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正義支援券,大專文憑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與此同時,在福建的海域上,鄭芝龍同樣換上了一身筆挺的海軍軍服,正站在最大的一艘萬噸巨輪船旗艦甲板上,眺望遠處的海天一線。

“無窮無盡的大海啊,總算快要結束了,終於要有個根了。”

“大哥,我還是想不通,德川家光那個矮子,是不是腦子壞掉了啊?

當年他爺爺被石尚書打的還不夠狠?現在的陛下可比當初的萬曆皇帝還威望高,孫尚書也是主兵事。”

“那誰知道?他們當年被打的其實也不慘,反而是大明耗費甚多,再加上他們沒收到建奴打輸的訊息。

只知道大明正在和建奴消耗,要出兵也不奇怪,畢竟當年的仇怎麼來說也不能不報,對吧。

不過想來也奇怪,怎麼他們之前就沒出兵呢?還有,他是怎麼讓九州的那些大名聽話出征的?

算了,不想了,等我抓到了德川家光再問他,狗日的居然還敢給老子遞刀,還有,你考慮好要哪裡封地沒有?

陛下可是說了,只要老子帶隊把倭國的登岸基地打下來,就會給十個縣的封地。

封地任由咱們選擇,我計劃留五個,剩下的五個,你一個,端文一個,還有三個李大頭他們分。”

“謝大哥,要說這次陛下還真是大方啊,如此一來,我要找個礦產多的,雖然礦產都是陛下的,可售賣那些沿路的東西,也能賺到不少錢。”

施琅認真的考慮著,他雖然是皇家海軍的團長,但現在已經被架空的差不多了。

隨著東番在上個月被打下來,海軍繼續擴編,他們這些鄭芝龍的骨幹,已經被京師空降的士官學員換完了。

現在施琅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鄭芝龍的商團活動,所有人都知道,只差一個機會,鄭芝龍,鄭芝豹,施琅這些武官就會從武變成文。

“誒嘿嘿,大哥,說起這個,等有了封地,你是把大夫人接回來呢,還是就要肥前平戶作為封地呢?”

“肥前那邊地勢不好,若是作為封地,以後發展有限,它不過是佔了倭國通商的便利罷了,若是長期經營,我感覺還是大坂更好一些。”

“我還以為大哥你要江戶,或者石見那邊呢。”

“你以為老子蠢啊?江戶那邊地平,陛下肯定不會放過,石見礦產豐富,還有銀礦。

咱們只是有封地,以現在陛下的佈局,以後又不能挖礦,我幹看著流口水啊?”

鄭芝龍白了施琅一眼,江戶那塊地,他看過地圖,知道是未來的中心,而且那還是一塊大平原,未來必定成為超級大城。

只要是有想法的人,都會控制這塊地盤,而誰想去控制,那就是跳在崇禎面前,告訴他自己高瞻遠矚,等著被此子恐怖如斯,斷不可留吧。

“大哥,那你覺得我應該要哪?幫兄弟參考參考。”

“報告將軍!大明皇家海軍,全體準備完畢!

目前已與京師馬師長,鄭上校聯絡接通,我部於明日與主力在琉球會師,請指示!完畢。”

“先想怎麼安撫倭國的人,要用陛下傳授我們的那一套,明日見了馬祥麟和芝豹再說。”

鄭芝龍腰間的對講機響了起來,轉頭向施琅交代後,拿起了對講機按住。

“收到,告訴兄弟們!大風起兮雲飛揚,大明皇家海軍奉陛下命,向倭國出發!

討伐倭國!滅賊寇!分軍功田!拿賞銀!為了陛下,為了大明!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

“全軍出發!完畢!”

“嗡!!!”

連著八艘兩萬噸級的貨輪響起汽笛,大船汽笛聲後,透過船載廣播,鄭芝龍的話被傳到每一個將士耳中。

更遠處的鄭氏商隊帆船戰艦上,也有廣播同步傳聲,看著旗語同時起帆脫繩,他們將是後續的支援,負責倭國建設,安撫,控制力量。

這幾個月隨著補充兵員,鄭芝龍又將他的水兵人數補充回了上萬人,所以現在鄭芝龍的海盜團伙,同樣正在心癢難耐的準備幹票大的。

還有什麼,比直接討伐一個國家更大呢?

