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生財有道(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一行人順著樓梯下了大廳,兩個保鏢模樣的精悍男子左右護衛,風衣男子饒有興致地在大廳內駐足觀察,傾聽,時不時和周圍耳語幾句,甚至和正在討論的紅馬甲插幾句話。

此時此刻,在交易大廳的一個角落,幾個人也正在交頭接耳。

“舅舅,你就別猶豫了·……”一個身材有些矮小,同樣用圍巾裹著半張臉的青年看著旁邊的中年男子,“再不進場就來不及了······”

“小夜,最近現貨已經回升了不少,這期貨比現貨還貴,又是十倍槓桿……”中年男子有些苦惱地說道,“你可要知道,這一單下去,鋼材一噸掉一塊,這五百張合約就要虧五萬塊,掉十塊就要虧五十萬!戰事結束,戰爭期間擴了那麼多廠子,政府的五年規劃又準備開那麼多鋼廠,這鋼鐵的行情……”

“舅,我算過,未來一年,鋼材缺口至少在兩百萬噸以上!”矮個子的青年輕聲說道,“舅舅,您只看到國家對鋼鐵業生產力的規劃,卻忽視了兩個方面:”

中年男子微微一愣。

“首先是國外方面,這兩年每年國家要從美國進口以百萬噸計算的鋼材來滿足建設所需,不過美國的基建和造船業已經出現高熱,重工業在法國竣工訂單的刺激之下也紛紛擴產,再加上幾大國之間軍事競賽加劇,美方對我國的鋼材出口能夠維持就已經不錯了。”矮個子青年說道,“其次是國內方面,現在中央放鬆信貸,提供貸款貼息,乃至撥付大量資金和配套信貸建設重點項目,各地都已經摩拳擦掌推出一系列的地方發展計劃。事情已經明擺著:基礎設施越完善越發達,對國內外資本的吸引力就更大,就越能獲得工商產業的投資,發展地方經濟。這一股浪潮起來·就算鋼鐵產能再翻個幾倍也是不夠用的。”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鋼鐵產能從設計到建設,再到竣工,然後是工藝除錯·達到設計產能,需要兩三年以上的週期,可不是說擴產就擴出來了。”矮個子青年嘻嘻一笑,“現在鋼價雖然在持續上升,但下游的利潤率依然很高。既然有利可圖,各行各業就不會因為鋼價而停產,對鋼材的需求就還要持續上升。這期貨價格說到根子上還是未來的供需狀況決定·有這些因素在,您又擔心什麼呢?”

中年男子無奈地苦笑一聲:“小夜,你這個孩子呀······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雖說就算都虧掉也沒什麼,但這些錢已經足夠你舒舒服服過上一輩子了。

人都說知足常樂,你怎麼就非要摻乎這個期貨交易?美國不知道多少人玩期貨玩到傾家蕩產,這行當可不是正經營生!”

矮個子青年聽完,眼神一黯·躊躇片刻之後低聲說道:“舅舅,我不是喜歡賭博,而是不希望自己總是被人看成······”

中年男子看著這個孩子·嘆了口氣,露出了慈愛:“小夜,你不說舅舅也明白。你這個孩子心氣高……可這些都是老祖宗定的規矩,幾千年來都是這樣。你想要證明自己,舅舅不反對,可你真的要虧了,到時候怎麼和你娘,和你父親交代?”

“真要虧掉了,我就任他們安排。”挨個子青年抬起頭,倔強地說道·“他們想怎麼處置我就怎麼處置,我認了······可要是我贏了,舅你可要站在我這邊。外公一向最疼我,再加上您能當外公半個家,這事情就有轉機……”

中年男子看著對方,老半天之後嘆了口氣:“小夜·你知不知道,就算最後你外公,你父親,你祖父都答應了,可這事情傳出去……臉面不臉面的,你舅舅我也無所謂。可你父親呢?你祖父呢?就是你自己,到時候成為笑柄,以後可怎麼見人······這輩子怎麼過啊。”

矮個子青年神色一黯,微微低下了頭。

“我倒是覺得,買多鋼材這一單,只要把握好賣出時機,肯定虧不了。”…,

正這個時候,一個甕聲甕氣的聲音傳來。中年男子幾人轉頭看去,卻見一個身材挺拔,同樣圍巾蒙面,戴著黑框大眼鏡的男子不知道什麼時候來到了身後。

中年男子注意到對方身後幾人的神態,暗想不知道這位似乎年紀不大,可看架勢來頭小不了。身邊幾個顯然是保鏢模樣的無疑都是軍方出身,而且屬於絕對的精銳,似乎連自己父親和那位姐夫身邊特聘的保鏢比較起來也是黯然失色。

中年男子混跡官商兩界,自然知道京畿藏龍臥虎,背景深不可測的人物不知凡幾。儘管心中有些煩躁,卻不敢失了禮數,當下客氣地說道:“這位兄臺,鄙人周維元,敢問兄臺貴姓高名?”

說罷,這人熟練地遞過一張名片。

前來天津微服考察的鄭宇也不作態,也從裡懷掏出自己的“名片”遞還過去,低下頭看著手中的名片。

“渤海銀行總經理······敢問周相宇周男爵是您什麼人?”

