目成仇,父子之間甚至都能夠互相殘殺。

還有什麼不可能的事情的,一時之間在這些朝臣們的腦海之中,已經腦補了一部史詩大劇。

就想著這些朱家人互相之間殘殺,為了皇位不擇手段等等。

當然這樣想的並不是全部的朝臣,起碼劉伯溫心裡面就沒有這麼想,劉伯溫是很清楚,遼王殿下並沒有什麼野心的。

若非如此,當時朱元璋封給遼王殿下一個遼地大統領的地位的時候,遼王殿下就不會斷然拒絕了。

劉伯溫自然也跟著遼王朱啟一起返回了應天府來了,畢竟劉伯溫也算是在外面的劉關,如果在大朝會的時候不回來,外面的官員們肯定是有意見的。

而且劉伯溫在遼東如此之久的時間,其實朝中的不少大臣,也都已經彈劾說起此事了,哪有讓劉伯溫和遼王朱啟如此要好的關係,還讓他們在一起共事的呢。

萬一這遼王朱啟。有什麼想法豈不是不妙了嗎?

畢竟劉伯溫的精明的能力,可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朱元璋自然不會相信遼王朱啟,會和劉伯溫一同勾結在一起。

要不然也不會把劉伯溫派遣到遼地去處理朝鮮事務了。

不過劉伯溫的年紀畢竟是太大了一點,朱元璋念在他年老體衰,也並不打算讓他一直在遼東那樣苦寒的地方,所以趁著這一次大朝會的時候,就將劉伯溫給召集回來了。

而朱元璋將劉伯溫召集回來之後,也並沒有再叮囑他明年繼續去遼地,反而是跟他說到來年的時候搞個清閒的職位讓他養老賦閒了。

不過劉伯溫其實是想告老還鄉的,畢竟他的年紀也不小了,這時候再繼續幹活也確實是幹不動了、

但朱元璋對人才,就是這樣走的,朱元璋這個人肯定是想把劉伯溫一直用到死為止的,畢竟如此好用的大臣,他怎麼能捨得呢。

而劉伯溫經過這麼些年之後,也確實年紀越來越大了起來,身子骨也大不如前了。

朱啟將他帶回應天府,回想起三年前與他初次相遇的時候,才發覺劉伯溫似乎比之前老了不少。

而到了劉伯溫這把年紀,自然也沒有什麼大的追求了,只是想要告老還鄉回家,自己安度萬年罷了。

而朱元璋顯然不同意他這樣做,朱啟雖然想要讓劉伯溫有一個安詳的晚年,但朱元璋畢竟是自己的老爹,留著劉伯溫也確實有大用處,也不好說什麼。

而如果自己是皇帝的話,朱啟肯定會二話不說就讓劉伯溫回去養老休息的,畢竟人都還有個退休年紀,不能說人家有本事就讓人家一直幹活吧。

要不然自己去和朱標說一說,朱啟,想到了這一點就決定早朝之後去找大哥朱標談一下這個事情,為劉伯溫爭取一個回家養老的機會。

朱啟正在那邊思考著這件事情的時候,前面早朝的公公,已經過來招呼自己進入大殿了。

他畢竟也是個王爺,早朝的時候自然是跟朱家人站在一起。

不可能在外等候,朱啟很快就跟著那個公公走進了大殿之中,不過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錯覺,他剛剛走進大殿的時候,就感覺到周圍大臣們的氛圍好像有點不對勁。

他們看著自己的眼神都頗為古怪,有些人的眼神熱烈,有些人的人的眼神冷淡,這讓朱啟多少有點不適應,畢竟自己在遼陽的時候,那根本就是一個宅男呀。

以前在應天府的時候不想去遼陽,現在到了遼陽卻又不想回應天府了,只能說這人呢,幹什麼事情都實在是太過於古怪。

朱啟只能硬著頭皮站在朱家子孫的佇列之中,而朱棣也站在自己的邊上看到自己過來立馬就迎了上來,然後小聲地說道:

“三哥,這幾天朝中好像對你的風評不太好啊,有些人說你想要謀奪太子之位呢。”

朱啟聽到這話整個人一愣,隨後就是汗毛都立了起來。

他最擔心的,可不就是讓別人以為他對皇位有意思嗎?

這要是把自己和大哥朱標弄到對立面去了,好不容易的乘涼大樹可不就要沒了,出去一下子就慌了,神皺著眉頭對著朱棣問道:

“什麼人在教這種口舌,若是被我知道了,一定要去告訴父皇,讓他們好好受到責罰。”

朱棣倒是沒第一時間說話,而朱啟愣了一下之後,又小聲地對著朱啟問道:

“這事應該沒什麼人信吧。”

朱棣對著朱啟翻了翻白眼,然後說道:

“據我所知,信的人還挺多的。”

朱啟聽到這話之後只覺得天旋地轉,自己明明沒有什麼野心,結果卻被大家這麼誤會,好在邊上的朱棣很快說到:

“不過三哥放心,敢這麼說的人我都已經警告過了。”

朱啟聽到朱棣如此說,立馬問了一句:

“你該不會也相信這種話吧。”

朱棣神情一愣,隨後於由其認真地回答道:

“怎麼會呢?這種胡亂猜測的事情,我怎麼可能會隨便懷疑三哥。”

朱啟稍稍放心了一下,看來這件事上也不是所有人都相信的,起碼自己的四弟就不是很相信。

不過朱棣猶豫了一下下一秒緊跟著又問道:

“三哥你,是不是真的想當皇帝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藍白的天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