“為了陛下!為了大明!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

對於打下倭國後怎麼治理,崇禎已經進行了一定的粗略安排,基本都是拉攏,收編,鐵血鎮壓,改革教育,移民,軍管,控制糧食那一套。

並且崇禎要求鄭芝龍,先將倭國的兵力打完再說,為的就是逼迫德川幕府為主的幕府勢力,主動向明朝投降。

至於天皇,那個吉祥物在崇禎這個上國皇帝的威望前,根本微不足道,崇禎準備好的討伐詔書,到時候會透過廣播飛機,在倭國上空進行播報。

天皇是倭國的正統,但明朝在倭國的百姓心中,就是神秘的傳說,普通百姓甚至沒聽過。

而那些百姓,並不是崇禎目前爭取的目標,那些聽過大明的武士階層才是。

也正是因為如此安排,前期鄭芝龍才會有更大的自由性,無論是天皇還是德川家光,只要擋著他當土霸王的路,他都不會客氣。

貨輪拖著長長的尾流加速,直到滿速四十節的速度航行,第二天上午就能抵達琉球國海域,與從天津駛來的馬祥麟部匯合。

在第三天中午,一共二十二艘貨輪改裝的戰船,就能到達九州海域,與倭國剩餘的水師進行接觸。

而那個時候,整個倭國在對馬海峽的戰船,已經被陳燁點完了,九州海域的倭軍估計也會嚇得不敢出海。

這種飛龍騎臉的武裝優勢,讓鄭芝龍對於這場仗的海戰部分,該怎麼打是一點都不關心。

他關心的是,怎麼讓這批水兵上岸後,還能保持優勢,怎麼發揮崇禎講述的以倭制倭,怎麼施展那些火箭筒,手榴彈。

“尊候,讓兄弟們這兩天一定要休息好,等到了倭國本土,那些浪人和武士還是不好對付的,我們的腳跟一定要站穩,確保三天內拿下整個九州,將日月旗,插滿九州。”

“大哥你放心吧,我已經給後續支援的兄弟們交代清楚了,到了之後,保證不犯禁,不劫掠。

與倭國各方勢力打好關係,誰敢犯禁,讓咱們被陛下處罰,不用大哥你交代,我先宰了他。”

鄭芝龍點點頭,感受著船速加快,越來越大的海風刮來,轉身向船長室走去,這類似汽車七十碼的風有點大,他還真有些受不住。

鄭芝龍回船時,另一頭的山東境內,崇禎仍然在繼續進行著巡視,不過還是縮減了時間,行程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臨時營地中,朱慈烺在和陳燁一塊看著報紙,陳燁手中的平板不時滑動,給朱慈烺看倭國的風土人情。

崇禎則是透過衛星廣播呼出系統,對海軍進行激勵,雖然口中激情滿滿,義憤填膺,可朱慈烺卻明顯感覺氣氛很輕鬆。

“師傅,為何這報紙上寫的,還有父親向海軍戰士的廣播作戰宣言,都是一種舉國之戰的感覺。

但從父親的身上,一點都沒有看到大戰將至的感覺,這種時刻,不應該很是緊急嗎。”

“嘿嘿,小朱你要記住,無論任何時候,任何戰爭,都是驕兵必敗。

雖然倭國在大明強大的武裝力量下,不堪一擊,但那只是海上和進攻,當你佔領一個地方,真正困難的,是守!

上層人對於戰爭如何樂觀,都要給軍士傳達緊張,危險的訊號,需知獅子捕兔,焉用全力。”

“學生受教了。”

朱慈烺認真的點頭,倭國的反抗力量,在現代化的裝備和明朝的上千年的宗主國威望前,根本不值一提,所以崇禎只需要遙控指揮進行打擊就行了。

不過,對應的動員還是需要進行,後續對倭國的治理,也需要明朝派人去,所以陳燁和崇禎已經留下了後手,甚至今天下午陳燁還需要帶著孫傳庭前往高麗坐鎮。

“賣報!賣報!大明皇家時報最新刊發!大戰來臨,報紙第一刊數量有限,先到先得啊!”

“今日頭條,大明屬國高麗,時隔四十九年。再次受到倭國入侵!”

“賣報的,給俺一份看看。”

京師的節奏永遠都是最前沿的,同樣,一系列政策他們也是最先享受的。

這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才有更多時間,去瞭解這些事情。

城中的茶樓裡,一群讀書人本來在討論著明年科舉要增設內容的事情,聽到走進來的賣報員的喊聲,紛紛買下一份。

“氣煞我也,小小倭國,安敢如此欺我大明?”

“當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啊!還好皇家陸軍在高麗也有駐軍,要不然等高麗被攻破,豈不是要等倭國再打到大明來不成?”

“倭國人也真是可笑,看這意思,光想著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豈會知道,咱們陛下是拿著槍的獵人?”

“諸位,你們難道就一點不擔心這場戰事嗎?大明的水師雖然強大,可海路如此遙遠,貿然動兵,也沒看戶部準備啊。”

從南方趕來京師備考的學生疑惑的說道,他雖然不通兵事,但他知道,打這麼大的一場仗,怎麼可能昨天收到預警,今天就已經開始動員發兵了。

“雍賴兄多慮了,你也不想想,你我能知道的訊息,哪個不是特意發出來的?