“正是家父。”周維元說道,“乾聖研究所······原來是陳兄,失敬失敬。”

周維元此刻心頭凜然。

乾聖研究所隸屬皇室,一直被公認為皇室決策的重要智囊之一,在各界有著形形色色的各種傳言。

眼前這一位頂著“主任研究員”的名頭,自然是皇帝身邊非同小可的智囊一流。雖然自己的背景也是不凡,但對於這類人物,自然是籠絡親近為上。

鄭宇的腦海中迅速閃過了相關資料。

渤海銀行並非帝國八大銀行中的一員,甚至在二流銀行中也不算前排的,只因其創始人周相宇經營思想較為保守,尤其是抱定了“君子不黨”,沒有如同其他銀行一樣與實業界結成財團。不過鄭宇也知道個中原因的複雜,渤海銀行早年是清政府“新政”的產物,最早是“官督商辦”,後來又仿效南方改為“民辦”。周相宇本人是舉人出身,看慣了滿清官場傾軋,各官辦企業攪和到官場鬥爭的漩渦之中弄到面目全非,自然不想再淌渾水·乾脆就打著“專業銀行”的招牌,一切以商業原則運作。

不過,他的女婿劉建榮卻一直有心組建財團。

這劉建榮是江蘇鉅富,經營紡織產業起家·在南北對峙的時期已經成為江北紡織業巨擎,人稱“紡織大王”。劉建榮本人也是舉人出身,早年科舉不第,乾脆專心經商,對身為狀元及第,又在上海以紡織業麵粉業起家的張謇很有些看不過眼。劉建榮髮妻難產去世之後,這人越發風流不羈·在一次社會活動中入了就讀女高的周相宇之女周婉茹的法眼。周婉茹一心嫁入劉家做續絃,劉建榮心知自己的產業要發展必須藉助銀行之力,有這等送上門來的漂亮女孩子當然不會拒絕,故而處心積慮一番運作,終於抱得佳人歸。

自此周相宇的渤海銀行和劉建榮的佳美紡織集團合作愈發緊密,一方面渤海銀行的觸角深入了江浙一代,輻射山東,河南·安徽等省,另一反貽佳美紡織得到充足的資金支援,業務拓展一日千里·隱隱然開始和上海的張謇並駕齊驅。

鄭宇看了看矮個子青年,心想這看來就是劉建榮和周婉茹的寶貝兒子,只是不知道放著好好的少爺不當,非跑到天津來炒期貨,是什麼道理?不過聽這小子說了這一番話,倒是頗有幾分門道,想必也是家學淵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看著這個和自己一樣裹著圍巾的矮個子青年,不知為什麼就多了幾分親近之意。

“在下陳良,不知這位小兄弟如何稱呼?”鄭宇沉著嗓子,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越發深沉厚重·“在下於商貿之事頗有些興趣,方才聽聞小兄弟的一番話倒是有些感觸,還要請教。”

矮個子青年拱了拱手:“小弟劉宣業,方才所言怕是遺笑方家了……”

“徐兄弟過謙了······方才兄弟所言很有道理,我倒也很看好鋼材價格。”鄭宇甕聲甕氣地說道,“徐兄弟能從供需·尤其是國內外的供需層面分析期貨價格走勢,實在是令我大開眼界······恐怕就是玩慣了期貨的專業經紀,也未必如兄弟一般看得透徹。”…,

矮率子青年身子微微一震,看著這個半邊臉被圍巾遮住的男子,眼中隱隱透出某些莫名的光彩。

“不知兄弟對棉花怎麼看?”鄭宇說道,“我有些朋友是做這一行的,他們覺得棉花會有一輪多頭行情,而且持續的時間會很長···…兄弟可有高見?”

矮個子青年看了看身邊的中年男子,躊躇片刻,終於開口說道:“棉花,我也是很看好的····…甚至從長期來看,我比鋼鐵更看好棉花。不過短期來看,我覺得還要等待。”

鄭宇微微一愣:“這是什麼意思?”

“我家裡······棉花這一行,我有些切身認識。”劉宣業說道,“棉花主要供給棉紡業。早先棉紡業最大的障礙主要是產能。現在國家機床業發達,新式紡紗機層出不窮,各家工廠紛紛採取新織機·改進工藝,提升效率,而下游的需求是近乎無限的,幾億人的穿著····…可想而知,未來對棉花的需求有多大。而棉花的供給,坦率地說,並不是說提高就可以馬上提上去的。棉花種植上頭,有地域要求,還有專業限制,蟲害等風險更是直接。”

“不過,現在卻不是投資棉花的好時機。”劉宣業有些驕傲地揚起臉,看著半邊臉被圍巾包裹起來的鄭宇,“一方面,這兩年為了供應軍需被服,國內紡織產能上得太快,戰後轉產民用,市場還需要消化;另一方面,美國西部一直是全世界最高等級的棉花產地,這一季風調雨順,已經是大豐收,是定然要向帝國大舉銷售的。趕在這個當口,做多棉花可要謹慎一些為好。”

