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帝國紙牌屋(第四更,求訂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奧匈帝國!”

在吐出這句話之後,本傑明說道。

“在這個同盟之中,分歧最大的就是奧地利和俄羅斯。俄國為了讓自己的外侵略擴張行動出師有名,慣用的招數就是拿斯拉夫人說事,常是慫恿、扇動奧斯曼帝國境內、東歐境內的斯拉夫人鬧事,然後以“解放斯拉夫人”、“保護東正教徒”為名,趁機出兵擴張,”

拿著雪茄煙,本傑明冷笑道。

“然而,在奧地利帝國境內就有一半人是斯拉夫人,佔據統治地位都是德意志人和匈牙利人,他們肆無忌憚排擠和打壓斯拉夫人,在這種情況下,如此情況,不能不讓奧地利包括後來組建的奧匈帝國倍加防範俄國。他們擔心俄國會以保護斯拉夫人獨立運動為藉口,闖入中歐,顛覆帝國。如果這樣,整個歐洲有可能都是俄羅斯的了。俄奧兩國因為斯拉夫人矛盾不斷加劇,關係持續惡化。這也是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奧地利會站在我們這一邊的根本原因。”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直以來,英國為什麼能夠在歐洲實施他的平衡政策,歸根結底還是利用歐洲各國之間的矛盾為是真的歐洲政策服務。而歐洲國與國之間的矛盾與衝突重點是長期存在的,甚至還是無法調和的。

這也是為什麼歐洲各國即便是明白英國的陰謀,也會心甘情願為其所驅使的根本原因?

“也就是說,我們需要激化奧匈帝國與俄羅斯帝國的矛盾了?”

“是的,只有充分利用歐洲各國之間的矛盾,放到他們的分歧才有可能製造一個分裂的歐洲。”

“那就是巴爾幹了!儘管奧地利對巴爾幹侵略擴張的慾望遠不如俄國,但是改組後的奧匈帝國,為了重拾大國地位,已經開始把目光重新轉向了巴爾幹。而俄國垂涎巴爾幹也是由來已久的。”

斯坦利想了一會,然後說道。

“我們可以在巴爾幹問題上,扇動兩國之間的矛盾,也許,我們可以支援奧地利佔領巴爾幹,一但其佔領巴爾幹,那麼與俄國之間的矛盾,就會被激化,這就是我們瓦解“四皇同盟”的機會了。”

點了點頭,本傑明說道。

“一個巴爾幹,不僅可以誘發俄羅斯與奧地利之間的戰爭,而且巴爾幹數量眾多的斯拉夫人,只會加大奧地利內部的分歧,即便是奧地利在我們的支援下,贏得了戰爭,他也不可能崛起,威脅到我們在地中海的利益,畢竟,內部的混亂會制約奧地利的發展。”

不得不說,身為大英帝國首相的本傑明絕對是一個極其出色的政治家,他的眼光絕對是敏銳的,他不僅能夠看到巴爾幹可以撬動奧地利和俄羅斯之間關係,而且還能看到巴爾幹對於奧地利而言就是一味穿腸毒藥!不僅不會壯大他的力量,甚至會拖垮他。

“那麼土耳其呢?”

作為海軍大臣的亞歷山大問道,畢竟,巴爾幹屬於土耳其。

“土耳其,僅僅只是土耳其而已。”

在大國的政治遊戲之中,小國從來都是被出賣的。當然也是被犧牲的。沒有任何大國會去在乎他們的利益,即便是嘴上說的友好,但是當需要的時候,也會隨時出賣對方。

“如果成功的話,“四皇同盟”,就會變成“兩皇同盟”了,法國和大明……僅僅只是威脅而已!”

本傑明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他頗有些得意的抽著雪茄,他怎麼能不得意呢?因為在這一刻,大英帝國最近幾十年來所面對的最棘手的問題被解決了。

“可是,這一切都需要時間,東京的問題我們總歸還是要去解決的。”

斯坦利又一次迴歸了正題。

“首相閣下,我們已經得到了大明帝國的外交照會,大明帝國已經決定就英美對其屬國的入侵導致日本平民大量傷亡一事向國際法庭提起控訴。”

萬國公法不如大炮數門,這樣的控訴肯定沒有什麼意義,可大國之間所需要的並不僅僅只是武力上的威脅,他們同樣還需要輿論上的支援。

“國際法庭?”

本傑明的眉頭立即皺成了一團,然後說道。

“日本的女天皇,是我們殺的嗎?”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歐洲很多國家的報紙上都報道了日本女天皇的慘死,當然也包括英國的報紙,或許沒有幾個人會去真正的在乎日本,但是女天皇的死亡,確實讓皇家海軍以及英國政府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指責,畢竟,那種飽受凌辱的殺害,簡直就是在考驗人類的道德底線。

況且,他們還自許文明世界。

文明世界的軍隊,在日本犯下的是什麼樣的暴行呢?

就是殺死女人、殺死嬰兒,就是對民眾的任意屠殺。甚至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將來,在日本問題提交國際法庭討論的時候,在英國所有的報紙上都會刊登英國軍隊在日本犯下的暴行。

到那時那些議會中的的紳士們,必定會對他多加指責——指責他的縱容導致了大屠殺,那些反對黨當然會打著文明世界的基本道德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去指責他,抨擊他。

“這個恐怕只有上帝才知道,到現在我沒有收到任何回覆稱,皇家海軍有人需要為此事負責。”

亞歷山大倒也不是袒護他的部下,而是因為……當時距離事發地點最近的英軍,也有足足一英裡。

“這可真是一個麻煩,不過也就是麻煩而已,嗯……”

想了一會,本傑明說道。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日本對於英國的價值,幾乎沒有任何意義,而且英國議會也肯定不會同意,因為日本和大明帝國發生直接衝突,嗯,外交的本質就是妥協而言,就是透過妥協與談判,最終雙方達成共識,我們可以透過談判與大明把東京的問題化解掉,完全沒有必要為了一個不值一提的亞洲國家,在歐洲進行討論。”

本傑明之所以會做出這種決定,是因為他並不希望“東京危機”變成政客們口中的武器,與其在歐洲的國際法庭上,為了日本女天皇的死因和屠殺平民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的,損害他的個人聲譽,還不如直接在透過談判化解掉。

其實對於英國來說並沒有什麼更多的選擇,畢竟,在“四國同盟”顯現出他們的力量時,自單力薄的英國會去撕破臉對大明,甚至對四國宣戰。

“我認為,艦隊的使命已經完成了!”

就在本傑明的話聲落下時,走向辦公室門外響起了敲門聲,然後他的秘書急匆匆的走了進來,送來了一份電報。

“閣下,印度總督發來了急電。”

接過電報一看,本傑明就暴喝道。

“Fuck……該死的大明帝國,他們是想要和英國開戰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