你覺得,高麗怎麼就那麼巧,剛好有一隻皇家陸軍,而且還是萬人規模?你當真以為,陛下沒做糧草準備?

今年四月的時候才發生過糧商哄抬物價的事情,你沒經歷當時的情景,所有人都以為戶部拿不出糧食了,結果呢?

全京師的糧商,被皇家商號給擠的虧了一半家當,糧草,糧草肯定早就準備好了。”

“沒錯,雍賴兄你沒看陛下當時回京時閱兵的盛況,海軍鄭將軍的海船,那家夥,全是鐵做的,比山還高,就倭國那些水師,呵呵。”

議論紛紛的讀書人們說著自己的見解,但無一例外的是,沒人覺得明朝會打不過。

崇禎快速碾壓建奴的過程,把明朝各方心中的一根刺給拔了,加上現在打的又是倭國,倭國是啥?是那個被大明冊封的蠻夷小國,那個被萬曆打得閉關鎖國的倭國。

有見識的人,也最多會去想,後勤怎麼解決,前線打不贏?開玩笑,萬曆都行,現在鐵船鐵飛機大卡車的,打不過?

至於外間的百姓,他們不會考慮這些,他們只能聽著賣報員的講述,知道了倭國入侵了大明的屬國,所以倭國是壞蛋。

而現在高麗向大明求援,大明皇帝陛下決定發兵遠征倭國,同時從遼東調集四個團,即日發兵入高麗作戰,再從大明內部調集四個團,前往高麗進行戰後重建。

為此皇帝陛下緊急徵兵四萬人,進行補充皇家陸軍營區,防止大明內部抽調兵員過多,造成兵員減少。

“誒喲喂!這怎麼又打仗了啊!”

“不會又要加響了吧?怎麼才打了一個建奴,又來了一個倭國,大明打仗怎麼就停不下來啊?”

還沒等聽完,百姓們就已經開始擔心起來,和讀書人議論國家大事不同,百姓關心的,可只有一點,那就是自己的人頭稅。

大家這麼多年來被三餉,被繁雜的賦稅雜役搞的苦不堪言,好不容易建奴被打敗了,崇禎免稅一年減賦三年定額永久的政令一下,整個天下都在歡呼聖君。

突然現在一下子爆發的戰爭,把百姓的歡樂都給擊散了,因為百姓不傻,他們知道,打仗他們不出錢?怎麼可能。

這時候如果重新開始徵稅,崇禎的聲望將會回到冰點。

“這,這這,你們先別說,聽一聽!

誒喲,好事啊!大好事!!!真的是大好事來了。”

勐然一個賣草鞋的老農突然喊話,引得議論的百姓們都停了下來,聽著賣報員的小喇叭繼續唸叨。

“此次戰爭,是大明皇帝陛下對於倭國挑釁的有力回擊,志在直接粉碎倭國所有武裝力量,分封倭國土地給大明軍將。

因此,皇家陸軍出動所需耗費共計五百萬兩,將由內帑和高麗國各出四點五成,大明國庫出一成,不要百姓出一分。

但是,國庫所出一成,就是大明百姓平常所出,是大明百姓對於藩國臣民的支援,對與藩國百姓的厚愛,這是大明百姓對藩國百姓的恩情。

此次抗擊倭國,為了表示對百姓支援的好意,大明將會發行正義支援券。

所有支援皇帝陛下正義討伐的百姓,在倭國被攻下後,以券兌換土地,只要願意移居倭國的,都可以直接拿到上品良田。

每份正義支援券,可以兌田四畝,四畝,而它只要四錢銀子,你們沒聽錯!四錢銀子!

想一想,四錢銀子能幹什麼?你能買到四畝荒田嗎?能買到啥?你可以買到四畝倭國的可耕種田,可以娶到倭國娘們。

皇帝陛下保證,只要是用券兌換的土地,周圍必有皇家陸軍保護,且方圓十里,不允許任何倭國男人混入,均是大明百姓,並設立公立學校,倭區的百姓子女免費讀書識字。

用券兌換的土地,稅收雜賦總額相加,永世不超過兩成,就是說,如果你交了兩成以上,任何雜役,賦稅,都不能攤派給你。

重點來了,頭兩年,給予所有家庭每人兩石的糧食補貼,給予糧種,提供耕作工具,保證你們能安家立業!!!”

“我去!真的假的!四錢銀子四畝地?那豈不是一貫錢就有十畝地了?”

“賣報的!快說那個正義支援券在哪買?是皇家商號嗎?”