鄭宇驚異地看著這個矮個子青年,這才意識到,儘管自己已經給與了充分重視,卻依然還是小看了這個和自己一樣“低調”的年輕人。

周維元雖然見多識廣,也慣於察言觀色,無奈這位“陳主任”半邊臉圍在圍巾裡,實在看不出喜怒。他固然有些自豪於自己晚輩的見識,卻也不得不考慮一旦觸怒這位來頭不小的皇室親信可能帶來的麻煩,當下半是作態半是認真地皺了皺眉:“小夜·你那點見識還在先生面前賣弄……”

“不然不然。”鄭宇擺了擺手,“劉兄弟這番話很有道理,我是佩服的。”

劉宣業顯然也頗為自豪,略有挑釁地看了看自己的舅舅。周維元看著這位“陳主任”·又看了看自己這個從小就有些與眾不同的外甥,心裡七上八下,有些迷茫。

一番交談下來,這個似乎年紀不大的劉宣業對商貿和投資方面居然是如數家珍。雖然和鄭宇這個怪物相比,甚至就是和他身邊的一些老江湖比起來難免有些稚嫩,但也的確稱得上出類拔萃了。

鄭宇看著這個比自己矮了半頭,身材也有些瘦弱的年輕人·越看越是喜歡。他忍不住想著,這麼個寶貝要是再錘鍊幾年,豈不是當代的索羅斯一流?到時候在自己的支援下縱橫歐美,金融戰線上何愁不勝?

只可惜自己那幾個妹妹都已經名花有主,要不然······不知怎麼,他的眼前又掠過了那一夜的小豬面具和藍色長裙,心中不由得一動。

“劉兄弟既然於此道有如許見識,不知可曾打算從業於此道?”鄭宇看著這個圍著圍巾·戴著一頂棉帽子的年輕人,“我們這邊幾家期貨公司正是求賢若渴,若是兄弟有意……哦·差點忘了。”

他看了看周維元:“差點忘了,劉兄弟應該是佳美紡織的少東,自然不會把這些看在眼裡,倒是我孟浪了······”

矮個子微微低下頭,不知在想些什麼。

“不務正業,不務正業啊。”周維元有些恨鐵不成鋼地看著外甥,對著鄭宇苦笑了一聲,“這孩子在經商上頭似乎有些想法,不過他這個年紀,參與這些下邊每根的東西終歸不是正路。難怪他爹老擔心這孩子早晚敗家……”

“我才不會敗家呢。”矮個子忍不住嘟囔了一句·抬起頭看著周維元,“舅,你們都覺得期貨不是正途,我倒是要問問你們,如果摸不準期貨價格變化的規律,不能善用期貨工具·像佳美這樣的大企業會損失多少?”…,

“我舉個例子來說,現在棉花價格如此,佳美是囤貨還是隨行就市?如果我們預期到未來棉花價格要上升,我們固然有些合作的棉商可以供貨,但量上能保證嗎?一家一家談,像我們這麼大的需求量,要消耗多少人力物力?”矮個子說道,“萬一到時候棉價飛漲,原來定下來的供貨單子難以滿足棉花需求,佳美這麼大的量靠市場解決,棉價會被炒到什麼位置?”

周維元目瞪口呆地看著外甥。

“商品交易所,為我們判斷未來棉價行情提供了一個最好的視窗。”矮個子指了指對面的黑板,神色凝重,“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個鎖定價格的工具。像佳美這樣需求量巨大的企業,一定要利用商品交易所的期貨合約鎖定一部分未來的原料需求,以規避原材料價格劇烈波動帶來的風險。”

“我其實很佩服政府諸君。”矮個子輕嘆一聲,“父親曾經說過,對佳美來說,最大的威脅其實是美國人操縱棉花價格。好在這些年雖然有幾次風波,最後總算都是有驚無險。

現在日俄垮臺,中美隱隱也是隔空對峙的局面。看美國朝野現在的動態,至少共和黨已經對帝國提高了戒備,未來美國一旦利用這些手段遏制帝國產業發展……”

鄭宇越聽越驚訝,看著這個矮個子的眼神也愈加凝重起來。

早在鄭鷹時代,那位雄才大略的穿越者就已經未雨綢繆,在美國的金融業務中已經包含了對美國各主要商品交易所期貨交易的滲透。近年來,隨著中國對美貿易工業品出口的激增,以及對美國農產品,原材料和初等產品進口的大幅度增加,美國方面已經有多股資金試圖利用商品期貨從中國身上榨取好處。

中國皇室產業方面在美國的金融投資部門,在期貨市場上紮紮實實地和美國人碰了幾仗。為了應對美國人慣用的逼倉伎倆,華人財團甚至動用了大批的商船隊從亞洲和南美輸入大宗商品完成交割,把美國方面不少呼風喚雨的期貨大佬打到一敗塗地,甚至一貫以兇悍的逼倉揚名美國期貨界的“老哈欽”—本傑明=哈欽森,也在小麥逼倉之戰中慘遭屠戮,破產自盡。一場場血的教訓,終於奠定了華資在美國期貨市場上的江湖地位,也穩固了美國大宗商品的價格。糹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