“你們先別急,問清楚,賣報的,買了多久能去?怎麼去?在大明得戶籍是不是就沒有了?我們分的田怎麼辦?”

“對啊!要是俺把現在的田賣了,卻去不了,那不是虧大發了。

俺不是不信任陛下,而是得知道,陛下怎麼保證呢?”

“嘿喲,劉瘸子,你這不還是不信任陛下嗎?而且現在田產登記可是說了不準賣的,舉報有獎,誰敢買你的田?”

一群百姓坐不住了,這可就刺激了,要是真按這個制度來,分田?分田都沒這刺激的,只需要四兩銀子,他們就能成為四十畝田的大地主。

京師分田才每人三畝,好多人這個時候努力生娃都趕不上好時候了,全家人分十多畝,哪有一次性幾十畝來的痛快。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至於倭國有沒有那麼多田,崇禎一開始看著陳燁出的移民策略,也是問過陳燁的,結果陳燁直接說,倭國人肯定是需要大規模進行轉移的,否則沒辦法進行本土化改造。

到時候倭國的人也要分到美洲,這不就解決問題了,還能讓航海業提前發達,為明朝移民美洲,開化美洲做實驗。

也有理性些的百姓問著奇怪的問題,畢竟倭國那麼遠,怎麼過去,怎麼保證利益才是關鍵,否則買個空氣不成,更何況,他們才分了地,怎麼願意放手?

對於這一點,賣報員就是講解員。

“各位,先別吵了,聽我說!

首先,陛下的信譽是不容置疑的,陛下九五至尊,說了會有皇家陸軍保護你們,就有皇家陸軍保護你們。

先說時間,否則幾百年去不了不是哄騙嗎?關於你們什麼時候可以去的問題,從明年春節後就可以了。

明年開春,大明就會開通從天津前往倭國的輪渡,每艘船可載一千人以上前往,三天就能到達倭國。

只要是有正義支援券的人,都可以前往就近的皇家商號,尋求前往天津的卡車免費到天津,再從天津免費到倭國,全程吃喝,都有陛下進行免費安排。

最後,就是關於戶籍和你們的田產問題,所有人都是正常分田,同時,戶籍仍然保留在原地。

你也可以選擇直接獲取倭行都司戶籍,都是大明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家放心。

至於分到的田,陛下明令不允許荒廢,所以到了倭國的人,只能選擇財政補貼,每畝分到的田,補貼一兩銀子,或者三百元軍券。

放心,皇家剛好將會在倭區同樣生根發芽。”

“哎喲,如此一來,這麼多人前往天津,天津運轉這麼多人,陛下豈不是又要招很多人進行安排吃喝?上次修路俺沒趕上招人,這次可要去。”

“招人?什麼招人?修路又要招人了?”

“你耳背還沒好呢?招人結束了。”

“結束了?哎喲,又沒趕上。”

“賣報的……”

當一場戰爭的利益,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且每個人都有利益可取的時候,那麼,整個社會都會支援這場戰爭。

明朝準備的這場報復性戰爭,對於百姓來說,並不是什麼惡事,四十九面前萬曆皇帝就已經發起過一次,如今再發起,還不用百姓加稅,這叫永絕後患。

“真的假的?”

與百姓問題相同的,是讀書人們看著手中的報紙,滿滿的難以置信,其中一名讀書人還在低聲的念著報紙。

“倭國戰爭結束後,倭國需要大明讀書人配合倭國歸化官員,以及皇家陸軍轉業幹部主持工作,教化倭國百姓。

所以,凡是報名前往倭國的讀書人,可直接授予從九品翰林院孔目官職,每月可享受同大明八品官相同俸祿,賜倭田二十畝。

同時,任期三年滿可直接轉回大明,或是進行升職考核,期間每年給一月回鄉假,輪船飛機通行任選,全程國庫報銷。

表現優異,思想端正,能識聖意者,可提拔參與皇家大學進修班,榮獲國家管理學大專文憑。”

“翰林院孔目?這不是不入流的官職嗎?怎麼成從九品了?”

“本公子可是要成為二甲進士知州人,豈會看上這小小的不入流官職。”

“你都已經三十五了,沒天分的。”

“國家管理學大專文憑是啥?有什麼用?”

“你們恐怕都注意到了,這裡提到了一點,皇家大學,帶著皇家的東西能簡單嗎?

大學本就為學識之結合,國家管理也一看就明白,恐怕未來的大明,科舉都只能成為小官吏了,要有這大專文憑,才能成為陛下賞識的人。”

“那又如何?皇家大學肯定也是在京師,和皇家陸軍總營一樣,我就不信,他只要倭國的官員。”

【今天和明天都是限免,歡迎大家在起點讀書盡情訂閱。】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